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

和呂強入得軍營,隨著旨意傳出,一輪封賞結束,伏泉也就和關羽、黃忠等將領交代一些必須要注意的事情後,便和呂強等人在自己麾下衆將帥兵卒齊呼“陛下萬歲”的大喊聲中,離開軍營。

既然回了雒陽,伏泉自然不可能再呆在軍營,不說其他,此生至親的長輩伏完、劉華都在不其侯府,他如果敢待在軍營不去不其侯府居住,說不得明天伏完就要被劉華強逼著,帶人把他拉回不其侯府去,然後再給他安一個“不孝、不尊長輩”的罵名,這可不是伏泉能夠承受得起的。

朝廷的封賞倒是豐厚,想來是這次平亂,沒有調動京師的重要部隊,讓劉宏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兵可以調動調整,畢竟這次差點又一次波及大漢東南半壁的叛亂,平亂也只有荊州、揚州的本地郡兵,以及伏泉所率的益州巴郡兵馬而已。

益州巴郡出征的援軍裡,伏泉是漢軍主將,被加了三百戶食邑,其餘並無封賞,看似是少,其實也代表朝廷無法妥善安置他而已。畢竟本身伏泉就已經是列候加一郡太守了,現在雖說是平了一場大亂,但這功績顯然讓他再升個臺階有些不夠,而且又因爲伏泉升官升得也快,朝廷自然要有所考慮,因此自然要壓一壓,只是象徵性的給他提了食邑以示嘉獎。

當然了,伏泉對此也是無所謂,而且如果要是真的讓他再因功升官,那就有些太可怕了,畢竟能再升官的話,在如今劉宏還未開放州牧的時代,他也只能去京師爲官,而能滿足他的也只有三公九卿了。很明顯,在大漢三公九卿都有嚴格限制的時代裡,讓他一個還未及冠的人登上如此高位,除非劉宏和滿朝諸公的腦子秀逗了,纔會選擇如此封賞。

況且,若是真的入京爲官,這也明顯和伏泉想在黃巾之亂前,掌控一地,待大亂之後,以不世之功瘋狂撈取政治資本的策略不符合,所以還得感謝朝廷的封賞,雖然就是可有可無的三百戶食邑而已。

其他人則各有封賞,王謀、楊洪、秦川等人因獻策有功,皆賜郎官,關羽、黃忠、嚴顏、徐晃等人本都爲司馬,只不過有別部司馬和雜號司馬之分,如今都被提爲別部司馬。當然了,原本就是別部司馬的關羽、黃忠二人,卻都被加封爲了關內侯一職,也算是區別對待嘉獎。

其中還有甘寧,本爲盜賊,此番功過相抵,不過念他此番苦勞甚多,再加上楊洪等人的支持,一番表奏,朝廷看在面子還是將他的雜號水軍司馬封成了別部司馬。

將帥都有嘉獎,兵卒自然也不差,除了軍營有酒肉犒賞以外,劉宏還下旨每人按級別不同各賞錢財若干,也算是對這些外軍離鄉入京的補償吧。對此,伏泉想到史書記載,說劉宏貪財,與民爭利,甚至天下大亂也不肯出錢犒軍的事情,感覺真是無稽之談,或許這皇帝真的愛財到了極點,但是很顯然,肯定沒有史書說得那麼摳門無比。

想想看,漢末邊疆幾乎年年有戰事,在還沒有發生那件幾乎動盪整個大漢的黃巾之亂前,可不是後來軍閥混戰,只要有口糧食就爲你賣命的。大漢的兵可都是職業兵,沒錢不可能爲你賣命。既然如此,在劉宏開設西邸將錢看得死死後,如果什麼軍費都不肯出,恐怕根本不需要黃巾起義,就是邊疆那些沒錢的兵卒都會揭竿而起,提前滅了中央。

扯得遠了,反正伏泉麾下這些兵卒是因此對朝廷感恩戴德不得了,比之前番戰勝黃穰叛軍後,伏泉得到陸康同意,用廬江郡署的府庫犒軍更加興奮,畢竟郡府庫再怎麼樣,也不會有中央朝廷的錢袋子多不是?

當然了,雖然從將領到兵卒各有賞賜,但是想到大漢至今固有的將領剋扣軍餉的潛規則,伏泉還是囑咐關羽、黃忠等人一定要嚴查,不得使一人貪污,別人軍中如何他管不到,但自己的軍裡絕對不能發生這樣的事情,畢竟伏泉深知,要想讓兵卒效死,就得讓賞罰嚴明,施恩他們。

想到當時被伏泉任命覈查諸軍的戰功的楊洪,竟然和他推薦甘寧的功績,言道其功僅次於關羽、黃忠等武將,就讓伏泉覺得詫異,畢竟楊洪和甘寧,兩人之間說來應該有些齷蹉纔是。

因爲甘寧自從攻下蘄春縣後,伏泉爲了不讓自己手下那羣水軍有所損失,便委任甘寧在後方,謹守城池外,再運輸糧草器械,保證後勤。不過,這次大軍入京,巴郡水軍裡,也只有甘寧一人隨伏泉進京而已,其他人則帶著伏泉蒐集的荊、揚二州的大船,回了巴郡。

一番詢問,伏泉才知楊洪如此作爲的緣由,他當時說道,不能因一己之私而廢公事,甘寧在大軍火焚叛軍糧草時,一直照顧大軍後勤,未使得大軍有後顧之憂。而且,大軍剛剛登陸時,也是甘寧帶著水軍直破賊軍,不然巴郡兵可能連上岸都難,就更別提取滅賊了。

所以,不要看甘寧似乎在這場戰役出現的次數不多,但他所做的貢獻不小,就好像後世的nba,有人負責進攻,也有人負責防守,但也有人負責策應一樣,貢獻都不小,但往往在場上做髒活累活,策應之類事情的運動員不被重視,可是認真說起來,他們的貢獻也是一點不比那些攻擊得分手差。

有的人,往往不起眼,卻經常承擔重要的職責,這也是後來伏泉認同的原因,最終也就有了伏泉帶甘寧入京的事情發生。

當然了,一向人待他已禮,自己必待他已誠的甘寧,在知道這件事後,專門學習廉頗負荊請罪,裸露上身,揹負柴薪,去當時楊洪在廬江所住的官舍請罪,畢竟當初他曾派人刺殺楊洪的。

楊洪對此卻是一笑了之,混不當一回事,直言“皆爲漢臣,當思爲君主報效,豈能因私怨徇私?”

兩人就此和好如初,倒是演繹了一番將相和的劇情,倒是令伏泉欣喜,終究部下團結,纔是他這個主君最愛看到的事情。

在小事情上面,臣子結黨,立小山頭,爭取各自的地位,問題倒是不大,終究這也是主君的權衡之術,而在大事情上,若還是進行山頭黨爭的話,最終壞的是整個集體,所以由不得伏泉不高興。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闭x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第六百一十九章 麴義要成名第十七章 捐錢百萬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六百零六章 韓文約兵進平襄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四百五十四章 鮮卑漢奸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著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從來不可輕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閬中第四十章 事畢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時地利皆不在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茍免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漢軍至第七十三章 油炸蝗蟲第十七章 捐錢百萬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四百七十二章 涼州俊傑何其多也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三百九十五章 喚賈文和來第五百七十一章 儒教天命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第四十五章 長者之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撈軍功鍍金的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四百五十八章 萬艾可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六十章 揭過第三百二十三章 汝子文聘乎第四百九十五章 轅門射戟爲天命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賜之李陵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死灰獨不復燃乎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
第六百一十九章 麴義要成名第十七章 捐錢百萬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六百零六章 韓文約兵進平襄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四百五十四章 鮮卑漢奸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著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從來不可輕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閬中第四十章 事畢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時地利皆不在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茍免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漢軍至第七十三章 油炸蝗蟲第十七章 捐錢百萬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四百七十二章 涼州俊傑何其多也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三百九十五章 喚賈文和來第五百七十一章 儒教天命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第四十五章 長者之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撈軍功鍍金的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四百五十八章 萬艾可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討賊板楯蠻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六十章 揭過第三百二十三章 汝子文聘乎第四百九十五章 轅門射戟爲天命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賜之李陵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死灰獨不復燃乎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资溪县| 敦煌市| 刚察县| 株洲市| 定日县| 星座| 北海市| 区。| 深州市| 沈丘县| 柳州市| 科尔| 河东区| 化隆| 武强县| 乌拉特后旗| 舞阳县| 正阳县| 明光市| 铁力市| 辽中县| 文安县| 四川省| 泸定县| 五常市| 河西区| 兴仁县| 阳信县| 北辰区| 濮阳市| 泰安市| 盘山县| 渝北区| 麻城市| 调兵山市| 德钦县| 吉林市| 平远县| 安泽县| 安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