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

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

劉辯看著劉虞,久久沒說話。

劉虞的態度,與曹操很相似。

曹操迫不及待的請戰,或許他沒有劉虞看的遠,但行動上是一致,都想發兵,征討一切不臣,平定亂世。

身旁的盧毓,曹昂,司馬懿等小輩似乎有所意動,目光在劉虞,劉辯身上轉來轉去。

潘隱則躬著身,臉上不露絲毫情緒。

劉虞說完,靜候片刻,又道:“陛下,袁逆已窮途末路,縱然江東各有心思,但朝廷旨意還是尊崇的,滅袁就在今年!至於董卓之流,不過是土雞瓦狗,不足爲懼。只需陛下降旨,將士用命,平定叛亂,指日可待!”

劉辯雙眼半瞇,盯著劉虞,慢悠悠的道:“卿家這些話,是你一人所想,還是有些卿家也這麼想?”

劉虞神情不動,道:“臣不敢瞞陛下,是有些同僚如此想法。”

劉辯微微點頭,拿起茶杯,卻沒有喝,心裡轉著念頭。

劉虞這番說辭,顯然不是剛剛想到的,多半經過深思熟慮。而且,從幽州一路入京,劉虞見了應劭、朱儁等諸多州牧、郡守、將領。

這些人,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平亂嗎?

他們不清楚朝廷的虛實嗎?

“卿家,見過大司馬了嗎?”突厥人,劉辯雙眸灼灼,語氣平淡的道。

劉虞不自禁的躬身,沉默片刻,道:“臣還未見過大司馬,不過曾與大司馬通過信,闡述平亂之策。”

劉辯喝了口茶,心裡的分析,逐漸有了結果。

劉虞是明星的‘主戰派’,而且頗爲激進。

朝廷裡,從他繼位以來,劉辯採取的策略,一直是先北後南,現在北方,除了涼州外,基本平定。政策大方向,是以推動‘新政’爲主,恢復名聲,爲朝廷積攢力量。

而劉虞則主張先平亂後治世,這與他的國政大策明顯的矛盾。

但劉虞不是一個人,朱儁,應劭,甚至包括皇甫嵩,或多或少都已是‘主戰派’。

或許,還得加上曹操。

‘這麼一算,主戰派的勢力就不簡單了……’

劉辯神情不動,放下茶杯,道:“卿家認爲,若是平亂,何人爲主帥較爲合適?”

“大司馬。”劉虞幾乎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當今的大漢朝,‘武功’最盛的,莫過於皇甫嵩,加上要壓住南方那些心思叵測之輩,幾乎是非皇甫嵩外,無第二人選了。

劉辯搖了搖頭,道:“皇甫卿家近來時常生病,不宜出京帶兵。”

劉虞頓了片刻,道:“臣請以揚威將軍曹操爲主帥。”

劉辯眉頭一挑,旋即道:“曹操威望不足,並且與朝廷有嫌隙,他爲主帥,朝廷不會答應。”

在朝廷眼裡,曹操行事荒誕,不遵朝廷命令,肆意妄爲,簡直將他視爲‘董卓第二’,怎麼可能允許曹操統帥南方數十萬兵馬。

劉虞見劉辯對他的‘心腹愛將’都不同意,隱約猜到了什麼,還是不肯放棄,道:“陛下,臣請旨領兵剿匪!”

劉辯擺了擺手,道:“卿家,現在爲時尚早。丞相已經表明了去意,卿家認爲,何人繼任爲相比較好?”

劉虞心裡一嘆,眼前的陛下,終究不會輕易的改變想法。

“臣認爲,鍾繇能力卓越,品行高潔,可爲丞相。”劉虞幾乎沒有多思考,擡著手道。

鍾繇,也是朝野衆多人,默認的丞相了。

雖然因爲劉虞的回京,起了不少波瀾,但‘潁川黨’橫亙朝野,鍾繇依然是呼聲最大的那一個。

“荀彧怎麼樣?”不等劉虞有多少反應,劉辯突然問道。

劉虞一怔,看著劉辯,有些遲疑的道:“陛下,說的是荀彧,荀文若?”

荀彧今年不過三十出頭,出仕到現在,滿打滿算不過三年時間,提拔爲戶曹尚書,還是因爲當時尚書檯未改制,‘尚書’品佚極低。

而今要擢升爲丞相,簡直令人不敢相信!

荀彧爲人低調,不爭不搶,因此名聲也沒鍾繇,荀攸那麼‘顯赫’,相比於荀彧,不說荀攸,鍾繇了,便是衆多的州牧都比他們有資格,比如朱儁、何顒、劉岱等等。

荀彧沒有名望,年紀又輕,他做丞相,能壓得住朝野,應對付得來眼前錯綜複雜到極致的局勢嗎?

“對。”劉辯微笑著道。

劉辯深深皺眉,想著荀彧,又分析著朝局,打鬥:“陛下,臣認爲,鍾繇或許比他更爲合適。”

劉辯笑著搖頭,道:“鍾卿家能力、品行確實是翹楚,但並沒有統領朝廷的能力。其他的卿家,朕也考察過,總的來說,荀彧最爲合適。”

劉虞與劉辯對視,明顯感覺到了劉辯的堅定。

而且,他還從劉辯的話裡,聽出了另一個意味:需要有人來舉薦!

劉虞思索一陣,擡手道:“臣明白了。”

對劉虞來說,荀彧還是鍾繇其實沒什麼區別,他們都是‘潁川黨’的魁首,誰做丞相,別無二致。

而劉辯身後的盧毓,曹昂,司馬懿等人則悄悄凝神,躬身低頭,心裡緊張不已。

他們雖然還年少,可都是極其聰慧之人。

眼前的陛下,在他們面前將‘新丞相’抖摟出來,怕是也是某種暗示。

劉辯見劉虞應下了,心情頓時爽利起來,拿起茶杯喝了口,只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不由得道:“卿家嚐嚐,這大概是朕煮的最好的一次了。”

劉虞拿起茶杯,喝了口早就涼透了的茶,道:“好茶。”

茶是好茶,可口感其實一般。

有了劉虞挑這個頭,劉辯最後一塊心事算了結了,笑著道:“卿家,是想進尚書檯、御史臺還是大司馬府?”

現在的大漢朝,按規制來說,以尚書檯主政,大司馬府主君,御史臺主監察,二臺一府,是最高機構,統理著天下。

而在朝野對劉虞的去向的猜測中,最主要的,便是御史臺。

劉協這個陳留王主政御史臺,怎麼看都不倫不類,當有人填補御史中丞的空缺。

劉虞面不改色,道:“臣謹遵旨意。”

劉辯嗯了一聲,道:“那就去大司馬府吧,接替盧植的位置。盧毓,你帶劉卿家走一趟大司馬府,見大司馬府。”

劉虞心中意外,沒想到,他的最終去向,居然是大司馬府!

倒也平靜,起身擡手道:“臣,領旨、謝恩。”

劉辯目送著劉虞的背影,又與身後的曹昂,司馬懿,微笑著道:“近來,你們的功課怎麼樣?” 曹昂,司馬懿居然同時擡手,道:“回陛下,一絲不茍,不敢懈怠。”

劉辯審視兩人片刻,道:“嗯,放你們一天假,出宮去玩吧。”

“謝陛下。”兩人雖然才十多歲,卻也頗爲從容,應著便後退離開。

等兩人離開,劉辯拎起茶壺,自顧的倒茶,道:“潘隱,你覺得,這幾個小傢伙,誰最爲可用?”

潘隱頓時陪笑著,道:“陛下,小人來看,幾位公子,將來都是朝廷棟樑之材,可爲陛下分憂。”

劉辯笑了笑,放下茶壺。

盧毓,曹昂,司馬懿等小輩是棟樑,是人才,只是,能不能爲他分憂,還要看局勢怎麼發展了。

大漢朝如果持續穩定恢復,不再繼續分崩離析,那便還是人心所向,這些人都會是‘忠直良臣’。

可要是不盡人意,那便心思各異了。

劉辯又喝了口茶,起身道:“典韋,帶人,去禁軍大營。”

典韋雙眼一亮,甕聲道:“是!”

相比於枯燥的皇宮,典韋還是嚮往軍營的,他現在身份特殊,不怕被欺負,在軍營裡反而更爲自由,那種氣氛令他著迷。

潘隱有些疑惑了。

劉虞進京,新丞相浮出水面,用不了多久,朝野肯定炸開鍋,陛下怎麼會在這個時候離開洛陽,前往禁軍大營?

劉辯自然沒給他解釋,走了幾步,道:“將紹兒,劉協也帶上。”

潘隱連忙應著,一邊準備,一邊調派人手。

沒用多久,劉辯乘著御攆,在無數人的簇擁下,出了朱雀門,徑直離開洛陽。

這一幕落在所有人眼裡,頓時引起了無數議論聲。

最先得到消息的,便是宮門外,御街上的六曹官邸。

荀彧,荀攸,鍾繇等人已經知道從宮裡傳出來的消息,不由得面面相窺。

荀攸還是不敢置信,看著鍾繇道:“消息屬實?”

鍾繇瞥了眼荀彧,點頭道:“當時不少人在場,大司馬府傳出來的,後面的曹昂,司馬懿也是這般說。”

荀攸又看向對面的族叔,道:“這麼說來,陛下是早有定意,這是藉著幾個孩子的口,讓我們上書舉薦了。”

荀彧心裡同樣感到意外與震驚,臉上卻沒有多少變化。

想著那日劉辯與他說的話,分外感覺到肩膀的沉重。

選擇他爲新丞相,擺明了就是爲‘劃分田畝’做準備了。

而眼前這兩人,早就表明了態度——反對!

鍾繇也以爲‘丞相’在望,沒想到半路殺出了個荀彧,雖然臉上沒有多少異色,心裡總歸是有些不舒服。

他見荀彧不說話,心中一動,道:“文若,你早就知道了?”

荀攸聞言色變,想起了這位族叔這段時間對他們的有所隱瞞,不由得沉色道:“族叔,你……”

不等他說完,荀彧搖頭,道:“是別的事情。丞相一事,陛下從未與我提過半個字。”

荀攸心頭驟鬆,要是荀彧瞞著他這種事,就不單單是生出嫌隙那麼簡單了。

鍾繇想的更多,道:“陛下擢升你,是須要你做某些事情?”

荀彧沉吟良久,還是決定隱瞞著,道:“是有些棘手的問題。現在更棘手了,劉公主戰,必然有很多人支持,加上譙縣的曹操,說不得什麼時候又出大變故。”

曹操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南方的戰局,現在大司馬府裡又來了一個主戰的劉虞,兩人一唱一和,很可能再次引發南方戰局變數。

荀攸不理會他這位族叔的轉移話題,道:“有多棘手?”

荀彧看著荀攸、鍾繇,見他們神情嚴肅,淡淡道:“比你們預想的棘手。不是弊政,比弊政的破壞力更大。”

荀攸,鍾繇對視一眼,兩人皆是沉默不語。

他們都察覺到,荀彧還是不肯吐露半點。這說明這件事確實‘非常棘手’,棘手到向來沉穩的荀彧都陷入困境,無法張口。

安靜了好一陣子,鍾繇道:“現在新丞相塵埃落定,以我的猜測,公達不久也會晉升。”

公達,荀攸的字。

“左僕射?”荀攸瞬間就猜到了。

可旋即,他反而有些不安,道:“那,戶曹,吏曹怎麼辦?”

鍾繇升任右僕射,廷尉便落到了楊彪一黨的王朗手裡。

而荀彧升任丞相,那戶曹尚書會是誰來接替?

如果荀攸升任左僕射,那吏曹呢?

戶曹主管土地、賦稅、人丁,在權力以及影響力上,某種程度來說,比尚書檯還重要。

而吏曹主掌‘吏科’,官員的選拔,升遷,廢罷皆在吏曹,在權力以及影響力上,蓋過其他五曹。

這兩個位置要是丟了,荀攸覺得,那左右僕射不要也罷。

荀彧不由得坐直,看向鍾繇道:“元常,有什麼消息嗎?”

荀彧在吏曹有很多規劃,有的還未實施,有的在半路,有的接近尾聲,要是換了人,肯定有諸多重要的事情將功虧一簣!

鍾繇搖頭,道:“沒有。陛下只是漏了新丞相的口風。不過,以我的推測,陛下或許會爲了平衡朝局,將戶曹、吏曹交給‘潁川’意外的人。”

“我記得,那曹昂,司馬懿當時在芳林苑,”

荀攸心思敏銳,瞬間好像捕捉到了什麼,道:“陛下去禁軍大營,會不會見河東太守司馬防?”

荀攸的意思很簡單,既然那司馬家的小輩司馬懿在場,會不會是宮裡那位陛下暗示,要提拔司馬家的人?

而曹操,也會舉薦一人?

鍾繇聞言,細細思索,道:“劉公接替了盧公,將來或許還會接替大司馬,這便給了曹操時間。或許,這就是陛下的佈置。”

荀彧覺得有道理,卻又覺得哪裡不對勁,道:“既然陛下漏了口風,想必用不了多久便會定下,我們不用多猜,等陛下回京。”

‘等陛下回京’,回京之後,就是丞相楊彪‘致仕’,荀彧上任的時候了。

大漢朝廷,即將換血!

(本章完)

412.第412章 城外府內444.第444章 黑夜中的殺機第118章 反轉第229章 接連的第143章 壟斷的生意最賺錢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461.第461章 思吳否508.第508章 都不簡單第76章 雨中人435.第435章 暗潮第563章 出大事了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84章 代君行事第263章 不再繼續忍耐第341章 袁紹與曹操的性格區別第587章 內鬥485.第485章 人心叵測第577章 廢長立幼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第268章 盟約第225章 曹操回京第77章 御史中丞第288章 袁術欲稱帝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544章 生與死第319章 會盟第533章 陛下當真?第72章 朋黨論第115章 每逢大事465.第465章 敏銳第233章 無處不在414.第414章 回馬槍418.第418章 手段第87章 終究是錯了第330章 諸葛氏507.第507章 處置第140章 貪色之人第241章 壺關第295章 二分天下第298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第18章 知識的快樂第27章 懸於城門之上第519章 大動作第241章 壺關第587章 內鬥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12章 罪責第563章 出大事了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第8章 衆臣的疑惑第531章 狐貍第6章 旨意第32章 何太后504.第504章 一聲殿下第543章 體面第385章 爭鬥第523章 疾患第303章 頂級謀士的對決第349章 闖袁營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第554章 瑜亮504.第504章 一聲殿下第188章 劉協的演講第579章 祖宗規矩第353章 前狼後虎第259章 齷齪事505.第505章 愚鈍第385章 爭鬥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332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第345章 董卓撤兵408.第408章 老烏龜第328章 前狼後虎第213章 程昱461.第461章 思吳否第12章 罪責498.第498章 回宮第512章 不同以往第297章 許縣怎麼樣第6章 旨意492.第492章 虎豹騎第135章 踏雪尋梅第246章 江東劉表第135章 踏雪尋梅第103章 雁門失守第111章 古之惡來第44章 不變應萬變第78章 心機第29章 爛攤子第297章 許縣怎麼樣第356章 天雷滾滾第231章 丁原的鴻門宴500.第500章 拼圖第174章 崢嶸之人第591章 明朗472.第472章 防備第313章 危機四伏的洛陽城第148章 皇家第367章 不啻驚雷
412.第412章 城外府內444.第444章 黑夜中的殺機第118章 反轉第229章 接連的第143章 壟斷的生意最賺錢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461.第461章 思吳否508.第508章 都不簡單第76章 雨中人435.第435章 暗潮第563章 出大事了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84章 代君行事第263章 不再繼續忍耐第341章 袁紹與曹操的性格區別第587章 內鬥485.第485章 人心叵測第577章 廢長立幼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第268章 盟約第225章 曹操回京第77章 御史中丞第288章 袁術欲稱帝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544章 生與死第319章 會盟第533章 陛下當真?第72章 朋黨論第115章 每逢大事465.第465章 敏銳第233章 無處不在414.第414章 回馬槍418.第418章 手段第87章 終究是錯了第330章 諸葛氏507.第507章 處置第140章 貪色之人第241章 壺關第295章 二分天下第298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第18章 知識的快樂第27章 懸於城門之上第519章 大動作第241章 壺關第587章 內鬥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12章 罪責第563章 出大事了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第8章 衆臣的疑惑第531章 狐貍第6章 旨意第32章 何太后504.第504章 一聲殿下第543章 體面第385章 爭鬥第523章 疾患第303章 頂級謀士的對決第349章 闖袁營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第554章 瑜亮504.第504章 一聲殿下第188章 劉協的演講第579章 祖宗規矩第353章 前狼後虎第259章 齷齪事505.第505章 愚鈍第385章 爭鬥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332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第345章 董卓撤兵408.第408章 老烏龜第328章 前狼後虎第213章 程昱461.第461章 思吳否第12章 罪責498.第498章 回宮第512章 不同以往第297章 許縣怎麼樣第6章 旨意492.第492章 虎豹騎第135章 踏雪尋梅第246章 江東劉表第135章 踏雪尋梅第103章 雁門失守第111章 古之惡來第44章 不變應萬變第78章 心機第29章 爛攤子第297章 許縣怎麼樣第356章 天雷滾滾第231章 丁原的鴻門宴500.第500章 拼圖第174章 崢嶸之人第591章 明朗472.第472章 防備第313章 危機四伏的洛陽城第148章 皇家第367章 不啻驚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永川市| 墨脱县| 旬邑县| 崇仁县| 兰坪| 资兴市| 甘德县| 厦门市| 阳江市| 沐川县| 永登县| 东光县| 沅江市| 永胜县| 英德市| 阜新市| 教育| 新竹市| 华蓥市| 陆丰市| 玉林市| 英山县| 阿拉善左旗| 赤壁市| 界首市| 手游| 平昌县| 磐安县| 弥勒县| 乌拉特中旗| 牟定县| 滕州市| 柯坪县| 潜江市| 黎城县| 湘乡市| 喜德县| 塔河县| 美姑县|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