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5章 每逢大事

劉辯隨後在衆臣的簇擁下,開始祭祀靈帝廟。

基本上不需要劉辯做什麼,即便是祭文也是事先擬定好的,不需要他宣讀,只要跟著做煩瑣的儀程就行。

ωwш ●тт kΛn ●℃ O

這一套下來,足足一個時辰。

而後開始是漢代歷朝皇帝,都要一一拜祭。

接著要是祭祀天地,分爲五個環節,獻帛、獻酒、奠牲、作樂、祝文,還要出宮,到南郊與北郊。

劉辯穿戴整齊,坐在御駕上,領著文武百官出宮。

祭祀由太常蔡邕主持,他已經早早的在等著了。

宮外的百姓還沒有散去,呼喊著跟隨。

北郊祭祀天帝,過程十分煩瑣,劉辯如同機械木偶被被操弄來擺過去,對於那些奇怪的儀程,他看不懂也聽不懂。

足足又一個多時辰,一衆人回宮,而後又是一番儀程,出宮轉向南郊。

這次,是祭祀天地,是這場祭祀的重頭戲。

洛陽城的大小官吏幾乎都到了,外圍還有無數百姓圍觀。

在蔡邕近乎半個時辰複雜的動作之後,王允上前,將一道縑帛遞給蔡邕。

蔡邕滿臉肅容,又是一番儀程後,開始沉聲朗讀聖旨:“惟中平六年十月丙午,皇帝辯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漢有天下,歷數無疆。曩者……”

劉辯站在高臺一旁,無聲聽著。

祝文到一半,蔡邕開始如數家珍的將劉辯的功績上稟,尤其是大勝匈奴,斬滅匈奴單于,直言遠勝於世宗武皇帝。

劉辯在一旁聽得,不自覺的臉角發熱。

但是周圍的百姓不管,已經紛紛跪地,高呼萬歲。

“陛下萬歲!”聲音如雷,滾滾如潮。

等到祭文結束,羣臣再拜,百姓更加激烈,高呼聲震動遠野,彷彿天霄都在顫動。

劉辯神情不動,環顧著身前跪拜的羣臣與百姓,雙眸灼灼,好似在燃燒,心中豪情萬丈,壯志幹雲。

羣臣之中,有太多人在激動,在憧憬。

漢室頹廢,是近十幾年所有人的共識,在黃巾之亂打到洛陽邊上,在羌人危急三輔,不知道多人在哀嘆,漢室將終。

現在,無數人的目光在劉辯身上,積攢著他們對漢室的希望,對大漢中興的狂熱!

“禮畢!”

在一聲長喊中,羣臣起身。

這也意味著,今天的祭祀結束。

“陛下萬歲!”

百姓還是不肯散去,高呼不止。

劉辯這次沒有揮手,坐上御駕,開始回宮。

一路上,朝臣們三五成羣,議論不斷,語氣振奮。

百姓們還在跟著,翹望著劉辯的御駕。

到了皇宮,劉辯就想一頭栽倒,睡個一天一夜,但還有事情得做。

先是與楊彪,皇甫嵩,王允等人簡單敘話,而後去了永樂宮,陪何太后用膳,直到天色微亮,他才抱著唐姬沉沉睡去。

劉辯睡得著,朝臣們卻鮮少有人能睡得著。

整個洛陽城彷彿都燈火通明,所有人都在討論著劉辯的御駕親征,溢美之詞充斥著洛陽城上空,黑暗中,如有霞光閃爍。

自然,暗地裡,也有些魑魅魍魎在竊竊私語。

第二天一早,尚書檯就聚齊了人。

楊彪,王允以及四個尚書,廷尉都在。

李儒氣質儒雅,坐著躬身道:“下官認爲,當改元?!?

何顒道:“這,明年才改元,再改是否不合適?”

按照大漢的傳統,每逢大事,須改元。

問題是,劉辯繼位,明年纔會改元,這還沒到時間。

鍾繇面色肅容,道:“是否,再次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也是慣常操作。

楊彪坐在主位之上,面色威嚴,沒有說話。

王允漠然不動,還在考慮著論功行賞的事,晌午過後,就要頒佈了。

他要在那之前見到劉辯,勸說劉辯改變主意。

李儒見王允不說,目光一動,道:“是否,請渤海王一同商論?”

這句話一出,所有人都看向李儒,神情各異。

小小議事廳,一片安靜。

李儒見著,神色如常,道:“渤海王聽政尚書檯,是陛下的旨意?!?

衆人目露疑色,又看向王允。

王允心裡微動,當即道:“此事理當由尚書檯決議,由渤海王呈報陛下?!?

荀攸看著王允,陡然會意,道:“下官贊同王公之言?!?

鍾繇,何顒等人也明白過來,道:“下官附議?!?

楊彪愣了下,這轉眼間,都支持王允了?

他小眼睛眨了下,看了眼李儒,笑呵呵的道:“此番恭賀陛下大勝匈奴,確實是少了渤海王的奏本,我去催一催?!?

說著,楊彪徑直起身,準備去找劉協。

“下官陪同?!蓖踉誓难e肯放過這樣的機會,跟著起身。

由劉協上書稱頌,那就是表示劉協沒有那種心思,讓朝野看到皇家團結,消除朝野的一塊心病。

最重要的,這是取悅宮裡陛下的好手段!

荀攸等人目送著二位大人物的離開,轉頭繼續討論。

荀攸沉吟著,道:“改元的話,我們先擬定幾個,由陛下決定改或者不改。”

衆人點頭,何顒道:“大赦,我覺得不必了,已經赦了三次,再赦也無意義。”

李儒見幾人抱團,微笑不語。

這時,一箇中黃門進來,端著一堆奏本,道:“諸位尚書,這是今天的奏本?!?

荀攸伸手接過,分給其他人,隨手也打開一本。

看了幾本,他就不由擡頭,其他人幾乎也一樣,對視之下,面面相窺,而後沉色擰眉。

這些奏本,來自全國各地,全部是彈劾盧植,董卓,曹操等人,總共有十多本。

李儒掃了幾人一眼,拿著幾道奏本,故作思忖。

荀攸不動聲色的看了他一眼,與衆人道:“送入景福殿?”

其他人也都點頭,這件事,他們做不了主。

如果是以前,肯定會朝野沸騰,盧植最低是罷官,董卓,曹操必然入獄。

但是在現在,得看宮裡的意思。

何顒這時看向荀攸,道:“豫州的事情你聽說了?”

荀攸給了他一個眼神,道:“聽說了?!?

何顒接收到,立即轉移話題道:“我打算待會兒去見唐公,一同前去?”

‘唐公’,是朝臣對唐瑁的一種尊稱,畢竟這位是劉辯的老丈人,而且是司隸校尉,眼看著就要步入尚書檯了。

荀攸想著司隸的改革陷入停頓,道:“好,等宮裡的旨意?!?

他們還需要等待宮裡的封賞詔書,而後是晚上的羣臣大宴。

李儒見著‘潁川黨’已然沆瀣一氣,臉上從容微笑,心裡暗自道:難怪王公對這些人深爲警惕,如此抱團結黨,阻斷政通,誰人能放心?

宮裡。

經過楊彪,王允的勸說,劉協寫了一道恭賀的奏疏,而後與兩人一同前往景福殿。

劉辯昨天累的夠嗆,醒的卻很早,但又不想起牀,半躺在牀上,一邊用扇子扇風,一邊看著曹操的奏本。

唐姬穿著單衣,跪坐在劉辯邊上,手裡是一碗羹湯,拿著勺子在輕輕攪動。

“這是將功補過?”

劉辯自語,隨即歪頭,咬過唐姬遞過來的勺子。

曹操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剿滅了三十多個大小匪窩,更是收攏了一萬三千多青壯,籌集了近十萬石糧食。

禁軍大營現在有一萬多人,從兗州,青壯的招募正在進行,盧植還會調集一些人過來,加上曹操的兩萬多人,這瞬間飆升到了七八萬!

劉辯想著,不自禁皺眉。

手裡有兵了固然是好事情,但他得養得起!

“鹽政,是勢在必行了……”

劉辯看向門外,目光幽幽。鹽政相比於其他賦稅,是最容易在短時間得到大筆錢的方法。

潘隱悄步進來,看了眼,低著頭道:“陛下,渤海王,丞相,左僕射求見?!?

劉辯收回思緒,從牀上起來,道:“到書房去。”

唐姬連忙過來,給劉辯穿衣服。

書房內。

劉協小臉平靜,跪坐在劉辯對面。

身後的楊彪一本正經,圓潤的胖臉恭謹又有一絲嚴肅。

王允神情漠然不動,又好似心事重重。

劉協舉著奏本,道:“臣弟恭賀陛下大勝匈奴,凱旋而歸!”

劉辯看著他,微笑著接過來,道:“你有心了。對了,祖母還有兩個時辰左右到京,你代朕去迎接一下。”

劉協一怔,道:“臣弟去接嗎?”

劉辯看了眼他的奏本,中規中矩,放到一旁,道:“嗯,伱以後依舊聽政尚書檯?!?

劉協挺直腰板,直視著劉辯,心裡惴惴不安,各種念頭涌動。

他完全猜不透,這位皇兄到底要幹什麼?

劉協壓著心頭不安,起身道:“臣弟告退?!?

楊彪,王允沒有說話,他們同樣不理解。

等劉協走了,楊彪沉色道:“陛下,尚書檯在商議改元一事,請陛下示下?!?

劉辯頓了下,想起了之前那個不喜歡的年號,點點頭道:“你們擬定幾個上呈,朕來定?!?

“臣領旨!”楊彪道,眨了眨眼,心裡有種莫名的舒坦。

王允見狀,擡手道:“陛下,關於曹操等人的封賞,臣有不同意見。”

他這是投石問路,沒有將盧植,董卓一股腦的倒出來。

劉辯面露好奇,道:“卿家懂兵務?”

王允神情不動,道:“略知一二?!?

劉辯沉吟片刻,道:“朕在上黨,已經赦免了曹操?!?

“那也當將曹操從封賞名單摘除?!蓖踉实?。

楊彪瞥了眼王允,這位真是一根筋,非要跟陛下過不去,順嘴答音有那麼難嗎?

劉辯也覺得王允有點不懂事了,靜靜一會兒,淡淡道:“卿家,朕這次御駕親征,是大獲全勝。”

王允擡著手,道:“陛下,那也不能縱容……”

他話音未落,就迎上了劉辯冷漠的目光。

王允臉角動了動,心有不甘,還是放下手,道:“臣明白了?!?

劉辯見他神情黯然,神色一轉,笑著道:“卿家與丞相的聯合奏本,朕看過了。裁減容官,確實厄需,這件事,朕交給卿家來總理?!?

王允目光一振,連忙擡手道:“臣領旨!”

劉辯注視著他,道:“卿家,朕說的是裁減冗官冗吏,對於各官寺的必須官吏、設置,不得動?!?

王允自然聽懂了劉辯話裡的潛在警告,擡著手道:“臣領旨意?!?

他說完這一句,又道:“陛下,臣認爲,朝廷裡有諸多官寺權責重疊,奏請合併?!?

劉辯擡舉尚書檯,削弱九卿,造成了很多權責重疊。更何況,在以往的三公府逐漸失勢,很多權責本身就已經重疊,權責的重疊,意味著幹一樣事情的官吏翻了一倍。

劉辯對於王允這句話,倒是很贊同,微笑道:“好,這件事,也交給卿家去辦?!?

王允見劉辯交給了他這多事情,剛纔的落寞一掃而空,再次擡手道:“陛下,關於豫州牧……”

“越過明年,”

劉辯打斷了他的話,道:“朕會派遣太尉總理豫州軍民,平定亂事。不過,這是咱們君臣的話,暫且不能傳出去”

王允神情一肅,心底思索,隨即就道:“臣明白。陛下,太尉一人,恐有不妥?!?

劉辯嗯了一聲,道:“到時候,怎麼配置,尚書檯再議?!?

王允沉默一會兒,放下手,不再多言。

他對董卓一百個不放心,但董卓已經失去了兵權,沒了根基,派去豫州,凡有一點過錯,那就是死罪!

劉辯見堵住了王允,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關於收回鹽政,朝廷專營,二位卿家怎麼看?”

楊彪沒有遲疑,張口就道:“陛下,臣贊同。鹽政之要,在於冀州、益州,須冀州牧與益州牧配合?!?

大漢最重要的產鹽地在冀州與益州,而冀州牧由朱儁兼領,但青州黃巾軍熾盛,朱儁缺兵少糧,堪堪支持,根本無力對冀州進行強力管控。

益州牧則爲劉焉,州牧制度的始作俑者。

“二位卿家贊同就行,具體的,朕會讓民曹去辦。”

劉辯看著兩人,道:“朕有意調益州劉卿家入京,二位怎麼看?”

楊彪,王允都是認識劉焉的,卻下意識的對視一眼,轉瞬又分開。

王允率先擡手,道:“陛下,臣建議,可以私信試探?!?

劉辯目光微動,道:“卿家的意思是?”

王允躬身,臉色不變,道:“臣擔心劉使君過於忙碌?!?

劉辯眉頭動了動,心裡若有會意,看向楊彪。

楊彪躬身,言簡意賅的道:“臣也有此擔憂?!?

劉辯審視著兩人的表情,輕輕點頭。

‘看來,他們也都知道劉焉有不臣之心?!?

劉辯面無表情,這益州在西北,有險關阻礙,本地人傑地靈,土地肥沃,是一處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劉焉選擇去益州,本身就存了某種心思。

對於劉焉,劉辯心裡另有想法,道:“二位卿家以爲,何人爲冀州牧?”

青州的黃巾軍勢力太大,軍情如火,朱儁應接不暇,幾次上書,請辭兼領的冀州牧。

王允立即就道:“臣舉薦泰山太守應劭。”

劉辯心頭一動,目露異色的看著王允,這個人,偷進他書房了?

旋即,他瞥了眼楊彪,微笑著道:“丞相的意思?”

楊彪根本不想摻和政事,在沒摸清楚劉辯的心思情況下,道:“臣聆聽聖訓?!?

劉辯點點頭,道:“好。那就定爲應劭,明日下旨,命他即刻啓程前往冀州到任,朕會派吏曹尚書前去宣旨?!?

王允沒想到劉辯這樣就同意了,心中是又驚又喜,連忙道:“臣領旨?!?

劉辯按著桌子站起來,笑著道:“就這樣,諸位卿家去忙吧?!?

兩人剛要擡手應聲,劉辯又道:“關於擴建禁軍、羽林軍一事,朕也準了,這件事,交由大司馬府去辦?!?

楊彪,王允哪裡會想到,劉辯居然會打算將禁軍擴大到十萬人的規模,沒有異議的擡手道:“臣等領旨?!?

等他們一走,劉辯拿過荀攸的奏本,看著看著,臉上不自覺的浮現笑容。

這道奏本令他十分欣慰,因爲補缺的名單很長,不止是朝廷裡的空缺基本補齊,各州郡也有的是人才,不像前兩月那樣捉襟見肘。

“好起來了!”

劉辯猛的拍桌子,大笑道。

自從他大勝匈奴,斬殺匈奴單于的消息傳回來,洛陽城已然沸騰,不知道多少畏觀的人開始出仕。

劉辯躊躇滿志了一會兒,自語道:“人是有了,就差錢了?!?

他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兩個字:搞錢。

裁減冗官是爲了節流,而鹽政,是開源!

另一邊,楊彪,王允在尚書檯傳達了劉辯的旨意。

李儒等人是一怔,王允這麼容易就改變主意了?

倒是荀攸明白的很,也唯有宮裡的陛下能夠製得住倔強剛愎的王允。

掃除了王允這個反對者,尚書檯瞬間陡然通暢起來。

各種封賞的詔書、公文,在尚書檯與景福殿之間,由黃門帶著來來回回穿梭。

晌午之後,陸續頒佈出去。

這次封賞,最大受益者是盧植,被加封爲益鄉侯,次之的是公孫瓚,爲奮武將軍。曹操,孫堅等人官職沒有變動,只得了一些封賞。

但是這次封賞又非常不同,因爲主角是劉辯,順帶著要通傳全國,聲名會遠超以往!

朝廷的輿論機器在全力開動,力圖重塑朝廷的威望,掃除洛陽城上空的陰霾,重振大漢民心士氣。

不止是洛陽城茶餘飯後討論的都是劉辯御駕親征一事,必然也會傳遍大漢各州郡的角角落落。

可以清晰的預見,天下士人對東都的看法會改觀,將有更多的人才來到洛陽城。

自然,那些野心家也會感到敬畏,收斂。

陽城以及整個大漢,各種亂象、叛亂會比以往少上不少。

……

中平六年,十一月底。

朝廷本來忙著很多事情,卻被‘裁減冗官’一事給搶了風頭。

隨著王允擬定的草案被傳出去,整個洛陽城彷彿震了三震。

大司農,劉岱府。

劉岱今年四十六,圓臉上滿是皺紋,留著八角山羊鬍,十分暮氣。

他坐在客廳裡,垂著眼裡,默默的看著眼前的一衆人。

“大司農,”

有個官員一臉不安的道:“下官在大司農府二十多年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說罷官就罷官了?”

“是啊,下官不貪不佔,兢兢業業,怎麼就非要罷官?朝廷沒這種先例……”

“大司農,之前說好是調我們去六曹,這一轉眼成了罷官,朝廷,未免太無信了!”

劉岱面容暮氣,目光卻銳利,語氣冷淡,道:“你們想我如何?”

他從兗州到了洛陽,是因爲朝廷空缺太多,本盤算著以他的身份,再走動關係,必然能夠得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官職。

費盡心思,得到了以往風光無限的大司農,進來之後才發現,幾無實權,真正權力,都在尚書檯!

而且,朝中的人各有朋黨,他又自持身份,不願低頭做小,已然被邊緣化,在朝廷里根本說不上話。

劉岱身前的一衆下屬,相互對視一眼,其中一人道:“大司農,下官等若是被罷除,這大司農府,怕是沒人爲大司農效力了?!?

劉岱心中陡驚,神情立變。

他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任由這些人被罷除,那不是少了幾個人,而是他威信盡失,更加的虛空了!

‘必須要做點什麼!’劉岱雙眼變得犀利。

第296章 坐不住的曹操第554章 瑜亮421.第421章 貴公子第519章 大動作424.第424章 之外423.第423章 兄長497.第497章 公第294章 人心第514章 詩酒第334章 上將潘鳳第598章 莫要急第88章 曹操的功業(求訂閱)第226章 不隸臺閣第212章 大敗第78章 心機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第349章 闖袁營第40章 匕見第573章 同時416.第416章 子曰第5章 還是不可第595章 御駕親征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578章 出其不意488.第488章 以少勝多494.第494章 曹操的路455.第455章 頭疼第308章 腳揣曹操第68章 要壞457.第457章 人心搖曳第560章 目光第338章 殺機暗藏第89章 殺無赦第563章 出大事了第350章 賈詡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113章 回京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第74章 王允的野望第31章 安排第255章 遊說489.第489章 戰第66章 新舊故事第571章 定計三羌第344章 都是壞人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第337章 三英戰呂布第99章 抄家事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貍第155章 常山趙子龍,一戰成名第402章 陰險計謀第553章 修身養息505.第505章 愚鈍第401章 龍潭虎穴第195章 皇甫二公子第553章 修身養息443.第443章 金碧輝煌417.第417章 許攸第222章 貶爲庶人第126章 太過安靜第40章 匕見第207章 狗急跳牆第277章 王朗的超乎尋常的手段第336章 關羽戰呂布第560章 目光第558章 恰逢其時480.第480章 國本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515章 鋒芒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第160章 空城之下 田豐開口第189章 滿腔抱負的王允第400章 慎言慎言!第308章 腳揣曹操第600章 大勝495.第495章 大喜475.第475章 誅心465.第465章 敏銳第84章 代君行事第144章 科舉第14章 籌碼第94章 潛規則第23章 沆瀣一氣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第312章 十年賦稅第276章 出乎意料第583章 算策第49章 廷議第404章 拳打腳踢第40章 匕見第62章 輪到朕了第68章 要壞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262章 召見第385章 爭鬥第528章 同心446.第446章 大雨之下第365章 破城第581章 兄弟
第296章 坐不住的曹操第554章 瑜亮421.第421章 貴公子第519章 大動作424.第424章 之外423.第423章 兄長497.第497章 公第294章 人心第514章 詩酒第334章 上將潘鳳第598章 莫要急第88章 曹操的功業(求訂閱)第226章 不隸臺閣第212章 大敗第78章 心機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第349章 闖袁營第40章 匕見第573章 同時416.第416章 子曰第5章 還是不可第595章 御駕親征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578章 出其不意488.第488章 以少勝多494.第494章 曹操的路455.第455章 頭疼第308章 腳揣曹操第68章 要壞457.第457章 人心搖曳第560章 目光第338章 殺機暗藏第89章 殺無赦第563章 出大事了第350章 賈詡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113章 回京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第74章 王允的野望第31章 安排第255章 遊說489.第489章 戰第66章 新舊故事第571章 定計三羌第344章 都是壞人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第337章 三英戰呂布第99章 抄家事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貍第155章 常山趙子龍,一戰成名第402章 陰險計謀第553章 修身養息505.第505章 愚鈍第401章 龍潭虎穴第195章 皇甫二公子第553章 修身養息443.第443章 金碧輝煌417.第417章 許攸第222章 貶爲庶人第126章 太過安靜第40章 匕見第207章 狗急跳牆第277章 王朗的超乎尋常的手段第336章 關羽戰呂布第560章 目光第558章 恰逢其時480.第480章 國本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515章 鋒芒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第160章 空城之下 田豐開口第189章 滿腔抱負的王允第400章 慎言慎言!第308章 腳揣曹操第600章 大勝495.第495章 大喜475.第475章 誅心465.第465章 敏銳第84章 代君行事第144章 科舉第14章 籌碼第94章 潛規則第23章 沆瀣一氣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第312章 十年賦稅第276章 出乎意料第583章 算策第49章 廷議第404章 拳打腳踢第40章 匕見第62章 輪到朕了第68章 要壞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262章 召見第385章 爭鬥第528章 同心446.第446章 大雨之下第365章 破城第581章 兄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宣恩县| 林州市| 莒南县| 故城县| 万年县| 台东市| 汝州市| 大渡口区| 图们市| 三穗县| 蛟河市| 巢湖市| 焦作市| 张家港市| 托克逊县| 新竹县| 嵊泗县| 德州市| 西华县| 公安县| 宣汉县| 凤翔县| 府谷县| 仲巴县| 延川县| 彭山县| 漳浦县| 浑源县| 洛扎县| 高州市| 政和县| 陇西县| 瑞丽市| 内黄县| 麦盖提县| 新密市| 密云县| 宁远县| 泊头市| 夹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