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1章 風起丞相府

第271章 風起丞相府

永漢五年,二月中。

刑曹。

司馬俊更顯的蒼老了,這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家,風雨無阻,從不遲到,更不早退,按班按點。

刑曹的事務處理的也是中規中矩,偶有小錯,從無大過。

加上司馬俊在朝廷裡鮮少發聲,反而使得他的‘威望’更加隆重,朝野裡不管官職大小,對他都是客氣的‘司馬公’,尊敬有加。

司馬朗從外面進來,滿臉的急色,腳步都有些亂。

司馬俊頭也不擡,道:“臨事不亂,靜心定足。”

司馬朗一頓,繼而深吸一口氣,沉色上前,低聲道:“祖父,外面突然瘋傳,說是丞相府家奴,在弘農大肆佔地,歐傷百姓,甚至於驅逐官吏。”

司馬俊手裡的筆一頓,慢慢擡起頭,道:“有人迫不及待,要趕走丞相了?”

司馬朗點頭,雖然滿心不安,還是保持著鎮定之色,道:“祖父,我擔心,這個案子會落到刑曹。”

‘查辦丞相’可不是好差事,尤其是四世三公的楊家,不管成敗,對他們司馬家來說,都只有害處!

司馬俊老臉無波,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壓著心裡的不舒服,而後看著司馬朗,淡淡道:“你覺得會是誰做的?”

“潁川……”

司馬朗差點脫口而出‘潁川黨’,又連忙瞥了眼外面,情知是他祖父考校,思索再三,道:“我認爲,吏曹的可能性最高。”

吏曹尚書荀攸,掌管了近幾年大小官吏的任命權,毫不誇張的說,整個大漢,處處都有他任命的官吏!

弘農更不例外!

司馬家雖然同是潁川世家,但卻與二荀等人保持著距離,外界沒有認爲司馬家是‘潁川黨’,司馬家更是不認可。

司馬俊面上多了一絲異色,道:“這件事,不會是二荀手筆。”

司馬朗一怔,而後心裡驚悚,道:“莫不是,鍾僕射?”

司馬俊沉默片刻,搖頭道:“也未必是。身在局中,對於未知的事情,哪怕親眼所見也不可盡信。”

司馬朗擡起手,道:“孫兒受教。”

司馬俊嗓子發癢,想要咳嗽,又大口濃茶入喉,好一陣子,才道:“這種時候,最希望無事發生的便是潁川黨,大概率不是他們的手筆。涉及丞相,這個所謂的案子,無論如何也不會落到我頭上。”

司馬朗擰起眉頭,道:“祖父,不是他們的手筆,那會是誰?祖父向來遠離朝局,這個案子,祖父不是最好的人選嗎?”

司馬俊聞言,少見的笑了起來,道:“你能這麼想,說明你確實認真了。不過,你忽略了一點,那位畢竟是丞相。刑曹的品佚雖然上去了,可到底隸屬於尚書檯,加上我與楊家的關係,這個案子,多半會不了了之。”

司馬朗愣住了,他祖父話裡的信息量太大,一時間反應不過來。

旋即他急忙道:“不,祖父,他,不是,不是要換相了嗎?怎麼會不了了之?”

司馬俊對司馬朗的反應倒是滿意,道:“不著急,慢慢看就是了。”

司馬朗見他祖父毫無驚慌,心裡鬆口氣,而後低聲道:“祖父,我們要不要做些事情?”

司馬俊搖頭,忽的又擡頭,盯著司馬朗,道:“你父親?”

司馬朗臉色變了變,沒想到他只是這麼一句話,就讓他祖父察覺到了,有些僵硬的道:“是,父親想要回洛陽。”

司馬俊冷哼一聲,道:“等我死了。”

司馬朗心神一抖,只覺脖子發冷,大氣不敢喘。

刑曹邊上,剛搬來的御史臺同樣在商議著這件事,與司馬朗想的不一樣,他們覺得,這個案子會落到御史臺,戲志才與劉協商議了半晌。

而另一邊上任廷尉的王朗,顧不得其他,出了廷尉府,直奔丞相府。

六曹所在地,則相對平靜,彷彿無事發生,自顧的忙著各種事情。

皇宮,永安宮。

劉辯坐在劉愈的牀邊,看著臉色煞白,嘴角哆嗦著的小傢伙,神情全是擔憂。

邊上的醫師慢慢收回手,與劉辯道:“陛下切勿擔心,二殿下只是感染了風寒,並無大礙,微臣開幾服藥,休息幾日便會好。”

劉辯長鬆一口氣,道:“辛苦了。”

“微臣不敢。”醫師應著,轉身去開藥方。

劉辯伸手摸了摸小傢伙的臉,只覺滾燙,而身體又冰冷一片,心裡不由沉重如石。

這小傢伙出生便先天不足,常常生病,尤其到了冬天,每一次都令人揪心不已。

唐姬在一旁抹著淚,心疼的不行。

這時左慄悄步進來,在劉辯耳邊低語了一陣。

劉辯擺了擺手,道:“盯著吧。”

左慄剛要後退,又道:“陛下,曹操的女兒進宮了,正在陪公主玩。”

劉辯不怎麼在意,道:“讓她們玩吧,不要讓她知道。”

劉旌與劉愈是龍鳳胎,小丫頭才四歲,到現在爲止,宮裡都瞞著她弟弟的事。

左慄應著,悄步後退出去。

不多時,唐姬端著藥,小心翼翼的餵給劉愈。

小傢伙吐藥,眉頭緊鎖,不時發出痛苦的呻吟聲。

“朕來吧。” 劉辯見著,從唐姬手裡拿過藥碗,親自餵給小傢伙。

不知道劉愈是不是聽到了,在劉辯的勺子到了嘴邊,小傢伙居然張開了嘴。

劉辯吹冷藥湯,一點一點餵給他。

等一碗藥喝完,小傢伙的臉色彷彿好了不少,眉頭有鬆開的跡象。

劉辯拿著手帕,給他擦著冷汗,而後掖好被角,心裡輕嘆。

他就兩個兒子,這一個,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成年。

又坐了一陣子,見小傢伙和緩了,劉辯這才無聲的離開永安宮。

這會兒,王朗已經在丞相府了。

身形肥碩的楊彪,這會兒正坐在橋頭,拿著魚竿,興致勃勃的在釣魚。

王朗沒有見丞相的禮儀,大步過來,急聲道:“你還有心思釣魚,他們要對你動手了。”

楊彪渾然不在意,盯著冰窟窿,大聲道:“王先生,吃了嗎?”

王朗聞聽,來到近前,看著他的側臉,心裡有所動,道:“你有對策了?”

楊彪頭也不轉,語氣郎朗的道:“王先生,現在不是飯點啊,沒飯可吃。”

王朗見楊彪作態,聲音完全不似以前的小心翼翼,越發狐疑,道:“你真的不擔心?”

楊彪忽的嘆了口氣,道:“景興啊,我好不容易有點興致,全給你敗壞了。”

王朗在楊彪身上,彷彿看到了在中平年間的模樣,怔了又怔,道:“你,上書了?”

楊彪胖臉沒了以往的緊繃,都是從容笑意,道:“嗯,一大早就送進宮了。”

王朗卻擰起眉頭,道:“這麼長時間,宮裡沒有半點動靜。你到底是怎麼打算的?”

楊彪這纔回頭看向他,見王朗憂心忡忡,忍不住的大笑起來,道:“王景興啊王景興……”

在未入仕前的王朗,從容自如,對朝局看的十分透徹。但自從入仕以來,深陷其中,完全沒了以往的洞徹明朗。

王朗何嘗不知,但朝局太過晦澀,一不小心就萬劫不復,他怎麼能如以前?

不過,楊彪這種反應,倒是令王朗沒了之前那麼緊張,坐到他邊上,淡淡道:“你有把握全身而退?”

楊彪笑容慢慢收斂,盯著那個冰洞,嘆了口氣,道:“盡人事,聽天命。”

王朗默默思索,沒有急著答話。

楊彪這句話,可不是喪氣話。

楊彪想要全身而退,首先就是要朝野答應,是以要‘盡人事’,安撫各方,既不能現在就對他下手,還要確保他離開尚書檯後,不被秋後算賬,反攻倒算。

而‘聽天命’,則是宮裡的態度。

宮裡對楊彪的不滿,不是因楊彪擔任丞相後的‘無爲’,而是作爲四世三公的楊彪以及楊家與過往的閹黨、何進、袁家等牽扯太深,關係複雜。

如果宮裡始終‘猜疑’,甚至是‘記恨’,那楊彪決然不可能安穩的抽身而走,太平無事。

“你覺得,宮裡是什麼態度?”好半晌,王朗輕聲道。

楊彪小眼睛眨動著,面無表情,道:“猜不到。我試著打探過,沒有人漏口風。”

王朗神情動了動,眉頭下意識的皺起,道:“這麼說來,要麼是陛下沒有提及。要麼,是諱莫如深,不敢多嘴。”

“我也是這麼想的。”

楊彪表面從容,心裡可是一直提心吊膽。

一旦他‘入罪’,後果簡直不可想象,他們‘四世三公’的楊家,或許就要步袁氏的後塵了。

又是一陣漫長的沉默,王朗轉頭看向楊彪,道:“要不要,與鍾繇聊一聊?”

鍾繇,是公認的接替楊彪的下一任丞相。也是王朗的前任廷尉。

楊彪搖頭,道:“我與二荀聊過,他們應該不會,畢竟我如果入罪,對他們也沒好處。至於鍾繇,我聽說,劉虞要回京了。”

王朗一怔,道:“劉公回京?爲什麼?他,他回來任職何處?”

劉虞是中平六年的太尉,還是皇族,在現今朝野來說,威望隆重,甚至是壓過皇甫嵩的!

在去年以前,劉虞是繼任丞相的熱門人選,朝野鹹望。

楊彪道:“不清楚。”

王朗若有所動,道:“這麼說來,我突然想起來,宮裡,好像從未說過,由鍾繇來繼任丞相?”

楊彪小眼睛眨了眨,突然醒悟過來般,道:“你是說,劉虞?”

王朗沒好氣的道:“這種時候,你還裝傻充愣?”

楊彪有些勉強笑了笑,道:“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還是那句話,盡人事,聽天命。”

王朗心裡還在想著劉虞回京的事,如果是劉虞任丞相,很多事情便好轉圜了。

劉虞向來‘公允’、‘穩重’,‘識大體’,不是那種激進作爲的人。

(本章完)

第551章 分崩離析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263章 不再繼續忍耐第544章 生與死第1章 異世交換第522章 未雨500.第500章 拼圖第49章 廷議第238章 準備第110章 黨團第60章 袁家之基第395章 隱秘之事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第111章 古之惡來第368章 任重道遠第6章 旨意第379章 詐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第589章 大勢已定第580章 油盡燈枯第142章 蔡侯紙第133章 郭嘉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第536章 真真假假第156章 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101章 匈奴入塞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第81章 忍無可忍第133章 郭嘉第119章 有底氣的皇帝陛下第551章 分崩離析507.第507章 處置第224章 大忌471.第471章 來勢洶洶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153章 袁術野心,皇位我也坐得第541章 選擇第543章 體面第327章 分裂的聯軍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410.第410章 冰山一角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第512章 不同以往410.第410章 冰山一角第565章 還不是時候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343章 欽使第556章 魚死網破的對峙第535章 孟津第184章 曹操威名第299章 橫推第361章 雷雨第325章 心思詭譎第514章 詩酒第278章 皇家沒一個簡單的第405章 人心潰散第239章 圍魏救趙第147章 七進七出第512章 不同以往451.第451章 風暴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50章 家國第138章 奇襲第78章 心機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269章 科舉制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213章 程昱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169章 豔名遠播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第521章 思變第186章 劉辯與荀彧的默契第49章 廷議第297章 許縣怎麼樣第518章 魑魅魍魎第162章 衣冠楚楚 禽獸居中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第591章 明朗493.第493章 勸說第593章 中興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597章 祁山第535章 孟津第73章 大漢風骨第273章 嚴峻第63章 算計第539章 後手第105章 匈奴單于第118章 反轉第8章 衆臣的疑惑第86章 抗拒第214章 議立太子第209章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第269章 科舉制第390章 毒計第316章 熾盛殺機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261章 天色
第551章 分崩離析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263章 不再繼續忍耐第544章 生與死第1章 異世交換第522章 未雨500.第500章 拼圖第49章 廷議第238章 準備第110章 黨團第60章 袁家之基第395章 隱秘之事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第111章 古之惡來第368章 任重道遠第6章 旨意第379章 詐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第589章 大勢已定第580章 油盡燈枯第142章 蔡侯紙第133章 郭嘉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第536章 真真假假第156章 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101章 匈奴入塞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第81章 忍無可忍第133章 郭嘉第119章 有底氣的皇帝陛下第551章 分崩離析507.第507章 處置第224章 大忌471.第471章 來勢洶洶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153章 袁術野心,皇位我也坐得第541章 選擇第543章 體面第327章 分裂的聯軍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410.第410章 冰山一角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第512章 不同以往410.第410章 冰山一角第565章 還不是時候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343章 欽使第556章 魚死網破的對峙第535章 孟津第184章 曹操威名第299章 橫推第361章 雷雨第325章 心思詭譎第514章 詩酒第278章 皇家沒一個簡單的第405章 人心潰散第239章 圍魏救趙第147章 七進七出第512章 不同以往451.第451章 風暴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50章 家國第138章 奇襲第78章 心機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269章 科舉制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213章 程昱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169章 豔名遠播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第521章 思變第186章 劉辯與荀彧的默契第49章 廷議第297章 許縣怎麼樣第518章 魑魅魍魎第162章 衣冠楚楚 禽獸居中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第591章 明朗493.第493章 勸說第593章 中興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597章 祁山第535章 孟津第73章 大漢風骨第273章 嚴峻第63章 算計第539章 後手第105章 匈奴單于第118章 反轉第8章 衆臣的疑惑第86章 抗拒第214章 議立太子第209章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第269章 科舉制第390章 毒計第316章 熾盛殺機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261章 天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万荣县| 临朐县| 荆门市| 襄垣县| 长垣县| 旺苍县| 广河县| 鄂托克前旗| 凤凰县| 天气| 霍林郭勒市| 常山县| 公安县| 开江县| 合水县| 鹤庆县| 腾冲县| 德保县| 宣恩县| 肥东县| 永川市| 旬阳县| 三台县| 蚌埠市| 阿图什市| 广平县| 郯城县| 顺昌县| 彰化县| 江安县| 乌拉特前旗| 剑川县| 神池县| 东平县| 尚义县| 玛沁县| 太原市| 中方县| 大厂| 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