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喜事,喝酒慶賀,人悲痛時,借酒消愁,兩者似乎有區別;其實兩者有一致之處,酒後吐真言。
在幾個個多月裡,李三股從股市上賺了30多萬,如同久旱逢甘雨,一天晚上拉著老蔡喝酒。老蔡也賺了一些,但不多。兩人開心來到一家上檔次的茶樓。
選了一個私密性比較好的包間,李三股先點一壺普洱上等茶,又點了茶樓的特色菜。兩人一邊喝茶,一邊聊起最近時間股市。
李三股不知什麼原因,提出:“要不以酒慶祝我們這段時間取得的成績。兩人喝一瓶茅臺沒問題吧。”
“隨便些,不用喝這麼好的酒,太破費了。”老蔡想攔住李三股。
“我們辛苦大半輩子了,好不容易賺點,該好好享受。”李三股爲錢憋屈一輩子,難得豪爽一回。
老蔡看攔不住,只好說:“隨你吧,是不是從股市裡賺了很多?”
老蔡尋思道,李三股應該也沒有賺很多啊,等多就是比自己多一點,怎麼會變得如此大方呢?難道李三股變了,以前李三股可是有名的鐵公雞。
會不會是李三股身患重疾,來日不多,想好好珍惜最後的時光呢?但怎麼看也不像,現在李三股既能吃又能喝,而且開開心心。老蔡想不通。
服務人員上好菜,把茅臺當面打開,擺好碗筷:“兩位,請慢用。”離開包間隨手把門帶上。
老蔡年紀稍大些,酒量不大:“老李,我兩喝一瓶?多了點,留一點酒。你看呢?”
“老蔡,我們放開暢飲,這酒怕還不夠呢?你酒量有限,我多喝點,不醉不歸。”李三股像是回到年輕時代,說話十分爽快。
老蔡沒說什麼,想到喝酒,自己得多吃點菜,填飽空肚,這樣喝酒不容易醉,也不容易傷身。年紀大了,不能不把自己當回事。
“老蔡,我給你滿上,別顧著吃菜,喝酒。”李三股拿起老蔡酒杯滿上。
老蔡接過酒杯:“好,喝。”
李三股一邊把酒,一邊說:“很久沒這麼痛快過,老蔡,你呢?”
“老李,不要喝太急了,慢點喝。”
“酒逢知己千杯少,碰到你這樣能聊到一塊的不多,我多喝幾杯。”
“這個把月,我賺了幾萬元,總算賺了點,總算打了個翻身仗。”老蔡泡在股市裡,浮浮沉沉,幾度差點淹死。
“彼此彼此,現在翻身農奴把歌唱,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機。”
“小鄒這個羣建得及時,他把大家都帶上發財道路,讓我們以後少走點彎路。”老蔡由衷感謝鄒向天。
“是啊,小鄒人才啊。”李三股附和道。
老蔡見李三股有些醉意:“老李,多吃點菜。”老蔡拿過老李的碗,盤了些菜下去。
李三股也意識道自己有點暈,便多吃了幾口菜,儘量讓自己清醒。
在酒精和喜悅的刺激下,李三股脫繮了。似醉非醉中,李三股又喝了幾杯。李三股貼近老蔡耳根:“老李我這個月賺了30多萬,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
“老李,你醉了,說醉話了。”老蔡不相信,老李等多投入十多萬,賺一倍就很不錯了,怎麼可能賺30多萬?
“我知道你不信,你不瞭解其中的奧秘。”李三股打了個飽嗝。
“你也是在羣裡,根據鄒向天的建議買賣啊,你有其他偏門。”老蔡盯著李三股問。
“你答對了,獎你一杯酒,滿、滿上,喝。”李三股滿臉通紅,說話有些結巴。
“你說說偏門,讓我也撈點偏財。”老蔡將信將疑
“可以說偏門,誰叫我們關係這麼鐵。但你撈不了偏財。”李三股靠在桌子上:“你在小鄒的Q羣,對吧。”
“是啊,你不在羣裡嗎?”老蔡好奇得問。
“我不在你們羣,像這樣的Q羣,我們有50個,小鄒管理的Q羣只是其中之一。我自己也管理一個羣,總股友將近25000人,目前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李三股完全處於自問自答狀態中。
“我們事先買入某股票,然後鄒向天向羣裡發佈利好消息。之後某股票上漲,我們乘機出貨。”
“嘿嘿,你們都是給我們擡轎的,現在行情好,你們也能賺點。我們就不同了,我已經賺了兩倍。”
雖然李三股說話斷斷續續,有些前言不搭後語,但老蔡大概明白了怎麼回事。老蔡如同掉入冰窖,心冷冰冰。
老蔡上一刻還把鄒向天捧若神明,此刻卻恨得牙癢癢的,生吞活剝。看到李三股醉得如同爛泥,非常噁心,想一走了之。但理智告訴老蔡,這事真假還不好說,萬一真是醉話呢?若是事實,那也可以套出更多的內幕啊。
老蔡走過去,把李三股扶到沙發上,“老李,誰是組織者呢?”
李三股迷迷糊糊地問:“你說什麼?我不知道。”
“誰是這次的組織者?”老蔡輕輕推推李三股。
“李同,”
老蔡慎重起見,特意給鄒向天打電話:“小鄒,我是蔡叔,問你個事情,你只需回答是或者不是”
鄒向天從話語中感覺到嚴重性:“好的,蔡叔你說吧。”
“你們目前有幾十個Q羣,是嗎?”
“是。”
“你們的組織者是李同,對嗎?“
“是。蔡叔,對不起。”鄒向天明白蔡叔已經知道真相,況且平時蔡叔對自己還不錯。
“你們這麼做,跟周立兵有什麼區別呢?以後會遭報應的。”
老蔡掛了電話,逐漸確認事情的真實性,這些昔日的股友,以這樣的方式把自己賣了,傷害自己最深的卻是身邊人。老蔡恨意橫生,思考該不該舉報。
老蔡內心非常矛盾,如果當初他們拉自己入夥,自己會不會拒絕,如果沒拒絕,自己成了施害方,而不是現在的受害方。當下的恨似乎也有來自這方面的因素。
舉報別人不是自己的風格,但如果不,會有更多人受害,自己的親朋好友成爲受害者,讓這種惡盛行,最終老蔡還是說服自己舉報,開始收集證據,儘管證據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