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些,孫言還是神情嚴肅的道:“郡王不必急切,也不要感情用事。我的屬下就是郡王的屬下,這些人與力量都是我們的籌碼。關鍵之時都是有用的,若是沒有這些人與力量的話。郡王就沒有可能達到心中的願望,無法建立屬於郡王心中理想的王朝,望郡王慎重。”
徐旭聽完不禁有些心動,神色也變得凝重。不由問道:“依你的意思,我如今在你與你的屬下眼中可能達到心中的願望可能性有多大。可否會成功,有希望嗎?”孫言聞聽,略一思索。
便面色認真的道:“對於郡王來說,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這皇位的繼承。而且郡王想成爲一代賢明的君王,也是我與那些屬下畢生的願望,當然值得我與那些屬下用畢生的精力去完成。”
徐旭聽後,不禁用懷疑的眼神看著孫言。不可置信的道:“是嗎?但是我又如何能夠相信你。”“望郡王一定要相信我與那些屬下,您是太祖的嫡系子孫後代,一定會成爲真正的一代賢明的君王。而且會讓我們的大夏強盛繁榮,將來一統這個天下。所以請郡王相信我,您心中的願望一定會實現,成爲一代賢明的君王。”孫言鄭重的道,看情形他的這一番話的確出自肺腑,十分的真誠。
聞聽此言,徐旭不由陷入沉思,神情凝重。但是這時,孫言繼續說道:“郡王,時間不多了,皇上將要離開西涼了,郡王與我要前去送行,這就回西涼府吧!”徐旭聞言,便從思索中回神,還是懷疑的看了孫言一眼,但是心中對孫言的戒心也是鬆動了不少。便微微頷首,與孫言上馬離去。
西涼府,午時三刻。大夏皇上夏文宗徐儀離開西涼行宮,帶著侍衛內侍儀仗向著南面緩緩而行。今日徐儀就要離開西涼府,回京城而去。原來徐儀來到西涼府已近半月,他也擔心京城的情況,思量了許久,還是決定回京城。
西涼府如今有了他關心的人,那就是李時秋。儘管他有些不願就如此的離去,但是京城也不能離開太久。何況這裡的一切他已經安排好了,應該不會發生如何的意外。徐儀也留下了一些心腹侍衛,密切注意西涼府的情況,隨時稟報他。
對於徐儀的離去,閔成頗爲意外。因爲他知道徐儀的心思,便想到皇上既然對李時秋有意如何不將她帶走。以徐儀皇上的身份,帶走李時秋應該不難。但是對徐儀的決定,閔成豈敢多言。而且皇上回京城也是好事,閔成自然是樂見。
此時徐儀安然的坐在龍攆之中,在侍衛內侍儀仗簇擁下在西涼府緩緩行進。而在西涼府街道的兩旁,聚集了大批的百姓。他們齊聲呼喊:“皇上萬歲,皇上萬歲。”在徐儀的龍攆之後,工部尚書何中譽與刑部尚書葉守平等官員隨後而行。而西涼府知府孫言也是其中,面色平靜的隨行。
不大的功夫,徐儀的儀仗就來到了行宮的街口。而此時的徐儀
面色懶倦,頗爲無聊的隨意觀看。陡然他的目光看到了一行人,竟然是李太妃帶著徐旭與李時秋及王敏。看到李時秋,徐儀不禁精神一震,眼神一亮。
但是他表面的神情依舊是沒有任何變化,片刻,徐儀的龍攆便快要接近李太妃等一行人了。徐儀此時不由隨口道:“停!”而在徐儀的龍攆之後的西涼府知府孫言聽到後,不禁也是伸手呼喊道:“停!”因爲孫言作爲西涼府知府,這是他應該的,份內之責,不足爲奇。
這時徐儀的龍攆已經緩緩的停了下來,正好停在離李太妃等一行人半丈之餘。李太妃看到徐儀的龍攆停了下來後,便帶著李時秋與徐旭及王敏向著龍攆之內的徐儀微微躬身。
這時徐儀便看著李太妃,神情平靜的道:“原來是太妃娘娘,今日能來到這裡給朕送行,朕心中十分的心慰。多謝了。”說我完便眼睛掃了李太妃身旁的李時秋一眼,神情還是十分的平淡。而此刻李太妃聞聽,便看向徐儀。隨即微笑道:“皇上言重了,要是說多謝的話。應該是哀家來說,哀家管教無方。讓哀家的侄女給皇上帶來麻煩,而且皇上能夠寬恕她,真的是皇恩浩大。”
說完李太妃便擡眼看了徐儀一眼,觀察他的面色。在看到徐儀臉上表情淡淡的,不由心中略安。而此刻徐儀在聞聽李太妃的話後,心不在焉雙手輕撫。淡淡的說道:“原來太妃是爲了此事,區區小事而已。不管如何說她也是朕的表妹,太妃有心了。”
李太妃聞聽,便微笑道:“多謝皇上。”就在李太妃回答之際,而在她身旁的李時秋聞聽。不禁有些不自在,不安的將頭埋得更低。這時徐儀又是擡眼掃了站在李太妃身側的李時秋一眼,隨即迴轉目光看了看李時秋身旁的王敏與徐旭。
一時徐儀沒有說話,而此刻在徐儀龍攆後的那些官員都是看著這邊,目光充滿了探究。尤其是葉守平與何中譽,神情頗有深意的微笑。但是二人的神情卻是落在孫言的眼中,孫言不禁疑惑的皺眉,隨即狐疑的看向許儀這邊。
而在此時,徐儀的目光則是停留在李時秋身上。面帶微笑的看著李時秋,神情頗是溫柔。就在這時,李時秋無意擡頭。恰好與徐儀的目光相遇,李時秋便看到了徐儀暖味的目光。她不禁一驚,隨即不自在的低下了頭。
看著李時秋不安的模樣,徐儀不由會心的笑了笑。這一切都落在一旁的李太妃的眼中,李太妃不禁皺眉。面色變得嚴肅起來,心中十分的擔憂。這時旭儀看著李時秋微笑道:“你的名字喚李時秋是吧!”
李時秋不禁微微擡眼,一時沒有回答。但是徐儀隨即看了看李時秋身旁的王敏,繼續說道:“你應該是王敏。”王敏聞聽,連忙擡頭回答道:“是的,皇上。”隨即又將頭垂下。徐儀不由微微點頭,又道:“不錯,看來太妃將你們教導得很好。但是朕倒是希望你們不要
參入一些不該你們參入的事,你們明白嗎?”
說著徐儀的臉色變得嚴肅,隨後便看向身旁的閔成。說道:“該走了!”閔成聽後,連忙躬身說是。隨後便吩咐侍衛,於是徐儀的儀仗又開始前行。看到徐儀的儀仗行進,李太妃便帶著李時秋與徐旭及王敏躬身相送,口中道:“恭送皇上。”
而在今日的場面,徐旭一直沒有言語,冷眼看著這一切,不知他心中在想些什麼。這時街道兩旁的西涼百姓還是在呼喊:“皇上萬歲,皇上萬歲。”待徐儀的龍攆走過後,李太妃帶著李時秋與徐旭及王敏這才擡頭看著徐儀去的方向。李太妃不由鬆了口氣,神情也變得輕鬆許多。
而李時秋與徐旭及王敏也是如此,這時他們才恢復輕鬆的表情。李太妃看著遠遠而去的儀仗,正準備開口說回府。此時便聽到呼喚聲:“太妃娘娘,太妃娘娘。”李太妃與李時秋及徐旭、王敏聞聽,不由回頭看去。
片刻,兩名中年男子便來到了他們跟前。竟然是慶王徐坤與威遠侯樑德義,二人看到李太妃後,微微躬身。隨即二人擡頭,慶王徐坤面帶微笑不語。樑德義也是微笑,隨後看著李太妃道:“見過太妃娘娘。”
說完便微笑的轉眼看著李時秋,微微點頭。李時秋看到樑德義後,頗爲欣喜。連忙笑道:“又見面了,幸會,幸會。”而此時李太妃卻是一頭霧水,頗爲疑惑的看看樑德義與李時秋二人。
同時徐坤看到後,便知道這女子便是李時秋。不由將她打量一番,只是個頗爲清秀的普通女子,不禁吃驚。而在此同時,王敏看到徐坤後。十分高興,面帶羞澀的悄悄注視著徐坤。
此刻徐旭與王敏也是如此,十分的狐疑的看著李時秋與樑德義。只有徐坤知道內情,不由微笑。便道:“此處不是說話之處,看來是要叨擾太妃娘娘了。”李太妃聞聽,不禁也微笑道:“甚好,如此今日就去郡王府一敘,王爺請。”“太妃娘娘請。”徐坤答道。
說完李太妃便轉身上了馬車,不過在她上馬車之時還是看了樑德義一眼,便覺得此人有些面熟,但是一時卻是想不起來。在李太妃上車後,李時秋與王敏也上了車。徐坤與樑德義及徐旭則是騎馬而行,而徐旭自從探聽到徐坤與世無爭後。便對徐坤也不是十分的敵意與疏離,在今日見到徐坤後,還點頭示意。徐坤也是微笑相還,看似十分的融洽。
三刻鐘後,李太妃等一行人便回到了郡王府。來到郡王府前,李太妃與李時秋及王敏便下了馬車。而徐坤與樑德義及徐旭也隨即下馬,李太妃便將徐坤與樑德義二人迎進府中。
片刻後,李太妃等一行人便來到郡王府前廳。來到郡王府前廳後,李太妃便吩咐李時秋與王敏下去歇息。二人聽後,也是覺得今日有些勞累,就匆匆而去。而徐旭也是借有事,便與徐坤和樑德義招呼後離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