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7章 快意

冷清了十多年以後,宮裡終於又熱鬧了起來,打從皇帝大婚第二年起,嬰孩的哭聲就沒有斷過——頭兩個小公主雖然不幸夭折,但這樣的事情,在天家也是屢見不鮮,起碼皇帝子嗣很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和他父親比起來,皇帝似乎是傳承了羅妃好生養的天賦。宮中時常有兩人以上懷著身孕,雖然滑胎、難產的事不少,但如此旺盛的生育力,也使得內廷、外廷對於繼承人的擔憂,已經是消化於無形。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妃產育的皇長子,所受的關注就少了幾分。並不比皇帝當時出生時,還在襁褓中,便封爲太子的風光,更由於幾代皇帝的傳承,都強調‘既嫡且長’,對嫡出的重視,亦不下於長子。說得那什麼點,雖然人人都知道有貓膩,但如今的官方說法裡,懿文太子、秦愍王、晉恭王、文皇帝,可都是高皇后的嫡子,乃是一母同胞的嫡親兄弟。也所以,在懿文太子去世後,這繼承權,應當是名正言順地一路傳遞下來,隨著秦王、晉王相繼去世,落到文皇帝身上。——文皇帝到底還是要臉面的,擡舉自己出身時,也沒忘了順便粉飾兩個哥哥的出身。

說到底,文皇帝起兵時,已經是事實上高皇帝的長子了,就這樣還要粉飾一層嫡出身份,可見國朝對於嫡出的看重。當年太后收養皇帝以後,章皇帝便少進太后寢宮,一方面是因爲太后的確身子不好,一方面也是顧慮到皇帝的嫡出身份,乃是粉飾得來,萬一萬一,若弄出個真正的嫡長子來,那便難以收科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帝還時常在坤寧宮中留宿,可見生嫡子的心思並未熄滅,周氏雖生了長子,但還是未得嘉號,和萬氏、劉氏一樣,都還是庶妃。自然也就不敢驕人,反而要比生兒子以前更小心些,也不那樣常跑清寧宮、清安宮請安了,得了空,都在自己宮裡帶兒子。至於萬氏,倒是更爲得寵,尚未得子,纔剛是有孕而已,現在就在商議著給她封妃上嘉號的事了——也不知是誰的主意,這封號還不是國朝後宮固有的那些嘉號,明明皇帝后宮裡,都是沒嘉號的庶妃,卻非得是撿了個宸妃的嘉號出來,要給萬氏冊封。

宸爲紫微別稱,歷代得此封號的妃子,也就是兩位,一位武宸妃、一位李宸妃,此二人一位後來自立爲帝,就是做妃嬪的時候,也是厲害角色,豐功偉業都不必多說了,後宮女子哪個不是耳熟能詳?另一位宋代李宸妃,那是仁宗生母,雖然在世時未有相認,但也是身份尊崇,多次晉封。就是這樣,這宸妃封號,還是在她重病時才遣人冊封的,多有沖喜用意在。萬氏得此封號,箇中寓意爲何,能不惹人深思?

善化長公主入宮探望母親時,也是好奇地問起了此事,“難道真就定了這嘉號?”

“聖旨都下了,難道還能當假的不成?”貴太妃漫不經意地說,抱著外孫女掂了掂,“可比上回見你又沉了,是不是呀?”

善化長公主也成親有七年了,生了有一子一女,女兒今年三歲,已經可以帶進宮來見長輩,小子纔剛幾個月,倒不便隨意抱著外出。就是她自己,去年懷孕生產坐月子,頭尾也有一年沒入宮,這還是產後第二次進宮請安說話而已。頭次見面,光顧著說生產前後的事兒了,對宮裡的事情,知道得並不清楚。

“聽說前些時候,又賞了他們家上百頃的地,全都是保定附近的上等地,”她說著八卦,“前前後後,萬家光靠賞賜,都快有千頃傢俬了。”

貴太妃橫了她一眼,善化長公主並不以爲然:自己這位孃親自己在宮裡橫衝直撞,管束家人倒嚴格到了十二分,姥姥徐太夫人,做了多少年的老封君,在她跟前一句外頭的是非都不敢說,只得貴太妃一個眼色,立刻就要住嘴。可她長公主的氣性卻要比姥姥大得多了,哪怕明知貴太妃不喜她多說後宮是非,也仍是理直氣壯地議論著弟弟的家事。

徐循也是拿女兒沒辦法,小時候還好,點點確實怕她,現在孩子大了,自己都做娘了,也不便再一味壓制——多少都要讓讓步,給點面子。“現在都這風氣,誰讓你弟弟手鬆,去年賞皇后,一氣就是四百頃,給宸妃的當然也不能少了。”

想到往事,亦不免嘆一口氣,“畢竟是沒經過民間疾苦……當年我初初封妃的時候,珍玩以外,也就是得了二十頃地,就是這樣,也沒少被拿來說嘴。都說是從民口奪食呢。名聲就是這麼壞了去的,現在一氣幾百頃,反而沒人多說什麼了。”

善化長公主對母族的事情還是很瞭解的,“也不能這麼說,保定附近的地,再好也比不得南京的水澆地,且又是連成一片……您那地,一畝當得了北邊十畝,看著不顯眼,實惠卻全落到自己口袋裡了。現在就是要賞,都賞不出這樣的好地了。”

江南富庶,當時又剛遷都,南京周圍的田地地價是最貴的,就是現在,也是倍數於北方旱地,不過當時章皇帝事情也辦得有些差,主要是南京一帶人煙茂盛,從沒有連成一片的田地,全都被分割成零散小塊,即使官田也是如此,當時他深覺管理不便,胥吏上下其手的空間太大,便下令將官田換成統一幾個大片。徐循倒黴成爲如此換田以後第一個被賞賜官田的對象,當然少不得也要分擔點民間的不滿——換田這一舉動,吃虧的肯定也是被換的百姓,絕對不是官府的。

但是北方卻又不同了,這裡本是元代故土,戰亂頻仍,荒年百姓易子相食有之,人口十不餘一,大片土地,不是荒田,就是原有官田,所以京畿一帶官田極多,本來也就連成一片,拿來賞人當然十分輕易。雖然數目看似相差極大,但考慮到當時的地位差別,以及地價等因素,這四百頃的數目,似乎也不算多麼離譜了。貴太妃歷次加封,也都有田地賜下,數目亦並不太少,是以善化長公主是頗有些不以爲然的。

“初賞數目就這麼高了,沒兩年就是快千頃,若再晉封呢?這還只是第一個寵妃,日後多來幾個,賞盡了現有的好田地,不免就要動用屯田了……”貴太妃卻不如此看,說了幾句,見善化長公主面露迷惘之色,又搖頭道,“算了,說了你也不懂。”

善化長公主雖然也知書達理,但從未學過這方面的內容,哪裡知道這些,倒是爲皇帝說話,“雖然手上散漫,但也不偏心,咱們家也是有份的,您也不必看不過眼——”

“我看不過眼做什麼?”貴太妃笑了,“要不是你問起、說起,這些話根本提都不提。你瞧著清寧宮,太后娘娘不是去西苑散心,就是到南海劃船,閒了南苑禮佛——又何曾問過一句後宮中的事?別說加封宸妃了,就是加封皇貴妃,她也不會多提一句的。”

周圍都是服侍了多年的老人,貴太妃說話也沒顧忌,“你弟弟是個說一不二的性子,如今兒子都有了,越發是個大人,不論是朝中事還是宮中事,在他跟前都別多嘴,他便待你好了。可別沒事多問,惹他的厭煩。”

善化長公主先是低頭受教,卻又終究有些不服氣,“再怎麼厭煩,難道還能把我封號給廢了?您也是太小心了,太后娘娘不敢做聲,那是心虛,您有什麼不敢說的,難道他還真廢了您的封號不成?”

身爲太妃,的確也佔了優勢,只要徐循不圖謀另立,犯下十惡不赦的大罪,即使行動有失,身爲皇帝庶母,也照樣是要被妃嬪們孝順著。只看誠孝皇后在章皇帝后宮折騰的那十年,便可知道多年媳婦熬成婆,實在是很舒坦的一回事。善化長公主的話,也不能說是沒有道理。

“瞎說什麼。”貴太妃卻瞪了善化長公主一眼,“你當旁人就沒辦法對付你嗎?別說你了,就是我,他一句話,送去守陵也就送去了,你當滿朝文武勳戚,還有人會爲我們多說一句話?哪怕是太后呢,他要想折騰去守陵,也不過是多費一番手腳而已。手握天下大權,還行不得快意事?你也太小看皇帝了。”

“可……”善化長公主猶有些不服氣,她小聲嘀咕,“小時候在爹身邊伺候時,就老聽他說受了大臣們的氣……”

“那怎麼能一樣呢……”徐循說著也嘆了口氣,她輕聲說,“你爹和你弟弟比……”

她又搖了搖頭,也懶得說下去了,“總得折騰一陣子,才能學會好好過日子的……不論錢家人和你說了什麼,你也別在你弟弟跟前多口。”

善化長公主這才知道自己的心思早被看破了,她訕訕然地道,“也不是她們多說了什麼,我就覺得,這宸妃封得實是太出挑了些——”

“昔日你娘受封皇貴妃時,難道幾位長公主有多口嗎?”徐循瞪了女兒一眼,“宮裡的事,哪裡是出嫁的女兒可以多話的。你爹都去了這些年,你也自己開府做了女主人了,總爲兒女想想,皇后還沒說話呢,做什麼往自己身上攬事?”

“皇后娘娘那性子,可不像是會出頭的。”善化長公主道,“不論是周氏還是萬氏,她都是一團和氣,又哪會有什麼多餘的話?”

“這不就好了?”徐循道,“皇后娘娘大肚能容,這是好事。難道你還指望她處處出頭,讓你爹時候的事情,再來一遍?知道你和她要好,可這時候出頭說話,不是幫她,卻是害了她。”

善化長公主雖然倔強,但卻並不一意孤行,今次入宮,本來也有請教母親的用意,得貴太妃幾句話,也就熄了爲皇后說話的心思,轉而閒聊道,“這也有道理——只是我也不懂,現放著貴妃、皇貴妃不封,非得封宸妃……好了,一朝作興一個說法,到了下一任,也不知道要作興什麼了,難道還作出個皇宸妃來?那和皇貴妃比,究竟孰高孰低?”

貴太妃也被她的說話逗笑了,她稍露玄機,“皇帝用心,我也有些猜測……只是不便多言,你只靜觀其變吧,若我猜得不錯,封了萬宸妃以後不幾月,必定就有動作的。”

善化長公主將信將疑,“可有這樣的事?”

“就等著看好了。”貴太妃拍了拍扇子,忽又嘆了口氣,似乎是自言自語,“宮中的事情,其實不必擔心,翻不了天的……如今要操心的,是朝事纔對啊……”

宮事善化長公主還能插嘴,可朝事她就真一竅不通了,張駙馬雖然領了官職,但並不上差,兩夫妻和朝政毫無關係。聽到貴太妃說話,也只能報以一笑,任由貴太妃幽幽的嘆息聲,飄散在了精緻華貴的雕樑之中。

冊封萬宸妃的詔書,並未激起任何風浪——現在的朝廷,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誰也顧不上後宮的小事。冊封禮就順風順水地舉行了下來,不過,皇帝的目的,顯然並不只是冊封萬氏一人而已,冊封萬宸妃,似乎只是個試探,又似乎是他拋出的煙幕彈。成功冊封萬宸妃十數日以後,他便又下詔,以養育有功,將章皇帝羅妃追尊爲宸妃,諡號端惠昭穆,並修陵寢。

這一舉動蘊含的意義,可就要比簡單地冊封萬氏爲宸妃深遠多了,但又因爲有萬宸妃在前,使人很難捉摸皇帝的真正意圖,一時間,京城裡也有了許多議論,《貍貓換太子》的劇目,忽然間又紅火了起來,不少人的眼睛,都直盯著清寧宮裡的太后瞧。

被此風波遮掩,曾被逐出宮廷的權宦王振重新入宮服侍的消息,似乎也沒那麼醒目了……

作者有話要說:小孫受到的報復,又何止是一次兩次~根本是軟刀子割肉,每天割一點啊~

嫁妝97 衝突70 懼怕28 寵愛99 憨妃34 管家204 孤寒42 隨駕第168章 躺槍101 暴發盛會第258章 複雜34 管家63 體面第258章 複雜第256章 成盟第279章 遷怒第154章 和好104 讓人96 賢妃初見第275章 心術83 葬禮第202章 番外:童夢第183章 晉封第217章 安心第233章 失敗第234章 病魔112 吵架第179章 喜事第276章 雲散110 亮劍第264章 移情第254章 尷尬52 駕駛第181章 妙人第167章 黑點第144章 猜疑第148章 踏實第212章 更年第216章 北斗孫嬪第227章 護短33 有喜第173章 選秀第270章 當年37 年關第288章 逼宮第214章 爲難第171章 雪崩第162章 精分53 甜蜜第269章 選秀正文205代表115 多助第152章 失望第269章 選秀第259章 花季108 震怒第162章 精分24 便宜第145章 憤怒64 提點第176章 釣魚第217章 安心119 大事第190章 帶勁74 鬧心106 大紅第220章 安樂第295章 醬油第229章 影響第164章 神展孫嬪88 清醒107 孃家88 清醒第278章 佳媳第275章 心術67 東廠第290章 決斷第260章 風格第152章 失望第253章 春雨第196章 復出第213章 上火88 清醒第215章 第 215 章第277章 快意27 二次24 便宜第239章 官僚113 冤屈76 操心第162章 精分冊立99 憨妃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213章 上火75 索要
嫁妝97 衝突70 懼怕28 寵愛99 憨妃34 管家204 孤寒42 隨駕第168章 躺槍101 暴發盛會第258章 複雜34 管家63 體面第258章 複雜第256章 成盟第279章 遷怒第154章 和好104 讓人96 賢妃初見第275章 心術83 葬禮第202章 番外:童夢第183章 晉封第217章 安心第233章 失敗第234章 病魔112 吵架第179章 喜事第276章 雲散110 亮劍第264章 移情第254章 尷尬52 駕駛第181章 妙人第167章 黑點第144章 猜疑第148章 踏實第212章 更年第216章 北斗孫嬪第227章 護短33 有喜第173章 選秀第270章 當年37 年關第288章 逼宮第214章 爲難第171章 雪崩第162章 精分53 甜蜜第269章 選秀正文205代表115 多助第152章 失望第269章 選秀第259章 花季108 震怒第162章 精分24 便宜第145章 憤怒64 提點第176章 釣魚第217章 安心119 大事第190章 帶勁74 鬧心106 大紅第220章 安樂第295章 醬油第229章 影響第164章 神展孫嬪88 清醒107 孃家88 清醒第278章 佳媳第275章 心術67 東廠第290章 決斷第260章 風格第152章 失望第253章 春雨第196章 復出第213章 上火88 清醒第215章 第 215 章第277章 快意27 二次24 便宜第239章 官僚113 冤屈76 操心第162章 精分冊立99 憨妃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213章 上火75 索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都| 西丰县| 六枝特区| 长沙县| 宜丰县| 红桥区| 河池市| 灵山县| 平塘县| 曲阜市| 嵩明县| 图们市| 巴马| 遂宁市| 库伦旗| 山丹县| 顺昌县| 深水埗区| 德惠市| 黄梅县| 莱芜市| 内乡县| 柳林县| 志丹县| 丁青县| 全椒县| 咸丰县| 泗洪县| 星座| 苍梧县| 辉南县| 黄龙县| 晋州市| 额济纳旗| 江川县| 浦东新区| 普洱| 桦南县| 英吉沙县| 崇左市| 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