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

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

或許有人奇怪,一個五品地方官上了兩本奏章,說了幾句鹽務壞話,就惹得朝廷雷厲風行迅速任命了兩個整飭鹽法官員,這玄幻的有點不合常情。

朝廷這家店又不是李佑開的,怎能糊塗到爲了李佑幾句閒言碎語就對重要財源大動干戈?

簡單的表象後,自然有其深刻的道理。

去年李大人還在內閣任職時候,遇到北方鹽商鬧事歇業。爲了表現自己才幹,後又因爲長公主對鹽業的野望,他利用職務之便,在中樞細細翻檢過很多鹽業資料,又經過自己陰謀無下限的揣摩分析,所以對形勢有比常人更深入的瞭解。

三十多年前,朝廷爲了節約開銷,曾經有過一番裁省官吏、罷設冗職、精簡衙署的舉動。

當時江左地區有兩個比較轟動的變化,一是江南巡撫被罷設,職權並於南京;第二個就是專司監察、駐在揚州的巡鹽御史被罷設,職權併入江北巡按御史和同駐揚州的淮東分巡道兩個官職中。

專司鹽業監察的巡鹽御史被裁撤,固然節省了負擔,但也導致鹽運司逐漸坐大,對鹽業的控制權曰益增強。

畢竟巡按御史也好,淮東分巡道也好,都不能全心盯著鹽事。時間長了,此消彼長,對鹽業的監察漸漸也就有名無實。就好比當年從制度上看,都察院河南道負責監察司禮監,但實際上誰又能監察得了?

按米價每石一兩計算,景和朝全國總歲入約莫錢糧五千餘萬,但除去供養禁直軍和駐防營兵、地方官吏、藩王宗室外,朝廷用度大概在兩千萬左右。

這兩千萬有四個來源,鹽課、漕糧、稅關、市舶司。其中鹽課一家佔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佔據天下鹽業半數的兩淮鹽運司一個衙門,便供奉了朝廷用度的六分之一。

這樣一個衙門在地方坐大,對鹽業的控制權漸有超過朝廷的趨勢,而且能夠掌控三百鹽商加起來富可敵國的財富,怎能不令朝中有識之士擔憂?或者說是看不順眼…所以說,歸德長公主敢打鹽業的主意,並不是皇家人物驕蠻魯莽,而是也看出有可趁之機而已。

但這麼多年來,一直按兵不動,原因無非四點。一是揚州地方官吏出於各種原因,不願與鹽運司作對,而且往往也鬥不過鹽運司。

二是朝中官員遠離地方,說起鹽事總有點空對空,只能隔靴搔癢。

三是受過鹽運司好處的人爲數不少,無數孝敬撒出去也不是白費的,於是就不願多事。

四是鹽運司首腦往往也是朝中最當權人物的親信,增加了這種人情因素,又給整治鹽運司增加了難度。

困難雖然有,可是該辦的事總是要辦的,正義必須要戰勝邪惡,所欠的只是一個契機。

在另一個時空,這個契機是“兩淮預提鹽引案”,在本時空,契機變成了李佑的“一百零八條”。

雖然這一百零八條都是很瑣碎的細枝末節,爲了不打草驚蛇,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行業黑幕,但在有心人的推動下,需要他是契機話它就是契機。

其實現任兩淮鹽運司運使丁大人此人口碑不錯,在官場上風評極佳。

雖然他出身高貴,位居勢要,但卻不驕狂高傲,待人有禮。招待南來北往的大小官員從來不遺餘力盡善盡美,從不因對方得勢失勢、地位高低而冷熱不均,有困難求到他門上的,都慷慨助之,實有古孟嘗之風也。

可是,丁運使的恩師張老首輔都已經病故了,他又已經在這個天下第一肥缺位置上坐了八年,該挪挪地方了…閒話不提,得知自己被任用爲總理整飭鹽法事,楊撫臺大驚之下有所失態,喝問完李佑後,便無心在行宮久待。他拿著詔令上了八擡大轎,匆匆回署。

月初楊撫臺得知李佑那一百零八條時,便斷定爲李佑爲了減輕自己的壓力,意圖在鹽務上挑起事端並藉機拉他下水。只是他不想就此順水推舟,爲李佑作嫁衣裳。

幕僚徐樹欽提醒他要高看李佑一眼時,楊大人就有了絕妙的想法。可以向朝廷推薦李佑仿效昔年巡鹽御史差事,讓李佑去整飭鹽法!

一旦大義在手,想必李佑憑藉自己的本事和後臺,在揚州城又是有權有勢的,足以與鹽運司相抗。

而鹽運司、鹽商與李佑是大敵,如果李佑得勢,雖然整不倒鹽運司,但鹽運司必然是窮於應付的。

先前鹽運司可以影響到地方,而李佑滲透不進鹽運司,所以才顯得無可奈何。但如果李佑有了整飭鹽法的名頭,而鹽運司對地方影響大不如前,此消彼長之下,必然導致鹽運司處處被動。

到時候鹽務衙門只能找無冤無仇的巡撫衙門求救了,因爲在地方上,只有巡撫才具備對李佑進行壓制的權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如此一來,鹽運司便輕鬆到手,他楊負又何必費盡心力的想法子去打壓收服鹽運司?用好李佑足矣!

同時李佑與鹽運司糾纏起來,迎駕事務總要略微放一放了,去插上一手也未嘗不可。

其實楊撫臺的思路與李佑差不多,都想讓對方去做捕蟬的螳螂,而自己當黃雀。

楊撫臺向朝廷推薦李大人,也有擔心某些人別有用心的推薦他,所以要先讓自己捨身事外的心思。

在這件事上,他作爲駐守揚州的正二品巡撫,所奏請當然是最有影響力的,別人的奏摺比不了,要同意也只能同意他的奏請,讓李佑整飭鹽法。

整飭鹽法只是個差事,關係不到品級,只要讓李佑去做,暫時就沒有他的責任了,便可以坐山觀虎鬥。

可是楊撫臺沒有料到,朝廷批了他的奏請,同時也批了李佑的奏請,結果在互推之下,雙雙加了整飭鹽法差事。只不過一個掛了總理名頭,一個是兼理而已。

也就是說,朝廷看待他與李佑兩本奏疏居然是一視同仁的!

對此楊撫臺驚愕無語,不親身體會一番,只聽口頭傳言,誰又能真正認清李佑的潛勢力?徐樹欽說的不錯,李佑此人確實要當成平等人物看待纔是。

其實楊撫臺在過度驚訝之下,猜測的有點誇張了。李佑並不是完全靠勢力,而是他作爲第一個多了三百年曆史見識的人物,對大勢和機遇嗅覺敏銳,抓住了時機挖坑而已。

不過李大人雖然挖了坑,卻把握不住挖坑的後果,將自己也變成了“整飭鹽法事”。

()

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六百零七章 活字風波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五百八十九章 這纔是真戲肉四百四十九章 一反常態裡的含義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二百九十四章 鹽課難題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五百二十二章 準備就緒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第一百十四九章 四面楚歌聲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癥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第96章 我本低調人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五百六十二章 銀號現狀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二百三十章 千歲心中的重重迷霧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第128章 不識好歹?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第210章 入宮後閣老都要結好你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四百二十章 鬧得越大越開心加更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第16章 李典史仗勢搶人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四百九十五章 開衙建署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第165章 醜聞迭爆三百章 還是做官好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第52章 青天是這樣煉成的第84章 談了感情談生意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二百五十四章 地勢不同了四百二十四章 氣吞萬里如虎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第184章 雙喜臨門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
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六百零七章 活字風波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五百八十九章 這纔是真戲肉四百四十九章 一反常態裡的含義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二百九十四章 鹽課難題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五百二十二章 準備就緒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第一百十四九章 四面楚歌聲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第209章 一夜兩尚書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癥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第96章 我本低調人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五百六十二章 銀號現狀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二百三十章 千歲心中的重重迷霧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第128章 不識好歹?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第210章 入宮後閣老都要結好你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四百二十章 鬧得越大越開心加更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第16章 李典史仗勢搶人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四百九十五章 開衙建署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第165章 醜聞迭爆三百章 還是做官好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第52章 青天是這樣煉成的第84章 談了感情談生意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二百五十四章 地勢不同了四百二十四章 氣吞萬里如虎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第184章 雙喜臨門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湖口县| 盐源县| 鹿泉市| 大同市| 德令哈市| 保康县| 湘潭市| 金寨县| 上虞市| 抚州市| 珲春市| 辽中县| 民乐县| 忻城县| 芦溪县| 廊坊市| 和平县| 锡林浩特市| 蒙城县| 中山市| 齐齐哈尔市| 孝义市| 瑞丽市| 清流县| 牟定县| 拜泉县| 揭东县| 维西| 克山县| 北京市| 株洲市| 息烽县| 格尔木市| 桐庐县| 利川市| 沙湾县| 连山| 化州市| 海晏县| 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