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

奮鬥在新明朝

其實金百萬與惠昌銀號謀劃異地匯兌這件事情,對於活動範圍不超過二十里的普通小民而言,沒什麼太大感觸,更多的只是作爲一種異想天開的談資。真正受到震動並有切身感受的,主要是官員、客商、其他銀鋪東家三種人。

對於官員而言,首先九成九都是外地人,致仕後都要落葉歸根的,京城不過是寓居之所,同時又是銀錢往來比較多的羣體,所以對異地匯兌有切身需求。其次,異地匯兌背後含有一些若有若無的政治隱私,不由得官員不關注,別忘了朝廷與各地官府之間銀兩往來同樣數額巨大。

對到京城經商的客商而言,如果能實現與自己家鄉之間的異地匯兌,那當然是天大的好事情,絕對要熱烈受歡迎的。

對於其他銀鋪東家,這種震動不是出於自己的需求,而是作爲同業者感受到強大競爭壓力的震動。

銀鋪、錢鋪、帳局、銀莊等雖然名號不同但都是吃銀錢存貸這碗飯的,在京城大約有數十家,多爲西商所有。經營方向雖小有區別,但都是本地化的。

如果有一家能脫穎而出,成功實現異地經營,那必然要成爲行業魁首並發展壯大,那別家就等於被擠壓了。這行業裡某家一旦有良機,發展就會像滾雪球一般的迅速,所以其他同業者只要有點遠見的,不能不震動。

其實銀鋪、錢鋪、錢莊、帳局這類生意,早就在國朝出現了,銀票這個物事。也早就在京城使用起來了。但每一家鋪子的銀票大體上也就只限於在京城及周邊使用,到了外地還得靠白花花的現銀說話,沒人使用和相信京城銀鋪的銀票。

不過在從業者的腦海中,異地兌支、銀票通用概念不是沒有出現過。這裡面的好處大家也明白。京城作爲天下最大的市場,與外地每年僅僅商業方面的銀錢流水就在千萬以上,若能實現異地兌支。其中利潤的可觀程度不言而喻,李佑這個穿越者絕對不是第一位冒出這個念頭的人。

可是理想是美好的,實現它卻很難,足以讓到目前爲止所有金融行業經營者望而卻步。

首先,需要在開通匯兌的兩個地方都具備強大金融實力,說白了就是在兩個端點上都要有足夠雄厚的資本承擔起業務。兩個地方缺一不可,否則與原來的經營範圍侷限於一地的老式錢莊銀鋪沒有區別。

這年頭大部分都祖祖輩輩居住一個地方。即使很多商人走南闖北,也很難同時在兩個地方紮下根基、形成勢力,以至於可以互相兌支的。

其次,要有足夠的信用,信用是根基。這個信用。一是指的開展異地兌支的兩個地方銀鋪之間互相信任,二是指的客戶對這許諾異地兌支的銀鋪也抱有信任,少一個就辦不下去。

後一種信用還是好辦,但要做到前一種兩地之間互相相信則是很難。互相瞭解纔有信任,不瞭解就沒有信任,以這時代的通信條件,在遠隔千里的距離之間,很難做到互相瞭解。

再李佑上輩子那個時空裡,大約一百年後財雄勢大的晉商辦票號時。採用了總號分號的模式,各分號都是一個東家,互相之間自然不存在信任問題。

但李佑並不想效仿這種模式,他沒有這樣的財力,也沒有積累出足夠佈局天下的人力。當然,大明有大明的特色。他李佑也有他的辦法。

明理報一連三期大肆在首頁上炒作金百萬與惠昌銀號之間的合作前景,極盡吹捧、稱讚之能事。在這種本時空獨一無二的媒體轟炸之下,吹皺一池春水變成了暗流涌動。

卻說高大員外這兩日一直纏著金百萬,定要請金百萬引薦了去見李佑。作爲熱衷於與權貴官宦交遊的人,高員外發現李大人值得去結交,又有金百萬這個中間人,當然不會放過機會。

不過金百萬想起李佑的話,有意壓了兩日,這才帶著高長江去見了李佑。

雖然李大人的態度十分冷淡,若即若離,彷彿只是看在金百萬面上才撥冗一見。但他心裡一直在盤算,明天的真理報首頁有頭條了——漢口大豪高長江舉止神秘,疑似與銀票匯兌佈局有關。

這個炒作題材不錯。站在全國角度,京師到揚州、蘇杭這條運河路線是南北商業主幹線,漢口到揚州這條長江路線則是東西方向的商業主幹線。

如果京師、揚州之間佈局匯兌業務還比較單調,不夠令人震撼的話,再加上一個漢口,覆蓋縱深可增加一倍,從沿運河擴展到沿江以及湖廣內地,絕對可以吸引眼球了。

至於高大員外是不是真有這個心思,李佑表示無所謂,愛咋地咋地。

卻說高長江見了李大人後寒暄幾句,正要進一步熱絡時,忽然聽到李家下人在門外稟報道:“老爺!長公主府那邊有人過來,說是請老爺過府一行。”

長公主?歸德長公主?高長江在京城混跡數日,對這個名字有所耳聞的。他忍不住擡頭看了看天色,這都已經午後了,絕不是正式拜訪的時候。

那隻能說明一件事,當朝長公主殿下與李佑之間並不用講究虛僞的客套,隨時可以見面。

這是巧合,並非故意安排的,李佑心裡不由得暗笑一聲。他沒想到最先坐不住的人卻是長公主。便對高長江道:“久聞高員外是漢口豪商,若對這盤生意有興趣,可讓金老丈與你詳述。”

主人要送客,高員外便隨著金百萬一同離開了。他還是有滿肚子疑問,對金百萬問個不停。

在十王府這邊,歸德千歲殿下確實坐不住。惠昌銀號有她的一半,未來推進異地匯兌大計也是李佑與她都想做的,這點沒有分歧。

出於信任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她放手任由李佑進行暗中操作,也只有李佑最懂其中門道。可是當前如此高調、張揚的方式,讓她理解不了。

在她認知裡,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先做了然後再說。像眼下這般還沒有開始做就先大肆吹噓的方式,豈是可取之道?千百年來有過多少木秀於林的教訓?

所以大股東歸德長公主坐不住了,立刻派人去將李佑叫過來仔細盤問。“聽到別人談起做事,常說悶聲發大財,我覺得很有道理。但你卻唯恐天下人不知,這讓我不解,可否爲我釋疑?”

李佑面露不屑道:“悶聲發大財,貌似有理,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有時候,悶聲發大財和投機取巧、目光短淺差不多,發的只是快財,圖謀的只是短期得利,實非長久之策也。我們要做的是前無古人的千百年基業,自然要堂堂正正。”

歸德長公主微微蹙眉,以前情夫說的話雖然玄虛莫測,還細細深思後還能聽明白,但自從開始辦報起,情夫的道理越來越讓她感到高深難懂了。

難道我在他眼裡也是越來越蠢了?長公主壓下這種令她感到不舒服的想法,又問道:“把話挑明瞭說,你要做些什麼,有什麼意圖?”

“你想做成的只是一件事、一家鋪子、一樁生意,而我要建造的是一個體系,一個可以長久生存下去的體系,一個不會人亡政息的體系。”

歸德長公主繼續沉默。

李佑高談闊論道:“你我行事的區別在哪裡?你總想一家獨佔、一人通吃,而我從來不吝惜於與別人分享利益,當然你得到的最多。共贏纔是真贏,才具有將體系維持運轉下去的根基,哪怕我不在了。你看,揚州鹽商公會現在就運轉的很好。”

“停!”歸德長公主聽到有用的話,立刻打斷了李佑,“你的意思,還想效仿鹽商公會那般,將京城銀號整合起來?”

李佑點點頭,“正有此意。”

“別開玩笑了!你到底懂不懂內情?他們不與你爲敵就不錯了!”千歲殿下急道:

“京師銀鋪錢莊這些行當,多是把持在西商手裡,彼此同氣連枝,朝中也交有奧援。我們拿惠昌銀號推進異地匯兌,雖然暫時威脅不到他們,但時候長了至少會將所有外地客商業務都包攬,這將導致我們的銀票信用更好,使用者更多,對他們的衝擊顯而易見。這樣的矛盾擺在這裡,你怎麼整合他們?除非你將機會拱手相讓!”

西商,過一百年將有個響亮的名字——晉商。只不過在景和十年這個時代,晉商的前輩們還沒有那麼強的能力開起遍佈天下的票號,只是在京師開著各種鋪子。

饒是如此,西商財力也相當可觀了,與南方徽商並稱爲一時之雄,因爲地利之便,與朝廷關係比遠在南方的徽商更加緊密。

歸德長公主所擔心的,就是李佑現階段大張旗鼓若引發西商集體反感和敵視,未免要增加幾分麻煩。她倒不怕這些麻煩,但也太多此一舉了。

面對情婦的憂慮,李佑自信的說:“無需多慮,我自有考慮,保管叫人人都無話可說,而我們依舊是這一行的龍頭。”

李大人俊逸臉龐上閃爍著自信的光輝,讓歸德長公主不由得恍惚片刻,這情夫是越來越舉重若輕了。如果這次不是自己主動將他叫過來詢問,只怕他根本就沒想用到自己罷?RQ

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四百零九章 華麗耀目的氣場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第93章 關繡繡的實用主義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四百零九章 華麗耀目的氣場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回京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第107章 來者不善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連擊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二百八十一章 半虛半實的底牌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第145章 掛冠而去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變幻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四百一十九章 砰砰砰砰砰砰二百五十九章 你爭我奪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第64章 不能承受之重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五百五十三章 你禍事快上門了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第197章 挖坑埋自己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五百七十九章 青天煤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第167章 水土不服第65章 快快迎親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三百八十一章 翁婿攤牌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第182章 燈下黑的門路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五百二十一章 南城弊政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二百九十一章 姓李名佑字輔世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四百一十九章 砰砰砰砰砰砰
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個陰謀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術重現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四百零九章 華麗耀目的氣場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第93章 關繡繡的實用主義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四百零九章 華麗耀目的氣場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回京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第107章 來者不善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連擊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二百八十一章 半虛半實的底牌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第145章 掛冠而去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變幻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四百一十九章 砰砰砰砰砰砰二百五十九章 你爭我奪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第64章 不能承受之重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五百五十三章 你禍事快上門了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第197章 挖坑埋自己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五百七十九章 青天煤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第167章 水土不服第65章 快快迎親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三百八十一章 翁婿攤牌二百三十九章 宮中流言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六百三十一章 來之不易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第182章 燈下黑的門路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五百二十一章 南城弊政四百六十五章 三套人馬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二百九十一章 姓李名佑字輔世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四百一十九章 砰砰砰砰砰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阳市| 修水县| 龙江县| 岱山县| 灵宝市| 辰溪县| 定远县| 马关县| 中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宁安市| 惠来县| 丘北县| 原阳县| 虞城县| 比如县| 青铜峡市| 松溪县| 乌鲁木齐县| 汝州市| 阿坝| 永登县| 台北县| 河池市| 双江| 嘉义市| 游戏| 玉山县| 紫金县| 师宗县| 柳河县| 陇川县| 呼图壁县| 嵩明县| 寿宁县| 太康县| 连南| 赫章县| 曲麻莱县| 柞水县|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