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17.第417章 番外:尹線娘(一)

滄州自古有習武的名聲,各種各樣的武館扎堆。

一滄州的人也都或多或少會幾招,便街上買菜時女人們吵起來,定不得也會有人高喊一聲:“白鶴亮翅!”那邊就會回一句:“黑虎掏心!”

所以若是有重大的仗要打時,軍上招兵的都喜歡往滄州走一趟。

這個時候的戶籍嚴,軍戶上的一個都逃不掉。

加上大唐打仗時,傷亡其實不算太大,軍戶們也樂意出征。搞不好還掙個軍功回來,那樣的話,家裡的日子就能好過很多。

不過招兵的招的不是這種軍戶,而是尚武的義從——就是臨時招募的傭兵一樣。

這些人的單兵作戰能力強,有些斥候的工作、偷襲的活計或者需要以一敵百的長途奔襲,會用人的將軍們也都十分樂意用他們。

這一年昭宗徵西南,就想到了當地的氣候地形都不熟悉,還是僱些武人們當先鋒的好,於是招兵的就跑了一趟滄州。

……

滄州有一家尹氏武館。

小小的一座,連帶教師、雜役、廚娘、門房,都是自家的人。

生意一直不算很好,只夠餬口。

不過,因爲一家子習武,所以倒也平安。

小小的尹線娘就出生在這個家裡。

她的母親一家子逃荒都沒了,孤身嫁給了她父親,婚後反而學了幾式拳腳。

武館的館主是她大伯,大伯母早年生二堂兄時難產死了,所以二堂兄其實是尹線孃的母親幫忙養大的。

下頭還有一個叔叔,叔叔家的嬸嬸很善於生養,一口氣生了三個兒子,可惜損了身子,老三兩歲的時候夭折,嬸嬸一傷心,也跟著去了。

這樣一來,一大家子人,就只剩了尹線孃的母親一個女人操勞,沒奈何,只好僱了個老媽子幫忙。

待到尹線娘出生時,大伯、父親、叔叔一起望天祈禱:可別再生兒子了!養不起了!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四個半大小子,從二十歲排著下來,到最小的一個十四,個頂個能吃,一頓十個窩頭還不夠,每人再來一大碗白菜豆腐,還餓得天天到野外去打鳥逮兔子。

等尹線娘落了地,一家子喜出望外:終於有個女娃娃了!

唯有尹線孃的母親哭個不停:“娃他爹,我對不起你,都沒能給你留條根。”

大伯和叔叔聽了這話,二話不說,一人一個兒子記到了尹線孃的父親名下:“老二家的勞苦功高,不能讓你有這個瞎念頭!你們夫妻倆現在有兩個兒子養老,你放一萬個心!他們倆誰敢不孝順你,打斷他們的狗腿!”

小小的尹線娘轉著大大的黑眼珠,笑呵呵地看著大伯和叔叔兇神惡煞的樣子,嘎嘎地樂,小手伸出來去夠他倆的鬍子。

尹線孃的父親高興得不行,圍著閨女轉來轉去地眼饞:“孩子娘,是閨女呢,你來起名字啊?”

尹線孃的母親擦了淚,腦子就好用了不少,笑道:“我前些日子聽村口茶館裡的人說書,說前頭大亂的時候,有兩個女俠很有本事,一個叫聶隱娘,一個叫薛紅線。名兒都怪好聽。咱們家正好姓尹,跟隱孃的隱字一個音兒,不如叫線娘?”

尹線孃的大伯高興得鬍子一翹一翹:“好好,這個名字好!尹線娘,倆女俠的大名兒都在咱這一個娃身上了!”

尹線孃的叔叔也美得不行不行的:“就是就是!還是二嫂斯文人懂得多。咱們家開武館,就算個女娃娃,也不能跟著外頭一樣,什麼珍兒玲兒的,這個好!線娘好!”

尹線孃的母親被誇得臉上笑成了一朵花兒,往後去,帶娃做家務,都更加有了精神。

……

尹線娘從小的日子就過得十分愜意。

四個哥哥都比她大得多,最小的一個都比她大十歲。

所以四個半大小夥子疼這個女娃娃,就跟疼自己家閨女一樣。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偷偷給她留起來。

等到尹線娘咿咿呀呀地會爬了會走了,四個哥哥就偷偷帶著她去武館前院兒玩,看學徒們扎馬、站樁、對練。

等到尹線娘兩歲會跑了,已經知道自己跑到前院去,躲在大樹後頭,看著人家練一式,她也跟著學一式。舉手投足,似模似樣,笑煞人。

被學徒們發現之後,大家夥兒都善意地笑,有膽子大的,不敢惹三位師父,就跑去調侃尹線孃的四個哥哥:“你家妹子實在是個練武的奇才,不如以後站在隊伍前頭,跟著我們一起打拳好了!”

不料四個哥哥都當了真,還真的讓尹線娘站到最前頭,跟著伯叔三個人學拳。

被尹線孃的母親發現,氣得操起搟麪杖追著四個人打:“兩歲的女娃兒學拳,傳出去我線娘還要不要嫁人了?你們四個小混球,一天不收拾你們一頓,就皮癢得上了房了!”

反倒是尹線孃的父親嘖嘖稱奇,雖然被媳婦河東獅吼著不敢真的讓尹線娘每天都跟著學拳,卻會每天抽空親手抱著女兒去前院裡玩耍。

這樣,到了尹線娘三歲半的時候,別的小娘子還在哭著找阿孃要花兒戴,尹線娘已經能夠打出來一整套的尹家拳來。

這樣一來,連尹線孃的母親也放鬆了對她的管制,不再要求她學女紅、學貞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著尹線孃的父親叔伯帶著她每天去打拳罷了。

這一來,尹家的名聲大噪。

滄州城裡紛紛傳說,說尹家有個明日的女俠客,如今才三歲。

就有人來找尹家,問:“你家女兒願不願意去大戶人家?”

尹線孃的四個哥哥年輕,還傻愣愣地問:“去做什麼?”

但爺叔三個是老江湖了,立時便怒了:“我家好好的女娃娃,練個武,強身健體,家風而已,不給別人家女眷當保鏢!你再大戶人家,也沒用!”

對方也惱了,恨恨地警告:“那你們的武館就最好小心了!”

尹家四個哥哥明白了過來,一聲喊,把來人打了個鼻青臉腫扔了出去。

然後,尹家的生意,一落千丈。

招兵的到了滄州時,尹家已經快要揭不開鍋了。

……

尹線娘懵懵懂懂的,天天還跟著大伯阿爺小叔叔打拳,然後去洗澡,然後去找阿孃吃東西。

四個哥哥卻明白家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心中恨意滔天之餘,卻又無可奈何。

因爲,連人家到底是哪個大戶人家,都沒問啊……

尹線孃的大伯聽說來了招兵的,終於長長地鬆了口氣,臉上有了笑影,拉著自家兄弟們一合計,第二天早上叫齊了家人宣佈:“裘大將軍帶著自家的兒子和皇帝老兒的兒子一起去南疆打仗。這一仗肯定輕鬆,能吃飽還能掙功勞回來。尤其對咱們家一家子好身手來說,這個機會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我跟老二老三帶著大的哥兒仨去,小四留在家裡支應著,萬一有事兒也有個男人。”

尹線孃的四哥氣得拍桌子摔板凳,被叔叔一個大窩脖兒就扔回屋了。

沒幾天,老弟兄三個和小弟兄三個就都興沖沖地跟著招兵的走了。

尹線孃的母親擦著淚抱著尹線娘回到家,卻發現小四留了一封歪歪扭扭的信也走了!

尹線孃的母親恨得放聲大哭:“都走了,剩我們孃兒倆怎麼過?!”

開武館就這點兒好,徒弟多,所以照應這個家的人也多。

不過,因爲都知道有大戶人家盯上了尹線娘,所以大家都是偷偷地接濟,讓孃兒兩個能活下去就好。

加上尹線孃的母親本來就勤快,手腳也利索,家裡街上的活計都來得——沒了七個大老爺們的肚子要喂、衣裳要洗,不過是顧著小閨女和自己,太輕鬆了!

尹線娘又沒了人接著教習拳術,漸漸得變得就是個普通小娘子。

那個大戶人家也就悻悻地對她們不理不睬了。

這樣一來,因禍得福,尹家的日子還好起來了,尹線孃的母親連那個幫忙的老媽子都沒辭退,還是一天一回地打掃著自家的武館庭院,單等著那爺兒七個回來好踏實過日子。

但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年半之後,噩耗傳來,尹線孃的母親當場就吐了血——

爺兒七個,無一生還!

無,一,生,還!

而且,屍骨無存。

屍,骨,無,存。

尹家的天,塌了。

等尹線孃的母親醒過來,嚎啕大哭。

鄰居也擦著淚來勸:“他嬸兒,要往前看啊,還得顧著線娘啊,你倒下了,線娘這樣一丁點兒的年紀,可咋辦啊?”

尹線孃的母親哭著一腳踢開尹線娘:“不是因爲她,她爺兄叔伯能全都跑去了打仗嗎?我還顧著她?!喪門星!”

當天夜裡尹線孃的母親就投了井。

剛剛七歲的尹線娘哭得眼睛幾乎要流了血。

……

大軍回來了。

尹線娘求著以前的師兄們,把家裡能賣的都賣了,然後背起所有的細軟,上京,找爺兄的同袍去了。

七歲的小娘子,清清秀秀的,見人就磕頭,問:“滄州尹家兄弟叔伯七個人,求知道的大爺大叔給指點指點。”

找了足足有兩個月,終於有人不忍心,悄悄地把她帶到了一個地方,指著一堆即將焚化的人頭,問:“認得麼?!”

尹線娘一眼就看到了自家的阿爺!

阿爺走時小娘子剛四歲,但四歲的孩子,天天跟阿孃一起說起阿爺,想他的眉毛眼睛,想他的鼻子嘴巴,想得難過了,孃兒兩個抱頭痛哭。

所以,哪怕叔伯哥哥們的面貌都模糊了,但阿爺卻記得牢牢的!

尹線娘臉色煞白,小胳膊小腿兒抖得不能動,但是還知道哭:“那是我阿爺……”

話沒說完便被好心人一把捂住了嘴,低聲在她耳邊道:“說不得啊傻孩子!”接著,默默地指點她:“這個,這兩個,那邊那個,還有兩個,哦,在另一堆裡……”

尹線孃的眼淚淌得像小河一樣,哭得抽抽噎噎,死死地咬住嘴脣不再嚷嚷,卻把七個人的頭顱都睜大了眼睛看了個一清二楚。

她忍不住問那好心人:“我爺兄叔伯爲甚麼會在這裡?爲甚麼不發還給我家?”

戰場上犧牲的兵士的遺體,若是帶回來了,自然應該發還本家,至少該通知本家去認屍纔對。

好心人搖頭不讓她問,帶著她離了那地方,悄悄地走了很遠,在一個髒破的茶館裡,才告訴她:“剛纔帶你去的,是太廟,獻俘的地方。那些,是寶王殿下的軍功。”

尹線娘不明白:“什麼叫獻俘?什麼是軍功?”

好心人看著她,憐惜地拍了拍小娘子的頭,方低聲道:“你不知道就算了吧。反正這個仇你是報不了的。”

尹線娘跳了起來,連哭帶嚷:“爲了我爺兄叔伯都死在戰場上,我娘嫌我是喪門星,入夜就跳了井。一家子就剩了我一個,我不報這個仇,誰來報?滄州武館從來沒有白死的男人!我雖是個女娃,卻也是滄州的人,卻也姓尹!你說,你說,你今天不說出來我仇人是誰,我就不讓你走!”

好心人看著她急得都敢威脅自己了,先失聲哭了出來,一把抱住尹線娘,哭道:“好孩子!好孩子!尹兄他們一直說家裡有個神童女娃,天生是個俠義中人,我還不信!好孩子,阿叔教你怎麼辦!”

好心人是尹家老弟兄三個的同袍,生死兄弟。

好心人給尹線娘出了個主意:寶王這樣爭奪軍功,卻也沒能入了當今的眼。太子驚馬死了,當今病勢沉重,卻立了英王爲太子。現在當今的皇帝只是拖日子,就等英王一即位,接著就要立皇后。而寶王這樣行徑,早晚有一天會是英王的對頭,那皇后身邊的人,就有機會把自己的冤屈上達天聽。所以,好心人讓尹線娘準備準備,等著宮裡要人,然後就把她送進去。

尹線娘哪裡懂得這些?只問得“這樣能報仇”五個字,就死心塌地地跟著好心人回了家。

好心人看來是有不少袍澤死在了寶王手裡,竟令自己的女人教尹線娘認字,自己重新教尹線娘打拳,平常無事,便將宮裡的規矩禮儀說給她聽。又道:“雖說你進了宮還有人教,但多知道一些,總沒壞處!”

待到英王即位,大赦天下,接著又換了一批宮人。好心人趁機把尹線娘送進了宮。臨行前仔細囑咐:“進去之後,萬萬不能著急,也不能相信任何人。至少要等個十年八年的,你混到了皇后身邊,當了二等宮女,才能說這件事。另外,你進去之後,我就申請外調。報仇的事兒,不能再指望我了。宮廷裡的事情亂,你是女娃娃家,心細,還能琢磨琢磨,若是我再跟著出主意,一定會壞了大事。”

尹線娘雙膝跪倒,砰砰砰狠狠地磕了三個響頭,發誓:“不論事情成與不成,我要是有一個字泄露了叔叔的身份,教我下輩子還孤身一個人!”

……

尹線娘勤快,爽利,宮裡是個姑姑就喜歡她喜歡得不行。一來二去,還真讓她混進了清寧宮。

這時候的鄒皇后正是倒行逆施、淺薄無知的時候,尹線娘怎麼看怎麼覺得這位皇后不靠譜。悄悄一打聽,就發現現在的皇帝對這位皇后也看不上眼。

尹線娘想了想,這樣似乎也好。

自己就這樣安靜地在清寧宮熬資歷。反正年紀小,十年八年自己也等得起。等什麼時候這位皇后娘娘像個皇后了,自己再跟著她不遲。若是這位皇后娘娘始終這樣,那被廢是早晚的事兒,自己等著下一位皇后主子再看,也是一樣的。

就這樣,尹線娘默不出聲地在清寧宮當了兩年的粗使小宮女。

直到賢妃來鬧,清寧宮封宮,鄒皇后爲了一殿奴婢的生死跟裘太后說了自請退位,尹線娘終於動容。

不論這一位到底還能不能復位,能爲了下人們不要皇后寶座,鄒娘娘就是個女中的巾幗!

習武的人,遇到了這般豪情的大事,怎麼可能放得過?!

所以,當餘姑姑奉命來遣散衆人時,尹線娘追著問了一句:“餘姑姑,我想跟去掖庭給充儀娘娘繼續灑掃庭院,可使得的?”

餘姑姑的腳步立時一頓,剛要看清這個小丫頭,就又有幾個人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對啊,我們也想去呢!娘娘待我們這樣好,總要知恩圖報纔對。”

另一個小宮女舉手道:“我會做飯的,我去給鄒娘娘做飯!”

便又有一個舉手:“我,我會梳頭!”

餘姑姑的臉上笑成了花兒:“好,好。我本來也要挑幾個跟著去的。就你們幾個吧!”說著,挨個兒點了過去。

尹線娘是頭一個。

但這之後,尹線娘又恢復了平常不言不語的習慣。

那個說自己會做飯的小宮女走了過來,顴骨上的幾點雀斑很是俏皮:“我叫邴阿舍,你呢?”

尹線娘看了她一眼,低下頭去:“我叫尹線娘。”

邴阿舍努力地回想,唸叨,但還是放棄了,無奈地攤手一笑:“我就這樣使勁兒想,也沒想起來,你以前到底歸哪位姐姐管的。”

尹線娘還了個微笑,一言不發。

……

5.第5章 頂撞437.第437章 番外:後傳(八)113.第113章 如何26.第26章 “病癒”135.第135章 中元260.第260章 烈酒302.第302章 走動253.第253章 非愛156.第156章 姨娘303.第303章 萬氏206.第206章 婚禮459.第459章 番外:敬思皇后傳(十七)178.第178章 制裘(下)375.第375章 林樵367.第367章 獻計(今日雙更)105.第105章 花殤(上)304.第304章 斡旋3.第3章 回憶270.第270章 傻笑274.第274章 說服92.第92章 親手(下)58.第58章 魂魄(上)275.第275章 時機295.第295章 落354.第354章 彈劾(今日三更)266.第266章 盟友292.第292章 元正37.第37章 沈戎(上)96.第96章 救兵279.第279章 飲食205.第205章 封院399.第399章 番外:公主們(二+1)184.第184章 總管419.第419章 番外:尹線娘(三)133.第133章 效果418.第418章 番外:尹線娘(二)343.第343章 設計65.第65章 禁足298.第298章 探病198.第198章 種菊338.第338章 守靈(下)381.第381章 網(上)126.第126章 侍疾346.第346章 亂局306.第306章 復後(下)384.第384章 永訣82.第82章 醉舞49.第49章 誤闖132.第132章 一試285.第285章 燈枯59.第59章 魂魄(下)98.第98章 線娘127.第127章 不滿85.第85章 條件233.第233章 蠢貨139.第139章 和睦(下)270.第270章 傻笑230.第230章 一甜80.第80章 再見247.第247章 偏心(上)218.第218章 再三(上)281.第281章 壁角71.第71章 眼線283.第283章 凍魚179.第179章 千古38.第38章 沈戎(中)343.第343章 設計367.第367章 獻計(今日雙更)241.第241章 何患344.第344章 姑姑457.第457章 番外:敬思皇后傳(十六)168.第168章 尋釁4.第4章 問安127.第127章 不滿36.第36章 參演132.第132章 一試51.第51章 頂撞256.第256章 岳氏246.第246章 解勸152.第152章 將至278.第278章 長睡207.第207章 賀氏175.第175章 大限41.第41章 偏心70.第70章 沈邁283.第283章 凍魚78.第78章 月舞433.第433章 番外:後傳(四)135.第135章 中元146.第146章 失子125.第125章 風寒133.第133章 效果379.第379章 含元232.第232章 雙毒375.第375章 林樵302.第302章 走動276.第276章 長鞭75.第75章 偶遇34.第34章 特詔8.第8章 稱病
5.第5章 頂撞437.第437章 番外:後傳(八)113.第113章 如何26.第26章 “病癒”135.第135章 中元260.第260章 烈酒302.第302章 走動253.第253章 非愛156.第156章 姨娘303.第303章 萬氏206.第206章 婚禮459.第459章 番外:敬思皇后傳(十七)178.第178章 制裘(下)375.第375章 林樵367.第367章 獻計(今日雙更)105.第105章 花殤(上)304.第304章 斡旋3.第3章 回憶270.第270章 傻笑274.第274章 說服92.第92章 親手(下)58.第58章 魂魄(上)275.第275章 時機295.第295章 落354.第354章 彈劾(今日三更)266.第266章 盟友292.第292章 元正37.第37章 沈戎(上)96.第96章 救兵279.第279章 飲食205.第205章 封院399.第399章 番外:公主們(二+1)184.第184章 總管419.第419章 番外:尹線娘(三)133.第133章 效果418.第418章 番外:尹線娘(二)343.第343章 設計65.第65章 禁足298.第298章 探病198.第198章 種菊338.第338章 守靈(下)381.第381章 網(上)126.第126章 侍疾346.第346章 亂局306.第306章 復後(下)384.第384章 永訣82.第82章 醉舞49.第49章 誤闖132.第132章 一試285.第285章 燈枯59.第59章 魂魄(下)98.第98章 線娘127.第127章 不滿85.第85章 條件233.第233章 蠢貨139.第139章 和睦(下)270.第270章 傻笑230.第230章 一甜80.第80章 再見247.第247章 偏心(上)218.第218章 再三(上)281.第281章 壁角71.第71章 眼線283.第283章 凍魚179.第179章 千古38.第38章 沈戎(中)343.第343章 設計367.第367章 獻計(今日雙更)241.第241章 何患344.第344章 姑姑457.第457章 番外:敬思皇后傳(十六)168.第168章 尋釁4.第4章 問安127.第127章 不滿36.第36章 參演132.第132章 一試51.第51章 頂撞256.第256章 岳氏246.第246章 解勸152.第152章 將至278.第278章 長睡207.第207章 賀氏175.第175章 大限41.第41章 偏心70.第70章 沈邁283.第283章 凍魚78.第78章 月舞433.第433章 番外:後傳(四)135.第135章 中元146.第146章 失子125.第125章 風寒133.第133章 效果379.第379章 含元232.第232章 雙毒375.第375章 林樵302.第302章 走動276.第276章 長鞭75.第75章 偶遇34.第34章 特詔8.第8章 稱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府谷县| 剑阁县| 襄城县| 孝感市| 双牌县| 上饶市| 长岛县| 濮阳市| 九江市| 海门市| 松桃| 静宁县| 荥经县| 广昌县| 耿马| 内江市| 浦东新区| 大港区| 平南县| 安庆市| 民乐县| 新和县| 邹平县| 乌恰县| 石狮市| 右玉县| 临澧县| 五寨县| 孟津县| 开远市| 鸡泽县| 邹城市| 合江县| 华蓥市| 洛南县| 麦盖提县| 汕尾市| 枣阳市| 瓮安县|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