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31.第131章 餘波

姜韶華接了狀紙,迅速翻看了一遍。

第一份是出嫁女狀告孃家。這個女子在孃家辛苦多年,攢了兩臺織機(jī)。原本說好了作爲(wèi)嫁妝帶走。後來親孃去世,親爹續(xù)絃。續(xù)絃帶了兒子進(jìn)門,捨不得織機(jī),硬是留下了。這個出嫁女心中不忿,已經(jīng)多次告到縣衙了。

第二份媳婦告婆婆的,也不是什麼複雜案子。媳婦進(jìn)門後十分勤快,每年織綢布賺的銀子,卻有半數(shù)都貼補(bǔ)了孃家。婆婆心中惱怒,百般怒斥刁難。兒媳不服,告到了縣衙。

最後一樁女兒告父的案子,是親爹不讓女兒出嫁,將女兒一直留在家中。女子都二十四歲了,成了標(biāo)準(zhǔn)的老姑娘。有媒人提親,都被親爹拒之門外,女兒心中鬱憤難平,便上了狀紙。

姜韶華翻看完?duì)罴堘幔瑪E眼看崔縣令:“本郡主所料沒錯的話,這都不是第一次遞狀子了吧!”

崔縣令難得有些訕訕:“臣不敢瞞郡主,這三家,確實(shí)都不是第一次遞狀子了。臣也開堂審了,只是每次審的結(jié)果她們都不太樂意。”

姜韶華挑眉:“崔縣令都是怎麼審案的?不妨說來聽聽。”

崔縣令清清嗓子:“出嫁女狀告孃家一案,臣是這麼斷的,這織機(jī)是孃家財產(chǎn),該留在孃家。”

“媳婦告婆婆一案,媳婦既嫁進(jìn)了夫家,就當(dāng)以夫家爲(wèi)重。豈可長期貼補(bǔ)孃家。”

“最後一樁案子,臣以爲(wèi),女子未嫁從父。父親不允嫁,那就應(yīng)該留在家中孝順親父。”

姜韶華扯了扯嘴角,似笑非笑:“崔縣令這般斷案,怪不得她們心裡不服,一再上狀紙了。”

崔縣令:“……”

崔縣令白淨(jìng)的臉孔有些泛紅,心裡顯然有些不服氣。偏偏眼前的郡主,他不能也沒資格反駁,憋了半晌才憋出兩句:“那該如何斷案?還請郡主示下!”

姜韶華淡淡道:“你是大族子弟,自小讀書,所見的都是女子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三份狀紙,歸根結(jié)底都是同一個問題,就是女子沒有財產(chǎn)權(quán)。所以,你會這般斷案。”

“葉縣和其他地方不同。女子種桑養(yǎng)蠶,紡絲織綢,賺銀養(yǎng)家,撐門立戶。這樣的情形下,女子地位自然比其他地方高得多。你身爲(wèi)一縣父母官,爲(wèi)何不知變通,還用舊例來斷案?”

崔縣令臉孔漲得通紅,低頭拱手:“郡主所言,確實(shí)有理。不過,臣一切都是依大梁律來斷案……”

“大梁律也是可以改的。”姜韶華張口打斷崔縣令:“就像周英殺父一案,箇中有許多隱情,如果一斬了之,周英母女何其悽慘。”

崔縣令一句“本來就當(dāng)斬首”差點(diǎn)脫口而出,好在還有幾分理智,忍了下來。

姜韶華將崔縣令的神色變化盡收眼底,哂然一笑:“崔縣令是不是想說,這都是本郡主有意包庇,所以殺了親父的周英才能躲過一死?”

崔縣令不吭聲。

也算是膽大了。

一旁的陳瑾瑜皺了皺眉。

姜韶華以目光制止陳舍人的蠢蠢欲動,淡淡說道:“沒錯,本郡主確實(shí)是有意爲(wèi)之。本郡主以爲(wèi),大梁律制定了數(shù)十年,有一些條律已經(jīng)不合時宜,需要修正更改。”

“周英殺父一案,是人間慘劇,以後不能再有。所以,本郡主要藉著此案,給南陽郡裡的贅婿們一個嚴(yán)厲的警告。”

是要給盧郡馬一個警告吧!

崔縣令心裡默默腹誹。就聽郡主說了下去:“葉縣風(fēng)俗和其他地方不一樣,既然女子們賺銀養(yǎng)家,就該有一定的財產(chǎn)權(quán)。” “崔縣令!這三樁案子由楊審理來主審,你做副審。”

……

周英殺父案後第三日,葉縣再次開堂公審。

這一回,來縣衙外看熱鬧的可不止是男子了,竟是冒出了許多女子來。

這些女子,大多是出嫁婦人,還有一些二十左右還做姑娘家打扮的。

男子們倒是不便擁得太近了。大家多是街坊鄰居彼此熟悉,實(shí)在不好佔(zhàn)這個便宜。

“趙娘子這都告了多少回了?怎麼還不死心?”幾個相熟的小媳婦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她那親爹娶了後孃,把繼子當(dāng)親兒子一般,哪裡捨得將織機(jī)給她做嫁妝。”

“告了三回狀,崔縣令三回都判織機(jī)歸孃家,趙娘子嫁得好,夫家有織機(jī),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換我我也咽不下這口氣。要是親孃親兄弟倒也罷了,後孃帶來的拖油瓶,也比親女兒金貴不成。”

說到後來,個個都義憤填膺起來。

“噓,小點(diǎn)聲,公堂已經(jīng)開審了。”

楊審理神情肅穆,用力拍一下驚堂木,宣了原告和被告上堂。

崔縣令作爲(wèi)副審,坐了楊審理下首。

至於郡主,今日閒著無事,也來旁聽。開審之前,郡主特意囑咐:“本郡主就是看看,不會隨意說話,也不會干涉楊審理崔縣令審案。你們秉著一顆公心斷案便可。”

楊審理面上恭敬地應(yīng)了,心裡頹然長嘆。

楊家的名聲怕是要敗在他手裡了!

郡主就在一旁冷眼看著,他難道還敢拂逆郡主心意不成?

這三樁案子,其實(shí)皆因女子地位高爲(wèi)自己爭奪財產(chǎn)權(quán)而起爭端。也就是葉縣情況特殊,換了其他地方,哪有女子到縣衙告狀這等事。

楊審理心裡腹誹連連,倒是一點(diǎn)都沒耽誤審案。

第一樁案子,判趙家拿出一部織機(jī)給趙娘子。

趙父面有不服,楊審理冷笑一聲:“這織機(jī)都是趙娘子日夜織布攢出的家當(dāng)。之前你也應(yīng)過自家閨女做嫁妝,現(xiàn)在死死賴著不給是何道理。”

“本審理只判你給女兒一部織機(jī),已是寬容。再敢囉嗦,打三十板子,再將兩部織機(jī)全都斷給趙娘子!”

楊審理一發(fā)怒,趙父立刻閉了嘴。

跪在一旁的繼母原本想擡頭爭辯,被趙父瞪一眼,只得低下頭。

那個十六七歲的繼子,就更沒底氣吭聲了。

趙娘子目中含淚,哽咽道:“多謝大人。其實(shí),我夫家富裕,我平日有織機(jī)用。我就是心裡咽不下這口悶氣。”

441.第441章 及笄(五)278.第278章 不服333.第333章 妥協(xié)(二)270.第270章 國喪(二)421.第421章 平州(四)424.第424章 刺史(一)175.第175章 暖棚(二)329.第329章 亂民(二)221.第221章 李穎(一)87.第87章 派系627.第627章 朝會816.第816章 番外之威懾(三)704.第704章 胎氣(一)753.第753章 君臣(二)653.第653章 赴死(二)621.第621章 送葬(二)第574章 退兵(一)516.第516章 相思(一)91.第91章 整頓469.第469章 噩耗340.第340章 新生(一)865.第865章 番外之歸來(二)125.第125章 家眷775.第775章 崢嶸(二)65.第65章 問責(zé)(一)713.第713章 賢惠(一)538.第538章 新年344.第344章 鷹衛(wèi)(二)593.第593章 亂局(四)624.第624章 手段(三)第11章 飯桶821.第821章 番外之國戰(zhàn)(五)658.第658章 昭平(一)446.第446章 邊關(guān)(一)777.第777章 動亂(二)797.第797章 番外之丞相(三)543.第543章 爭風(fēng)(一)57.第57章 夜襲(二)209.第209章 改變397.第397章 而同第4章 舅舅73.第73章 陶大(一)202.第202章 糧種第2章 父權(quán)450.第450章 未雨(二)49.第49章 夜襲(一)301.第301章 罪臣(一)49.第49章 夜襲(一)第22章 收攏553.第553章 夜襲(二)第42章 送行55.第55章 剿匪(二)51.第51章 誘餌(一)649.第649章 喪信(一)264.第264章 風(fēng)至653.第653章 赴死(二)241.第241章 序幕(一)391.第391章 不同(二)645.第645章 喜訊406.第406章 崔氏(二)539.第539章 女嬰523.第523章 私心(二)225.第225章 乾旱(一)789.第789章 火熱(二)133.第133章 斷案(二)711.第711章 割肉(二)469.第469章 噩耗716.第716章 檄文(一)311.第311章 小宴(二)524.第524章 書信466.第466章 定親(一)729.第729章 公主(三)286.第286章 誅心(一)325.第325章 眼界824.第824章 番外之庸才145.第145章 馬場(二)第20章 審問402.第402章 兩斷(一)616.第616章 藩王(三)753.第753章 君臣(二)638.第638章 吹風(fēng)253.第253章 議親299.第299章 名單495.第495章 巡查(四)520.第520章 和親(三)197.第197章 高低(三)第572章 大功(一)402.第402章 兩斷(一)759.第759章 登天(四)第564章 厚禮(二)353.第353章 衣錦(二)320.第320章 欽差(一)841.第841章 番外之重逢159.第159章 雙簧315.第315章 蝗災(zāi)(一)524.第524章 書信512.第512章 王易(三)第554章 激戰(zhàn)170.第170章 歸來525.第525章 軍糧
441.第441章 及笄(五)278.第278章 不服333.第333章 妥協(xié)(二)270.第270章 國喪(二)421.第421章 平州(四)424.第424章 刺史(一)175.第175章 暖棚(二)329.第329章 亂民(二)221.第221章 李穎(一)87.第87章 派系627.第627章 朝會816.第816章 番外之威懾(三)704.第704章 胎氣(一)753.第753章 君臣(二)653.第653章 赴死(二)621.第621章 送葬(二)第574章 退兵(一)516.第516章 相思(一)91.第91章 整頓469.第469章 噩耗340.第340章 新生(一)865.第865章 番外之歸來(二)125.第125章 家眷775.第775章 崢嶸(二)65.第65章 問責(zé)(一)713.第713章 賢惠(一)538.第538章 新年344.第344章 鷹衛(wèi)(二)593.第593章 亂局(四)624.第624章 手段(三)第11章 飯桶821.第821章 番外之國戰(zhàn)(五)658.第658章 昭平(一)446.第446章 邊關(guān)(一)777.第777章 動亂(二)797.第797章 番外之丞相(三)543.第543章 爭風(fēng)(一)57.第57章 夜襲(二)209.第209章 改變397.第397章 而同第4章 舅舅73.第73章 陶大(一)202.第202章 糧種第2章 父權(quán)450.第450章 未雨(二)49.第49章 夜襲(一)301.第301章 罪臣(一)49.第49章 夜襲(一)第22章 收攏553.第553章 夜襲(二)第42章 送行55.第55章 剿匪(二)51.第51章 誘餌(一)649.第649章 喪信(一)264.第264章 風(fēng)至653.第653章 赴死(二)241.第241章 序幕(一)391.第391章 不同(二)645.第645章 喜訊406.第406章 崔氏(二)539.第539章 女嬰523.第523章 私心(二)225.第225章 乾旱(一)789.第789章 火熱(二)133.第133章 斷案(二)711.第711章 割肉(二)469.第469章 噩耗716.第716章 檄文(一)311.第311章 小宴(二)524.第524章 書信466.第466章 定親(一)729.第729章 公主(三)286.第286章 誅心(一)325.第325章 眼界824.第824章 番外之庸才145.第145章 馬場(二)第20章 審問402.第402章 兩斷(一)616.第616章 藩王(三)753.第753章 君臣(二)638.第638章 吹風(fēng)253.第253章 議親299.第299章 名單495.第495章 巡查(四)520.第520章 和親(三)197.第197章 高低(三)第572章 大功(一)402.第402章 兩斷(一)759.第759章 登天(四)第564章 厚禮(二)353.第353章 衣錦(二)320.第320章 欽差(一)841.第841章 番外之重逢159.第159章 雙簧315.第315章 蝗災(zāi)(一)524.第524章 書信512.第512章 王易(三)第554章 激戰(zhàn)170.第170章 歸來525.第525章 軍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北县| 安康市| 通辽市| 通河县| 乌兰县| 连城县| 天气| 阿坝县| 霍山县| 威远县| 安溪县| 曲水县| 新蔡县| 龙南县| 乐清市| 宝清县| 精河县| 青海省| 肥乡县| 泌阳县| 高阳县| 长葛市| 文水县| 紫金县| 吴江市| 西华县| 潮安县| 乌兰县| 广汉市| 都昌县| 广汉市| 昭通市| 班玛县| 合江县| 卢氏县| 华坪县| 金门县| 芜湖县| 秦皇岛市| 商河县|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