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第三種可能
孩子這個話題應該會很敏感,但楊慧霞好像打開了話匣子,沈新也只好順著她的話問下去。
問這猴子怎麼來的。
“人家送的。”
楊慧霞衝布布招招手,他立馬聽話的跑了過去,蹲在石椅靠背上,還拿眼瞪沈新。
“當年我們準備搞萌寵樂園,去外地買動物。”
“我老公當時沒打算買猴子,就正好看見那一羣猴子裡面,有一個小猴子趴在母猴子懷裡吃奶。”
“其實那母猴子都已經(jīng)死了,所以看著特別可憐,老闆養(yǎng)的多,也不在乎,我老公心軟,就說買下來。”
“老闆說直接送給我們,我老公就給帶回來了,又小又瘦的一隻,我老公手把手的就這麼給喂大了。”
沈新望向布布,也不逗他了,把剩下的小半根牛肉條直接丟給他。
他一把接過,吃的津津有味。
楊慧霞摸了摸他腦袋,嘆口氣道:“警察同志,你走吧,我就心裡堵得慌,坐一會兒就下去。”
她扭頭望著山下,道:“我跟我老公以前就經(jīng)常來這兒坐坐,就那兒。”
她突然指著遠處一片房子。
應該是牡丹花苑,挺貴的一個高端小區(qū)。
“我老公總跟我說,等我們賺了錢,一定要在那裡面買一套房子,結果到底還是沒攢夠錢。”
楊慧霞苦笑一聲,讓沈新先走,說她沒事兒的。
沈新可不敢走,說自己正好也沒事兒,這邊風景好,就當看風景了。
一看這架勢,楊慧霞索性起身,無奈道:“行,咱們一起下去總行了吧。”
“你放心,我不會尋死的。”她沉默一下,又道:“有時候我是想死,可一想我們倆還有兒子,總要把他養(yǎng)大吧。”
她又吸溜了一下鼻子,往山下走去。
沈新立刻跟上。
布布倒是沒動,還蹲在石椅上到處張望。
“不用管它,它自己知道回來。”楊慧霞道。
沈新點頭,最後看了一眼布布,跟著楊慧霞下山。
一路無話,回到樂園之後,楊慧霞也跟沒事人一樣,自顧自幹活。
“沈警官,她沒事兒吧,要不要給她放個假。”楊道強緊張的問道。
剛纔他也嚇壞了。
沈新心說你是經(jīng)理,放不放假的,你問我?
可放假了她又能去哪兒,丈夫的家又不能回,可能在她心裡,這個她和丈夫一起奮鬥努力,期盼著能有個美好未來的農(nóng)場,纔是她的家。
沈新在樂園裡一直待到下午快閉園。
“這就是那兩條鱷魚?”
沈新正在盯著兩條鱷魚發(fā)呆,身邊響起趙天星的聲音。
倆人來接自己。
趙天星撇撇嘴,道:“沈新,這鱷魚跟鸚鵡不一樣,你可悠著點兒,別亂來。”
旁邊丁雨薇附和點頭。
今天一天她都吊著心,就怕沈新一個人膽大妄爲,發(fā)生什麼意外。
“我沒那麼傻。”
沈新拍拍手,跟著兩人離開。
上車回分局,沈新問他們今天走訪摸排的情況。
丁雨薇介紹,微微搖頭道:“沒什麼發(fā)現(xiàn),和卷宗裡面的情況一樣,我們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什麼異常。”
“我們還去了平虞,見了楊慧霞父母,對了,你知道楊慧霞和朱貴深是怎麼認識的嗎?”
沈新?lián)u頭。
丁雨薇道:“說是那時候楊慧霞在咱們南江上班,有一次路上被騎摩托車的帶倒了,那騎摩托車的怕?lián)煟T著車就跑。”
“正好那時候朱貴深開著麪包車送貨經(jīng)過,立馬去追那騎摩托車,把人給攔下了,然後又送楊慧霞去診所包紮,就從這兒開始,倆人才認識。”
“沈新,這算是現(xiàn)實中的英雄救美了吧。”
沈新點頭,又問還有沒有其他有用的線索。 丁雨薇道:“還真沒有,對了,我們查了楊慧霞的銀行流水,然後發(fā)現(xiàn)每個月她五千五百塊工資,自己只留一千五,剩下三千給朱振元打過去,還有一千給她父母打過去。”
“然後勾錦蘭那邊還收了。”
想起勾錦蘭,丁雨薇就一陣氣惱。
在朱宇辰面前說兒媳的壞話,錢倒是一分不落的全收下。
“沒了?”沈新追問。
丁雨薇點頭,真沒了。
開車的趙天星道:“沈新,這案子只有兩種可能,要麼就是楊慧霞殺的,然後設法處理了屍體,無論是掩埋還是餵了鱷魚。”
“要麼,就是朱貴深自己跑了,日子過夠了,還想躲債,銷聲匿跡,再也沒出來。”
沈新心說你這跟廢話一樣。
頓了頓,沈新道:“其實還有一種可能。”
見兩人望向自己,沈新道:“那就是朱貴深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遭遇了意外。”
見兩人不解,沈新道:“就像星哥說的,就兩種可能,要麼躲起來了,要麼被楊慧霞殺了。”
“躲起來不可能,他有父母,有兒子,兩年多,能忍住不見面?”
“而被楊慧霞殺害。”沈新頓了頓,道:“我現(xiàn)在覺得也不太可能。”
丁雨薇一奇,道:“你之前不信誓旦旦的說兇手肯定是楊慧霞嘛。”
“那是之前。”
沈新有些尷尬的道:“就當時卷宗的情況,那麼多疑點都指向楊慧霞,那我認爲她是兇手也沒有問題吧。”
丁雨薇點頭,又問沈新現(xiàn)在怎麼改變想法了。
沈新猶豫一下,道:“我就是覺得,她可能真的很愛朱貴深。”
在山頂上,當楊慧霞指著牡丹花苑,說她們想奮鬥在那邊買房子的時候,那一刻,她的眼裡真的有光。
“當然,由愛生恨也是有可能的。”
沈新立馬又改口,然後道:“但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調(diào)查方向。”
現(xiàn)有的兩個方向很難走通,那隻能考慮第三種可能。
也就是那百分之一。
“在楊慧霞和朱貴深吵架回孃家的幾天,朱貴深的行蹤我們並不知道,可能就在那兩天時間內(nèi),他出了什麼意外。”
“比如被別人殺害了,別人處理了屍體,然後一直沒有案發(fā)。”
說到這兒,沈新道:“我有一個想法,丁雨薇,明天你跟我去調(diào)查一下。”
第二天,沈新帶著丁雨薇,去了鼎山寺。
這邊是個市政的免費景點,山路和景區(qū)的建造,是鼎山街道投的錢。
所以山上有個管理處,有環(huán)衛(wèi)工人,負責山上的清掃。
負責人姓李,沈新問他蓮花頂那邊,兩年前是誰負責打掃的。
“那邊我們是輪流的。”
他想了想,帶著沈新去外面找到了正在收垃圾桶垃圾的保潔。
一位中年婦女,叫範婷。
“15年5月13號。”她仔細想了想,然後搖頭:“好像是我去那邊收的垃圾,但沒太多的印象,這都兩年了。”
“那14號呢?”
沈新又追問。
15號楊慧霞就報案了。
所以最大可能的案發(fā)時間,還是13號到14號。
“沒什麼特別的。”她還是搖頭。
沈新皺眉。
可能是真的沒有異常,也有可能是她記不清楚了。
畢竟過去兩年,然後很普通的一天,如果不是發(fā)生了什麼特別的事情,她真不一定能記得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