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盤算了一下,老爺子給出了一個讓陳耕差點咬掉舌頭的數(shù)字:“最少要120萬!”
“這麼多?”
在當下,120萬可絕對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
“這還叫多?”老爺子笑了一聲:“我這按照最精簡的方式來配的,如果按照上汽以前的做法來搞,沒有200萬想都不要想。”
“120萬也太多了,沒有別的辦法了嗎?”陳耕皺著眉頭道,對於眼下的潤華實業(yè)來說根本就不可能拿出80萬這麼一筆鉅款。
“沒辦法,如果想要實現(xiàn)年產15萬臺發(fā)動機的產能,就只有這麼多,而且……”老爺子頓了頓:“就算是5萬臺,其實需要的資金也少不了多少。”
陳耕點點頭,倒也明白老爺子這話裡面的意思:有些設備是必須要添置的,而且可能只需要一臺,你年產5萬臺是這臺機器,年產15萬臺還是這臺機器,偏偏不買還不行。
“能不能再想辦法壓縮一下?咱們單位明年還要在魔都搞研究所、蓋房子呢,資金可不寬裕。”
“真的沒辦法,”老爺子也在苦笑:“要麼暫時不蓋房子,要麼目標定的低一點。”
說話的時候,老爺子偷偷觀察著陳耕的反應,因爲他很清楚,上汽發(fā)動機廠的這些老傢伙們之所以肯不遠千里的來潤華實業(yè)上班,最大的原因就是陳耕之前的蓋房子的承諾,若是沒有房子,恐怕真沒幾個人肯留下來,而且哪怕是從他個人的角度出發(fā),他也希望陳耕先蓋房子。原因麼當然很簡單,陳耕答應了他,他也可以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或者補差價拿兩套兩室一廳的。
老爺子兩兒一女,雖然老大家的大小子都已經(jīng)上初中了,但就住房來說,沒有哪個魔都本地人是不缺房子的。
“不對……”陳耕皺著眉頭,他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頭。
“什麼不對?”老爺子有些不解。
“費用不對,不應該有這麼多,我覺得不應該需要這麼多資金啊,”陳耕眉頭皺的越發(fā)緊了,試探著問道:“您說的,不會是整臺發(fā)動機上的所有零件都是咱們自己生產的吧?”
“當然了,這有什麼不對的?大家不都是這麼生產的嗎?”老爺子鬆了一口氣,他剛剛還以爲陳耕說的“不對”是在懷疑自己從中做了手腳,心裡很是不滿,現(xiàn)在才知道似乎是自己誤會了陳耕,鬆了一口氣之餘,又有點不好意思。
“我說呢……”陳耕終於釋然了。
以當前rmb的購買力、以一臺二衝程發(fā)動機的技術含量而言,陳耕怎麼算都覺得不應該需要這麼大的投資,原來原因出在這裡。
說起來這也是國情了,國內的各家企業(yè)早就習慣了一切都是自給自足,大的國企都有自己的子弟小學、子弟初中、醫(yī)院、蔬菜基地和養(yǎng)豬場、民兵連甚至是民兵團、武裝部、甚至是治安治理機構,簡直就是一個獨立的小社會,別說上汽集團這種龐然大物一般的大國企了,就算是一個生產暖瓶的小暖瓶廠,只要條件具備,他們都恨不得自己自建一個玻璃廠來供應暖瓶需要的玻璃、自己劃一片地來種樹用來生產暖瓶用的軟木塞、甚至如果是有條件他們連自建一個吹塑基地的心思都有。
這是國情,但對於在歐洲呆了多年、習慣了各家企業(yè)分工協(xié)作的陳耕來說,這種方式、這種“大國企、小社會”的模式他就有些接受不了的,現(xiàn)代化的工業(yè)大生產需要企業(yè)之間有更精細的分工:你是生產齒輪的那就按照客戶的要求專門生產齒輪、並且將齒輪的工藝、精度努力的往上做;你是生產活塞就按照我們的要求給我質量更好、價格更便宜的活塞……而作爲總裝廠,我只要生產核心配件以及做好最後的總裝就可以了,不但省去了前期的大筆資金投入,還能夠有效地控制住產品的品質。
“你想說什麼?”老爺子不瞭解陳耕心裡在想什麼,對陳耕的反應就有些不解。
“我想說的是,我們爲什麼要自己生產所有的零件?爲什麼不可以將大多數(shù)零件外包出去,咱們只生產最核心的幾種?如”陳耕道:“此一來,咱們只要做好外包零配件的質量驗收和最後的總裝就好了。”
老爺子已經(jīng)將自己生產自己所需的一切零件的習慣深深的刻在了他的骨子裡,對於陳耕這個“離經(jīng)叛道”的設想,想也不想的就本能拒絕了:“這怎麼行?這絕對不行。”
“爲什麼不行?狼堡汽車也是這麼分工協(xié)作的啊,普桑上的那臺發(fā)動機,他們自己生產的零件還不足70%,其餘超過30%的零配件全都是採購自其他企業(yè)的。”
“因爲……因爲……”
“因爲”這倆字到了謝老爺子的嘴邊,卻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來“因爲”之後的話了,陳耕說的話直接顛覆了謝老的思維方式:普桑上搭載的那臺1.8l的發(fā)動機,狼堡自己生產的零件竟然還不足70%?
對此老爺子感到極度的震驚。
“是真的,”陳耕給他解釋道:“我和狼堡派來的工程師聊天的時候他們告訴我的,現(xiàn)在狼堡自己生產的發(fā)動機零件有發(fā)動機機體、油底殼、中缸、曲軸、連桿、凸輪軸、氣門這些偏精密的東西,裡面的齒輪、外面的管路、正時皮帶、配氣系統(tǒng)的彈簧、密封墊圈、水泵、機油泵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外購的,哦,他們的一個很大的合作伙伴就是德國的博世公司。
您如果仔細去看一下狼堡送來的普桑轎車的散件,其實狼堡自產的零件很少,很多零件上面都打著蓋瑞特、法雷奧、薩克斯這些世界著名汽車零配件企業(yè)的商標。”
老爺子呆住了。
從83年德國人送來第一批普桑的全套散件開始,自己竟然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自己也從來沒有細想過,完全可以自己生產一些技術含量最高的核心零配件,而將一些不怎麼精密、要求不高的零件交給其他工廠去生產——老爺子其實並不清楚,很多高精密的零件乃至於成品,狼堡也是採購自其他公司。
這個衝擊是巨大的,但作爲一名有著40多年管理經(jīng)驗的廠長,在摒棄了心中的成見以及壁壘之後,老爺子立刻就意識到了這種分工協(xié)作的好處:
對固定資產的投資減小;
可以對配套的零件供應廠商提出更嚴格的質量要求來保證質量,因爲大家不是一家企業(yè),在質量出問題的時候不用太給對方給面子;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可以很快的擴大生產規(guī)模:年產5萬臺發(fā)動機需要1個齒輪廠配套,當我需要將產能提高到15萬的時候,如果你的產能跟得上,就繼續(xù)跟你合作,如果你的產能跟不上,大不了我再去找兩家齒輪廠配套就好了,但對於我來說,成本方面的投入幾乎沒有什麼任何增加。
唯一的問題就是,會有企業(yè)願意與我們合作嗎?
這個想法一出來,老爺子自己都笑了:怎麼可能會有企業(yè)不樂意?
現(xiàn)在放眼國內,除了國家重點保障的那些企業(yè)之外,絕大多數(shù)的企業(yè)都不是很景氣,大家找生意都找不到呢,誰會放著送上門的生意往外推?
摩托車發(fā)動機本就是超級簡化的發(fā)動機,而二衝程汽油機更是將發(fā)動機的內部結構簡化到了極點,以陳耕設計的這臺100cc排量的二衝程汽油發(fā)動機而論,如果去掉變速系統(tǒng),發(fā)動機只需要只需要幾十個零件就能運轉起來!
潤華實業(yè)現(xiàn)在要找人幫自己生產的不過是這臺100cc的二衝汽油機的檔位齒輪而已,這臺發(fā)動機的變速齒輪承受的衝擊並不會很大,普通中碳鋼材質的鍛鋼就可以勝任,精度也只能算是一般,謝老爺子看了一下陳耕設計的資料上對精度的要求,基本上與上&海轎車上面的那臺四速變速箱的精度相當,基本上國內具有一定技術實力和齒輪批量加工能力的企業(yè),只要嚴格按照規(guī)程來都可以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既然精度要求不高,爲什麼一定要自己費心費力的去生產呢,完全可以將這部分產品外包出去嘛。老爺子覺得自己之前的腦子完全可以丟茅坑裡去了。
“這個辦法好,”老爺子好,他並不是想不到這麼分工協(xié)作的好處,只是幾十年來已經(jīng)習慣了什麼都是自己來生產,思想根本就沒有往這個方向來想,現(xiàn)在被陳耕這麼一啓發(fā),老爺子憋了幾十年的智慧一下子就迸發(fā)出來了:“我看啊,不僅是齒輪,像是軸承、連桿、活塞環(huán)這樣的東西,我們也可以外包出去嘛,甚至活塞也可以嘛,我們自己做精度要求最高的曲軸就好了,我算一下……如果咱們大量外包,最多投入個20萬左右就差不多了,這還算上一個潔淨組裝車間和倉庫,不過質檢人員的培訓必須立刻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