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

“傳平陽公主進宮。”

內侍出去後,聖人略作沉吟,又吩咐了一句。立即有人出去傳聖人的口諭。等人來的功夫,聖人又拿起薛朗的三策細細看起來……

“兒見過父親。”

太子前兩天剛從外地回長安,東宮就是太極宮隔壁,自然來的比秦王快些。

聖人放下東西,擡頭:“建成來了?坐吧。”

太子建成正要找矮榻坐下,擡頭才發現紫宸殿內已經沒矮榻了,擺著的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傢俱,不禁一愣。

聖人一看,不禁笑起來,從龍椅上起身,走過來道:“這是使人新做的傢俱,是薛朗送我的圖紙,坐著比坐榻舒適,我兒也試試?”

“喏。”

建成試著在左邊第一個椅子上坐下:“不用盤腿,不用跪坐,確比坐榻方便些。”

說完,看看聖人的御案,眼睛一亮,道:“這書案倒是大氣、寬敞!”

聖人摸著鬍鬚笑道:“書寫也十足方便。”

父子倆就這麼一邊討論新傢俱一邊等著秦王和平陽公主入宮……

秦王與平陽公主是一起來的,兩人幾乎前後腳一起進的皇城。

“見過父親。”

姐弟倆兒進來先行禮,聖人正給太子介紹他的新傢俱,見平陽公主和秦王來了,這才止住,笑道:“世民和建瓴也坐吧。”

“喏。”

平陽公主坐到右邊的座椅上,秦王則直接去太子下首的座椅上坐下,看他坐姿和神情一派從容,完全沒有如太子般的陌生新奇之色。

聖人笑問:“世民坐過這椅子?”

秦王答道:“父親,阿姐府裡也有這些傢俱,我和王妃去阿姐府上拜訪時曾坐過,確實比坐榻舒適,央阿姐使人給做了一套。”

聖人點點頭,眼角瞥了太子一眼,太子安然坐著,無有半點反應。聖人心中微微一嘆,道:“你姐弟二人處得倒好,不錯,你等乃是一母同胞之姐弟,當多多往來纔對。”

“請父親放心,兒知道的。”

秦王和平陽公主齊聲應著。太子

這才反應過來,連忙笑問:“多日不見阿妹,上次一別,阿妹的傷勢猶未痊癒,如今可好否?”

平陽公主道:“多謝大兄關心,傷勢已然安好。”

問完公主,太子笑吟吟的望著秦王,道:“二郎的氣色看著倒比我離京時好些,可見歇一歇也是有好處的。”

秦王擡頭看太子建成一眼,答道:“多謝太子關心。”

一家人閒敘幾句,聖人重又坐回御案後的龍椅上,道:“今日讓你們三人過來,乃是有一要事,只能與你們三人議一議。此事出得我口,入得汝耳,不許外泄一字!”

三兄妹面容一肅,齊聲應道:“喏。”

殿內並沒有多少內侍,聖人看薛朗獻上的三策後,便把內侍趕了出去,只留了自己最信任的。

見三人已然明白他的意思,聖人向身旁的內侍看了一眼,內侍立即上前,拿起那三份稿紙,分發到三人手中。

聖人道:“第一份和第二份,只需初略看看便好,今日宣你三人來便是爲了第三份!”

太子手裡拿到的就是第三份,第一份在秦王手裡,第二份在平陽公主手裡。三人各自低頭細看手中之稿紙。

平陽公主纔拿到手裡,拿稿紙的手便頓了頓,擡頭看聖人一眼,復又低頭看,凝目細細讀手中的稿紙。

秦王和平陽公主手裡拿的,涉及專業知識的地方太多,兩人只是通讀一遍即可,不需詳細閱讀,自是比太子先看完。

看太子還沒看完,兩人還交換著互相看了對方接到的那份。待兩人把交換後的稿紙也看完,太子方纔看完。不過,臉色陰沉得可怕:“兒懇請父親誅殺薛朗!此策居心叵測,禍國殃民,實不該留也!”

不用說大家都已看出這疏奏乃是薛朗所寫。縱觀全朝甚至全國,會用大白話寫疏奏,字寫得筆畫纖細的唯有薛朗。

秦王一怔,平陽公主捏著稿紙的手微微一緊,出聲道:“大兄可否讓小妹看看?”

太子冷哼一聲,道:“阿妹竟然收這樣的人進府,有失察之責也!”

說著,直接把稿紙丟給內侍

,讓他拿過去給平陽公主。平陽公主也不急著辯解,而是接過內侍拿過來的稿紙,飛快的讀了一遍後,之後便交給一旁等著的秦王。而太子也把先前秦王與平陽公主所看的那兩份一起看完,但臉色依舊陰沉,怒色未減。

聖人道:“我宮裡的傢俱乃是薛朗提供的圖紙所制,我今日召他入宮,問他想要何等賞賜,他獻上此三策。一策增天下鹽稅,以豐國庫;二策造紙,以增民智;三策……你們也看過矣,有何想法?儘可說來。”

太子當先道:“父親,此策不可取也!此策直指世家根本,若是用此策,則天下士族必亂!士乃國家之根本,我朝初立,外有突厥侵擾,內有亂匪未平,此時若與世家士族對立,則國本不保矣!以今時今日而論,與世家當以和爲貴,倚重士族,而非對峙。此策大逆不道,實鍋國亂民之策也!”

聖人點點頭,不置可否,轉向秦王問道:“二郎,你的想法呢?”

秦王道:“父親,我的想法與大哥不同。薛朗大才,憑此三策,可見一斑也!”

聖人饒有趣味的看他一眼:“哦?細細說來。”

“喏。”

秦王神采奕奕的道:“兒閒暇之時,曾讀過許多史書,縱觀前朝數代,亡國因由看似各有不同,究其根本,皆有士族勢力大於皇族之勢。人心趨利,士族也不例外。或有那真國士肯嘔心瀝血,爲國爲民,然也有那家大於國之輩。這類人,在歷史之中比比皆是。”

在座諸人皆是飽讀詩書之輩,自然能聽懂秦王話裡的意思。秦王接著道:“父親,我以爲,士與民當如何平衡、如何處理,方是立國之根本。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士的勢力過於龐大,則民必失其田,必有民不聊生之況,民不聊生則天下大亂矣!”

“好!好一個‘君如舟,民如水’!我兒讀史能讀出這般心得,阿耶甚是欣慰。想必你阿孃在天之靈看了也足以告慰。”

聖人滿臉皆是爲父者的驕傲與自豪,秦王立即謙辭了幾句,父子之間,頗爲相得。

太子微微抿嘴,略低下頭,沒說話。

(本章完)

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
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巨鹿县| 鄂州市| 嘉定区| 惠东县| 许昌县| 合江县| 岑溪市| 太仆寺旗| 榕江县| 武夷山市| 铜梁县| 十堰市| 富阳市| 当雄县| 佛冈县| 额尔古纳市| 和政县| 无锡市| 合水县| 云霄县| 香港 | 西乡县| 东安县| 中西区| 缙云县| 临海市| 临清市| 洞头县| 普陀区| 边坝县| 神木县| 灵川县| 揭东县| 淳安县| 乌兰县| 临朐县| 晋中市| 内乡县| 宁安市|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