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

黃瓊如今擺出的一副鴕鳥架勢,皇帝卻是無可奈何的道:“方纔的話,你還沒有回答朕。既然你已經看出了一些東西,那就乾脆都說出來。你認爲此事另有幕後主使者,那麼你認爲這個幕後之人會是誰?”

“呃”,聽到老爺子沉默半晌,居然搞出這麼一句明顯不死心的話來,黃瓊在一愣之後卻是猶豫好大一會才道:“父皇,這些都是兒子心中所想,兒子並未半分的隱瞞,還請父皇明鑑。至於再多的,兒子還是那句話,沒有調查權就沒有發言權。”

“單憑幾份奏摺,很多事情是看不出來的。很多幕後的東西,還需要抽絲剝繭才能查出來。現在就給二位兄長定罪,恐怕二位兄長也不會服氣。不過兒子倒是有一個建議,可以找一個理由將二位兄長調回京來。”

“這樣既方便下去調查的人查案子,也可以在若是真有內幕的情況之下,對二位兄長更好的保護。兒子以爲此事內幕很深,絕不能草率便下結論。至於幕後之人究竟是誰,兒子實在猜不出來。”

“兒子出宮日淺,對兄弟之間尚且不熟悉,更何況其他的人?這個幕後之人究竟是誰,兒子實在是猜測不出來的。兒子唯一能猜測到的,就是這個人對父皇可謂是知之甚詳,而且對父皇的這些手段,也是相當的熟悉。”

見到黃瓊,無論自己怎麼問,都是這句話,再多的也不多說。也不知道這就是黃瓊的真實想法,還是他刻意在推脫自己的皇帝,也有些無可奈何。此子的心性,自己現在也大致掌握了。他要是不想說,自己無論如何是問不出來的。

無奈之下,皇帝也只能搖頭道:“算了,你要是真的不想說,朕也沒有辦法強迫你。你的建議,朕會仔細考慮的。你原來的侍衛,在你來的時候朕已經下令全數調回東宮。朕從御林八軍之中,給你另外選了一批侍衛,此刻已經到了你的府中。”

“今後不要總是在疑神疑鬼了,朕作爲一國之君,難道連自己兒子都保護不了?朕知道你素有才幹,胸中也有城府。所以這次朕給你一個顯示才華的機會,這次朕給你十天的時間,你給朕上一個解決宗室土地兼併的摺子。”

“做好了,朕晉封你的爵位。做不好,朕會重重責罰。你母親說你是書呆子,但你自出宮以來的所作所爲,給朕的印象絕非如此。朕倒是要看看,你究竟是像你母親的說那樣,還是有如朕判斷的那樣。”

皇帝這番話雖然沒有明說,但在話裡面對黃瓊是一個不輕不重的敲打。他在話裡面明確的告訴黃瓊,你心中想著什麼,我這個當爹的還是知道的。你日常的表現,我雖說居於九重深宮,但也不是看不到。

不要以爲你沉默似金,在我面前耍滑頭,我這個當爹的就可以陪著你裝聾作啞。該做的都做到了,但這些不是沒有代價的。我知道你有能力,別問你一些事情總給你老子我東拉西扯。現在是需要你出力的時候,你就別藏著掖著了。

皇帝話裡面的意思,黃瓊又如何聽不出來?只不過皇帝最後一句話裡面,明顯與母親鬥氣的意思,他直接忽略了而已。自己出宮以來到現在,老爺子可以說已經習慣性的,想要將以前在母親身上吃的虧,在自己身上找回來,自己已經習慣了。

所以對於皇帝最後的一句話,黃瓊現在甚至連理會都懶得理會。倒是前面的那些話,卻是讓皇帝吃了一驚。太子給自己指派的那些侍衛,居然就這麼被調走了,讓黃瓊反倒是覺得自己,還真有些輕視了自己這位皇帝老子了。

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心機遠比自己當初自己預料的深得多。有些東西,他看的這不是明明白白的嗎?怎麼皇子之間,還會走到今天的這個地步?除非這些爭鬥,原本就是他有意識挑起來的。只不過現在失去了控制,脫離了他預料的範圍而已。

至於母親說自己是書呆子一事,黃瓊倒是沒有意外。雖然不知道那天自己走後,母親究竟與皇帝說了些什麼。但有一點黃瓊可以肯定,母親這麼說是爲了保護自己,纔給自己套上了一層的僞裝。

書呆子,對於剛出宮的自己,是一個不錯的保護色。只是現在看,母親這番心意恐怕明顯要落空。因爲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對母親的這個意思明顯不相信。但不管皇帝相信不相信,黃瓊知道與母親鬥,自己這位皇帝老子還要差上不止一籌。

母親是吃不了虧的這一點,黃瓊還是相信的。現在最讓他撓頭的,是皇帝讓自己針對眼下宗室兼併土地一事,拿出一個辦法來的要求。這事是一個火坑,自己要是跳進去的,搞不好連皮毛都剩不下一塊來,這一點黃瓊倒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宗室的事情,上有你這個皇帝,下有太子和文武百官,還有專門管理宗室事物的宗正寺,怎麼算都算不到自己這個郡王身上吧。宗室搞出的這堆屁事,究竟該怎麼處理,那是你們權利者之間的遊戲,管我屁事啊。

誰不知道,這個摺子一上,立馬成爲全天下宗室的死敵。就算你這個當皇帝的想做甩手掌櫃,可讓我給你背這個黑鍋,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這種得罪人的差事,你怎麼不去找太子,還有中宮那些嫡子去?就算端王與景王沒有在京,可蜀王不是還在嗎?

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有所從。你的那些嫡子都睜著血淋淋的眼睛,看著你身下的那把椅子,你要是讓他們拿出一個條陳,肯定會給你寫的天花亂墜,包你滿意。這事有的是人,願意替你去做。你又何必非得在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上,把我給拽上?

想到這裡,黃瓊苦著臉道:“父皇,天家無私事。此事涉及到天下所有宗室,都算的上是朝政。祖制,皇子非太子不得參與朝政,您讓兒子參與此事不是違反祖制嗎。兒子看,還是將此事交予太子更爲妥當一些。”

“兒子出宮日淺,從來都沒有接觸過政務。太子自幼在父皇身邊長大,又身爲太子,這政務自然是熟悉無比。以太子的才幹,以及多年來輔佐父皇處理朝政的經驗來看,此事一定會做的父皇滿意,天下宗室也滿意的。”

“況且,太子早晚都是要獨立接手政務的。此事讓太子去處理,也更加有利於太子積累經驗,給以後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這個兒子自認能力有限就不獻醜了,也省的日後御史找父皇麻煩不是嗎?”

“再說,兒子對宗室的情況,也不是很瞭解。別說外藩宗室了,便是還在京城的親王、郡王,兒子都還沒有認全。您把此事交給兒子,兒子非得搞的砸鍋不可。正像母親說的那樣,兒子其實就是一個書生。常言道:書生空談,兒子真沒有那兩下子。”

說到這裡,黃瓊看了看老爺子的臉色,小心翼翼的道:“父皇,您要是覺得晉兒子的爵位不太方便,非要找這個藉口,要不咱這個爵位不晉也行。這個郡王的爵位,兒子也沒有覺得什麼不好。您要是實在不甘心的話,便是降爵成爲郡公,兒子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混蛋,你把朝廷的爵位當成了什麼?用來討價還價的東西嗎?朕今天告訴你了,這個差事你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十天之後,你要是拿不出一個讓朕滿意的條陳來。郡公你都別想做,朕直接給你降到宣德郎。”

剛開始黃瓊的話,皇帝倒也沒有太當回事在。雖說也多少有些惱火,但是生氣還算不上。畢竟此事涉及到天下宗室,可謂是事關重大。接這個差事的人,不可能一點畏難情緒都沒有。但黃瓊後邊的話,卻是差一點沒有讓皇帝把舌頭給咬了。

自即位以來雖說多有磨難,可自真正掌握大權以來也算是平順。但大柄在握這麼多年,見過諸皇子爲了封地之事大吵大鬧的,見過爲了多弄一些永業田,想方設法討好自己的。爲了多一點開府錢,在自己討價還價的。

可像這個九兒子今天這樣,爲了不接差事願意不進爵位的,甚至哪怕是降爵的,卻是獨一份。此刻的皇帝,著實被黃瓊氣的不輕。你小子這是將爵位當什麼了,可以用來討價還價的東西嗎?

尤其是在聽到這個兒子,見到自己交給他差事。在這裡東拉西扯、推三阻四不說,寧願被降級成郡公,也不願意接這個差事,更是怒火難平。順手抄起御案上的筆筒,想都沒有想的便直接飛過去。其動作之熟練,貌似已經砸出經驗來了。

見到皇帝又一次被自己氣的失態,其實知道皇帝既然已經下了決心,鐵了心要自己來背這個黑鍋的黃瓊。一邊手忙腳亂躲著飛過來的各種物件,一邊不死心的還在掙扎道:“父皇息怒,兒子不是有意的推脫。這不是違背祖制嗎?兒子也不是沒有辦法不是?”

“再說了,兒子就是想接這個差事,也因爲對於宗室不瞭解不是嗎?這天下宗室那麼多,要是讓兒子一個個去查探,別說十天了,就是十年也查不完那。兒子不是不願意爲父皇效力,這不是實在沒有辦法嗎 ?”

聽到黃瓊還在百般找藉口推脫,停下手的皇帝指了指擺在溫德殿一個角落內,幾口不小的箱子,冷笑道:“朕不用你一個個的查探,東西早就給你準備好了。所以,你小子就別在這裡給朕找藉口了。”

“別忘了,朕不僅是你的君,更還是你的父親。別當朕真的不知道,你小子打的什麼鬼主意。明確告訴你,這個差事你接也得接,不想接也得接。在與朕討價還價,幹好了也沒有賞,幹不好懲罰加一倍。”

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三十五 賣身葬父的舉人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八百一十三章 流言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貍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七百四十章 雷劈不到寡人頭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貍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
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三十五 賣身葬父的舉人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八百一十三章 流言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貍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七百四十章 雷劈不到寡人頭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貍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黄龙县| 三台县| 平和县| 任丘市| 南康市| 贵阳市| 梓潼县| 福泉市| 城步| 连云港市| 洪洞县| 通榆县| 宁津县| 普洱| 东兰县| 沙坪坝区| 福泉市| 林西县| 芦山县| 偏关县| 浑源县| 会宁县| 武宁县| 青海省| 丰镇市| 恭城| 大港区| 巩义市| 栾川县| 益阳市| 宁城县| 卢湾区| 南丹县| 深圳市| 上高县| 武山县| 锦州市| 玛多县| 乐亭县|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