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1章 天子守國門

事實上他們的願意很快就達成了,僅僅在呂巖進南京城進行炮轟一天後,一名朝廷的使者在大量錦衣衛和一千名大唐精騎的護送下就來到了南京。

雖然這股援軍的力量並不強大,但是滿足他們的願望綽綽有餘。

決定和呂巖議和後,明朝朝廷就立刻派遣這名使者星夜南下前往南京,以阻止呂巖攻打南京。

“恭喜秦王,朝廷終意同意議和了。”

這名姓李的太監見到呂巖後笑著說道。

聽到這裡,呂巖的臉色才緩和了下來。

“這樣就好,那麼和談的使者是誰?”

呂巖看了這名太監一眼,該不是這個閹人吧。

“朝廷還是決定任命南京戶部尚書李三才和南京禮部右侍郎魏廣微爲和談使者,只是希望在這之前希望秦王你能夠停止進攻南京城?!?

李太監說道。

他來的時候,南京城外仍然是炮聲隆隆,不用說他也知道南京城裡絕對是人心惶惶。

因此沒有去找那兩個人傳旨,而是直接來到了南京找呂巖。

“哦,還是那兩個人,他們正好在我的大營裡。”

呂巖有些意外地說道。

“那真是太好了,也省得雜家再跑一趟了,不知道能否讓雜家和他們見上一面?!?

李太監一臉驚喜地說道。

呂巖點了點頭,正要讓人帶領李太監去見李三才,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你們的關外可曾發現女真人的大軍?”

呂巖問道。

“這個……”

聽到這裡,李太監有些猶豫。

看到這裡,呂巖不由冷哼一聲,然後用略帶殺氣的眼神看著他。

這可把李太監嚇得不清,他想了想。反正也不是什麼機密的事情,於是就說道:“沒錯,我們的夜不收的確發現了女真人的大軍。人數至少在兩萬人以上。”

聽到這裡,呂巖點了點頭。然後才放那名太監離開,看來女真人果然是打算進犯大明啊。

那個明朝使見到李三才和魏廣微後,一直秘密商議了兩個時辰,臉色複雜的李三才和魏廣微纔來見呂巖。

“恭喜王爺,聖上終於決定和王爺議和了?!?

李三才先是一陣恭喜道。

呂巖微微頷首,如果現在他還不議和,那麼他能做的唯有打到北京城了。

“聖上決定加封王爺你爲吳王,將福建、浙江、廣東、三省暫時交給王爺你代管?!?

李三才眼珠一轉說道。

聽到這裡。呂巖不由冷哼一聲。

“那南直隸和江西、湖廣我佔領的地盤嗎?難道你們空口白牙就想要回去?”

聽到這裡,李三才不由訕訕一笑。

他也知道要回這些地盤的可能性實在是太低,呂巖能夠停止進攻就算是不錯了。

“另外我可沒有打算就藩,我決定另立一國,能夠自己當皇帝,爲什麼要聽你們的。”

呂巖怪眼一翻道。

聽到這裡,李三才和魏廣微都是大驚,然後同時說道:“王爺萬萬使不得?!?

李三才整理了下思緒說道:“我大明祖宗有訓,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如果王爺你打算另立一國,這就是割地了,我們大明是絕對不會和王爺你議和的?!?

說到這裡,無論是李三才還是魏廣微都是一臉的驕傲。

自大明立國兩百多年以來,的確是從未和任何蠻夷議過和。

無論再艱苦的情況,大明的態度都只有一個,那就是打。

無論是李三才還是魏廣微都對此引以爲傲。

聽到這裡,呂巖卻沉默了下來。

良久之後嘴裡才喃喃地說道:“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

“沒錯。如果王爺你執意另立一國,那麼我們兩方唯有一戰耳?!?

李三才大聲說道。

這是大明最後的底線,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會同意呂巖裂土封王的。

呂巖深深地看著他們,李三才和魏廣微也毫不畏懼地回瞪著他。

“你們可知道,只要本王一聲令下,就可攻下南京城。然後本王揮師北上,完全可以殺到北京城。難道即使這樣,你們也不同意我自立一國。”

呂巖聲色俱厲地說道。

“沒錯,這是我大明朝的底線。無論是誰,只要是試圖在大明裂土封王,我們大明誓必和其血戰到底?!?

李三才亦是毫不畏懼地說道。

呂巖先是沉默一陣,然後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這纔是他喜歡的大明啊,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至少比總是喜歡割地賠款的滿清要強多了。

李三才和魏廣微雖然表面上大義凜然,事實上他們的雙腿也在悄悄地打顫。

他們都非常擔心,呂巖會不會惱羞成怒之下,將他們推出去斬首。

“好吧,本王答應了。”

呂巖忽然微笑著說道。

“你……答應了?!?

李三才和魏廣微都是一臉的驚訝。

這怎麼可能?這麼輕易地就答應了?

他們本來以爲還要費盡千辛萬苦的勸說他才答應下來。

“沒錯?!?

呂巖點了點頭道。

聽到這裡,李三才和魏廣微都是大喜。

只要這個呂巖答應了,那麼最大的障礙就掃除了,其他的就好談多了。

“王爺你不需要和你的臣子們商量一下嗎?”

李三才有些猶豫地問道。

“不需要,這些事情本王自可以一言而決?!?

呂巖霸氣凜然地說道,“不過那些地方官吏只能由我來任免?!?

呂巖說道。

“沒有問題,不過我們希望王爺你能夠奏報一下朝廷,能夠給朝廷一些體面?!?

李三才說道。

呂巖點了點頭,他最看重的還是實際利益。至於體面算什麼?

體面能拿來當飯吃嗎?

“另外吳王這個稱號我不喜歡,我就喜歡秦王?!?

呂巖說道。

“王爺你不要開玩笑了,自古以來只能封在秦地纔可以稱爲秦王。你距離秦地有著上千里路呢,要是封你爲秦王那不是讓天下百姓看笑話嗎?”

李三才搖了搖頭說道。

“但是我喜歡?!?

呂巖強調道。

“王爺你就不要任性了。封號乃是非常嚴肅的大事。豈可以隨意待之。”

李三才笑嘻嘻地說道。

呂巖差點一句我就是這麼任性脫口而出,好不容易纔忍了下來。

他想了想,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

吳王也不能算是太壞,雖然沒有秦王那麼拉風,好歹也是曾經出過一些英主的。

看到呂巖答應後,李三才和魏廣微相視一笑,看來這次和談能夠順利完成了。

“不知道王爺你以後是否可以上交一些稅賦,如果沒有江南的稅賦。朝廷恐怕很難維持下去?!?

李三才繼續說道。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現在朝廷已經真正的破產了。

不僅邊軍的餉銀難以維持,就連朝中大臣也被髮下了大筆的寶鈔以替代本色銀,至於這些寶鈔能夠買到什麼東西,每個大臣都心知肚明。

偏偏現在京城糧價暴漲,如果不貪污的話,他們就只有喝西北風去了。

一想到這裡,不知道多少人對呂巖痛罵不已。

“你們怎麼會維持不下去呢?你們的宗室佔據了那麼多的土地,爲什麼不向他們徵稅。中原至少一半的田產被那些宗室給佔據,還有山東的衍聖公府。只要向他們徵稅。你們每年至少可以多得幾十萬兩白銀?!?

呂巖冷笑著說道。

聽到這裡,李三才和魏廣微都是連連搖頭,這個吳王實在是太敢放猛話了。

“衍聖公乃是天下讀書人的表率。豈可向他徵稅。不向宗室徵稅乃是太祖皇帝親自所訂,想要向他們徵稅真是千難萬難。”

李三才說道。

事實上明朝不僅不向那些宗室徵稅,反而會從賦稅中抽出一部分,以供養那些宗室,事實上明朝的宗室絕對稱得上是明朝最大的毒瘤。

呂巖冷笑一聲,他知道自己說也是白說,因爲天啓帝是絕對不會聽從他的話,想要改變這種情況估計只有自己親自動手才行。

“想要讓我納稅也不是不可以,不過你們要用流民或者災民來換?!?

呂巖說道。

“流民和災民來換?”

聽到這裡。李三才和魏廣微都是一驚,這是什麼情況?

“將來本王打算遠征南洋。打算用流民和災民來充實南洋。”

呂巖說道。

“王爺你打算遠征南洋?”

李三才更加吃驚了。

“沒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些南洋蠻夷不服王化,對我大明多有不敬,故本王決定派遣幾萬大軍遠征南洋。”

呂巖說道。

對大明多有不敬,他們怎麼不知道。

李三才和魏廣微暗暗想道。

不過他們都覺得此事事關重大,還是稟明朝廷再做決定。

“那些流民也是大明子民,我們沒有權力答應,此事還需上奏朝廷?!?

李三才想了想說道。

“無妨,你們只需要知道,沒有流民,本王一釐銀子都不會給你們?!?

呂巖說道。

他們又商議了一些其他事,比如如何聯手抗金的事情。

呂巖打算暫時派遣三萬名將士前往東江和朝鮮,在那裡牽制女真人。

因爲他不想在遼東和明軍攪和在一起,現在兩方絕對談不上信任,反而是互相提防。

如果攪和在一起,他們彼此的戰鬥力不會上升,只會下降,說不定還會發生背後捅刀子的事情。

等他積累足夠多的兵力後,他纔會對遼東的女真人發動全面進攻。

他們一直商議了數個時辰,由於呂巖的讓步,很多事情都得到了順利解決。

這讓李三才和魏廣微都感到非常高興,看來能夠圓滿地完成此次任務了。

“另外我還有一件事恭喜王爺?!?

李三才笑著說道。

“本王何喜之有?”

呂巖一臉疑惑地問道。

“聖上知道王爺你已經二十歲仍未結婚,故決定將一位皇妹下嫁於王爺,難道這不是喜事嗎?”

李三才笑著說道。

第19章 接戰第33章 瘋狂備戰第18章 進軍石城島第46章 軍功爲王第3章 武安君白起第142章 歷史的岔道第72章 馬公鎮第162章 意外的相逢第185章 炮灰第86章 魏武卒第109章 女真來使第175章 宮本武藏第101章 震盪第84章 雜家一定要他死第109章 女真來使第105章 議攻鳳陽第85章 聯合會剿第4章 怯薛第58章 雞犬不留第152章 曼古歹戰術VS牆式衝鋒第9章 義贈戰馬第147章 閹割全世界第10章 未來的打算第47章 重回廣寧124章 北上勤王第117章 決戰鳳陽(八)第72章 馬公鎮第5章 朋友第38章 激戰第180章 影帝鳥居土佐第65章 賈詡第14章 神射手甘蠅!第201章 第二次本能寺之變第41章 玄甲精騎第88章 四省督師第2章 鐵鷹銳士第91章 詐敵第89章 彭湖小戰第182章 騎兵揚威(一)第95章 擊賊神機石榴炮第13章 不射之射第128章 呂布出馬第82章 惠民政策第63章 奴才的重要性第187章 最後的衝鋒第41章 玄甲精騎第140章 撤退第186章 冷酷的戰爭第188章 大勝第180章 影帝鳥居土佐第189章 登陸本州第113章 決戰鳳陽(三)第113章 決戰鳳陽(三)第143章 王府大總管第89章 彭湖小戰第185章 炮灰第151章 男人的浪漫第45章 計劃第73章 收買人心第177章 忍者第129章 呂布揚威第135章 莽古爾泰第119章 永世之敵第182章 騎兵揚威(一)第10章 未來的打算第27章 臉色精彩的陳家兄弟第85章 聯合會剿第29章 迎佔援軍第151章 男人的浪漫第38章 激戰第86章 魏武卒第154章 火槍手之間的戰爭第15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186章 冷酷的戰爭第18章 進軍石城島第76章 入寇詔安第135章 莽古爾泰第141章 秦良玉第118章 議和第97章 投降(二)第73章 收買人心第115章 決戰鳳陽(五)第121章 天子守國門第53章 鄧子龍第133章 各方反應(二)第152章 曼古歹戰術VS牆式衝鋒第117章 決戰鳳陽(八)第33章 瘋狂備戰第195章第117章 決戰鳳陽(八)第20章 彌串堡第184章 騎兵揚威(三)第117章 決戰鳳陽(八)第151章 男人的浪漫第59章 頭可斷,血可流第173章 比試第52章 揚帆南下第197章 援軍第35章 下馬威第59章 頭可斷,血可流
第19章 接戰第33章 瘋狂備戰第18章 進軍石城島第46章 軍功爲王第3章 武安君白起第142章 歷史的岔道第72章 馬公鎮第162章 意外的相逢第185章 炮灰第86章 魏武卒第109章 女真來使第175章 宮本武藏第101章 震盪第84章 雜家一定要他死第109章 女真來使第105章 議攻鳳陽第85章 聯合會剿第4章 怯薛第58章 雞犬不留第152章 曼古歹戰術VS牆式衝鋒第9章 義贈戰馬第147章 閹割全世界第10章 未來的打算第47章 重回廣寧124章 北上勤王第117章 決戰鳳陽(八)第72章 馬公鎮第5章 朋友第38章 激戰第180章 影帝鳥居土佐第65章 賈詡第14章 神射手甘蠅!第201章 第二次本能寺之變第41章 玄甲精騎第88章 四省督師第2章 鐵鷹銳士第91章 詐敵第89章 彭湖小戰第182章 騎兵揚威(一)第95章 擊賊神機石榴炮第13章 不射之射第128章 呂布出馬第82章 惠民政策第63章 奴才的重要性第187章 最後的衝鋒第41章 玄甲精騎第140章 撤退第186章 冷酷的戰爭第188章 大勝第180章 影帝鳥居土佐第189章 登陸本州第113章 決戰鳳陽(三)第113章 決戰鳳陽(三)第143章 王府大總管第89章 彭湖小戰第185章 炮灰第151章 男人的浪漫第45章 計劃第73章 收買人心第177章 忍者第129章 呂布揚威第135章 莽古爾泰第119章 永世之敵第182章 騎兵揚威(一)第10章 未來的打算第27章 臉色精彩的陳家兄弟第85章 聯合會剿第29章 迎佔援軍第151章 男人的浪漫第38章 激戰第86章 魏武卒第154章 火槍手之間的戰爭第15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186章 冷酷的戰爭第18章 進軍石城島第76章 入寇詔安第135章 莽古爾泰第141章 秦良玉第118章 議和第97章 投降(二)第73章 收買人心第115章 決戰鳳陽(五)第121章 天子守國門第53章 鄧子龍第133章 各方反應(二)第152章 曼古歹戰術VS牆式衝鋒第117章 決戰鳳陽(八)第33章 瘋狂備戰第195章第117章 決戰鳳陽(八)第20章 彌串堡第184章 騎兵揚威(三)第117章 決戰鳳陽(八)第151章 男人的浪漫第59章 頭可斷,血可流第173章 比試第52章 揚帆南下第197章 援軍第35章 下馬威第59章 頭可斷,血可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都县| 隆尧县| 花垣县| 昭通市| 建始县| 曲沃县| 楚雄市| 河东区| 商都县| 修文县| 邓州市| 博爱县| 枣强县| 东安县| 扎鲁特旗| 朔州市| 大足县| 抚远县| 藁城市| 荔浦县| 平乐县| 平乡县| 蒙山县| 泰来县| 洛阳市| 新乐市| 南阳市| 昆山市| 沁源县| 抚松县| 南汇区| 京山县| 张家界市| 德江县| 榆中县| 宁远县| 安龙县| 从江县| 灵山县| 郴州市|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