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0章 攻城

無論南京城牆上的大臣們如何恐懼痛罵,無論李三才如何苦苦哀求,呂巖始終沒有改變進攻南京的打算。

他帶著手下一干將領和侍衛來到了後世的紫金山腳下,這上邊埋葬著明太祖朱元璋。

看到這裡,無論是李三才還是魏廣微都是感到雙腿直打顫。

你打算攻打南京城就算了,難道你還打算攻打皇陵。

要是太祖的皇陵被打了下來,那麼天都要塌了。

於是李三才連忙問道:“秦王你可是打算攻打皇陵?”

呂巖搖了搖頭,“太祖皇帝是位真正的英雄,他是我最佩服的一個人,我怎麼會攻打他的陵墓。”

李三才和魏廣微先是一怔,然後一臉古怪地看著呂巖,很難想象這種話竟然是從一位反賊的口中說出來。

呂巖嘆了口氣,在後世一直有種說法,那就是自古以來江山得位之正,無人可以超過朱元璋,那是因爲朱元璋將漢族從異族的手中解救了出來。

雖然經過滿清的大量抹黑,將朱元璋進行種種醜化。

但是這絕對掩蓋不了朱元璋對漢族立下的種種功績。

如果可以的話,他倒是想上山給朱元璋上柱香,但是恐怕山上的那些守不會歡迎他。

“你們難道不打算回到南京城去嗎?我可以讓我的士兵放你們進去。”

呂巖微帶壞笑地對李三才和魏廣微說道。

李三才和魏廣微臉色一紅,然後連忙搖了搖頭。

呂巖的大軍很快就要發動對南京城的進攻,他們又如何願意回去南京城。

萬一南京城被他打了下來,說不定他們還不會死在亂兵之中。

於是李三才說道:“不,我們打算留在這裡勸說秦王你能夠和朝廷議和。”

這個時候李三才也不說招撫了,這個時候再說招撫就是笑話了。

呂巖懶得搭理他們。就任由他們跟著他。

如果他們要是敢囉嗦的話,他是絕對不介意將他們趕回南京城的。

在這期間,李三才還向提出了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無錫大牢裡關押著上百名東林黨師生。李三才希望他能夠放過這些師生。

對此呂巖感到非常爲難。

自古以來,特別是在中國。文人都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羣體。

自漢代一直到明清,文人都是整個中國的統治階級,享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雖說明面上皇族是中國的統治者,但是事實上統治中國的一直是文人集團。

他們雖然做出了一些惡行,但是也同時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國古文化。

比如唐詩,宋詞,幾乎所有關於文學方面的成就都是由這個團體來創造的。

甚至連明末一些火器的改進那些士大夫也參與了進來,最典型的就是孫元化。

對於中國的古文化。中國周邊的幾個國家是發自內心的崇拜。

比如倭國就很崇拜唐朝文化,也特別喜歡三國,三國遊戲被他們做得滿世界都是,可能連中國人都未必有日本人瞭解三國。

而朝國也自稱繼承了明朝的文化,對於明朝,從朝鮮的史書記載來看都是發自內心的崇拜,對明朝動輒以父母之邦稱謂,沒有絲毫的作僞。

同時他們對現在的中國文化充滿了鄙視,因爲他們認爲中國親手毀掉了自己的文化。

因爲很多人連四書五經都沒讀過,他們對於中國的古文化不僅不瞭解。反而只會跟風一味的抹黑,覺得這是封建糟粕。

這些人中很多隻瞭解子曰和一些唐詩宋詞,甚至只瞭解一些四大名著。以爲這些纔是真正的中國文化。

卻不知道在正統士大夫的眼中,無論是詩詞還是小說,都只是小道而已。

詩詞還好,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文化的一部,有些還非常不錯,比如《正氣歌》,《滿江紅》等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

但是現在文天祥和岳飛已經被開除了民族英雄的隊伍,因此只能讓外人鄙夷不已。

被後人捧爲聖典的四大名著在那些傳統的士大夫看來。根本就是連臺面都上不得的東西,最多隻能算是消遣的讀物而已。

有些甚至連讀物都算上。只能算是淫詞豔曲而已。

將這些當成中國的古文化,完全是對中國古文化的侮辱。

中國的古文化的精華應該是四書五經。諸子百家,《菜根譚》,王陽明的心學,這些足以開宗立派的東西才真正算得上是優秀的中國古文化。

可惜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東西竟然被人刻意地遺忘,四大名著反而成了中國古文化的象徵,真是可笑可悲可嘆。

至於爲什麼中國的文化會被理解成這個樣子,當然是事情的背後有著非常複雜的背景。

而且由於文人掌史書,很多史書都是由文人記載,他們的某些著作會被後世當成研究當時的史料所用,因此文人集團歷來也被統治者所忌。

有些統治者總是喜歡阿諛奉承,容不得一句惡言,對於那些罵自己的文人,甚至懷念舊朝的文人動輒打殺。

也有的統治者做了一些壞事,又不喜歡這些事這些事記於史書之上。

於是對文人進行抹黑、打壓,迫害,甚至是殺害,各種明面上的招數,擺不上臺面的陰招,幾乎是一招接一招。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恨不能徹底地消滅這個團體。

完全可以說,文人絕對是多災多難的一個羣體。

但是呂巖卻知道,在這個年代想要治國就得靠文人這個團體。

因爲這是個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不可能人人都識字。

你如果想在這裡搞人民民*主專政,然後找一個不識字的農民或者工人來當縣太爺,那我要說的就是你根本就是個混球。

連狀子都看不懂,你怎麼去斷案,還不是任由那些滑吏玩弄。

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當時時代的特徵。不能像王莽那樣在漢朝的時候就搞解放奴隸,這樣只能讓後世的人笑話。

所以呂巖並不打算過於得罪文人這個集團,反而他仍然像是明朝那樣繼續重用文人。

但是他們在呂巖的大軍佔領無錫時不停地抹黑他的軍隊。這就讓呂巖感到無法容忍了。

事實上呂巖認爲那些軍隊做的沒錯,剛剛佔領一座城市時的確是穩定壓倒一切。

任何膽敢在這個時候試圖攪風攪雨的人都應該被人以雷霆手段消滅掉。

那些東林黨自以爲在民衆中有著很高的威望。就可以隨便抹黑他的軍隊,這是呂巖絕對無法接受的。

但是將他們殺了又有些處罰太重,因此呂巖乾脆決定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先將他們全部發配到臺灣,然後再發配到南洋,斷了他們這輩子的仕途之路,想必能夠讓他們感到後悔終生。

只要不將他們殺了,史書也不會怎麼寫他的不是。

得知呂巖的決定後,李三才簡直感到如同五雷轟頂。

他怎麼可以這樣對待那些士子?

他們可都是東林黨的忠實支持者。將來要入朝爲官的。

於是他接連向呂巖勸諫,認爲他應該對讀書人寬大爲懷,只有這樣纔是一位仁君的風範。

但是來自後世的呂巖哪裡會被這些小把戲給騙倒。

寬大也有個限度,非常時期應行非常之事。

現在正值馬上打天下之時,可不是講究法律的時候。

如果這個時候對那些心懷異心的人寬大,將來還不被他們騎到頭上拉屎拉尿。

因此他斷然拒絕了李三才,並且將他趕了出去。

告訴他再敢煩他,就別他不客氣。

第二天,呂巖的士兵用完飯後就開始構建炮臺。

呂巖讓他們將炮臺儘量建得高一點,先居高臨下幹掉南京城頭的火炮再說。

沒辦法。咱欺負就是你的炮打不遠。

數千人不停地勞作嚇壞了城頭上的明朝大臣們,看到這裡,他們當然知道呂巖想要幹什麼。

但是此刻的他們又能幹什麼呢?率兵主動出擊?恐怕沒有一個人有這種膽量。

於是只能看著外邊的炮臺越建越高。最後超過了城頭。

然後那些紅夷大炮不停地開火,將南京城頭的火炮一一敲掉。

就連城頭的一些明軍也被炮彈給砸中,一時之間明軍紛紛視上城牆爲畏途。

到了此時,那些勳貴和重臣們都知道到了生死關頭。

於是紛紛撒出了大筆的銀子獎勵給那些軍士,希望他們能夠奮勇做戰,守好南京城。

得到了大筆的銀子後,那些軍士們果然是士氣大增。

但是接下來呂巖又開始修建炮臺了,這次的炮臺距離南京城更近。

距離南京城的城牆只有兩百步而已。

在這種距離上,火炮的威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再加上這些火炮都是艦船中層和下層的口徑最大的重炮。每一炮都能對城牆造成巨大的傷害。

而且爲了攻下南京城,呂巖調來的火炮數量非常多。足足有四百門之多。

看到南京城外那四百門火炮,那些勳貴和官員都是感覺頭皮發麻。

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於是接下來猛烈的炮擊就開始了。400門火炮同時開炮的聲音絕對是驚天動地。

大量的炮彈不停地砸在南京城的城牆上,砸得城牆上的磚石不停地掉落。

看這這裡,那些軍士都是恐慌無比,本來剛剛高漲的士氣再次低落了下來。

南京城中的勳貴和高官們也都是無比的絕望,他們知道這樣下去,南京城的城牆被轟塌是遲早的事情。

因此他們都只能不停地祈禱,希望朝廷趕緊派人前來救援他們。()

第125章 登陸天津第62章 獵頭族的偷襲第106章 王霸之氣第135章 莽古爾泰第200章 藤堂高虎第184章 騎兵揚威(三)第150章 牆式衝鋒第12章 小村大戰第153章 羣豹橫奔箭第5章 朋友第57章 海盜村第157章 鄉試第24章 大戰初始第43章 潑天大功第110章 血的代價第122章 選賢令第137章 決戰就在今日第196章 攻城第131章 生擒代善第88章 四省督師第196章 攻城第33章 瘋狂備戰第133章 各方反應(二)第163章 意外的相逢(二)第88章 四省督師第162章 意外的相逢第146章 西進與南下第101章 震盪第108章 憤怒的青年第110章 血的代價第57章 海盜村第149章 馬尼拉(二)第21章 飛衛與紀昌第69章 賈詡獻策第34章 復仇號第182章 騎兵揚威(一)第126章 合兵一處第29章 迎佔援軍第57章 海盜村第48章 重回廣寧(二)第152章 曼古歹戰術VS牆式衝鋒第187章 最後的衝鋒第74章 銅山水寨第61章 戰爭第12章 小村大戰第29章 迎佔援軍第71章 彭湖水寨第41章 玄甲精騎第98章 開戰第151章 男人的浪漫第109章 女真來使第49章 上官燕第185章 炮灰第154章 火槍手之間的戰爭第119章 永世之敵第20章 彌串堡179章 兵分兩路第16章 箭驚四座第34章 復仇號第142章 歷史的岔道第140章 撤退第102章 **楊漣第184章 騎兵揚威(三)第80章 虎父犬子第162章 意外的相逢第41章 玄甲精騎第102章 **楊漣第142章 歷史的岔道第108章 憤怒的青年第32章 霸王項羽第14章 神射手甘蠅!第6章 前往遼陽城第153章 羣豹橫奔箭第185章 炮灰第92章 神臂弓vs火繩槍第9章 義贈戰馬第173章 比試第105章 議攻鳳陽第53章 鄧子龍第112章 決戰鳳陽(二)第102章 **楊漣第133章 各方反應(二)第75章 火龍出水第42章 生擒阿敏第38章 激戰第184章 騎兵揚威(三)第118章 議和第180章 影帝鳥居土佐第14章 神射手甘蠅!第87章 荷蘭人來犯第157章 鄉試第90章 示敵以弱第42章 生擒阿敏第99章 潰敗第131章 生擒代善第2章 鐵鷹銳士第194章 澤庵第144章 殘暴的魔王第174章 比試(二)
第125章 登陸天津第62章 獵頭族的偷襲第106章 王霸之氣第135章 莽古爾泰第200章 藤堂高虎第184章 騎兵揚威(三)第150章 牆式衝鋒第12章 小村大戰第153章 羣豹橫奔箭第5章 朋友第57章 海盜村第157章 鄉試第24章 大戰初始第43章 潑天大功第110章 血的代價第122章 選賢令第137章 決戰就在今日第196章 攻城第131章 生擒代善第88章 四省督師第196章 攻城第33章 瘋狂備戰第133章 各方反應(二)第163章 意外的相逢(二)第88章 四省督師第162章 意外的相逢第146章 西進與南下第101章 震盪第108章 憤怒的青年第110章 血的代價第57章 海盜村第149章 馬尼拉(二)第21章 飛衛與紀昌第69章 賈詡獻策第34章 復仇號第182章 騎兵揚威(一)第126章 合兵一處第29章 迎佔援軍第57章 海盜村第48章 重回廣寧(二)第152章 曼古歹戰術VS牆式衝鋒第187章 最後的衝鋒第74章 銅山水寨第61章 戰爭第12章 小村大戰第29章 迎佔援軍第71章 彭湖水寨第41章 玄甲精騎第98章 開戰第151章 男人的浪漫第109章 女真來使第49章 上官燕第185章 炮灰第154章 火槍手之間的戰爭第119章 永世之敵第20章 彌串堡179章 兵分兩路第16章 箭驚四座第34章 復仇號第142章 歷史的岔道第140章 撤退第102章 **楊漣第184章 騎兵揚威(三)第80章 虎父犬子第162章 意外的相逢第41章 玄甲精騎第102章 **楊漣第142章 歷史的岔道第108章 憤怒的青年第32章 霸王項羽第14章 神射手甘蠅!第6章 前往遼陽城第153章 羣豹橫奔箭第185章 炮灰第92章 神臂弓vs火繩槍第9章 義贈戰馬第173章 比試第105章 議攻鳳陽第53章 鄧子龍第112章 決戰鳳陽(二)第102章 **楊漣第133章 各方反應(二)第75章 火龍出水第42章 生擒阿敏第38章 激戰第184章 騎兵揚威(三)第118章 議和第180章 影帝鳥居土佐第14章 神射手甘蠅!第87章 荷蘭人來犯第157章 鄉試第90章 示敵以弱第42章 生擒阿敏第99章 潰敗第131章 生擒代善第2章 鐵鷹銳士第194章 澤庵第144章 殘暴的魔王第174章 比試(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迭部县| 平山县| 镇安县| 龙山县| 周至县| 玉田县| 舒兰市| 太仆寺旗| 寻乌县| 威信县| 松江区| 图木舒克市| 疏勒县| 甘孜| 张掖市| 昂仁县| 巨野县| 周至县| 伊金霍洛旗| 牙克石市| 城固县| 武城县| 咸阳市| 桃园县| 大埔县| 石景山区| 紫金县| 庆城县| 滦平县| 嫩江县| 开封市| 红原县| 刚察县| 黑山县| 吉隆县| 赤城县| 偏关县| 林甸县| 连平县| 怀来县| 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