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5章 忐忑不安

在江文龍突然停下來的時候,白華偉與劉尊嶺都沒反應過來。直到江文龍朝他們身後看過去,兩人才回過頭去。

通信參謀已經(jīng)走了過來,而且神色很嚴肅。

“有消息了嗎?”劉尊嶺搶在白華偉前面問了出來。

大戰(zhàn)在即,艦隊司令部的氣氛很緊張,而白華偉的一舉一動都給了參謀很大的壓力,讓氣氛變得更加緊張。

雖然現(xiàn)在的艦隊司令官是白華偉,但是艦隊司令部的官兵都是劉尊嶺帶出來的。

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都應該從容面對。

“第一輪偵查行動已經(jīng)結束,幾乎所有的巡邏機都遭到攔截,暫時無法確定紐蘭艦隊的準確方位。”

在通信參謀說這句話的時候,江文龍走了過去,接過了他手上的電文。

有一大疊,不過每張電文的內容都很簡短,大多隻有一句話,少數(shù)複雜一點的,也只是多了幾組數(shù)據(jù)。

雖然只是一些數(shù)字,但是在參謀軍官眼裡,這就是情報。

江文龍沒囉嗦,立即走到海圖前,把這些數(shù)據(jù)標了上去,而且採用不同顏色的圖標加以區(qū)分。

在他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白華偉與劉尊嶺走了過去。

這類圖上作業(yè)是參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如果說在幾十年前,也就是白止戰(zhàn)之前的那個時代,還能夠憑藉天賦,以及好得出奇的運氣,一躍成爲艦隊司令官,那麼在此後,培養(yǎng)艦隊指揮官就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而且有固定套路。

簡單的說,就是從參謀做起!

要說的話,這也是白止戰(zhàn)開的頭。

正是如此,在帝國海軍學院,參謀專業(yè)的學員必須掌握大量專業(yè)技能,而且沒有人能夠例外。

用白華偉的話來說,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沒花多少功夫,江文龍就把收到的數(shù)據(jù)全都標註在了海圖上。

情況一目瞭然,根本就不用做太多的介紹。

在中轉島東北,有一片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千米的橢圓形海域爲暗區(qū),沒有一架偵察機進入這片海域。

關鍵,這片海域呈現(xiàn)東西狹長的走向。

也就是說,紐蘭艦隊已經(jīng)在向東航行!

最有力的證據(jù)就是,已經(jīng)有巡邏機到達中轉島西北,而且完成了搜尋任務,並沒有找到紐蘭艦隊。

照此推斷,紐蘭艦隊最遲在12日下午就已經(jīng)轉爲向東航行,而且航速一點都不慢。

溜了?

想到這裡,白華偉翻出一份在下午收到的電文,還仔細看了一遍。

確實沒有記錯,登陸中轉島的紐蘭陸戰(zhàn)隊已經(jīng)停止進攻,只不過沒有撤退,準確說是退到了灘頭陣地附近。

紐蘭軍隊已經(jīng)轉攻爲守,並且著手加強了登陸場的防禦力度。

按照投入的力度看,今後幾天都不會發(fā)動進攻。

顯然,登陸部隊調整作戰(zhàn)部署肯定跟艦隊有關。

如果艦隊沒有撤走,登陸的紐蘭陸戰(zhàn)隊會放棄進攻?

打到現(xiàn)在,守衛(wèi)中轉島的帝國軍隊已經(jīng)退到了機場的西南角,僅僅控制了塔臺附近的一小片地區(qū)。也就是依託塔臺,以及附近的機庫等牢固建築物,守軍才能夠頂住紐蘭陸戰(zhàn)隊的進攻。問題是,在物資即將耗光的情況下,就算守軍官兵個個都悍不畏死,也不等於不會被敵人消滅。

即便按照最樂觀的估計,守軍最多能堅持到15日。

原因也很簡單,上一次物資補給是在9日夜間。此後就因爲丟掉了制空權,而且海岸線全被紐蘭軍隊控制,沒辦法用運輸機與潛艇爲守軍提供物資。在9日夜間,送上島的其實就只有500千克口糧。

這點物資,最多夠3天。

哪怕節(jié)約使用,而且戰(zhàn)鬥減員還會降低消耗量,也就只能多堅持2到3天。

關鍵還有,中轉島上沒有水源!

雖然在第二次全球大戰(zhàn)之後,帝國海軍在島上挖了幾口深井,此後還安裝了一套非常先進的,靠太陽能驅動的海水淡化裝置,淡水供應基本實現(xiàn)了自給自足,但是這套裝置在開戰(zhàn)首日就被摧毀,守軍此後依靠的,其實是儲存在地下設施裡面的淡水,以及收集雨水獲得的少量淡水。

這些淡水,在明天就將全部耗光!

沒有食物,餓著肚皮還能夠堅持戰(zhàn)鬥幾日。

如果沒有水喝,即便是健康的成年人,也只能堅持2到3日。如果進行高強度戰(zhàn)鬥,最多就2天。

要命的是,中轉島在亞熱帶,秋季的日照極爲充足,日間最高氣溫始終都在30攝氏度左右。

按守軍的報告,現(xiàn)在最缺的就是淡水。

爲了堅持更久,守軍的指揮官已經(jīng)下令集中管理飲用水,並優(yōu)先保證戰(zhàn)鬥人員。爲了讓戰(zhàn)鬥人員保持狀態(tài),甚至有一部分重傷員拒絕接受治療,要求軍醫(yī)把注射用的葡萄糖水當飲用水使用。

只是,最多就3天。

如果無法在15日之前解決淡水問題,守軍官兵肯定沒法見到16日的太陽。

可見,中轉島已經(jīng)唾手可得。

那麼,紐蘭軍隊爲什麼還要轉守爲攻?

讓老天爺解決負隅頑抗的守軍官兵嗎?

顯然,老天爺很不靠譜。

只需要下一場小雨,守軍官兵就能多堅持幾日。

雖然晝間氣溫很高,而且經(jīng)常是晴空萬里,但是海洋氣候本身就變幻不定,何況西東望洋那邊的颱風還沒過去。沒有敢保證,晴朗天氣會一直維持下去,而不會在某個晚上下一場瓢潑大雨。

其實,在過去幾天,就有幾片積雨雲(yún)層靠近中轉島,只是沒有飄到中轉島上空。

顯然,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之前在中轉島北面活動的紐蘭艦隊已經(jīng)轉移,至少對戰(zhàn)術做了調整。

這意味著,紐蘭艦隊指揮官已經(jīng)有所察覺,或者是料到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即將殺到。

只是,這片海域實在太大了。

東西長超過3000千米,南北寬也在1500千米以上。

如此大的範圍,肯定沒辦法發(fā)起攻擊。

不是害怕?lián)p失,而是成功的概率幾乎爲零。

不管是艦載航空兵,還是空軍出動轟炸機,都需要保證攻擊的突然性,即以突襲爲主要進攻手段。

如果失去了突然性,攻擊行動肯定會遭受失敗。

其實,突襲本身就是進攻的一大特點。

道理也很簡單,跟防禦的一方比,進攻方本身就有兵力不足、戰(zhàn)場控制能力差、情報不夠準確等弊端。

即便到了現(xiàn)在,這種優(yōu)劣對比都沒有多大改變。

比如,受飛行速度、航程等性能限制,艦載預警機很難伴隨攻擊機羣執(zhí)行任務,很多時候也飛不了那麼遠。相對的,在防禦作戰(zhàn)當中,預警機有不可取代的價值。很明顯,進攻的一方需要在沒有預警機協(xié)助的情況下,挑戰(zhàn)獲得預警機支持的防空戰(zhàn)鬥機,也就很難掌握戰(zhàn)場主動權。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連突襲都辦不到,那就肯定會鎩羽而歸。

顯然,發(fā)動突襲的先決條件,其實就是掌握目標的準確方位。

之前,發(fā)生在東陸心海的那場戰(zhàn)鬥就是最好的證明。

關鍵還有,東陸心海的面積還不到100萬平方千米!

也就是說,如果採用迢曼空軍的戰(zhàn)術,用“機海戰(zhàn)術”來補上情報不足的漏洞,恐怕要損失幾百架轟炸機。

此外,還沒有足夠大的把握。

現(xiàn)在該怎麼辦?

雖然只能繼續(xù)等待,但是白華偉心裡有點忐忑。

不是害怕遭到打擊。

其實,在決定從東邊繞過霍瓦依羣島,殺到紐蘭艦隊後方的時候,白華偉就料想到了最壞的結果。

當時,他就做了最壞的思想準備。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先遭到攻擊,就肯定能夠找到紐蘭艦隊。哪怕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喪失了作戰(zhàn)能力,空軍的100多架轟炸機也能夠幹掉紐蘭艦隊,讓5艘紐蘭航母全都沉到海底。

就算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全軍覆沒,也還有第六十一特混艦隊可用。

此外,幾個月之後,還有數(shù)艘航母加入東望洋艦隊。

相比之下,紐蘭海軍的家底就沒有這麼優(yōu)厚了。

如果此戰(zhàn)遭受慘敗,紐蘭海軍不但要損失5艘航母,還包括這5艘航母上的幾萬名海軍官兵。

別說是幾個月,就算用1年時間,也未必能夠恢復元氣。

只是培訓幾萬名官兵就需要大量時間,而且就算培養(yǎng)出來了,也只是沒有經(jīng)受過戰(zhàn)火磨練的新兵。

顯然,這就是白華偉干預打消耗戰(zhàn)的底氣。

讓白華偉感到忐忑的是,如果斯塔克已經(jīng)做出準確判斷,就很有可能選擇撤退,也就能全身而退。

放跑紐蘭艦隊,那才真的是後患無窮。

在衛(wèi)星系統(tǒng)完蛋後,只是依靠巡邏機與巡邏艦,要在茫茫大海上找到一支艦隊,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何況,紐蘭空軍擁有足夠多的戰(zhàn)略轟炸機,能用來壓制部署巡邏機的基地。

跟紐蘭艦隊在東望洋打“游擊戰(zhàn)”,帝國海軍肯定會吃虧,即帝國海軍需要保護的海域更加廣闊,需要守護的航線更加漫長,也就需要在護航作戰(zhàn)當中投入更多,而且是更強大的作戰(zhàn)力量。

此外,還有分佈廣泛的島嶼基地。

從這個角度看,哪怕是拼個兩敗俱傷,也絕對不能放跑紐蘭艦隊。

不過,最爲關鍵的,其實是戰(zhàn)略層面上的考量。

之前,白華偉已經(jīng)暗示了江文龍,帝國高層並沒打算按照全面戰(zhàn)爭的標準,來打完這場全球大戰(zhàn)。

要想迅速結束這場大戰(zhàn),關鍵就得逼退紐蘭共和國。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讓紐蘭當局清楚的認識到,繼續(xù)打下去只會一敗塗地,從而考慮跟帝國進行停戰(zhàn)談判。

顯眼,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殲滅紐蘭艦隊。

按照戰(zhàn)前做的推演,如果沒有能夠在開戰(zhàn)之後殲滅紐蘭艦隊,哪怕粉碎了紐蘭海軍攻打霍瓦依羣島的作戰(zhàn)行動,也會讓戰(zhàn)爭持續(xù)下去。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也就是紐蘭海軍退守本土,並依託本土抗衡帝國海軍。因爲沒辦法在近期出兵孤大陸,所以對帝國來說,要想在近期結束大戰(zhàn),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沒有掌握絕對優(yōu)勢的情況下跟敵人妥協(xié),而且肯定會扯上迢曼帝國。

果真如此,那就意味著這場仗白打了。

對待這場戰(zhàn)爭,帝國的底線就是打垮迢曼帝國,稱霸世界島,或者說是消滅世界島上最有威脅的對手。

看得長遠一點,也只有在稱霸世界島之後,帝國才能遠征孤大陸。

在歷史上,世界島上的霸權國家,無一例外的都是在稱霸世界島之前,準確說是稱霸世界島的過程當中被對手打垮。

這個對手,主要就是紐蘭共和國這類離岸國家。

也就是說,如果沒辦法打垮迢曼帝國,那麼幾十年之後,當大戰(zhàn)再次爆發(fā),被打敗的就會是樑夏帝國。

當然,新軍事學說將失去存在的土壤。

其實,戰(zhàn)術上的問題也不能忽視。

按照之前做的兵棋推演,在首輪進攻遭遇挫折之後,哪怕只是沒達到預期目的,紐蘭海軍都有可能當縮頭烏龜。

打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這方面的徵兆。

比如,中轉島久攻不下。

雖然不清楚紐蘭海軍的作戰(zhàn)計劃,但是首先攻打中轉島,表明紐蘭當局的目的是吞下整個霍瓦依羣島。

那麼,用在中轉島上的時間肯定不會太多。

用最強的第1陸戰(zhàn)師去攻打一個彈丸小島,也足以證明,紐蘭海軍想一鼓作氣的拿下中轉島。

通常,就3到5天。

這可不是幾十年前,因爲缺乏適合攻堅的武器,登陸作戰(zhàn)一打就是幾十天。依靠各種先進的武器,比如能夠穿透幾十米厚的沙土,或者是幾米厚的混凝土的鑽地炸彈,攻堅作戰(zhàn)不再是難題。

何況,中轉島的防禦工事根本算不上堅固。

因爲缺乏淡水,用海水替代的話,混凝土的強度會降低許多,所以在過去幾十年裡,帝國海軍一直都不是很重視中轉島。要不然,肯定會部署更多作戰(zhàn)部隊,也會修建更多的永備工事。

打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超過了5天。

雖然守軍最多能夠堅持到15日,也就是還能堅持3天,但是表現(xiàn)出的戰(zhàn)鬥力,像是能夠堅守3個月。

那麼,紐蘭海軍有沒有可能已經(jīng)放棄了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正在向東航行的就未必是特混艦隊,至少不是擁有航母的主力特混艦隊。

另外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冒牌貨!?

要是的話,斯塔克指揮的特混艦隊在哪裡,或者說,正在去哪裡?

就是這個問題讓白華偉忐忑不安。

這次要是撲了個空,後果將不堪設想!

第518章 聲東擊西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94章 鐵血首輔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402章 厲害的對手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22章 遠赴他鄉(xiāng)第265章 應景的第277章 冤大頭第335章 最終的推測第229章 運乎命乎第577章 會師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124章 特種部隊第353章 快準狠第257章 糖衣炮彈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196章 最後一吉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231章 陸航軍官造反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248章 主力上場第200章 心裡話第153章 有限目標第163章 局勢明朗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50章 破甲連弩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第639章 新的威脅第87章 挨炸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200章 大起大落第101章 負重前行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161章 未戰(zhàn)先怯第92章 “蒼隆”末途第565章 去向不明第189章 乾著急第8章 南轅北轍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629章 命不該絕第295章 未來的總司令第467章 取捨第372章 拖延爲主第479章 策劃第133章 內在關係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86章 千里眼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61章 似曾相似第482章 拉鋸戰(zhàn)第86章 關鍵課題第465章 表決心第452章 絕境反擊第60章 輾轉歸隊第108章 再接再厲第146章 主炮開火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179章 空天戰(zhàn)力第46章 戰(zhàn)略要地第79章 佯攻行動第249章 洛福斯的號召第623章 天下大亂第617章 全速突擊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540章 第二戰(zhàn)場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511章 要害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74章 先發(fā)與後發(fā)第306章 把話挑明第534章 靈活應變第442章 二號主角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532章 朝著目的前進第42章 戛然而止第178章 以卵擊石第566章 放下心來第631章 解脫第40章 九天雷霆第223章 飛來橫禍第449章 等待機會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441章 雄心壯志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180章 趕盡殺絕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237章 各取所需第181章 情況有變第573章 防空作戰(zhàn)第37章 基本盤第590章 最後的遠征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
第518章 聲東擊西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94章 鐵血首輔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402章 厲害的對手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22章 遠赴他鄉(xiāng)第265章 應景的第277章 冤大頭第335章 最終的推測第229章 運乎命乎第577章 會師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124章 特種部隊第353章 快準狠第257章 糖衣炮彈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196章 最後一吉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231章 陸航軍官造反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248章 主力上場第200章 心裡話第153章 有限目標第163章 局勢明朗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50章 破甲連弩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第639章 新的威脅第87章 挨炸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200章 大起大落第101章 負重前行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161章 未戰(zhàn)先怯第92章 “蒼隆”末途第565章 去向不明第189章 乾著急第8章 南轅北轍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629章 命不該絕第295章 未來的總司令第467章 取捨第372章 拖延爲主第479章 策劃第133章 內在關係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86章 千里眼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61章 似曾相似第482章 拉鋸戰(zhàn)第86章 關鍵課題第465章 表決心第452章 絕境反擊第60章 輾轉歸隊第108章 再接再厲第146章 主炮開火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179章 空天戰(zhàn)力第46章 戰(zhàn)略要地第79章 佯攻行動第249章 洛福斯的號召第623章 天下大亂第617章 全速突擊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540章 第二戰(zhàn)場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511章 要害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74章 先發(fā)與後發(fā)第306章 把話挑明第534章 靈活應變第442章 二號主角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532章 朝著目的前進第42章 戛然而止第178章 以卵擊石第566章 放下心來第631章 解脫第40章 九天雷霆第223章 飛來橫禍第449章 等待機會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441章 雄心壯志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180章 趕盡殺絕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237章 各取所需第181章 情況有變第573章 防空作戰(zhàn)第37章 基本盤第590章 最後的遠征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泰安市| 桑植县| 临洮县| 黎城县| 保定市| 邵武市| 永川市| 乌兰浩特市| 当涂县| 文成县| 昌平区| 沧州市| 台南县| 潜江市| 于都县| 东乡族自治县| 新巴尔虎右旗| 静宁县| 荔波县| 泗洪县| 左贡县| 溆浦县| 绥滨县| 灵山县| 依兰县| 云龙县| 股票| 全州县| 乌审旗| 长顺县| 五峰| 那坡县| 玉树县| 呼图壁县| 灌云县| 江城| 平遥县| 厦门市| 新郑市|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