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空降
第二天,傅肖庵召開市政府會議。
顧硯聲進場,就看見傅肖庵的下首位,已經坐了一個新人,三十多歲的年紀,笑瞇瞇的樣子,戴著副眼睛。
傅肖庵主持會議,“羅君強羅副市長,大家昨天就已經知道羅副市長會到任,我簡單的再介紹一下,根據我和憲兵司令部確認,羅副市長會兼任經濟司的司長之職,並且分管稅收,財政,大家歡迎吧?!?
歡迎是要歡迎的,但是這麼一大塊肉被挖走,傅肖庵肯定是沒什麼高興的地方。
平淡的說完,就讓羅君強自己說。
羅君強扶了下眼鏡,笑瞇瞇的說道:“初來乍到,還沒跟大家認識,以後的工作還需要大家多多配合。
我上任之前,周部長跟我說,我在SH市政府不會久呆,所以大家也不需要有什麼牴觸情緒,我完成我的任務就會撤離。”
衆人不言語,鬼知道你說的是真的是假的。
羅君強看衆人沒反應,淡笑繼續說下去:“爲了新政府的籌備,有幾件事,需要儘快處理一下,我希望這能成爲我們市政府接下來工作的重點。
第一點,SH市屬銀行的推行,這關係到將來新政權央行的建立。
我知道日本方面現在正在推行新的軍票,這也是經濟司的職責,不過後面肯定會過渡到新的官屬貨幣,也就是新政權的獨有貨幣。
這個具體還沒定,但是市屬銀行的穩定運行,對以後新政權成立的新貨幣推行尤爲重要,這是要形成信用背書作用的。
第二點,創辦中華日報。
一個政府肯定要有自己的官方報紙,汪先生的和平運動,市面上總有不同的聲音污衊,我們對此的反抗很困難,因爲沒有官方的報紙做出澄清與反駁,所以建立報刊發出自己的聲音,刻不容緩。
第三點,軍隊。
軍隊的創立當然不是我們市政府的工作範圍,但是軍需物資的籌備,這就需要上海各界出力。
上海江蘇安徽浙江,這都是有名的魚米之鄉,這麼多有錢的商人都擠一點出來,應該就能解軍隊物資的燃眉之急。
首期我們準備自己的軍隊人數不會太多,一應物資按照50萬的軍隊人員所需來準備即可。
具體的話,像棉紗,像軍糧,藥品,這都是要社會各界出力的,武器就不需要了,日本方面會提供採買渠道。
暫時最主要的內容就是這三點,剩下的事情周部長那邊也會按時推進。
另外也告訴大家一個.升遷的消息。”
羅君強呵呵一笑:“新政權的建立肯定要組建很多的部門,不管是上海還是南京,現有政府部門的人員配比都不能直接拿來用。
所以周部長那邊,也在和日方商量以後新政府核心層的人選。
無非就是在在座的諸位,還有一些日控區的政府人選裡面挑,所以你們的努力,周部長一定能看得見,我也希望能在南京看見諸位?!?
這話說的儼然把自己當上官了。
開會的人可不太樂意附和這種話。 凌憲文開口問道:“羅副市長,我剛纔聽你說,軍需物資的籌備,這個50萬人的需求,是需要上海解決多少?”
“能解決儘量都解決,因爲上海比較富裕,能力也大一些,像棉紗,上海就是棉紗的主要產地,上海都解決不了,別的城市更困難是不是?”
“明白,具體的價格呢,比如說多少錢一包棉紗,傅市長在商業上的能耐很大,如果價格合適,我想傅市長出個面,就能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羅君強呵呵一笑,有些靦腆的說道:“凌秘書長可能誤會了,我說的不是買,而是社會各界支持新政府的成立,主動捐出來的?!?
“哦~”凌憲文頓了頓,笑笑往後一靠不說話了。
幾個局長也是,微笑低頭,假裝啥都聽不懂。
傅肖庵面無表情的問道:“羅副市長還有別的事情要佈置麼?”
羅君強看衆人反應,扶了扶眼鏡:“大家也不需要有情緒,新政府還在籌備階段,本來資金就不夠充裕,能省錢的地方,我們自然要省一點,爲了新中國,讓各界商人樂善好施,政府以後有錢了,完全可以還嘛,寫借條都可以。
如果對於一些不願意捐獻的商人,那就是抵抗政府,這樣的商人該處理處理,不要也罷,不是麼?”
衆人看傅肖庵,別裝死,有人讓你捐呢,不捐就是抵抗政府,你倒是說話呀。
傅肖庵老神在在,直接無視。
羅君強看向警察局長盧英,笑道:“盧局長,這件事還需要你警察局的人配合,待會散了會,去我辦公室具體聊一聊?!?
盧英嘴角一抽,點頭:“好?!?
“散會。”傅肖庵一分鐘都等不及,直接走人。
散了會,顧硯聲去凌憲文辦公室嘮嗑。
凌憲文忍不住笑出聲:“來了條惡犬,全市最大的棉紗商人就是他傅肖庵了,怎麼辦?你說傅肖庵怎麼辦?”
顧硯聲嗤嗤笑笑,坐在沙發上翹著腿肆意說道:“太小氣點了吧?一毛不拔,一分錢不給純要,還要50萬人的份量,這事情就真能辦的下來?”
凌憲文也搖頭:“50萬人的棉紗,悶都能把這幫人悶死,上海灘要是有這麼好混,還輪得到他們吃飯?
你看他說話那副樣子,理所應當,傲氣的很。”
“侍從室的人,當然傲氣?!鳖櫝幝曊f道:“那可是老蔣身邊的近臣,放一百年前那就是太監窩,我聽說這幫人出去,見官高三品,習慣了。”
凌憲文嗤笑點評,“先看看吧,看看他們怎麼出招,反正我們這邊他是使喚不動的,50萬人的棉紗,一年幾套衣服要的吧?那就等於是200萬人要穿的量。
能有這麼多貨的人,沒一個善茬,搞不好,又是一個盛文頤。
還把盧英叫過去,真當盧英他使喚的動?”
顧硯聲嗯了一聲:“盧英這個人立場不定,雖然現在靠傅肖庵,但是審時度勢,以後拐向周部長,其實也不是不可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