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

沒有石橋之戰,齊王不會注意到他,沒有齊王和劉夏商的支持,也沒有南安團練,沒有團練捐,就沒有江灘之戰,沒有江灘之戰,就難以獲得穩固的基業和發展。然後是京師之行,更進一步至岐州,若無此前的這些努力,也沒有辦法將陳於泰的首級斬獲,更沒有辦法獲得其十餘年積攢的財富。

一個兩千多人的海盜首領,曾經攻破過漳州府城,當然只是個打下手的馬前卒,其獲得的財富也非常人所能想象。

這麼多年來,陳於泰分給部下的財富相當有限,多半海盜的私藏都不多,這就是海盜裡的規則,不服的可以站出來,陳於泰這麼多年殘殺的人中有不少就是想著分錢的部下,下場就是被立在木樁上,陳於泰親手用尖刀替這些人開膛破肚,叫他們冷靜下來。

結果就是積攢了十來年的財富全落在徐子先手中,而陳於泰的首級都已經被斬落下來,如果人真的能泉下有知,這廝會如何是想?

徐子先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很興奮,相當的興奮。

這個金手指開的真好,外頭有百萬貫的艦隊,雖然規模不大,但不失爲一個相當不錯的起步。還有數十萬的貨物和雜物,加上海盜和陳於泰擺在外頭的金銀銅錢,也得四五十萬貫,但真正的重頭戲還是這儲錢的地窖。

大魏的金儲量不多,金銀比是一比十二,最多時可達一比十六。

徐子先認爲這是多年的對外貿易,天方人和泰西人都喜歡拿銅或銀來換金子的結果。

大魏沒有用金本位,而是錢本位,還好,不是最爛的銀本位。

大魏的錢本位相較金本位還是稍嫌不足,但毫無疑問,擁有相當多的銅礦和相當發達的採礦業,最少大魏還沒有爆發過錢荒,銅錢數量相當充足,這種前提下的錢本位可以穩定本國的幣值,並不完全依賴於海外的輸入,不會被國際貿易的興衰所左右,這纔是最要緊的。

三萬兩金,值得銀近四十萬兩,加上白銀十一萬,金銀兩樣就值得錢過百萬貫,加上六十萬貫的儲錢,還有擺在明面的金銀銅錢,價值超過二百萬貫。

如果算上貨物,雜物,古董,收穫近三百萬貫。

再算上百五十萬貫價值以上的艦隊和所獲的人力,這一次收入算成五百萬貫,並不算誇張的結果。

李儀,孔和,傅謙,陳佐才,方少羣,還有秦東陽,劉益,張虎臣等人俱是奉命前來,衆人俱是爲眼前的庫藏所驚。

劉益笑道:“陳於泰爲禍多年,對咱們南安團練卻是積勞積功甚重,老實說,我們這幫子人加在一起,也沒有陳家兄弟的貢獻大……”

雖然還是開的不怎麼合適的玩笑,可是這一次衆人中沒有人阻止劉益,連方正古板的孔和也是沒有出聲。

確實是如此,從石橋之戰到現在,陳家兄弟一直送錢送糧送功勞,現在更是把積累了十來年的財富拱手送上,再加上一場大功勞奉上,真的是對南安侯府殫精竭慮,死而後已了。

徐子先搖了搖頭,對劉益道:“太刻薄,我要罰。”

劉益肅然道:“請君侯示下。”

“這裡的黃金,白銀,銅錢,俱不宜叫武卒們看到。今晚會有水營的福一號船到,留給你一百人,將所有金銀,銅錢,運至東藩。古董,器玩,首飾,看管好了,過兩天派福二號來接,運到南安。”

“是,君侯放心。”劉益道:“一定將事情辦的妥當。”

“嗯。”徐子先點頭道:“到了東藩那邊,和陳篤中打個招呼,我們在那裡已經有不少人,過一陣子我會親去東藩,這一段時間你就留在那裡,帶著一個都的人看守這些財物。”

東藩那邊真的是百廢待興,第一批三千人已經抵達東藩,現在陳篤敬父子已經到島上,還有陳篤光,陳篤中等人也都在島上。

按徐子先的計劃,首先是開墾棉田,早先的移民只能多吃些辛苦,睡在窩棚裡度過這一段艱難時期。

甚至露天而眠也是在所難眠,陳篤中的各寨兵馬會在外圍拉開,同時派兵馬守備選定的牧場外圍,以防高山野人下來搗亂生事。

少量的匠人和小工,會在這段時間根據規劃陸續立下侯府,兵營,倉庫等重要的建築根基,並且加緊修築。

另外,磚瓦窯廠,煤炭廠,伐木場,碼頭,港口,倉儲區,貿易區,這些地方也是相當要緊的設施,都是最優先級,優先級甚至超過了侯府別院和軍營區,屬於第一批要建築的生產和經營設施。

再下來纔是侯府別院,軍營區,家屬區,校場,牧場區,倉庫區。

最後才能建造普通百姓的住宅。

根據徐子先得到的情報彙總,現在東藩島上有一萬一千口,一千多戶,三千餘丁,島上有九個大小不一的營寨,大的駐軍千人,最小的駐軍才一個哨。

百姓是多年慢慢彙集居住,就在冷水溪的下游爲主的方圓二十多裡的地方爲主。

多半的人種地爲生,主要是以水稻和豆類,還有麻爲主。

這個時代的福建也大量種麻,後人對棉花生產和棉布生產銷售有誤解,以爲這東西就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人人都有。

其實不然,很多窮困家庭一件棉布衣袍也沒有,雖然對有錢人來說,絹,絲綢纔是昂貴的衣料,但對窮人來說連一件棉襖也是相當難得的昂貴物品。

更多的百姓是穿著麻布衣袍,將亞麻捻成線,再織成衣物,不管織多厚也只適合春夏秋三季,到了冬天,不管穿多厚都會叫人感覺寒冷,但對很多人來說,有麻布衣袍也總是比光著身子要好的多。

少量的人是以打魚或捕獵爲生,也有人沿著溪流淘沙金,所獲也不多。

上游是沙金多的地方,那控制在高山土著手裡,隔一段時間,土著會拿著沙金下來貿易,換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布和鹽,鐵器等等。

整個東藩形成了二十來個自然村落,沒有大的宗族,祠堂都很小,數量也不多。

最多的還是媽祖廟和土地公廟,每個村的村頭都有小小的土地公祠,四季香火不絕。

村落以茅草屋爲主,就是草製成的房頂,夯土和稻草混合而成的牆壁,木製樑柱,房舍相當簡陋。

官府的建築也只有寥寥幾幢,陳篤中笑話自己住的還不如昌文侯府的門房,這可不是說笑,說的可是事實。

這是一片絕望的土地,駐軍不多,事情不多,每天見到的只有藍色的大海,茫茫無邊,看久的只有深刻的孤寂感和無力感。

“我省得。”劉益點頭答應下來,神色相當鄭重,這是一次重要的差事,秦東陽不適合,只能劉益前去。他當然知道現在的東藩是什麼樣的,大片的茅草屋和幾個防禦用的軍寨,一個簡陋的用於停船的碼頭。

這些物品只能藏在某個小型的軍寨中,徐子先應該會給一封書信,陳篤中對這麼一點小小的要求,理所應當不會拒絕。

“最少分兩艘船裝。”傅謙滿臉的患得患失道。

“參戰將士集體算一等功勞。”徐子先道:“當先衝陣者,執旗者,斬首者,擒敵頭目者,分別計勞算功,不要屈待了將士,陣亡將士,重傷將士的撫卹,一刻不停,立刻就開始準備,這些事交給李長史和孔參軍負責。”

衆人無不點頭,可想而知會有一段忙碌的時間。

秦東陽會帶著大半的武卒回南安,準備隨船往東藩,大量的新卒會陸續調任岐州,應該是以水營兵爲主。

南安那邊的老卒,會陸續拆散,充實岐州,東藩等處,新卒和老卒陸續完成混編,等東藩興建到了一定階段,再於南安招募新卒。

徐子先的目標是今年內將武卒人數擴充到九千人到一萬人。

功勞上,分爲集體一等至三等這三個層次,理論上來說只要打贏一定規模的勝仗就是集體立功,從三等到二等,一等則不一定。

此次做戰消滅了盤踞岐州十多年的海盜,繳獲了大量物資,消滅了陳於泰其部,斬殺了陳於泰這個血債累累的海盜頭目,從人心輿論,到天子和兩府,包括福建路的所有行政機構都會爲此歡欣鼓舞。

同時大量的受到岐山盜禍害的百姓得報大仇,對人心來說是一種相當強烈的撫慰。

就是以徐子先本人來說,得以償還父仇,滿足上一代南安侯的缺憾,也是一種強烈的心理滿足。

一等大功,名副其實。

三等大功,每個武卒都能賞錢五貫,等若兩個半月的餉錢。二等大功則是十貫,一等大功,每個武卒賞賜三十貫。

除此之外,先登,陷陣,奪旗,斬首,負傷,俱按大功等級給予不同等級的賞賜和補貼。

只有一條永遠不變,重傷傷殘將士的安置費用,還有戰死將士的撫卹,對其家人的補貼安置,不管是幾等功俱是按第一等的標準安置發放。

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六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
第三十五章 軍訓教官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六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五百七十九章 冰寒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池州市| 清涧县| 遵义县| 博白县| 衡水市| 慈利县| 榆社县| 志丹县| 竹溪县| 赞皇县| 民勤县| 安西县| 军事| 黔西县| 明光市| 通渭县| 平定县| 四平市| 湖北省| 房产| 方城县| 鲁山县| 同心县| 岫岩| 孝义市| 阿城市| 老河口市| 云安县| 屯昌县| 南澳县| 资兴市| 黄山市| 淳安县| 民勤县| 汕尾市| 武安市| 怀远县| 昌图县| 自贡市|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