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章 兩難之間

王偉沒有理會衆人的不解,拿著煎餅進了屋子。一口三間的草屋,兩側安放著三張木牀,有個老婦人在給牀上的年輕人餵飯,但年輕人不願吃非讓老婦人吃。王偉看了看碗裡還有些肉末,而煎餅裡啥也沒有就是根鹹菜條都沒有。這馬全確實很仁義!自己吃最差的,留著肉末粥給受傷的侄子,但侄子就是不吃讓老母親吃!相濡以沫啊!王偉忍著眼淚出了屋子,對清大管家使了個眼色。大管家退回屋內掏出一個元寶放在牀上什麼話也沒說就走了,其他人都在送王偉等人也沒人注意到,只有瘸腿的漢子看到了也沒有辦法起身。

從馬氏叔侄家中出來,王偉單獨叫過了大管家。

“清爺爺,這次在三州多放出些人手,多注意像馬氏叔侄一樣的人,患難之中見真情,能夠在這種時候做到不離不棄,相親相守的人都是可用之人,就算是沒有一技之長也可以培養,將來都會是放心可用之人。”

“是少爺,小人這就安排人去注意一些,尤其是孩子。”

“恩,像這樣的人只要是願意跟著我們王家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王偉還是想幸運到能收個名將或者名臣。那自己可就發了。

。。。。。。。。。。。

吃過午飯,繼續前行,隨著向災區的繼續深入,災情越來越嚴重,有的村莊甚至會倒塌過半房屋。人們正在搶修,到處是一片忙綠景象。人們還是挺樂觀的,沒有出現大面積出走家園,也就是流民,都在有序的組織自救。這讓王偉感到很欣慰,其他人也對此很是高興。

王偉一行人走走停停,一路上查看沿途受災情況,就一些實際問題王偉還現場提出過許多指導意見。比如房屋構架如何更加結實,房樑支撐如何才能承重,王偉雖然沒有學過建築但是自己就住過二十幾年農村瓦屋,當然很是瞭解。唐朝的房屋結構簡單多了,連房樑都是簡單的搭上,很不結實,最起碼沒有後世房屋結構結實。王偉提出的房樑就是後世農村最常見的一根大梁,上面一個前長後短的三角形,中間有一支撐,兩邊都有斜撐,很是牢固。

這也同樣又引來李恪等衆人的崇拜,尤其是唐璇更是學得認真,從頭到尾學習的非常詳細,就和自己馬上就要蓋房子似的。對於王偉創造的各種奇蹟都充滿好奇,想通過了解這些來了解王偉,越是深入瞭解越是令人著迷,一條條一項項都是那麼奇妙,而且每一條每一項都能對社會對人民造福。這是怎樣一個謎一樣的男人啊?擡起頭來看向頂著北風前行的王偉,稍有單薄的身軀,騎在馬上已經漸漸習慣,能刻頂著呼嘯的北風騎馬也不願坐在有暖爐的馬車內,再大的功勞也不會在乎,可以看得出來是真心的不在乎,統計圖如此實用可流芳百世的功勞說讓就讓了,沒有半分不捨或者猶豫。不知不覺間,唐璇覺得自己已經離不開王偉了,見識過如此奇男子如何再對長安城裡那些混吃等死的浮誇子弟感興趣?唉,也不知道父親答應的事辦得怎麼樣了?轉而又自嘲的笑了,王偉和他父親都來了河南道,自己父親又和誰決定去啊?

“璇妹妹,還沒看夠啊?臉都凍紫了。嘻嘻。”李豔茹取笑道。其實她自己也在做和唐璇差不多的心思。同樣越來越對王偉沉迷。

“茹姐姐又是在看誰呢?”唐璇反擊道。二人少不了一番笑鬧。

而這時王偉的心情卻是越來越沉重,隨著深入災區已經有村莊小鎮上出現人員死亡了,家屬失去親人的痛苦,讓王偉心中升起了一種無力感,自己可以改造生產力,可以發明(抄襲)一些改變人們生活的東西,但是自己對於天災卻是毫無辦法,想象後世物質文明比唐朝輝煌何止千萬倍但是面對洪水地震也是傷亡慘重,何況是現在呢,地震沒辦法,但是洪水還是有預防措施的,從現在就保護植被不受破壞自己還是能做的。但這也需要權利,講道理估計現在的人們不會明白植被的重要,只有硬性命令纔會有效,還有一些珍稀動物也要予以保護。想著想著就想遠了,但王偉卻越發的感覺自己任重而道遠!努力地操控著戰馬,戰戰兢兢的前行,在護衛們的保護下已經可以小跑了。慢慢的加速,也帶動了隊伍的速度。

晚上天黑前到達了丕縣。整個縣城都沉浸在一片哀傷之中,小小的一個縣城,還不如後世一個鄉鎮居民多,總共也就一萬多居民砸死三十二人,還有十幾人重傷病危,即使搶救過來要回失去勞動能力,這在唐朝的社會保障制度來說和死了沒什麼兩樣。輕傷更是達到了二百多人,小小一個縣城可以說家家都有親人或者親戚朋友受傷或死亡,人們能夠忍著悲痛重建家園,讓王偉感動的偷偷摸了好幾次眼淚。隨著縣令的介紹王偉對丕縣救災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事發第二天徐州刺史劉海雷就曾經到達過丕縣,在丕縣一待就是三天,整個丕縣的就在現在都是井井有條的,並沒有出現任何騷亂!不僅派出了徐州城所有的醫生還從其他未受災的州中請來了許多醫生,這也挽救了許多生命!在縣令的帶領下王偉連夜看望了重傷人員以及死亡人員家屬,並贈送了一定的銀兩表示慰問。

一通忙乎將近午夜才吃上飯,一天之中騎馬走路、慰問傷員、思考問題等等將王偉累得倒頭就睡,神經大條到絲毫沒有注意有兩個人始終沒有離開自己左右,就是在王偉睡著了以後也沒有出房間,默默地注視著王偉。見到這種情況,清大管家識趣的離開了。而李恪唐義識也沒有過來搗亂,實際上是跟了王偉一天都累得倒頭就睡著了。這時候李豔茹和唐璇相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堅定!雙雙點了一下頭,來到王偉牀前。給王偉蓋好被子塞了塞縫隙,深情的看了熟睡中的男人一眼,想攜離去。

第二天一早醒來,王偉感覺自己的屁股以及大腿兩側火辣辣的,見到王偉走路有些不適,李業嗣神神秘秘的將王偉拉到一邊。

“叔溢不好受吧?”李業嗣以前還真沒有看得起王偉,自己乃是天之驕子又上過戰場殺過敵建過功。如何會將一個突然從文官轉來的遊擊將軍真心尊重呢?只是礙於一向對爺爺的盲目崇拜,所以纔會聽爺爺的話跟著王偉一起來河南道。但是這一路上逐漸改變了李業嗣的想法,從獻策到統計圖以及改造房屋結構等等,讓李業嗣這個大唐軍神李靖的孫子,天之驕子真心的敬服起來!所以李業嗣纔會主動將傷藥拿給王偉。

“是啊,業嗣兄有什麼好辦法麼?兄弟這走路都成問題了!”

“呵呵,早就給叔溢兄準備好了?”說著從懷裡掏出一白瓷藥瓶,上面還用紅綢堵著嘴,再加上李業嗣的動作,讓王偉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後世電影中賣大力丸的。

“這是什麼?”

“這就是專制叔溢兄這種騎馬擦傷皮肉的,我等軍旅之人多有準備的,又是趕得急了也會擦傷的,去吧,一擦就好受了。”說著將瓷瓶遞給了王偉。

回到屋中擦拭一番,還別說,涼涼的,有點麻,感覺確實好多了。出來屋謝過李業嗣。以後繼續出發。今天的目標是天黑前到達了沂州城,還有近三百里地,中午就要在蒼縣用飯了。對於蒼縣王偉可以說很是熟悉,蒼縣又叫蘭陵縣,位於沂州城南部和徐州搭界處。現在王偉才弄明白唐朝根本就沒有臨沂市,而沂州府所在地是後世的沂水縣,距離蒼山還有二百多近三百里地呢!所以說今天的目標還是很有難度的!而後是王偉出生的沂南縣也沒有,只有一個河陽縣在沂州府與蘭陵縣之間。河陽縣在唐初是很出名的地方,因爲著名小將羅成就是在河陽躍馬而死!

王偉騎上戰馬沒有過多關注沿途村鎮,直奔蒼縣而去。由於全力奔行,大概在上午十一點的時候到達了蒼縣。由於處於震中,蒼縣的災情比丕縣更是嚴重。據縣令介紹整個縣裡已經報上來的死亡數字是四十五個,重傷二十七個,輕傷五六百人,房屋倒塌上千間,可以說整個蒼縣被夷爲平地!縣府衙門也倒塌了,縣令胳膊差點被砸斷,現在還帶傷處理公務呢!沂州府派來一個司馬在協助處理蒼縣救災事宜。整個縣城都和後世電視裡阿富汗似的!斷牆隨處可見,房屋沒有幾間不透風的!看到這種情況,王偉將自己帶來的禦寒救災物資交給了司馬,讓他和縣令一起現行發放救災,不要再出現凍死人的現象!並且派出了李業嗣的一百來人一起發放,爭取今晚就將衣物發到災民手中,這大冷天的,沒有禦寒的地方還不凍死人啊?不過司馬已經組織了所有人員都住在還保存下來的房屋中,但是王偉卻明顯感覺到進入沂州府以後災民自救的情況遠遠不如徐州府,積極性倒是有但是顯得有些缺乏組織以及指導。這讓王偉產生一種不好的預感,恐怕這沂州刺史在災情處理上要遠差與劉海雷,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一個應付不當不但會多死很多人,有些傷員的不到及時救治失去家園的沒有地方住難免就會出現流民,或者或發生騷亂更有甚者可能會激起民變!想到這,王偉也沒心思關心蒼縣的情況了,留下物資藥品,立刻讓李業嗣集合隊伍,留下了十個千牛衛,對夥長交代一番有任何突發情況都要及時派人到沂州回報。帶著大部隊沿途沒有任何停留,也不再騎馬耽誤時間了,坐上馬車下令騎兵和馬車全速前進必修在天黑之前趕到沂州城!

一路急行,路上零散出現逃難災民,倒不是很嚴重,但絕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

“業嗣兄,還能再快麼?”王偉焦急的問道。

“叔溢兄,倒是還能再快一些,但是,”李業嗣明顯擔心王偉等人受不了急行軍!就是坐著馬車也一樣,道路顛簸,有些地方甚至由於地震破壞還沒有修復。更是難走!王偉咬咬牙,棄車騎馬,將馬車留在後面,自己帶著騎兵全速前進!過了蒼縣進入河陽縣以後情況稍有好轉,災情少輕了,王偉估計地震帶也就是蒼山郯城臨沭宿遷這一條線,魏徵馬上就要到宿州了,沒什麼好擔心的。現在最主要是沂州這三個縣。實際上在唐朝來說是兩個縣,還沒有臨沭縣呢。就是蒼山和郯城。一路上連飯都沒吃,終於在下午四五點鐘的時候到達了沂州府所在地,也就是後世的沂水縣。

也沒有等沂州刺史出城迎接,王偉等人打馬直奔州衙。衙門裡雖不能說是清閒,但也不像徐州衙門那麼忙碌有序。隨行的徐州官吏通報以後,一個顫巍巍的老頭帶著一羣官員迎了出來。王偉明白了,這老頭怕是有六七十歲了吧?絕對不會親自去災區查看的,沒去過災區就不會有形象的認識,又怎麼可能將救災任務處理完善呢?

“沂州刺史李文渤參見宣撫使大人!”

“參見宣撫使大人!”其他人也紛紛大禮參拜。

“諸位免禮,本官奉皇命輔助魏大人宣撫河南道,一應事物若有對不住各位的地方還請各位見諒。”王偉上來這話說的衆沂州官員都是一愣!尤其是李刺史昏花的老眼瞬間就發出一道凌厲的光芒!王偉這話明顯是對沂州府衆人救災行動表示不滿。李刺史歷經兩朝三帝人老成精,自己也知道自己沒有多少快樂日子了,再說自己的年歲也沒有什麼精力去處理公務,大部分公務都是下面人把持了,各縣也是陽奉陰違。現在看來這娃娃欽差也不是善茬啊!

“皇上聖明,老朽年邁多疾早就不能爲皇上效命了,宣撫使大人年少有爲,老朽願將州務交給宣撫使大人處理,還望宣撫使大人成全!”說完以後低下頭就和行將就木一樣,在那等死,將王偉噎的直翻白眼。這老傢伙太惡毒了!若是傳出去王偉剛到沂州就奪了刺史的權,那以後啥也不用想了,老實回家娶媳婦生娃吧!就是再無知的官場小白也知道這種事不能做。

“李大人說笑了,現沂州受災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李大人說出這話不嫌有違聖人之道麼?當次天災降臨之時,我等應全策全力救助災民減少損失纔是正道,本官在來沂州府的路上發現了一些問題正想向大人請教呢,大人說出此話讓本官很是傷心啊!爲沂州百姓傷心,爲沂州百姓不值!”說罷沒有理會衆官員的目瞪口呆,徑直帶著人進了沂州府衙大堂。

沂州府衆官員好一會才反應過來,這個娃娃欽差確實沒有當過官啊!哪有這麼說話的?沒看到李刺史已經要翻白眼了麼?這要是一下給氣死了可如何是好啊?衆人在位李刺史生命擔心的時候,李刺史本人也想就此兩眼一閉過去算了,自己六十多歲的人了還被一個比自己低好幾級的小娃娃當衆羞辱,但自己卻毫無辦法,畢竟這娃娃說的話都是實話讓人無從反駁。都是自己小看了這小娃娃,沒想到自己剛出了個難題會被這麼直接的頂回來。這小娃娃還真有一套啊!

其實王偉那是有一套,只是一時氣憤而已。

衆沂州府官員面上無光的跟進了大堂,依次坐定。王偉代表的是皇上,坐在了主位上,李刺史下首作陪。李恪等人因爲沒有介紹都在散位上就座。

“李大人,介紹一下災情吧。”

李刺史沒想到王偉剛坐定連口水都沒喝就直接問起了災情。沒辦法朝一邊的一個四五十歲的官員使了個眼色。

“回宣撫使大人,”

“慢著,還是請李刺史親自介紹吧,本官隨官職低微,年幼無知。但本官代表的乃是皇上,還請李刺史親自介紹吧!”王偉毫不留情地說道,不尊重自己沒有關係不尊重皇上問題可就大了,關鍵是後面還有一個王爺跟著呢!

“這,”那官員愣在當場,進退不得。其他官員也是對王偉莫名其妙,哪有這麼說話的,這可是誅心之言啊!若是坐實了李刺史輕視欽差,那可就是誅九族的大罪啊!當然王偉說這話的時候也沒有像這麼多,只是覺得這裡此時也太不像話了,連謙讓一下也沒有就直接讓手下人回報,太不拿自己當瓣蒜了!

“宣撫使大人有所不知,本州近來身體不適,已經多日不能理政了,對於災情不是很瞭解,還是讓於長史介紹吧?”

“李大人的意思是您連沂州府的災情都不熟悉?”王偉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這也太扯了吧?發生這麼大的災情,一州之長居然會不清楚?

“呃,只是沒有於長史瞭解的詳細而已,畢竟本州年近古稀,有些事情記不太清楚了!”這傢伙沒辦法只能倚老賣老了。畢竟都是下面人處理的,自己就是往上寫個奏摺都是其他人寫就以後自己再抄寫一遍的。

“那,於長史請吧。”王偉實在是拿這老頭沒辦法了,打定主意一會就讓人趕緊回報魏徵。這沂州府的情況實在是太荒謬了!不過還是先聽聽他們怎麼說吧。回頭給唐義識遞了個眼色示意唐義識等人記錄一下。唐義識心領神會的點點頭,和唐璇李恪等人一起拿出了大張的統計圖,準備好木炭就等聽到數字以後往上填寫就可以了。

“是大人。”於長史在整個沂州府可以說是實際上的一把手,李刺史已經不問公事多年,而唯一和自己有一拼的州司馬被自己想辦法弄到了蒼縣,現在可以說是大權在握,正準備趁欽差來時好好表現一下看是不是能夠接替已經明顯不能勝任刺史工作的李老頭。沒想到還沒開始就被當頭一棒,站在大堂中間就和二傻子似的任人擺佈!在下官們面前丟盡了顏面。不過現在不是自己惱怒的時候還要趕緊打起精神彙報吧。

王偉根本就沒有聽這於長史的回報,趁著等統計圖的時間,王偉暗想這沂州府怎麼回事呢,皇上會不知道有個等死的刺史?爲何不撤換呢?其實李世民何嘗不想將天下官吏清換一遍呢?只是有些事是急不來的。一來沒有更合適的官員,二來這些地方官包括朝中六部官員除了跟隨自己打江山的嫡系以外還有十分之七八的人都是前太子或者太上皇的人,畢竟李世民當時不是正統,不能名正言順的招攬人才。再說還有一大部分是前隋官員以及當時各霸主手下投靠過來的。沒有幾個是自己信任的。李世民當然著急,但卻毫無辦法,古代讀書的人本來就少,即使是這樣,讀書人中百分之八十還集中在了高門大閥之家,而李世民又不願意用這些人,擔心會被這些門閥控制。所以纔會對王偉格外重視,本身就是人才難得,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千金市馬!讓天下人都知道新皇乃是明君,只要有本事不會在乎身份地位的,就是商人之子真有本事也會一年三升!但這些王偉不清楚啊,現在王偉有些拿不定主意了,自己是接管好還是不接管好呢?接管的話以後前途堪憂,不接管的話現在百姓生命財產更是堪憂啊!有沒有什麼既能避開言論又能接管州務的方案麼?

“叔溢兄,請看。”唐義識和李恪兩人拿著統計圖來到了王偉面前。看到二人一副表功的心態,王偉計上心來。

兩張連發,求點推薦好麼。剛纔看書評有位大大提意見說書生不嚴謹,這在開始的時候書生就說明了,有些時候視情節需要,有些時候也是受人誤導!呵呵,謝謝提意見的書友,以後書生會盡量靠近歷史,不過那樣可能趣味性要低一些。也是兩難啊!呵呵。

第三部二百九十四章 鐵山二十一第三部二百一十二章 李靖感嘆第108章 元宵節第178章 趙府赴宴(中)第188章 招募女兵(中)第58章 徐林第三部二百六十五章 銀行下第180章 小青參軍(上)第143章 推演(中)三百二十三章 鐵山五零突利大營第65章 王父之威第三部二百三十五章 首飾鋪中第72章 “娘!”三百二十七章 鐵山五四虛僞第150章 楊妃(上)第三部二百三十一章 軍校中第151章 楊妃(下)第150章 楊妃(上)第109章 右武衛大營三百四十五章 民生問題第64章 勝似名將第162章 身邊人三百零一章 鐵山二十八三百一十八章 鐵山四五媒婆說客第三部二百四十三章 經濟基礎上第三部二百一十章 不是戰爭三百三十五章 福利發牛第35章 原來還有個未婚妻!第三部二百四十三章 經濟基礎上第59章 徐林歸心第三部二百三十八章 隋唐演義第114章 樂!第38章 聞達第149章 首戰(下)第三部二百四十三章 經濟基礎上第102章 教李治漢語拼音三百二十四章 鐵山五一示威第66章 有文有武了第三部二百二十二章 夜謀第三部三百章 鐵山二十七第三部二百二十三章 政委第109章 右武衛大營第三部二百九十二章 鐵山十九第33章 學習與生活第110章 訓練第三部二百六十九章 成了上第三部二百七十五章 鐵山二三百三十章 鐵山五七頡利慫了第三部二百九十三章 鐵山二十第45章 二女謀略第33章 學習與生活第28章 李恪第三部二百九十二章 鐵山十九三百一十三章 鐵山四十說服李恪第106章 撕破臉皮三百五十四章 突利的無奈第130章 種地第86章 李承乾的妒忌第96章 朝堂獻禮--水泥!第90章 成虎第三部二百六十七章 毒計上第46章 趙婉兒出事第三部二百八十一章 鐵山八第三部二百五十八章 金秋喜獲豐收上三百二十章 鐵山四七頡利要跑第三部二百六十二章 馬週上第三部二百九十一章 鐵山十八第167章 長安瑣事(二)第三部一百九十章 打食行動二三百二十三章 鐵山五零突利大營第133章 偵察連(下)三百二十八章 鐵山五五文件三百一十章 鐵山三十七蘇定方三百四十九章 夜談第75章 李世民召見第4章 李靖三百零九章 鐵山三十七曦之手書三百一十二章 鐵山三十九算計第77章 李世績的試探三百四十章 忽悠三百四十九章 夜談三百零七章 鐵山三十四第三部二百一十二章 李靖感嘆第92章 送年禮第三部二百二十三章 政委第79章 拉班底第125章 整頓(一)第三部二百五十三章 中秋御宴下第三部二百八十章 鐵山七第146章 擴編(上)第125章 整頓(一)三百一十三章 鐵山四十說服李恪第10章 童生第96章 朝堂獻禮--水泥!三百二十章 鐵山四七頡利要跑第三部二百七十章 不足爲外人道第三部一百八十九章 打食行動一第38章 聞達第188章 招募女兵(中)第三部二百六十七章 毒計上
第三部二百九十四章 鐵山二十一第三部二百一十二章 李靖感嘆第108章 元宵節第178章 趙府赴宴(中)第188章 招募女兵(中)第58章 徐林第三部二百六十五章 銀行下第180章 小青參軍(上)第143章 推演(中)三百二十三章 鐵山五零突利大營第65章 王父之威第三部二百三十五章 首飾鋪中第72章 “娘!”三百二十七章 鐵山五四虛僞第150章 楊妃(上)第三部二百三十一章 軍校中第151章 楊妃(下)第150章 楊妃(上)第109章 右武衛大營三百四十五章 民生問題第64章 勝似名將第162章 身邊人三百零一章 鐵山二十八三百一十八章 鐵山四五媒婆說客第三部二百四十三章 經濟基礎上第三部二百一十章 不是戰爭三百三十五章 福利發牛第35章 原來還有個未婚妻!第三部二百四十三章 經濟基礎上第59章 徐林歸心第三部二百三十八章 隋唐演義第114章 樂!第38章 聞達第149章 首戰(下)第三部二百四十三章 經濟基礎上第102章 教李治漢語拼音三百二十四章 鐵山五一示威第66章 有文有武了第三部二百二十二章 夜謀第三部三百章 鐵山二十七第三部二百二十三章 政委第109章 右武衛大營第三部二百九十二章 鐵山十九第33章 學習與生活第110章 訓練第三部二百六十九章 成了上第三部二百七十五章 鐵山二三百三十章 鐵山五七頡利慫了第三部二百九十三章 鐵山二十第45章 二女謀略第33章 學習與生活第28章 李恪第三部二百九十二章 鐵山十九三百一十三章 鐵山四十說服李恪第106章 撕破臉皮三百五十四章 突利的無奈第130章 種地第86章 李承乾的妒忌第96章 朝堂獻禮--水泥!第90章 成虎第三部二百六十七章 毒計上第46章 趙婉兒出事第三部二百八十一章 鐵山八第三部二百五十八章 金秋喜獲豐收上三百二十章 鐵山四七頡利要跑第三部二百六十二章 馬週上第三部二百九十一章 鐵山十八第167章 長安瑣事(二)第三部一百九十章 打食行動二三百二十三章 鐵山五零突利大營第133章 偵察連(下)三百二十八章 鐵山五五文件三百一十章 鐵山三十七蘇定方三百四十九章 夜談第75章 李世民召見第4章 李靖三百零九章 鐵山三十七曦之手書三百一十二章 鐵山三十九算計第77章 李世績的試探三百四十章 忽悠三百四十九章 夜談三百零七章 鐵山三十四第三部二百一十二章 李靖感嘆第92章 送年禮第三部二百二十三章 政委第79章 拉班底第125章 整頓(一)第三部二百五十三章 中秋御宴下第三部二百八十章 鐵山七第146章 擴編(上)第125章 整頓(一)三百一十三章 鐵山四十說服李恪第10章 童生第96章 朝堂獻禮--水泥!三百二十章 鐵山四七頡利要跑第三部二百七十章 不足爲外人道第三部一百八十九章 打食行動一第38章 聞達第188章 招募女兵(中)第三部二百六十七章 毒計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县| 库伦旗| 昭平县| 许昌市| 建宁县| 北宁市| 陈巴尔虎旗| 昭觉县| 七台河市| 上饶市| 蛟河市| 汾西县| 大埔县| 钟山县| 湟源县| 绵阳市| 图木舒克市| 文登市| 定兴县| 桂东县| 额济纳旗| 尉犁县| 麟游县| 尤溪县| 什邡市| 巩义市| 临洮县| 化隆| 胶州市| 楚雄市| 井陉县| 浠水县| 绥中县| 乌苏市| 博爱县| 闵行区| 太保市| 长沙市| 潍坊市| 泾阳县|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