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章 學習與生活

在王偉的提議下今天終於不用喝酒了!當王偉提出來的時候大家都一愣,然後就紛紛答應,大家都覺得這幾天天天喝酒有點受不了了!只有唐義識和李恪不同意反正他們喝的是葡萄釀,不會醉人的!最後沒辦法大家就一起喝葡萄釀了。

席間受王偉的影響,本來大家也想作首詩助助興的,但王偉的題菊花一出立時打消了大家的念頭,沒法比啊!誰也不願意丟人。所以氣氛有些沉悶。爲了調節氣氛,唐義識便把剛纔王偉講的笑話再講一遍!引起鬨笑無數!這時下人來稟道唐尚書回府了,還說一會要過來看望各位青年才俊呢!大家趕緊正坐,靜候唐尚書!王偉也想看看這位大唐名嘴什麼樣子!不一會一個面帶微笑的中年男子來到後花園,相貌堂堂,英俊之中帶有絲絲傲氣,雖面帶微笑但讓人不敢逼視!很有派頭,有點二十一世紀初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樣子!

衆人趕緊起身見禮,唐尚書挨個問候了在座公子哥家裡長輩情況,然後又勉勵一番,才面對王偉說道:“通直郎,年少有爲啊!流民之制和進獻紅薯兩項均是惠及萬民啊!聽義識說通直郎和王祭酒還有蜀王一起編纂的大唐方程算經可以流傳萬世而不止,老夫也想早日拜讀啊!哈哈。”

“學生多謝尚書大人誇獎,學生些許微功在大人面前汗顏至極,學生年幼無知還望大人以後不吝教誨!”王偉恭謹的說道。

“呵呵,通直郎客氣了,小兒義識多有打攪之處還望通直郎多多包涵啊!”這是因爲聽說唐義識要跟王偉學數學纔有這話。

“不敢,大人叫學生叔溢即可,學生與義識兄弟相交,彼此一起討論些問題是應該的。”

“恩,那老夫就不客氣了。叔溢在尚書省可有爲難之處?”這是報答王偉對唐義識的關照。其實也是唐儉看到王偉前途無量而錦上添花之說。

“多謝大人,暫時還沒有什麼爲難之處,二位相爺對學生關照有加,學生現在正在學習各部之日常操作。以後若有爲難之處會向大人請教的!”王偉說道。

“恩,好,以後沒事常來家裡做客,義識照顧好各位兄長,老夫還有些瑣事就不陪各位賢侄了!”唐儉說完站起身來,對大家點點頭,走了。

恭送唐儉離開以後,大家又活躍了起來,有唐義識和李恪在當然少不了歡聲笑語!王偉憑著淵博的知識逐漸成爲這些公子哥的中心,每一個話題都有獨到而精妙的見解。衆人也逐漸習慣聽王偉講這講那得。本來是一個商人之子憑著幾個後世無人不知的日常知識博得了現在從六品下的通直郎,還有獲得了包括李世民房玄齡杜如晦魏徵唐儉李靖等牛人的青睞!這讓王偉感嘆不已,同時也對自己剛來唐朝時定下的偉大目標吞韓滅日充滿了信心!

宴會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在衆人戀戀不捨下分散,各自回府,唐義識用馬車挨個送大家!讓王偉遺憾的是沒有兩位美女沒有QQ號,以後想聯繫只能通過這唐義識了!還不知道要讓小傢伙如何敲詐呢!

此後幾日沒什麼事,王偉又過起了兩點一線的生活,早上起來吃過早飯就早早的來到皇宮尚書省,這一路就相當於鍛鍊身體了,然後就到各個房間去學習!上三部吏禮戶,下三部兵刑工。依次學習,每個房間待個兩三天,仔細觀察各項操作,並且學習兩位相爺和左右丞的批覆!看現在遇到事情是怎麼處理的,學習處理方法,和處理問題的輕重尺度把握。這都是以後開府設衙所必需的!比如下面州府申請修路或者清理河道,要如何回覆,準許之後如何準備錢糧等等。生活枯燥而充實!看到王偉如此認真學習房玄齡杜如晦也時不時的指點一二。

有一次杜如晦還忍著咳嗽給王偉詳細介紹了唐朝的府兵制,以及唐朝用兵的制度。唐朝實行的府兵制就是在各地徵兆21-60的成年男子,三年或六年選拔一次,一旦選中就一輩子都是府兵了,可以免除徭役。冬季農閒時參加軍事訓練,平時還是幹農活,有戰爭時就是兵了,如果需要到京城或者其他地方服役那就要自備糧食,衣服,馬匹,兵器等,這些府兵隸屬於各地的折衝府,全國設有六百多個折衝府,由折衝都尉和果毅都尉管理。折衝府下設有團,每團200人,團下有旅,每旅一百人,旅下有隊,每隊五十人,然後是火,每火十人。這就構成了唐朝最基本的軍事單位!折衝府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六團、中等五團、下等四團。所有折衝府劃歸十二衛統領,但所有的調兵權利都歸中央也就是尚書省和兵部。高級將領臨時委派,中央還常設十二衛,邊鎮也有常設的藩鎮!但都要歸中央管理!有“兵散於府,將歸於朝”之說,就是府兵們回家以後將領就回回到朝中。但也有弊端!記得後世曾經有人評價: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會造成指揮混亂,但對當時生產力低下的唐朝來說確實養不起大量的兵力!只能採取這種不得已的方法!長安還有直屬李世民的左右金武衛,也就是御林軍!宮中禁軍又叫監門衛和千牛衛!可以說是所有兵種中的精華!各衛有大將軍一名將軍兩名。程咬金就是金吾衛大將軍!尉遲恭是千牛衛大將軍!這些都是杜如晦告訴王偉的,通過杜如晦的介紹王偉終於明白了唐朝軍制。這對以後的王偉來說幫助極大!

另外對戶部禮部刑部工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瞭解(這裡就不再一一介紹了,以後用到時會具體在說明)隨著王偉在尚書省的學習,逐漸的對大唐初期的一些規章制度的瞭解,王偉越來越對這些牛人產生了不可抑止的敬仰之情!好多條款都是這些牛人們自己制定的,在李世民的帶領下,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對大唐社會的各方各面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劃和管理!這需要多大的智慧啊!這需要一羣一心爲民的人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間已經進入冬天了,長安的冬天特別的冷!沒有溫室效應的情況下,有時雪會連著下四五天,門都沒發出,積雪能過膝蓋!尚書省裡自入冬以來幾乎每天都有地方報來受災情況,尤其是北面更爲嚴重!

這第一次下雪就連著下了三天,人們大都躲在家裡,王偉完成了對各部的學習現在基本上就蹲尚書省大堂裡跟著房杜二人學習呢,進入冬天以後,杜如晦的身體更是不行了,好多時候都不能上朝了。即使是上一次朝,也是趕緊回家休息,王偉已經多次帶著老人蔘鹿茸等補品去看望了!雖然知道杜如晦的得病是肺癆,但是王偉不會制啊!以前的時候也聽說過一些偏方但都沒在意過,現在一個也記不住了,這讓王偉懊惱不已!想到杜如晦對自己的淳淳教誨以及當杜如晦知道紅薯儲存方法驗證成功是的激動萬分,連連替王偉請功!多好的宰相啊!自己怎麼就無能爲力呢!

王偉坐在尚書省大堂裡,這時已經過午時了很少有人過來了,王偉自己坐在那裡胡思亂想著,當想到杜如晦時感到一陣陣惋惜和一陣陣無力!昨天去看望時杜如晦因爲受不了煙味,本來就咳嗽再有煙味還受得了?屋裡連個火盆也沒有,凍得人直髮抖!杜如晦縮在牀上蓋了好幾牀被子都還發抖呢!的病已久抵抗力下降怎麼受得了啊!

可憐啊!這時王偉多麼希望自己能爲這位可敬的宰相做點什麼!恩?火爐?想到這裡王偉有辦法了!空調暖氣王偉是沒辦法弄出來,但是可以燒憋氣爐子啊!就是21世紀農村還經常用的鐵皮爐子一個煙筒通到屋外!取暖做飯兩不誤!恩,好,就這麼幹了!就是不知道唐朝的科技能不能打造出不透風的鐵皮管子?想到這裡,王偉坐不住了!和另外兩個人說了一聲以後就往將作監而去,將作監顧名思義就是打造東西的地方,軍用的、農用地、民用的都做!王偉以前來過一次,所以這裡的人也認識他,找到將作監少監從四品下的李大人說明來意畫出圖紙以後,李少監滿口答應,說保證做到讓王偉滿意!明天來取東西就可以了!

還別說,這將作監還這有幾分本事,第二天王偉去取爐子和煙筒時當場試驗了一下,結果還真好用爐子裡的煙一點都沒有外露!將作監裡的人到這時如果還不知道王偉要幹什麼那可就白混了!王偉覺得好用以後又定做了十副,家大業大的,沒辦法啊!去給杜如晦安上以後估計馬上就能流行全長安!

見到如此好用的東西,將作監的人興奮不已,連連表示要免費爲王偉家打造十副!以表感激之情!古代天冷,晚上不得不在屋子裡燒木炭,經常會有人中煤毒而死,也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將作監派了一輛推車幫王偉將東西送到了杜府。門房通報以後,杜構迎了出來。

“叔溢,這是?”杜構看到這些傢伙以後不解地問道。

“這是給相爺取暖用的東西,剛從將作監做出來的,還熱乎呢,哈哈!”

“取暖?父親確實受不了寒冷了,但是也沒辦法啊,他受不了煙味啊!”杜構想到父親的情形難受之極!

“呵呵,杜兄,有這東西想也再也不用受冷了!

第27章 方程第48章 準備遠行第三部二百九十一章 鐵山十八三百零八章 鐵山三十五第三部二百三十九章 清閒第186章 訓練(下)第75章 李世民召見第101章 高宗李治第三部五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116章 種因第三部二百八十章 鐵山七第56章 接管沂州第127章 整頓(三)第130章 種地三百二十五章 鐵山五二條件三百一十二章 鐵山三十九算計第32章 唐府作詩第三部二百六十一章 多季水稻三百三十二章 偷著樂第68章 高手!第42章 家有忠僕第152章 銀行設想(上)三百五十一章 穩定與和諧第三部二百八十二章 鐵山九第三部二百四十三章 經濟基礎上第73章 早朝前第51章 ,行路第三部二百四十八章 賦稅制度與經濟發展第三部一百九十九章 放長線一第85章 水泥?第91章 輕鬆功成第三部二百二十九章 擴編方案下第三部二百三十七章 宣傳教育第三部二百五十一章 中秋御宴上第三部二百三十八章 隋唐演義第58章 徐林第三部一百八十九章 打食行動一第120章 獨佔大營三百三十一章 鐵山結束漠北道第115章 論第三部二百一十一章 頡利心驚了第17章 又見李靖第25章 通直郎第三部二百九十三章 鐵山二十第37章 心靈的安靜第84章 借貸修路,收費還貸第3章 得月樓第三部二百九十九章 鐵山二十六第5章 融合第133章 偵察連(下)第72章 “娘!”第49章 安排第166章 長瑣事(一)第三部二百二十五章 回長安三百一十八章 鐵山四五媒婆說客第三部二百一十四章 祭天地第三部二百七十一章 唐儉的憤怒第92章 送年禮第三部二百九十三章 鐵山二十第60章 三句話三百二十六章 鐵山五三三百三十三章 黯然的李恪第138章 兵遇上秀才第三部二百四十七章 房玄齡的教誨下第10章 童生第36章 趙婉兒三百二十一章 鐵山四八第四個第三部二百四十一章 炸藥弩箭上第78章 長孫之謀第62章 病重三百四十九章 夜談第三部二百八十九章 鐵山十六第167章 長安瑣事(二)第157章 夜話三百三十九章 洛神賦圖第108章 元宵節三百零一章 鐵山二十八三百三十四章 岑文本到第135章 鴿子(中)第三部二百九十五章 鐵山二十二第5章 融合第三部二百一十二章 李靖感嘆第三部二百一十二章 李靖感嘆第113章 愛第163章 小聚第三部二百九十四章 鐵山二十一第119章 醫療處第2章 適應第34章 火爐子第105章 長孫府上第三部二百七十八章 鐵山五三百四十章 忽悠第65章 王父之威三百四十八章 漏話第三部一百九十章 打食行動二第三部二百三十七章 宣傳教育三百一十章 鐵山三十七蘇定方第149章 首戰(下)第1章 隋朝還是唐朝?第142章 推演(上)
第27章 方程第48章 準備遠行第三部二百九十一章 鐵山十八三百零八章 鐵山三十五第三部二百三十九章 清閒第186章 訓練(下)第75章 李世民召見第101章 高宗李治第三部五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116章 種因第三部二百八十章 鐵山七第56章 接管沂州第127章 整頓(三)第130章 種地三百二十五章 鐵山五二條件三百一十二章 鐵山三十九算計第32章 唐府作詩第三部二百六十一章 多季水稻三百三十二章 偷著樂第68章 高手!第42章 家有忠僕第152章 銀行設想(上)三百五十一章 穩定與和諧第三部二百八十二章 鐵山九第三部二百四十三章 經濟基礎上第73章 早朝前第51章 ,行路第三部二百四十八章 賦稅制度與經濟發展第三部一百九十九章 放長線一第85章 水泥?第91章 輕鬆功成第三部二百二十九章 擴編方案下第三部二百三十七章 宣傳教育第三部二百五十一章 中秋御宴上第三部二百三十八章 隋唐演義第58章 徐林第三部一百八十九章 打食行動一第120章 獨佔大營三百三十一章 鐵山結束漠北道第115章 論第三部二百一十一章 頡利心驚了第17章 又見李靖第25章 通直郎第三部二百九十三章 鐵山二十第37章 心靈的安靜第84章 借貸修路,收費還貸第3章 得月樓第三部二百九十九章 鐵山二十六第5章 融合第133章 偵察連(下)第72章 “娘!”第49章 安排第166章 長瑣事(一)第三部二百二十五章 回長安三百一十八章 鐵山四五媒婆說客第三部二百一十四章 祭天地第三部二百七十一章 唐儉的憤怒第92章 送年禮第三部二百九十三章 鐵山二十第60章 三句話三百二十六章 鐵山五三三百三十三章 黯然的李恪第138章 兵遇上秀才第三部二百四十七章 房玄齡的教誨下第10章 童生第36章 趙婉兒三百二十一章 鐵山四八第四個第三部二百四十一章 炸藥弩箭上第78章 長孫之謀第62章 病重三百四十九章 夜談第三部二百八十九章 鐵山十六第167章 長安瑣事(二)第157章 夜話三百三十九章 洛神賦圖第108章 元宵節三百零一章 鐵山二十八三百三十四章 岑文本到第135章 鴿子(中)第三部二百九十五章 鐵山二十二第5章 融合第三部二百一十二章 李靖感嘆第三部二百一十二章 李靖感嘆第113章 愛第163章 小聚第三部二百九十四章 鐵山二十一第119章 醫療處第2章 適應第34章 火爐子第105章 長孫府上第三部二百七十八章 鐵山五三百四十章 忽悠第65章 王父之威三百四十八章 漏話第三部一百九十章 打食行動二第三部二百三十七章 宣傳教育三百一十章 鐵山三十七蘇定方第149章 首戰(下)第1章 隋朝還是唐朝?第142章 推演(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波县| 中宁县| 梧州市| 临江市| 名山县| 光泽县| 洱源县| 南阳市| 龙井市| 上蔡县| 抚远县| 肃南| 洪江市| 渑池县| 个旧市| 大连市| 盖州市| 万州区| 寻乌县| 平度市| 柘荣县| 临夏县| 黑龙江省| 嘉祥县| 潼南县| 特克斯县| 新昌县| 阿克苏市| 渭南市| 开江县| 丹江口市| 平果县| 兴化市| 绥江县| 桂东县| 晋中市| 石屏县| 全南县| 潞城市| 错那县|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