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的一番話,雖然簡單。而且方法也顯得有些笨拙,可是畢竟給人了希望啊!
李世民房玄齡杜如晦等人被王偉這話說得也都是情不能自已!如果真像王偉說的一樣,那麼三五年以後就再也不用爲(wèi)人民的溫飽擔(dān)心了!對於立志做明君和名臣的這幾位來說,可以說沒有比這更讓人興奮的了,李世民親自扶住拍著後背道:“克明,要注意身體啊,大好的局面離不開卿啊!”表情很是真切。
“皇上,臣只要能看到萬民都能吃飽飯,臣就是現(xiàn)在去了也能瞑目了啊!”杜如晦一邊咳一邊說道。
“朕離不開克明,百姓也離不開克明啊,還望克明兄看在朕和百姓的份上一定要珍惜身體啊!朕還要和卿等一起開創(chuàng)萬世之基呢。”多年的患難與共,多年一起打江山這感情可不是一般的深啊!可是誰都知道杜如晦撐不了多久了。一時之間大家都有些蕭索。
杜如晦卻道:“皇上,江山代有才人出,長江後浪推前浪啊!臣已老朽,怕是不能長久爲(wèi)陛下鞍前馬後了,不過叔溢等一批的青年才俊已經(jīng)冒出來了。陛下知人善用,胸懷天下。我朝主明臣賢,必能蒸蒸日上,流傳萬代!”
“可朕總是覺得離不開克明啊,”
“皇上,不說臣了,臣也就這樣了,還是說說紅薯的事吧?是不是能夠再讓那七個人帶隊出海一次?”杜如晦岔開話題道。房玄齡也有些默然,多年的老友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確實難受。大家都理解杜如晦的迫切心理,可是都搖了搖頭,別說出海能不能夠找得到地方,就是找到地方出海一次也要三四年,有那時間都能夠培育出足夠的種子了!
沉悶了一會,李恪個小屁孩在幾個太監(jiān)的簇擁下快步而來。
“恪兒參見父皇,見過二位相爺!”
“恩,恪兒不必多禮。”李世民道。
“臣等參見蜀王殿下!”周圍人等紛紛給李恪見禮。
“恪兒讓王卿給你解釋一下今天之事!”李世民看了王偉一眼說道。
“呃,是皇上!”王偉本來想避開李恪,看來是不成了,不過這李恪還有二十來年好日子的,不急!王偉趕緊來到李恪跟前如此這般解釋一遍。
“多謝王兄指點。”李恪拱手謝道。講才智這李恪還真沒的說,一會就明白什麼事了。
“王爺客氣,臣愧不敢當(dāng)!”
說話的功夫司農(nóng)寺卿也來了。一個胖胖的老頭,身著紫色官服,看著挺和善的不過也是從三品的大員啊。清楚了情況以後也是滿臉的激動。這可是他的正管啊,如若成功這老頭怕是也要史上留名了!
“蜀王李恪,司農(nóng)寺卿盧青雲(yún),宣義郎王偉聽旨!”李世民朗聲道。旁邊太監(jiān)趕緊哪來紙筆。準(zhǔn)備寫聖旨。
“臣在!”三人趕緊來到李世民身前跪倒在地。
“今宣義郎王偉獻上紅薯,若能夠培育成功當(dāng)能惠及萬民,今著汝等三人全權(quán)負責(zé)此事!汝等當(dāng)思及百姓不可懈怠!以三年爲(wèi)期,朕要看到在我朝大多數(shù)地方都能種上紅薯!功成之時朕自有重賞。以蜀王爲(wèi)主,盧卿王卿輔之。另擢升宣義郎王偉爲(wèi)通直郎,賜銀魚袋!欽賜!”升官了?王偉想到這還沒當(dāng)兩天的七品官現(xiàn)在就是從六品下了?這可是連升三級啊!可是王偉不知道的是這還是因爲(wèi)他年輕,要不然就憑他一個主意就惠及萬民,李世民都想給他個四品五品的!
“臣接旨,謝主隆恩!”三人趕緊大禮拜謝!王偉本想謙虛推辭幾句不過這現(xiàn)場的氣氛不合適,也就沒說什麼。周圍人可是個個眼帶綠光看著王偉。這從六品下倒是沒什麼,在場的沒一個在乎這從六品下的,都是有背景的大家都有自信很快也會升到六品何況裡面還有好多的六品官,可這賜銀魚袋可是大大不同了,這說明是李世民的越級寵溺啊!戴著銀魚袋見到比自己官大三級的從六品上都可以不拜!而且這是簡在帝心,以後提拔肯定快啊!
“汝三人就在這尚書省同兩位大人一起商討出詳細條陳來!立刻執(zhí)行!”李世民又吩咐道。
“臣遵旨!請陛下安心,臣等定當(dāng)全力以赴不服聖恩!”盧老大人就是會說話啊。這王偉和李恪只是答應(yīng)著。人家卻是馬屁拍的微妙啊!
李恪拉著王偉說道:“久聞王兄大名,以後還望王兄以後多多指教,小王感激不盡!”
“呵呵,小王爺客氣了,臣愧不敢當(dāng),以後一起共事還望王爺多多關(guān)照!”
有李世民在場王偉有些放不開,其實也沒什麼可討論的,就是將這一筐的紅薯深挖個洞儲藏起來,然後等明年在培育出新芽以後插秧就是了,當(dāng)然第一年肯定是要在皇莊進行了。等種子逐漸多起來以後就可以慢慢地推開了。這時雖然簡單,可是做主的這三個人那可是白的了一場滔天大功啊,司農(nóng)卿是避不開的,王偉是發(fā)現(xiàn)人,可這李恪就有說法了,本來想這種好事應(yīng)該是讓太子來的,可是李世民卻讓李恪來了,這裡面就很有說法了。
具體條陳擬定以後,李世民和兩位大人先後離去,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就剩下王偉李恪和盧青雲(yún)還有劉玄易等人。臨近午時了,盧青雲(yún)要請客以表示對王偉的感激之情。王偉當(dāng)然不會同意了,連連表示自己請,“得月樓就是自家的,盧大人就不要客氣了!”這盧大人還是房玄齡的丈人叔呢!王偉當(dāng)然要低調(diào)了。
三人連劉玄意等幾個幫手一起來到得月樓吃喝一頓,都是十幾二十來歲的孩子和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子能喝起什麼勁來啊!再說李恪還不能喝酒呢,所以酒席匆匆而散,大家只吃了個半飽而已。大家回去各忙各的了。李恪屁事沒有非要跟王偉一起回家,沒辦法只能帶著這小屁孩回去了。
一路上王偉老是擺弄自己的銀魚袋,想不到自己也是五品待遇了!這可是相當(dāng)於後世的市長市委書記啊!有些感慨。李恪卻一刻不停的問東問西就跟個好奇寶寶似的。王偉爲(wèi)了表示尊重也只能虛心回答。沒想到這小屁孩和唐義識一樣對數(shù)學(xué)還很有研究,不過比唐義識差得有些遠,如果說唐義識是初一水平了那李恪也就相當(dāng)於小學(xué)三年級。不過人家也有厲害之處,看王偉老是擺弄銀魚袋還特意拿出自己的紫金魚袋和王偉比了一下,把個王偉鬱悶得想吐血!
家中還是吵吵嚷嚷的,酒席正熱鬧呢!王偉帶著李恪來到後堂見過奶奶,就說是自己的一個小朋友,沒敢和奶奶說是小王爺怕嚇著奶奶。
來到正房,父親正在口若懸河的演講,見王偉進來連忙又帶著王偉見過各位叔伯掌櫃的。
王偉理解父親的心情,拉著李恪在主桌就做,李恪出宮時穿了一身便衣,大家只是覺得這小孩很有氣度應(yīng)該是貴家子弟。也就沒在意,畢竟只是十來歲的孩子麼!
“賢侄,這幾年變化可是這快啊,前幾年老夫見賢侄時還是個孩子,現(xiàn)在已是從七品了,都可以當(dāng)縣太爺了啊!爲(wèi)兄要恭喜賢弟有此佳兒了!”父親身邊一位老者滿是羨慕的說道。相貌堂堂,很是威嚴,一副成功人士的氣派,據(jù)說比王家還有錢,乃是大鹽商!趙大員外。
“這位老人家說錯了。”李恪放下筷子,看著這老者清脆的聲音讓人不忍反駁的說道。
“哦?老夫何處說錯了啊?”趙員外不以爲(wèi)意,樂呵呵的問道,臉上也看不出什麼不快,還以爲(wèi)只是孩子戲言而已。
“叔溢兄現(xiàn)在不是從七品的宣義郎了!”
“啊?我兒出了何事?”父親一聽不是宣義郎了,還以爲(wèi)王偉被免官了!瞪著眼睛看著王偉問道。所有人也都停下筷子或放下酒杯,全場一片寂靜。
“呃,沒出什麼事啊。”王偉一下沒反應(yīng)過來。李恪看到這效果有點傻眼趕緊說道:“伯父誤會了,叔溢兄現(xiàn)在不是宣義郎而是從六品的通直郎了!”“啊?!”“呃,?”“嘶?”李恪這小屁孩太壞了,說話說半截,還真是驚奇了蛙聲一片啊!
“我兒,這是怎麼回事啊?”王父也顧不得什麼儀表了,筷子都掉地上也不管了,盯著王偉,想從兒子這得到答案。
“這,還是你說吧。”王偉扯過李恪,意思很明顯即然是你惹的禍你就要來解決。
李恪毫不在意的說道:“伯父,今天叔溢兄獻策有功,剛被皇上欽賜通直郎,並賜銀魚袋!恩賞有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