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章 各有謀算

ps:看《大唐虎賁》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高士廉在政治治世上有著很高的造詣,但軍略上卻是平庸的很。來的路上李世民跟他說了羅士信缺少兵力,他特地將歸附大唐的鐵勒騎兵調給羅士信聽用。

對於李世民的軍略,高士廉信若神明,忙道:“大總管這是爲何?”

羅士信笑著解惑道:“這兵少有兵少的打法,兵多有兵多的打法。我已經安排了下去,若讓高句麗知道我們還有援兵,那可大大的不妙,反而會壞了我的原定計劃。我們現在耗得起,新羅可耗不起。”

“可是,兵多終究是優勢!總不能就讓援兵呆著不動吧……”高士廉來此是輔助羅士信的,並非扯他後腿,在軍事上也並不干涉羅士信的任何決定,只是說說自己的看法建議。

“你說的也有道理!”羅士信向來擅於將別人的智慧變成自己的,在聽取建議上保持自己主觀之餘,並不排斥他人的反對意見,反而會分析他們的提議,既不盲目的相信自己也不盲目的相信別人而否定自己,頷首道:“有兵不用,實在不合算。得想個辦法,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鐵勒騎兵調來而不讓高句麗發現。”

羅士信琢磨著。

“不如走水路?”一旁的薛仁貴突然冒出一句話來。

羅士信眼中一亮,高興的打了一個響指道:“好主意,我們的運輸船正空著。用來運兵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羅士信當即送給了薛仁貴一樣大拇指,表演道:“好樣的。記你一功!”

薛仁貴嘿嘿一笑,最近他便與羅士信商議過此事。他們的陸路大軍應攻取了蓋牟、遼東,奪取了足夠的糧草供大軍用度。而水軍攻打下卑沙城,也獲得了一定的物資,短期內也是不需要水路糧草的支援。

後勤是行軍作戰必不可少的關鍵,羅士信存著指點薛仁貴兵法的心思,給他講解了他們目前的後勤情況,一說到了水路糧草的運輸,靈機一動,便有了如此想法。

“還有。差點忘了!”羅士信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道:“等我軍攻下白巖城後,你安排接收白巖城的百姓。我要將白巖城整個城池毀了,將城中的一切都強行遷途至遼東。”

高士廉怔了半響道:“這樣怕激起民憤吧?強迫百姓背井離鄉,毀去他們的家園,在民心上站不住腳。”

“沒辦法!”羅士信道:“我不可能打下一座城就安排兵卒鎮守治理,哪有那麼多人手。白巖城戰略地位不錯,但不適合百姓生存,城中百姓不多。將他們遷途至遼東,充實遼東人口。對遼東也好。毀去他們的戰略要地,利大於弊。至於怎麼安頓他們就看總管大人你的了。”

高士廉一手扶額,但卻很肯定的道:“大總管即以決定,那就這樣吧。”

羅士信笑道:“一切幸苦你了。”

翌日一早。羅士信點齊了兵馬,正式往高句麗的腹心地挺進。

一路東行,當他即將抵達白巖城的時候。得到了李道宗傳來的最新消息,烏骨城萬餘守軍正趕來援救白巖城的路上。

羅士信當即下令。不在往白巖城挺進,而是直逼烏骨城援兵。

烏骨城援兵得知唐軍大軍壓來。哪敢繼續支援,調頭撤回了烏骨城。

羅士信逼退高句麗援兵,這才調頭加入圍攻白巖城的行列中去,大軍將白巖城團團圍住以拋車、撞車攻城,緊接著飛石流矢,雨集城中,依舊憑藉出色的攻城器械,將白巖城轟打的千瘡百孔,憑藉守城兵沒有緩過來的契機,一擁而上,將白巖城攻下。

清點敵我雙方傷亡以及城中的軍事物資,羅士信笑道:“他們這是學乖了啊!”

白巖城是高句麗沒有取得遼東之前的門戶,也是一個戰略要地。依照高句麗善守的尿性,他們在城中儲備的軍事物資,決不在少數。但是而今拿下了白巖城,城中收繳的糧草各種物資卻是極少,還不夠他們大軍塞牙縫的。顯然他們吃了蓋牟、遼東的大虧,原本是打算給他們大軍籌備的糧草,平白便宜給了唐軍,將城中儲備的戰略物資都給調走了。

“現在他們這才驚覺,會不會晚了些!”劉仁軌帶著幾分風趣的說著。

“確實!亡羊補牢,未必就不晚。”羅士信對於這個結果,已經不是十分在意了。高句麗極爲重視遼東城,在遼東城備下了足足兩年的糧草,就算被敵人遼東圍困兩年,也足夠城中軍民吃喝用度。但是遼東城不到一月而下,城中的糧草盡歸他們所有,幾個月內都不用爲糧草而煩憂,這幾個月時間足夠他攻取高句麗了。

“來人,通告全城,將所有百信一併遷往遼東,不願意走的強行遷離。”羅士信依照他們在遼東擬定的戰略方針,前行遷離了白巖城的百姓,並且花費了一天的時間,將白巖城焚燬。

“走,我們進兵安市城!”

羅士信領著四萬出頭的兵卒,浩浩蕩蕩的往安市城殺去。

安市城。

“城主,唐軍毀去了白巖城,正向這邊殺來!他們的人數估計在四五萬之間,行軍速度很快,不出十日,便可兵臨安市城。”斥候將探得來的情報告訴了安市城城主楊萬春。

楊萬春年在四十許間,身形高瘦,臉容古挫,貌不驚人有著一股土裡土氣的感覺,但一對眼神深邃莫測,又予人一種極不簡單的感覺。

“毀了白巖城?”楊萬春低聲自語。

“父親的判斷果然沒錯。唐軍的破綻已經展現出來了。”說話的是一個白淨英氣的少年,叫楊卓。正是楊萬春的兒子,容貌生的像孃家人。有著幾分俊朗。他語氣輕快,有著對自己父親的崇拜。在唐朝入侵高句麗的那一刻起,楊萬春便說了此次唐軍征伐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兵力的不足,李唐吸取了隋朝的敗亡經驗,走精兵路線,行事不免更爲的小心謹慎,可是就是因爲這樣,免不了有些方面就會矯枉過正。

果然一切都如他父親預料的一樣,唐軍步步爲營。步步取勝,雖士氣如虹,卻弊端顯現。只要有人在這種情況下給予唐朝迎頭一擊,唐軍必敗。

楊萬春角逸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意,淡淡道:“好膽氣,再世項籍今世霍驃騎之名,果然名不虛傳。你去告訴高延壽、高惠貞他們,讓他們撤退三十里,沒有我的命令不許進兵。”

“父親。這是爲何?”楊卓驚呼出聲,唐軍兵馬不過五萬,雖連戰連勝,士氣高昂。但久經戰陣兼之水土不服,實力必然比之最初有所減弱。而他們安市城中有兵一萬八千之衆,高延壽、高惠貞又奉淵蓋蘇文的命令領兵是十萬配合安市城抵禦唐軍。他們有將近十二萬的兵馬,在數量上遠勝唐軍。面對這種優勢。不打卻退,實在難以理解。

楊萬春搖頭道:“你還太嫩。不明白箇中緣由。羅士信此人好勇鬥狠,卻非一介蠻夫,有著大智慧。從他攻取遼東便可以看出,戰術戰略運用的如火純情,堪稱一代名將。如此人物,每一個舉動都有他特別的意義。在你看來,他們焚燬白巖城是因爲兵力不足,不足以分兵固守。在爲父看來,卻是自曝其短,讓我們知道我們兵力不夠了,誘惑我們出城而戰。”

“這怎麼可能?”楊卓一臉的不可置信,道:“我們五萬疲乏的遠征軍,竟敢挑釁我們一戰?”

楊萬春慎重道:“爲何不敢?我高句麗白海東第一強國,帶甲兵士二十餘萬。昔年隋帝楊堅三十萬,楊廣百萬方纔出征我高句麗,唐朝十萬便來我國攻城略地,一口氣吞取遼東。又什麼不敢的?永遠不要小看中原人,我高句麗有今日繁華,所靠的也是中原文化。你沒去過中原,不瞭解中原的情況。西楚霸王項羽八千項家子弟兵過江東,縱橫天下,鉅鹿一役,以數萬百姓組成的軍隊打敗了王離茂守長城的秦朝雄軍,逼降了二十萬章邯秦軍。彭城一役,三萬騎兵破五十六萬劉邦的諸侯聯兵。此外還有漢朝驃騎大將軍霍去病,以五萬兵深入草原追尋匈奴主力,縱橫千里,殲敵七萬餘衆。羅士信與此二人齊名,豈是等閒懼戰之輩。正面與他們作戰,我軍雖衆,卻不齊心,高延壽、高惠貞並不誠心服我,聯兵反而束手束腳,幾無勝算。羅士信想必早已看穿這點,與其順著對方的戰略用兵,不如讓他們退離,讓唐軍進不得退不得,只能選擇強攻我安市城。”

楊卓向來信服自己的父親,也不多說,“父親既然讓他出決定,那孩兒願意陪著父親一同守護安市,與安市城共存亡。”

“哈哈!”楊萬春大笑道:“勇氣可嘉,不過沒有那麼嚴重。安市城並非永不落的堅城,但是羅士信想要從我手上將之攻取,卻也不是輕易的事情。唐軍真正的弱點不是兵少,而是耗不起。尤其是當前這個局面,百濟、大和正在圍攻新羅。新羅一但給百濟大和攻破,他面對的將是三國聯兵,大唐想要攻取我高句麗是癡心妄想。羅士信能勝是因爲他打的穩,只要我們將他逼急了,他就勝不了了。”(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衆號!)

第10章 小人心思第13章 萬事俱備第298章 局勢順利的煩惱第61章 戰術碾壓第164章 “瘋夜叉”第6章 撤軍第73章 草原巧遇第239章 中毒的羅士信,也叫羅士信第57章 忍氣吞聲第125章 巔峰對決第295章 領媳婦回家第26章 鄭家有女第2章 暗藏內憂第248章 祝融令牌第173章 事事以了第37章 勾心鬥角第31章 白眼狼第67章 一箭雙鵰第34章 算無遺策第50章 斬盡殺絕第51章 真正的敵人第36章 各有謀算第222章 密議第291章 安撫小醋罈子第181章 慌亂第8章 四國夾擊第51章 逼供求饒第260章 滿足的笑容第40章 陰影背後的刀第251章 李元吉死第242章 不知怨誰恨誰第71章 一肩挑下第147章 空城計?第55章 小日本的胃口與算計第108章 我回來了第51章 凱旋歸朝第52章 自作自受第237章 幻覺與繼續消失第29章 馬癡第91章 乙支文德第156章 單騎退十萬第185章 平陽的養胃茶第137章 爭主帥第26章 鄭家有女第196章 弄巧成拙?第59章 布袍男子第277章 李三娘子……名不虛傳第76章 異域同胞第46章 爭執第5章 與我所見略同呀第5章 與我所見略同呀第166章 你是?第25章 堵嘴第51章 真正的敵人第36章 送上門的未婚妻第31章 李世民的麻煩第56章 想要個孩子第55章 智商碾壓第48章 各有進展第26章 好的開始第39章 突厥乞降第144章 內訌第45章 才色**第57章 君子好欺 君子不用欺第12章 秦瓊揚威第18章 以戰養戰第107章 其醜無比——李元吉第24章 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第90章 錯漏一人第26章 鄭家有女第39章 故人到來第48章 各有進展第35章 早有準備第192章 唱雙簧第259章 中山狼第27章 出將從文成美談第27章 唐軍天降第256章 腐敗了一回第5章 三方密謀第86章 你是羅士信第166章 你是?第56章 各耍心計第25章 借勢一擊第291章 安撫小醋罈子第195章 搗毀營地第243章 兩個一起娶第154章 虐殺第211章 登城之戰第20章 一個不好的消息第54章 心動了第208章 軍神李靖第3章 攻城第29章 馬癡第138章 幽州大總管第15章 放風箏戰術之誰放誰第29章 熱情歡迎第12章 兩位未來宰相第16章 初戰告捷第25章 堵嘴第33章 相信我
第10章 小人心思第13章 萬事俱備第298章 局勢順利的煩惱第61章 戰術碾壓第164章 “瘋夜叉”第6章 撤軍第73章 草原巧遇第239章 中毒的羅士信,也叫羅士信第57章 忍氣吞聲第125章 巔峰對決第295章 領媳婦回家第26章 鄭家有女第2章 暗藏內憂第248章 祝融令牌第173章 事事以了第37章 勾心鬥角第31章 白眼狼第67章 一箭雙鵰第34章 算無遺策第50章 斬盡殺絕第51章 真正的敵人第36章 各有謀算第222章 密議第291章 安撫小醋罈子第181章 慌亂第8章 四國夾擊第51章 逼供求饒第260章 滿足的笑容第40章 陰影背後的刀第251章 李元吉死第242章 不知怨誰恨誰第71章 一肩挑下第147章 空城計?第55章 小日本的胃口與算計第108章 我回來了第51章 凱旋歸朝第52章 自作自受第237章 幻覺與繼續消失第29章 馬癡第91章 乙支文德第156章 單騎退十萬第185章 平陽的養胃茶第137章 爭主帥第26章 鄭家有女第196章 弄巧成拙?第59章 布袍男子第277章 李三娘子……名不虛傳第76章 異域同胞第46章 爭執第5章 與我所見略同呀第5章 與我所見略同呀第166章 你是?第25章 堵嘴第51章 真正的敵人第36章 送上門的未婚妻第31章 李世民的麻煩第56章 想要個孩子第55章 智商碾壓第48章 各有進展第26章 好的開始第39章 突厥乞降第144章 內訌第45章 才色**第57章 君子好欺 君子不用欺第12章 秦瓊揚威第18章 以戰養戰第107章 其醜無比——李元吉第24章 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第90章 錯漏一人第26章 鄭家有女第39章 故人到來第48章 各有進展第35章 早有準備第192章 唱雙簧第259章 中山狼第27章 出將從文成美談第27章 唐軍天降第256章 腐敗了一回第5章 三方密謀第86章 你是羅士信第166章 你是?第56章 各耍心計第25章 借勢一擊第291章 安撫小醋罈子第195章 搗毀營地第243章 兩個一起娶第154章 虐殺第211章 登城之戰第20章 一個不好的消息第54章 心動了第208章 軍神李靖第3章 攻城第29章 馬癡第138章 幽州大總管第15章 放風箏戰術之誰放誰第29章 熱情歡迎第12章 兩位未來宰相第16章 初戰告捷第25章 堵嘴第33章 相信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菏泽市| 滨海县| 金塔县| 启东市| 原平市| 姚安县| 沈阳市| 柘城县| 通城县| 琼海市| 巴马| 石门县| 鹤庆县| 泽普县| 方正县| 大洼县| 苏尼特左旗| 林西县| 江源县| 嵩明县| 琼海市| 鹿泉市| 酒泉市| 长宁区| 新巴尔虎右旗| 准格尔旗| 威远县| 阳城县| 金沙县| 济宁市| 靖远县| 嘉荫县| 青铜峡市| 诸暨市| 开平市| 大埔区| 永春县| 宁波市| 迁安市| 泌阳县| 宜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