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2章 漢唐天下(三)

領頭的黑衣人能有三十多歲,李彥的判斷那就中原人,雖然吐蕃人也和漢人一樣,但民族差異還是有很多區別的。儘管這時代的人語言也相當雜,不遠的地域差異也能聽出來,黑衣人的漢語說的很標準,那他就不可能是吐蕃人。

讓李彥警覺的是他們那一身黑衣服看著眼熟,當聽說那幾個穿道服的人是假道士,李彥心頭一震,他想起來這些黑衣人哪裡熟悉了。自己可是和不少彌勒教的人打交道,而這一身黑衣服就是他們的標緻。對於是不是彌勒教的,當然要弄清楚,所以李彥讓清寧他們留下活口。

有李彥的命令,清寧作爲五個人的老大用劍一指,四個人立即反過來向黑衣人走去。說是五個人,因爲還有一個清風,他一直當車伕的,這時也跳下來抽出了龍泉劍加入進去。

假道士還有四個人,加上清寧他們五個,黑衣人有二十人不到,雙方力量差不多。雖然他們比李彥這邊多出一倍,可清寧卻沒把他們放在眼裡。青城派有些武林道教老大的意思,劍法也天下聞名,四個人是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

李彥說不要傷了性命,就說道:“束手就擒,我不殺你。”

那個黑衣人狂妄一笑:“那你得殺得了,他擡手向天上打出一個煙花,一道青煙飛上天空,飄出一團煙霧。”

清寧他們江湖經驗有限,但那幾個假道士卻明白,大喊道:“快殺,他們有幫手,兄弟們上。”

喊出話,手裡的單刀向近處的黑衣人殺去,他這一動,引發了戰鬥,二十多人對九人。這些人功夫不錯,清寧他們功夫好,但實戰經驗不足,加上李彥有話,留活口,所以一時半會兒還勝不了。

這當中最猛的卻是清風,因爲他手裡的是龍泉劍,上古神兵,同樣的劍在清風手裡可比李彥手裡威力大多了。

李彥是三分劍術,那是類似於擊劍的招數,以刺穴爲主,可李彥並不會刺穴,另外他也不會其他的劍招,並不能發揮龍泉劍的威力,大多時候李彥拿它當刀用。

可龍泉劍在清風手裡那是一招一式,把青城劍法發揮到極致。黑衣人手裡都是刀劍之類的輕兵器,如果相交就會被削斷,清風劍下已倒下三個人,兩個是被斷去手臂,一個是大腿被刺穿。

如果時間再長一些,這些黑衣人絕對都跑不了,可是遠處傳來馬蹄聲,能有一百多騎戰馬從遠處衝來。李彥著急了,清寧他們是江湖遊俠一類的人,並不習慣馬上作戰,面對戰馬騎兵的衝殺,這種江湖打鬥的招數並不管用。來到古代二十多年了,李彥已知道什麼大俠,什麼武林高手,面對馬上戰將的時候毫無優勢可言。這二十幾個黑衣人已然很難對付,再加入一百多騎兵,那恐怕就不好辦了。也可能自己人全部被殺,大喊道:“清寧,不要留活的,殺,然後撤退。”

這時李彥已後悔,如果不讓留活口,恐怕這些人已死了。他想從這些黑衣人身上弄到彌勒教的消息,這纔想留下活的。但自己也是,留下一兩個就可以了,幹什麼想全留下。

這一下達殺的命令,立即看出來清寧他們的功夫高出來,清寧喊道:“清風退出,四像劍陣。”

其實還有五行陣,但清風和他們不是一起的,沒有一起練過,只好讓清風退出去。四個人四把劍,變化四個方位,幻起漫天劍影,這是青城派威力最大的四象陣。

兩個人爲兩儀陣,三人三才陣,四個人就是四相陣,五個人是五行陣,六人六丁六甲陣,七星陣,八卦陣,最大的是九宮陣,這是天師張道陵從軍隊陣法中演化出來的,威力很大,適合多人數打仗。

這一配合黑衣人全部變得不行起來,不斷的有人倒下,可那一百多騎兵也衝到了進前。領頭的是個吐蕃的達幹,最低級的武官,帶著一百多人衝過來。他們是圍困羅些的吐蕃大軍,巴彥多讚的手下。見到規定的信號,帶領手下殺過來。他嘰哩哇啦一陣喊叫,一百多騎兵立即打馬衝上來。

黑衣人顯然和吐蕃平時有過配合,還剩下的十多人立即向外撤,把清寧他們讓給了騎兵。面對上百匹馬的集中衝擊,四五個人怎麼能擋住。那幾個假道士也急了,他們查到重要的消息想回去報告,可是被追殺到這裡,他對其中一個人說道:“快回去向太后稟報,我們掩護你。”

那個人猶豫一下,突然向李彥這邊跑來,抓過清寧他們的馬翻身上馬向遠處衝去。李彥一見就明白,這個人不是找救兵,就是送信去了。大喊道:“清寧向車邊集中,準備迎敵。”

黑衣人又得意的笑起來:“哈哈,你們一個也別想走。”他身邊的四個人上馬向遠處的那個人追去,李彥說道:“清風攔下他們。”

“是”清風也上馬向那四個人追去,因爲都是剛起步,誰的速度也不快,同時李彥反應很快,清風的馬攔在了四個人面前,游龍劍是有威力,可清風不會騎在馬上打仗,但他人很聰明,並不想殺了這幾個人,但就是纏著他們,讓遠處那匹馬逃走。

氣得黑衣人大怒,這時那一百多騎兵已衝了上來,假道士不明白,清寧他們爲什麼都躲到馬車邊上騎上馬,難道這一輛馬車能擋住騎兵衝擊嗎?

被騎走一匹馬,清靜沒有了戰馬,他跳上趕車的位置,李彥說道:“調過來準備。”

馬車橫著變成順著,車尾對準了這些衝上來的騎兵,李彥的手在車壁上拍下去,嗖嗖車尾的四個邊上射出了四五支弩箭,發出一陣嘯聲飛向那些已近在眼前的騎兵。

密集隊形快速衝擊是騎兵的戰術,因爲有他們自己的人在這裡,所以沒有用騎射,但絕對沒想到這輛馬車上有機關。這種弩箭一聽聲音就威力不小,但也躲不開,雙方距離太近了,四五支弩箭沒浪費全部命中。

摔倒的戰馬衝亂了其他的戰馬,衝擊的隊伍一亂,李彥喊道:“殺。”

清寧和清致、清遠三個人打馬衝了上去,假道士還有三人也向前跑搶奪戰馬。李彥說道:“清靜向前衝。”馬車調過來,三匹馬的馬車向前衝去。這可是三匹馬拉著一輛車,就是衝擊力也非同小可,四輪馬車的好處在於戰馬死了並不會翻車。

這些騎兵哪知道這是鐵車,手裡的彎刀向馬車劈來,以爲能劈開車輛殺死裡面的人,可是刀一劈上,咣咣的聲音,刀被震飛出現一道火光。

後門打開,李彥坐在輪騎上,雙手握在扶手上,扣下扳機,兩側的弩箭射了出去,立即有衝上來的兩匹馬上人落馬。

那個領頭的黑衣人傻眼了,這是什麼馬車?這些人是誰?騎兵一但失去衝擊力和清寧他們混戰在一起的時候,看出來這些普通騎兵不行了,清寧他們的劍光閃動,每一劍都有人被殺。

剛剛開始不長時間,形勢完全掉過來,幾十人竟然被四五個人追著打,特別是那輛車橫在中間,上面不時射出一些東西,全是偷襲。

黑衣人發現那一個逃跑的道士已然沒了影,知道再打下去失去意義,也可能很快就來唐軍,打聲呼哨向遠處逃跑。

李彥叫住了清寧他們,能打敗他們已經不容易,也就沒讓他們追。假道士又死一個,受傷一個,只有一個人完好的,他過來給李彥施禮:“多謝少俠援手,請問高性大名?”

這時清風把劍背在背後,拉過來一匹馬把馬車上的一匹受傷的馬換下來,這個人還沒等李彥說話,突然手中的劍指向清風:“說,你們什麼人?這把劍怎麼會在你們手裡?”

李彥一愣,看他指著清風說道:“你認識這把劍?”假道士說道:“七星龍泉劍,在下當然認識,也知道他是誰的。說,你們怎麼得到這把劍的,永王在哪?”

本來清寧他們因爲這個變化,已四把劍對準了他,聽他提到永王,全部一起看向這個假道士。

李彥笑笑說道:“你是宇文毓的手下,還是李麗青的手下?爲什麼知道這把劍在永王手裡?你認識他?”

李彥沒有說身份,現在吐蕃情況太亂了,各方面的人全有,哪能隨便說身份,他要先確定這些人是什麼人?李麗青野心這麼大,李彥也有些弄不懂她,他來羅些是想找宇文毓先了解情況。

這個假道士也一愣,李彥一直坐在車上,這麼激烈的戰鬥,竟然沒下車,而在車上坐著一個帶輪子的騎子,那他應該是行動不便的人。而龍泉劍在一個只有十六七歲的少年手裡。永王可三十來歲了,那就不是永王。

他們就是出來尋找永王的,根據消息,永王落下懸崖,生死不知。這個少年得到這把劍?是搶的,還是殺了永王得到的劍,當然要弄清楚。所以,雖然李彥他們救了自己,但還是用劍指著李彥。聽到李彥的話也一愣,直呼宇文將軍和太后的大名,這個人是誰?猶豫一下說道:“在下鄭芨,柳總管手下,侍衛團隊正,你是什麼人?”

李彥鬆口氣,原來是柳飛煙的人,她不在西域保護錦兒,怎麼跑吐蕃來了?說道:“原來是柳飛煙的手下,鄭隊長,我就是李俊青,柳飛煙在哪?”

“你?”鄭芨嚇一跳,但有些懷疑的說道:“你是永王?那劍怎麼會在他手裡?”清風生怕別人說他的劍是拿別人的,趕緊說道:“師叔給我的,你管得著嗎?”

“師叔?”這回鄭芨更是發愣了。

李彥說道:“算了,我正好要去唐城,讓柳總管來見我就行,你不認識我。”

鄭芨看看不像是假的,敢說見他們總管,當然說道:“那好吧,我們一起去唐城?還是趕緊走吧,這是吐蕃軍地盤,一會他們就能回來。”

李彥也明白,這裡太危險了,清風換好馬,接過馬車向唐城方向跑去。這回又多了兩個人,鄭芨和另一個負傷的吳憲,加上清寧四人六匹馬一輛車離開這裡向唐城趕路。鄭芨他們可知道什麼地方有吐蕃兵,所以知道怎麼走。

因爲有馬車,只能是走道路,剛剛轉過一個山灣,前面出現一隊人馬,鄭芨他們立即緊張起來。清寧他們也抽出背後的劍,離著不遠,一匹馬衝出來:“隊長,我,龍七”

鄭芨鬆口氣:“沒事,是我們的人。”

臨近了,李彥也放心了,來的是駐蕃軍,那身盔甲軍服,他太熟悉了。領兵的將領打馬過來:“鄭隊長,其他人呢?”

鄭芨一抱拳:“湯將軍,其他兄弟殉國了。多虧他們相救,否則我也回不來了。”

聽到說話,湯顯轉過馬,看到車裡的李彥大吃一驚,滾鞍下馬跪倒:“末將參見永王殿下。”

他這一跪下,鄭芨嚇一跳,他有些懷疑李彥的話,一個這樣的人說是永王,那幾個年青人還叫他師叔,永王什麼時候有師兄和師弟了?再說哪個人都不比李彥年輕多少。他們都是江湖人,是不會輕易相信別人亂說的。吐蕃現在什麼人都有,大唐的,吐蕃的,西域的、尼婆羅的、天竺的,反正哪夥勢力都想上這裡來插一腳。聽說不少大唐百騎尉也進入吐蕃,也知道大批人在找永王殿下。

如今見面,李彥一口叫出湯顯的名字,而湯顯跪下參見,他也連忙跪下:“永王,臣不知道。”

李彥沒有怪誰的意思:“湯顯,站起來,忘記你的軍禮了嗎?”

“是”湯顯連忙站起來,立正舉手敬禮,身後的將領和士兵也一起舉手敬禮。李彥單手回禮,說道:“走吧,回唐城再說。”

本來一肚子話要問,聽到李彥的話,湯顯一個立正擺手:“回唐城。”

這是四五百人,一個營的兵力,湯顯也是營長,六品武將。駐蕃軍是李彥一手打造的,所有軍官都認識他。李彥看看騎馬跟在後面一臉著急的湯顯,說道:“急什麼?我這不是沒死嗎?”

湯顯高興的說道:“那是,太后說的太對了,說你不會死,天下人死光了,永王也不會死。”

“太后?”李彥愣一下,笑笑:“李麗青到是很能弄,還太后,她到是瞭解我。”

湯顯明顯不知道特殊的關係,說道:“太后哭好幾回了,柳總管也是大爲著急。侍衛團全部出動了,鄭隊長他們只是一個小隊,大概有上千人在找永王。”

李彥心裡有些詫異,李麗青哭了,因爲自己死?她不是爲了自己的目的嗎?難道真是有了感情?不過柳飛煙出動上千人找自己,恐怕是因爲錦兒吧?

他不能和湯顯說什麼,也就一笑:“這回不用找了,情況現在怎麼樣?”

湯顯連忙把情況向李彥彙報,聽得李彥直皺眉,情況還真複雜啊!不過尼婆羅和天竺也插一腳,真是該死。李泰在幹什麼呢?難道他沒有在另一面牽制天竺?但他沒問。

當李彥的車輛進入唐城大門的時候,宇文毓、喬凡明、曹如凱、孔賢、玉虛子,幾乎唐城的人都來在門口迎接。

接到湯顯快馬報告的宇文毓差點樂暈,永王果然沒事,立即帶人在城門迎接。可是看到李彥竟然坐在一個輪騎上,後面是一個年輕人著,全部大吃一驚。隨著李彥讓大家免禮起來,宇文毓趕緊問道:“永王受傷了?”

李彥笑笑:“沒事,行動不便而已,進去說吧。”

沒死就好,等進入唐城皇宮的時候,唐城裡外傳開了,永王沒事,已安全抵達唐城。十幾匹快馬衝出唐城,分別報信去了。這對於駐蕃軍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無所不能的永王殿下沒事,那就是天大的事也沒事了。

在大殿裡坐下,李彥說道:“宇文毓,說一下現在什麼情況?”

第203章 大打感情牌第372章 帝王心第44章 李淵的虛僞第4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273章 君心難測(二)第389章 情留吐蕃(一)第48章 這就結束啦第417章 打擊(二)第193章 歷史真相(四)第105章 威逼利誘(二)第345章 天書怪談第205章 亟不可待第4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299章 爭鋒(四)第46章 主動獻計第305章 在經濟上打擊(二)第105章 威逼利誘(二)第66章 危險的情感第389章 情留吐蕃(一)第61章 借題發揮第210章 初露端倪(二)第41章 房相到訪第256章 皇家威儀(二)第394章 天下戰略(二)第365章 戰略制衡第105章 威逼利誘(二)第303章 先發制人第339章 風雨同舟(二)第385章 和親(四)第229章 初露鋒芒(二)第392章 情留吐蕃(四)第260章 初夏長安熱似火(一)第27章 狼來了(二)第48章 這就結束啦第351章 政治鬥爭第25章 驅虎吞狼(二)第102章 團聚(一)第70章 戲水第408章 吐蕃驚變(一)第438章 未雨綢繆(一)第269章 貶爲庶民第223章 兄妹情(三)第244章 功虧一簣第325章 惡習難改(一)第94章 懷疑一切第381章 真心話大冒險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397章 天下戰略(五)第355章 再回長安(三)第167 章誤傷第346章 避世海外第254章 人爲財死(二)第1章 今夕是何年第410章 吐蕃驚變(三)第347章 悄然遠遁(一)第414章 吐蕃亂(二)第68章 夫妻夜話第345章 天書怪談第295章 再次被抓第304章 在經濟上打擊(一)第86章 軍職的開始第30章 楊氏教子第333章 西擴攻略(二)第8章 無私奉獻第174章 計高一籌(三)第187章 進入秦王府(一)第196章 斬草除根第46章 主動獻計第330章 流放嶺南第46章 主動獻計第178章 仇恨第5章 原來是窮光蛋第97章 奇襲涇川第11章 嘴快的壞處第129章 回長安第354章 再回長安(二)第212章 懷疑對象第12章 備戰備荒第176章 出爾反爾第238章 滅隋(二)第40章 被綁上戰車第36章 被逼授藝第3章 比比誰更壞第215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一)第246章 重拾親情(二)第138章 風雲長安(六)第27章 狼來了(二)第366章 重逢第445章 左傾產品(二)第56章 家事(二)第277章 打黑不掃黃(一)第312章 國策(二)第66章 危險的情感第373章 風雨飄搖三五年(一)第299章 爭鋒(四)第421章 漢唐天下(二)第99章 誰的戰果第375章 風雨飄搖三五年(三)第119章 偷渡黃河第115章 滅樑之戰(四)
第203章 大打感情牌第372章 帝王心第44章 李淵的虛僞第4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273章 君心難測(二)第389章 情留吐蕃(一)第48章 這就結束啦第417章 打擊(二)第193章 歷史真相(四)第105章 威逼利誘(二)第345章 天書怪談第205章 亟不可待第4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299章 爭鋒(四)第46章 主動獻計第305章 在經濟上打擊(二)第105章 威逼利誘(二)第66章 危險的情感第389章 情留吐蕃(一)第61章 借題發揮第210章 初露端倪(二)第41章 房相到訪第256章 皇家威儀(二)第394章 天下戰略(二)第365章 戰略制衡第105章 威逼利誘(二)第303章 先發制人第339章 風雨同舟(二)第385章 和親(四)第229章 初露鋒芒(二)第392章 情留吐蕃(四)第260章 初夏長安熱似火(一)第27章 狼來了(二)第48章 這就結束啦第351章 政治鬥爭第25章 驅虎吞狼(二)第102章 團聚(一)第70章 戲水第408章 吐蕃驚變(一)第438章 未雨綢繆(一)第269章 貶爲庶民第223章 兄妹情(三)第244章 功虧一簣第325章 惡習難改(一)第94章 懷疑一切第381章 真心話大冒險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397章 天下戰略(五)第355章 再回長安(三)第167 章誤傷第346章 避世海外第254章 人爲財死(二)第1章 今夕是何年第410章 吐蕃驚變(三)第347章 悄然遠遁(一)第414章 吐蕃亂(二)第68章 夫妻夜話第345章 天書怪談第295章 再次被抓第304章 在經濟上打擊(一)第86章 軍職的開始第30章 楊氏教子第333章 西擴攻略(二)第8章 無私奉獻第174章 計高一籌(三)第187章 進入秦王府(一)第196章 斬草除根第46章 主動獻計第330章 流放嶺南第46章 主動獻計第178章 仇恨第5章 原來是窮光蛋第97章 奇襲涇川第11章 嘴快的壞處第129章 回長安第354章 再回長安(二)第212章 懷疑對象第12章 備戰備荒第176章 出爾反爾第238章 滅隋(二)第40章 被綁上戰車第36章 被逼授藝第3章 比比誰更壞第215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一)第246章 重拾親情(二)第138章 風雲長安(六)第27章 狼來了(二)第366章 重逢第445章 左傾產品(二)第56章 家事(二)第277章 打黑不掃黃(一)第312章 國策(二)第66章 危險的情感第373章 風雨飄搖三五年(一)第299章 爭鋒(四)第421章 漢唐天下(二)第99章 誰的戰果第375章 風雨飄搖三五年(三)第119章 偷渡黃河第115章 滅樑之戰(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昌市| 色达县| 黄龙县| 眉山市| 桂东县| 缙云县| 全椒县| 鄂托克前旗| 中山市| 辰溪县| 桐庐县| 达拉特旗| 阿拉善盟| 泗阳县| 香格里拉县| 孝义市| 威海市| 密云县| 余姚市| 平武县| 南昌市| 西林县| 融水| 黄山市| 永泰县| 阳原县| 水城县| 苏州市| 永和县| 明溪县| 稻城县| 大洼县| 太湖县| 冕宁县| 濉溪县| 峨眉山市| 筠连县| 汨罗市| 三都| 新宁县|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