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5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一)

李世民也有些覺得過分,畢竟是突厥使者,這樣有損天朝威儀,雖然這樣很解氣。沒有承認孔穎達說得對,也沒有責怪李彥。

可李彥卻一下火了,這一次他重返長安,心底有無數的怒火,可以說對所有大臣沒一個的滿意的。國子監花著自己的錢,不聽自己的也就算了,可自己剛剛出事,孔穎達就迫不及待的把曲江書院給改得和國子監其他學館一樣,上來的都是世家貴族子弟,原來的一些平民學生紛紛退學。

一聽到天朝上國,什麼禮儀之邦之類的話,李彥的怒火就是幾千年,國家的威嚴是武力爭取的,不是靠祈求和買來的。大唐周邊的國家,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敬服中原王朝的。

國家貧弱的時候,都想來踩一腳,掠奪一點好處,富強之後,都是想來分點好處。得不到好處,就翻臉無情的打擊中國,國家的威儀不是靠錢買來的。

大唐周圍的幾個強一點的國家,突厥,高句麗,南越,哪個不是這樣,把大唐當做一塊肥肉,誰都是縱兵劫掠。一旦被打擊,就反過來求和,上表稱臣,請求和親。等到有點實力,翻臉就來進攻。

可是好大喜功,死要面子的大唐,就是這樣被玩弄於股掌之上。李彥的思想多少有些憤青,可他覺得自己的想法纔是正確的。

恩怨分明,有仇必報,有恩必還,這纔是一個國家應該做的。什麼天朝上國,什麼禮儀之邦,被人家欺負到門口了,還拿著這樣虛無飄渺的東西給自己遮羞。

看著孔穎達說的理直氣壯,周圍不少大臣點頭符合。李彥黑著臉對孔穎達說道:“孔祭酒,我問你,突厥一共進攻多次大唐?”

孔穎達一愣:“他們經常犯邊,我哪記得多少次了?”

李彥繼續問道:“那他們又和大唐結盟多少次了”? wWW?tt kan?C〇

孔穎達還是回答不上來。李彥鄙視的說道:“孔祭酒,自從秦統一六國開始,西戎異族多少次進攻中原,多少次屠殺漢人?有多少次稱臣,有多少次反叛?又多少次和親?有多少次背信棄義?恐怕說不清了吧?什麼時候把中原王朝當做天朝上國了?”

“這……”孔穎達一下回答不上來。李彥根本不指望他卻回答:“孔祭酒,天朝上國,國家威嚴,不是自己說,不是站在這裡自吹自擂,不是恬不知恥的自誇,是讓周圍的國家和民族承認,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感到這是天朝,產生敬畏感。那樣他們還敢犯邊嗎?還敢這樣不要臉的來威嚇大唐嗎?”

李彥走過去把孔穎達一把推到執矢思力面前,執矢思力看看孔穎達,沒有什麼反應。李彥說道:“看到沒有?他在乎你嗎?”

嘴裡說著話,根本不看突然被推一臉怒容的孔穎達,李彥走到執矢思力面前,一擡腳,執矢思力害怕李彥踹他,趕緊一躲。李彥哈哈一笑:“孔祭酒,這纔是天朝威嚴。”

滿朝文武都是一臉的沉思,李世民也是;蒿臉興趣的樣子。李彥覺得自己這堂課給他們上的不錯,也有些小小的得意。對李世民躬身說道:“皇上,突厥每一次都不是真正的敬服,只是暫時的屈服,所以臣的意思你應該明白。”本文由";鄉";";村";";小";";說";";網";的網友上傳,";鄉";";村";";小";";說";";網";免費提供閱讀";";

李世民點點頭:“朕明白,可是眼下大唐上什麼狀況你也清楚,朕也是無奈。”

李世民昨天聽到李最快更新彥和李錦兒的對話,知道李彥有滅掉突厥的心思,只是不知道李彥昨天說的話是真心話,還是知道自己偷聽故意說給自己聽的。今天李彥要去見突厥使者,李世民更加懷疑,可看到這個情況,心裡的疑慮打消了,才說出自己是出於無奈。

李彥也有些泄氣的說道:“我明白。給臣三年時間,我必將滅掉突厥,給皇上一個巍巍大唐,一個真正的天朝。”

李世民眼睛一下發亮:“俊青需要什麼?”

李彥看看孔穎達說道:“曲江書院。”

李世民說道:“朕封你爲國子監司業,掌管曲江書院如何?”

“謝皇上”李彥躬身說道:“臣還有一個去請求,希望皇上答應,好看的小說:。”

李世民說道:“講。”

李彥說道:“請給臣自主的權利,我不想任何人干涉,包括皇上。”

這個要求可是很大膽的,連皇上都不讓干涉,那不是想獨立王國?李彥這也是試探李世民,看看他到底有沒有成爲千古一帝的心胸和氣度。所以說完盯著李世民。

李世民也看著李彥,冷靜地說道:“給朕一個理由”。

李彥說道:“國家需要的是複合型人才,不是一羣讀死書的書呆子。他們可以把五經要義背如流,可竟然不知道糧食在哪裡長出來,他們熟讀經史,會吟詩作畫,卻不能修建一座橋樑,不能蓋一間民房。這樣的人如何能治國?所以曲江書院要培養多方面的人才,爲皇上所用

李彥的話一下得罪了滿朝文武,因爲李彥等於說他們什麼也不是,也等於說讀書沒用。首先封德彝就站出來:“李彥,你藐視先賢聖道,無父無君。讀書不只是治國,還有教化萬民的責任。”

封德彝的話立即得到幾乎全部大臣的支持。李彥看到周圍羣情激昂的樣,知道自己操之過急,可今天他就是要李世民當著大家的面答應,以免他反悔。懶得和這些人爭論,這些在建立曲江書院的時候,不知道爭論多少次了,恐怕三天也爭論不出頭尾。對封德彝說道:“封僕射,你怎麼知道曲江書院不教學生思想道德?不過我確實不打算教他們尊敬孔子孟子,我只是想教他們忠於大唐,忠於皇上。有這一點就足夠了,不是教他們怎麼對突厥講禮儀,講道德。因

爲天朝就是皇上,就是大唐。”

李彥這種詭辯論,立即讓封德彝閉上嘴,他敢說反對嗎?那樣李世民當時就能把他罷官攆回家。他們一肚子理由,可在李彥面前一句也說不出來。

裴寂到底是有些務實的官員,隋朝時經略西域之地,也有不少戰略上的建樹。明白李彥這是投李世民所好,封死所有人的嘴。冷笑說道:“李俊青,皇上是有道明君,不會被你的巧言迷惑。承傳千年的禮教也不是你可以推翻的。”

李世民何嘗不明白李彥的意思,他什麼話也不說,想看看李彥到底是什麼思想。執矢思力已經聽蒙了,他怎麼也不明白,這些人怎麼不在乎城外十萬突厥士兵,卻在這裡爭論一些他聽不懂的事情。

李彥淡淡一笑:“裴司空,你什麼時候聽我說推翻千年禮教了?這和皇上是不是明君有什麼關係?就因爲皇上是明君,才能分清什麼是對國家有利,什麼對國家有害。每個人都是能力有限的,皇上不是人人能當,那是天賦,是天才,天下都是皇家的,各種人才都是皇上的。我培養複合型人才有什麼錯?一個只精通打鐵鍛造的人,他會起兵造反嗎?一個只是知道種地,只是知道發明物品的人,會指揮千軍萬馬爭奪天下嗎?裴司空,封僕射,孔祭酒一心培養治國

安邦的人,我還懷疑你們的目的呢?”

李彥這樣誅心的話,讓滿朝文武都大吃一驚。封德彝他們如何聽不出來,三個人嚇得連忙跪倒:“皇上,臣一心爲國培養治國之才,絕沒有其他意思。請皇上明鑑。”孔穎達是國子監祭酒,當然最害怕了,趕緊說道。

李世民也有些發懵,李彥說的也有道理,要是全天下都是單一搞技術的人,確實不會輕易造反。可都是這樣的人誰來治理國家呢?只是說道:“三位愛卿起來吧,朕明白你們的忠心。

“謝皇上”三個人站起來,再不敢和李彥爭論,這種扣帽子戰術太嚇人了。

對這種上綱上線的做法,李彥這個後世來人可是太清楚了,他以前不這麼幹是他一直認爲經濟決定一切,根本不屑這樣搞政治權謀,可是現實把他的想法打擊的粉碎。

想有所作爲,就要有權力,沒有話語權說什麼都沒用。如何取得權力,當然是圍著最高領袖轉,好看的小說:。

李彥的年齡沒有經歷過十年動亂,可看過不少這一類的書,太祖是千古一人的偉大,也難免被打著袖旗反袖旗的人利用。造反派都說自己是忠於主席的,可他們都是炮灰,爲一小撮人爭權奪利。

今天牛刀小試,就把三個重臣打趴下。房玄齡成爲一代賢相,確實有過人之處:“李俊青,如果都是技術人才,三省六部,九寺五監,各州府縣衙何人管理?治國人才不可缺少。”

李彥看到一個可以全面思考的人,也就一笑:“房相,全國就一個曲江書院嗎?國子監太學在幹什麼?我說全天下的都學這些嗎?只是不同的學校,培養不同的人才。這樣皇上想用人的時候,纔有人可用,不是修一條道路卻千里迢迢的召錦兒進京。”

房玄齡躬身施禮:“玄齡受教,明白俊青的深遠想法。”

李彥沒想到房玄齡有這個氣度,連忙說道:“房相過譽了,李彥愧不敢當。”

杜如晦站出來:“皇上,臣以爲李彥的建議非常之好,臣建議在縣學時可以培養基礎,全面發展,州府設立不同學校,培養專業人才。”

“善”李世民高興的讚歎一句說道:“杜卿所言極是,三省臺司擬定章程,報朕批準。”

衆大臣都一起躬身說道:“皇上聖明。”

李彥一看效果這樣好,立即上前一步:“皇上,臣有建議。”

李世民看看跪在一邊的執矢思力,對李彥說道:“說吧。”

李彥說道:“皇上,臣認爲國家需要各種人才,比如工部需要懂工程技術的,兵部需要懂行軍打仗的。戶部需要懂農業的,各學校培養出學生,他們也可以進入各個事務部門,可以公開考試,全面挖掘人才,爲國所用。

李世民點頭:“俊青這個建議非常好好,煬帝的科舉制度還是不錯的。禮部擬定一下,昭告天下,明年舉行春闈大比,爲國選定人才。”

禮部尚書崔幃躬身施禮:“臣遵旨。”

李世民不再研究這些,他關心的還是城外十萬突厥大軍,對下面說道:“先把執矢思力押進大牢,明天朕親自到渭水河邊和頡利談談。”

蕭踽站出來:“皇上千金貴體,怎麼可以身臨險境,請三思而行。”

李世民一笑:“這是朕的長安,還怕他不成?不用多說,明天隨朕一起去。”

散朝了,李彥回到公主府,發現錦兒還沒有回來,心裡有一絲擔憂,李世民和長孫無垢兩個人看錦兒的眼神就不對。

本來李彥是最不願意進宮的,可怎麼也不放心。自己的妹妹,李彥是打死也不願意讓她嫁進皇家。雖然長孫無垢表現出一副大度的樣,可眼裡深處的痛苦,李彥還是能看到的。哪個女人願意看到自己深愛的男人摟著別的女人,除非是神經病。

想了半天,還是不放心,換上一身女裝,坐上車直奔皇宮。李彥也沒辦法,這是自己進皇宮內廷最好的通行證,也是李世民捉弄李彥給的特權。

果然一路暢通的進入皇城,李彥打算直奔甘露殿,可他剛剛進入皇城,就看到趙坤。李彥還是懂的,進入皇宮雖然路途也不近,但他儘量不坐車。

看到李彥,趙坤高興的說道:“參見公主,某正要去公主府傳旨,皇上召見,請誰我去見皇上吧?”

李彥挺後悔,要是坐車就好了,趙坤看不到自己去家裡找,一來一回就很長時間。這一下又找不到錦兒了,皇上召見,李彥也不能說不去,只好跟著趙坤前往李世民的御書房。

第451章 家天下(一)第57章 灑淚分別第424章 漢唐天下(五)第81章 上朝(一)第372章 帝王心第78章 越軌了第186章 輕鬆被識破第386章 情變第120章 輕取晉陽第230章 初露鋒芒(三)第285章 千里追蹤(三)第77章 手術第192章 歷史真相(三)第285章 千里追蹤(三)第341章 悄然發展第360章 天書之謎第129章 回長安第298章 爭鋒(三)第207章 朝堂鬧劇第60章 苦窮加算計第335章 西擴攻略(四)第234章 情殤(四)第35章 竟然弄個徒弟第147章 肺腑之言第31章 李彥的家規第378章 溶入(一)第263章 蝗災來臨第331章 危險分子第34章 出征(二)第57章 灑淚分別第308章 流落番邦(一)第42章 殷嶠的八卦第21章 造反誰不會第143章 風雲長安(十一)第17章 秀寧再來第88章 先鋒官(一)第219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五)第4章 要命一條第100章 要挾第385章 和親(四)第254章 人爲財死(二)第145章 人心(二)第118章 飛鳳婚事第57章 灑淚分別第258章 借題發揮(一)第260章 初夏長安熱似火(一)第174章 計高一籌(三)第16章 離家出走第252章 麻煩不斷(三)第54章 楊氏第二春第194章 歷史真相(五)第383章 和親(二)第201章 氣急敗壞第176章 出爾反爾第103章 團聚(二)第333章 西擴攻略(二)第66章 危險的情感第261章 初夏長安熱似火(二)第4章 要命一條第342章 彌勒再現第198章 兵戎相見(一)第427章 漢唐天下(八)第40章 被綁上戰車第43章 我要長大第135章 風雲長安(三)第242章 劫掠戰(三)第416章 打擊(一)第22章 搬空洛南(一)第24章 驅虎吞狼(一)第111章 臨時主帥第438章 未雨綢繆(一)第434章 說服(二)第38章 再見秀寧第345章 天書怪談第371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三)第93章 狡詐戰術(四)第442章 血火遼東(二)第447章 規劃天下(一)第7章 融入時代第414章 吐蕃亂(二)第286章 千里追蹤(四)第254章 人爲財死(二)第42章 殷嶠的八卦第17章 秀寧再來第400章 天下戰略(八)第133章 風雲長安(一)第394章 天下戰略(二)第208章 報復第362章 觀念第138章 風雲長安(六)第392章 情留吐蕃(四)第92章 狡詐戰術(三)第392章 情留吐蕃(四)第205章 亟不可待第16章 離家出走第217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三)第280章 打黑不掃黃(四)第87章 逍遙愜意第246章 重拾親情(二)
第451章 家天下(一)第57章 灑淚分別第424章 漢唐天下(五)第81章 上朝(一)第372章 帝王心第78章 越軌了第186章 輕鬆被識破第386章 情變第120章 輕取晉陽第230章 初露鋒芒(三)第285章 千里追蹤(三)第77章 手術第192章 歷史真相(三)第285章 千里追蹤(三)第341章 悄然發展第360章 天書之謎第129章 回長安第298章 爭鋒(三)第207章 朝堂鬧劇第60章 苦窮加算計第335章 西擴攻略(四)第234章 情殤(四)第35章 竟然弄個徒弟第147章 肺腑之言第31章 李彥的家規第378章 溶入(一)第263章 蝗災來臨第331章 危險分子第34章 出征(二)第57章 灑淚分別第308章 流落番邦(一)第42章 殷嶠的八卦第21章 造反誰不會第143章 風雲長安(十一)第17章 秀寧再來第88章 先鋒官(一)第219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五)第4章 要命一條第100章 要挾第385章 和親(四)第254章 人爲財死(二)第145章 人心(二)第118章 飛鳳婚事第57章 灑淚分別第258章 借題發揮(一)第260章 初夏長安熱似火(一)第174章 計高一籌(三)第16章 離家出走第252章 麻煩不斷(三)第54章 楊氏第二春第194章 歷史真相(五)第383章 和親(二)第201章 氣急敗壞第176章 出爾反爾第103章 團聚(二)第333章 西擴攻略(二)第66章 危險的情感第261章 初夏長安熱似火(二)第4章 要命一條第342章 彌勒再現第198章 兵戎相見(一)第427章 漢唐天下(八)第40章 被綁上戰車第43章 我要長大第135章 風雲長安(三)第242章 劫掠戰(三)第416章 打擊(一)第22章 搬空洛南(一)第24章 驅虎吞狼(一)第111章 臨時主帥第438章 未雨綢繆(一)第434章 說服(二)第38章 再見秀寧第345章 天書怪談第371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三)第93章 狡詐戰術(四)第442章 血火遼東(二)第447章 規劃天下(一)第7章 融入時代第414章 吐蕃亂(二)第286章 千里追蹤(四)第254章 人爲財死(二)第42章 殷嶠的八卦第17章 秀寧再來第400章 天下戰略(八)第133章 風雲長安(一)第394章 天下戰略(二)第208章 報復第362章 觀念第138章 風雲長安(六)第392章 情留吐蕃(四)第92章 狡詐戰術(三)第392章 情留吐蕃(四)第205章 亟不可待第16章 離家出走第217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三)第280章 打黑不掃黃(四)第87章 逍遙愜意第246章 重拾親情(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和县| 龙岩市| 潞西市| 巫山县| 清水县| 云南省| 吉木萨尔县| 鹤壁市| 东安县| 区。| 永修县| 郸城县| 平遥县| 齐河县| 桓台县| 嵊州市| 外汇| 新余市| 盱眙县| 武安市| 永福县| 开江县| 景德镇市| 临夏市| 镶黄旗| 连城县| 中卫市| 漳平市| 大庆市| 海原县| 凤阳县| 云梦县| 阿克| 石景山区| 衡水市| 上思县| 宜兴市| 商河县| 育儿| 大同市| 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