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正是虞蕙的爺爺虞世南,現在是李世民秦王府文學館的學士。這是李世民接受李彥出的主意,他想建立弘文館,可是有上次榮譽牌匾的事,擔心父皇又把這樣的事交給太子東宮。
這是聚攏文人的事,只要說出來,誰都明白。所以李世民沒有上報,只是在秦王府成立個文學館,對外就是談詩論文,探討學問,整理古籍什麼的。
虞世南和褚遂良都被李世民收攏到秦王府,平時也一起談論一些治國之策。
今天他一早去秦王府,可是剛一到秦王府就感覺到氣氛不一樣。剛一看到褚遂良他就過來:“世南叔,秦王進宮,我們回去吧。”
褚遂良比虞世南年輕很多。嚴格來說算是侄子輩的,但虞世南佩服褚遂良書法繪畫上的造詣,堅持兄弟相稱。可是兩家一定親,褚遂良還是低一輩。看到褚遂良嚴肅就問道:“出什麼事了?”
褚遂良說道:“剛剛知道,昨天李彥被刺傷,下落不明。可能兇多吉少。皇上傳旨,秦王已經進宮面聖。”
虞世南很奇怪,李彥並非秦王府的人,李彥遇刺秦王進宮幹什麼。就問道:“怎麼回事?
褚遂良搖頭說到:“詳細情況不知道。只知道是平陽公王的公子柴哲威剌傷的,什麼原因沒有傳出來。”
“哼”虞世南哼一聲:“罪有應得,不值得同情。”
褚遂良知道,虞世南是因爲李彥和李秀寧的關係不清楚,才導致人家兒子殺他。對於李彥追逐錢財,在長安大搞新奇之事,很多文人都不恥李彥的爲人。虞世南也算是瞧不起李彥的!
褚遂良低聲說道:“不一定,據說在場的有酆王和周王,這當中恐怕沒那麼簡單。”
李建成和後宮嬪妃關係好,而酆王李元亨和周王李元芳是尹德妃和張婕妤的兒子,這誰都知道。看來爭鬥已經公開化。
褚遂良和虞世南當然不想參與這件事當中。雖然身在秦王府,可能不參與還是不要參與。
這也就是褚遂良說要回去的原因。
虞世南明白,也就打聲招呼,轉身返回家裡。對於長安雞飛狗跳的找李彥,虞世南根本就沒管,也沒他什麼事。再說虞世南根本也不認識李彥,雙方沒有交際。
還沒有倒中午,門口的下人就跑進來:“老爺,太子,秦王和公主殿下來了。”
虞世南嚇一跳,這可是大唐現在除了皇上就炙手可熱的三個人,怎麼都上自己家裡來了。
不是找李彥那嗎?李彥又不在自己家裡。可是他不敢怠慢,趕緊出來迎接。
當看到外面的陣勢時候,虞世南有些發暈,這是幹什麼?因爲虞家大門外不下上千人。太子儀仗,公王儀仗,加上秦王的是一大羣,還有金吾衛,長安萬年兩個縣衙的。這當中還是李家的人多。
楊氏,柳靜秋,李錦兒,楊吉兒,飛鳳,彩蝶,李家幾乎至近親屬都到了。甚至有些人殺氣騰騰,讓虞世南有些心驚肉跳。至於這樣嗎?趕緊上前跪倒施禮參見三個殿下。
李建成說道:“虞先生免禮平身,聽說府上救了李彥李俊青,特意陪同他家裡人來看看。
“啊?”虞世南吃驚的說道:“我們沒有救人啊?是不是搞錯了?”
虞田趕緊跑過來:“老爺,是小娘子救回來的,正在後院養傷。”
虞世南才知道怎麼回事,不過他一陣來氣,這麼大的事竟然不告訴自己,看來太寵著這個孫女了。他說道:“太子,秦王,公王,臣並不知道,我去看看。”
雖然李家的人都急得夠嗆,可那是人家後宅,也不能亂闖,只好等著。虞世南三步並作兩步趕往後宅。
這些人全都聚在一起是因爲一夜之間根本沒找到李彥。天一亮李秀寧終於著急了,要是李彥真的出事,她是瞭解飛鳳的,說得出就做得到。
這件事起因是李建成,酆王和周王是始作俑者,有罪責也要大家承擔,不能讓哲威自己承擔。捆上那兩位和太子,李家也不敢怎麼樣。所以她天一亮就進宮面見李淵,又是哭又是鬧,要求讓兩個王爺承擔責任。
李淵弄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還有些不以爲然,自己外孫子殺個人有什麼了不起的。
李彥即使再有錢,能和皇家對抗嗎?那是造反,是全家抄斬的死罪:“秀寧,不要說了,什麼大不了的事。那是你兩個弟弟,難道讓他們償命嗎?再說那是哲威乾的.關兩個孩子什麼事?哲威爲什麼你還不知道嗎?”
李秀寧呆呆的看著父親,這是自己父親說的話嗎?李元亨,李元芳是你的兒子,哲威就不是我的兒子嗎?心一橫也豁出去了:“父皇,爲什麼你心裡也清楚。他們爭他們的,我不想參與。但是不要惹到我,否則我不管是誰,太子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李彥拍案幾:“大膽,竟然這樣和父皇說話。太子是一國儲君,你想造反不成?”
李秀寧最反感這句話,動不動就造反,造反又怎麼樣?本來哲威剌傷李彥,李秀寧憤怒,可那是自己的兒子,當然不想給李彥交代什麼。可是不找幾個墊背的,無法平息李家的怒火。
李彥是沒什麼勢力,可是他手裡握著一樣誰也抗爭不了的利器,那就是錢。李彥曾經說過,錢到一定程度就不是一般力量能對抗的,因爲爲錢玩命的人多去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就是所謂的用錢砸死你,很狂。
李家握著很多世家都想要的秘方。 一個公王的兒子,真的不保險。就是一個流刑都不是李秀寧能承受的。她冷冷的說道:“造反倒未必,但是太子失德,不配成爲儲君,天下自有公論。我的兒子不能獨自承擔責任。”
李淵心裡一顫,這件事李秀寧要是得不到滿意答覆,她會和李世民聯手拿下李建成。這讓李淵十分憤怒,可又不能不考慮。沉吟一下說道:“不是沒找到屍體嗎?即使死了,大不了給些賞賜和官職。李家能拿皇家怎麼樣?”
李秀寧和李彥接觸的時間長,當然知道李彥都給他家的人灌輸什麼思想。把自己的擔心說,李淵也有些驚懼。世家的力量有多大,他心裡清楚,這些世家門閥都是什麼德性,李淵更清楚。他們絕對不會在乎犧牲皇上外孫來討好李彥,得到他們想得到的東西。他無奈的說道:
“你說怎麼辦?難道讓他們三個給李彥償命嗎?”
這一點李秀寧也知道不可能。李彥要是死了還好說,威逼利誘李家也不敢怎麼過火。可怕的是李彥不死,以他的性格,很難說掀起什麼風浪。就說到:“找大哥二哥前來,親自去李家解釋清楚。帶上酆王和周王,登門謝罪。給李彥封王,承認他是我的弟弟。”
“不行,李淵斷然拒絕,那皇家還有什麼臉面。李家還敢真的造反不成-?
李秀寧是做兩手準備,不管李彥是死是活,都要安撫下他。藉著太子參與其中,還有兩個弟弟,那就一次要個夠,徹底堵住李家的嘴。待笑一聲說道:“你看著辦吧?我這是爲了大哥好,也是爲了大唐江山。要是有一天,別乖女兒無情自保。
李淵的臉色能滴出水來,他不是殺伐果決的人,算是小心謹恆的性格。其實一個空頭王爺而已,算不了什麼。再說要是不掌握實權,親王也沒用。
他不想看到兒女互相殘殺。李世民有多不滿,大子多擔心,李淵清楚。說道:“傳旨,太子和秦王立即來議政殿。
接到皇上聖旨的李建成和李世民匆匆趕到議政殿。他們什麼都不知道呢,看到李秀寧還很奇怪,什麼朝政李秀寧也參加,不是辭職了嗎?
李淵把事情一說,兩個人都大吃一驚。吃驚過後李世民心頭大喜,李建成有些臉色發白。
合纘他以前有防備。連忙跪倒:“父皇,兒臣冤枉,我是認紿亨他們多親近李彥。他年少有頭腦,和他在一起能增長能力。聽哲威說,他們是喝酒後嬉鬧失手才傷到的。這事和我沒有用關係。“
李淵冷冷的說道:“起來吧,朕知道。可是得讓天下人相信。”
李世民說道:“父皇,不能這樣做,否則皇家顏面何在。哲威和兩位弟弟更不能處罰,他們還小,不懂事。”
李世民的話是符合李淵想法的,他也傾向這樣做。可李秀寧卻知道,李世民不是這樣糊塗的人,這是有意激怒李家。李家會把矛頭對準備誰?對準太子。
可自己兒子不跟著遭殃嗎?有些怨恨的盯著李世民,聲音很低的說道:“如果李彥不死,裁一定把這些話告訴他。”
李世民心裡顫抖一下,他看到李秀寧眼裡的仇恨。他不明白,李秀寧在兒子和李彥之間, 一定選兒子。再說根據自己知道的,李彥和秀寧之間好像結束了。柴紹返回,也提出調回京城任職,兩個人已經和好。這時候不可能傾向李彥,所以他才這麼說。
可是秀寧竟然這樣,難道他們沒有斷絕關係?李世民哪知道,李秀寧顧忌的是李家掌握的力量,要是最後爲了保太子,就可讓犧牲自己兒子。如果李世民的作法要是被李彥知道,恐怕李彥會從此恨上李世民您,倒向李建成。畢竟李彥現在生死未知。
隨著時間延長,李彥死的可能性反而降低,曲江池在城裡,不是荒山野嶺,根本沒有什麼大型野獸。
時間只是一夜,曲江池人不少,有可能重傷昏被人救了。趕忙說道:“父皇,但是這件事傳出去對太子不利,很多人不瞭解真相,也會亂傳謠言。兒臣認爲秀寧的話也有道理,但皇家威儀也不能不要。我看還是等到確切消息,要是李彥萬一獲救,父皇可以給他一個高官,讓他閉上嘴。”
李淵看到李世民也這也這樣認爲,雖然不知道爲什麼,不過不想影響李建成的太子之位,這很好。點頭說道:“傳旨京城十六衛,徹底挨門挨戶清查,確定李彥下落。通知李家的人,皇上會給他們一個交代。”
已經這樣了,三個人什麼也沒說離開議政殿,都指揮兵馬挨戶尋找。李彥不是仇家追殺,也不是謀財害命,他受傷後幾個孩子都跑了,現場只有血跡,沒有屍體,就一定是獲救了。
其實李建成恨不得李彥死纔好呢。沒有李彥,李家又能起來多大風浪?李世民對李彥死活也無所謂,這件事出現,李彥死活都是自己打擊李建成最好的藉口。
只有李秀寧盼望著李彥不死,因爲李彥不死,以兩個人的關係,李彥不會真追究哲威的罪名。要是李彥死了,李家的人就很難說。
三個人各有心思,確沒有一個人真正的關心李彥死活,就連李秀寧都是想自己兒子。不知道李彥要是知道,作何感想,是不是很傷心?沒人知道。
不過李秀寧剛剛回到公王府,就接到小慧報告,好消息,李彥沒死,被虞家所救。只是傷重,虞家派人通知李家去接人。
這一下李秀寧可是高興萬分,立即派人通知秦王和太子,帶著人趕到李家,和楊氏錦兒她們一起去虞世南的府上。李家離迪綞,知道消息的李世民和李建成誰都沒耽誤,立即趕往虞家半路上相遇,也就形成著上千人的迎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