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
蕭瑀的大肚子,放眼整個朝堂,都是獨一無二的。
隨意站在朝會上,都註定沒有人能忽視他。
哪怕五十多歲了,他的身材依舊肥胖,這其實相當危險,很難長壽。
林南覺得他人還挺和藹的,也就勸了勸。
也不枉老蕭送來了這麼多財貨。
“太胖了很容易三高,頭暈目眩,走路都費勁。”
“只有克服了,才能長壽。”
他開口說了兩聲,蕭瑀竟然聽了進去。
畢竟韋挺跟杜淹,可是帶動了國朝的養(yǎng)生潮流。
而那些養(yǎng)生技巧,都源自這座神奇的莊園內。
蕭瑀怎麼能不信?
“一定會減肥,一定會。”
“新豐侯對養(yǎng)生的理解,可是就連藥王都大爲稱讚。”
林南有些懵。
“這藥王?是什麼王?”
“藥王孫思邈。”
林南恍然大悟,想起了課本中學過的東西。
只是沒想到,孫思邈從現在開始,就已經被百姓封爲藥王了。
他也曾打探過孫思邈的下落。
只不過鍾南山太廣闊了,很難查到。
按理說,孫思邈現在已經近百歲了,民間有著不少關於他的傳說,這絕對是以爲相當神奇的存在。
傳統醫(yī)學,更是被他推進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我說的養(yǎng)生方法?藥王也稱讚了?”
“自然,還說他一輩子想普及的養(yǎng)生知識,沒想到竟以這種方式傳開了。”
“不過藥王也普及了些養(yǎng)生方法,但是都太繁瑣了,沒有新豐侯說的簡單易行。”
林南聽此,也大爲詫異。
按理說,唐人應該有很多士族,都注重養(yǎng)生。
孫思邈對養(yǎng)生方式的普及,應當受到極大的追捧纔對。
後世還經常有關於孫思邈的養(yǎng)生知識,點贊數都很高。
怎麼在大唐,反響反而不好?
真的是因爲太複雜了嗎?
林南不太信。
他認爲可能孫思邈太接地氣了,少了層神秘色彩,才以至於那些士族的人,都不願意相信。
反而他的林莊,被韋挺跟杜淹都誇成如同仙境了。
他隨口說的方法,如同迷信一般,越傳越邪乎。
最終導致民間百姓,覺得不這麼做,就會有問題一樣。
這年代的百姓,有著良好的模仿能力。
一件事情別人都做了,那麼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著做。
簡直如同瘟疫一般,會傳染。
“主要還是物資以及精神社會過於匱乏。”
“好在枸杞是容易得到的東西。”
“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有機會,能見一見孫思邈啊!”
他覺得,尋找藥王這事兒,記不得。
當今聖人李二,也不是派了不少人去尋找孫思邈?可最終連人影都沒見到?
可能,這位孫思邈,壓根就不想跟皇帝沾上半點關係。
可具體的,誰知道呢?
“若是能請出孫思邈坐鎮(zhèn),倒是可以在大唐,開展醫(yī)院體系了,徹底改善唐人的醫(yī)療環(huán)境。”
他的內心,還是有很多想法的。
只是有些想法只能存在與想象中,沒有實際條件。
而開設醫(yī)院體系這種事兒,毫無疑問,需要孫思邈坐鎮(zhèn)。
醫(yī)院體系最關鍵的地方,就是一點有好的技術,醫(yī)院間可以通過交流,快速普及。
也給民間的那些大夫,更好的謀生方式。
否則,這些大夫實際上過的是很清貧的,有些還要自己種地。
看病也根本不要錢。
主要百姓普遍沒錢。
他們多會要這些治癒者真的感激,就往他家後院栽種一顆杏樹。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片杏林!
好的大夫,自然而然也就有了杏林高手這種說法。
“嗯,杏林或許可以提前載種好,醫(yī)院也可以先在長安城南修建著。”
“說不準等修建完畢,孫思邈還能下山來見一見。”
來到這,他覺得此事大有可爲,當即喚來棠棠,囑咐下去。
“在長安城南劃出百畝地,修建醫(yī)院。”
“再招收些有名的醫(yī)生坐診,給予他們月俸,保證他們此生衣食無憂。”
說完這些,他覺得內心舒坦許多。
也算爲了傳統的醫(yī)療行業(yè),做出些貢獻。
這年頭除了御醫(yī),大夫們普遍過的都挺慘。
否則孫思邈那麼大的名氣,也不需要在鍾南山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蕭瑀聽此,不免開口道:“修建醫(yī)館,用不了這麼大的土地,兩三畝足矣。”
林南卻微微搖頭。
“我修建的並非是醫(yī)館,而是醫(yī)院!”
“讓這百畝杏林院落,成爲天下間所有大夫都向往的聖地。”
蕭瑀頓時深吸了口氣。
“開醫(yī)館致命救人,可沒有半點利潤可言,甚至花費極其昂貴。”
林南笑了笑。
以他目前的財力。
足以支撐這些揮霍。
養(yǎng)個幾百名大夫,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這件事或許吃力不討好,可對於大唐而言,卻擁有著無與倫比的意義。”
“只要有意義的事兒,就要有人去做。”
“我願意成爲開創(chuàng)者,披荊斬棘,引領大唐的大夫們,治病救人,願這世人再無疾病,永遠安康。”
林南純粹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就打算做一做。
卻沒想到這話聽得李世民激動了,直拍大腿!
“好啊!我兒子志向高潔,這是大好的事兒,儘管放手去做。”
蕭瑀臉色難看,狠狠瞪了李世民一眼。
“你拍的是我的大腿。”
李世民頓時滿臉尷尬,笑著打算掩飾掉這種事兒。
“我說拍的怎麼一點都不疼。”
蕭瑀嘴角抽搐,覺得大腿上的肥肉肯定紅了。
怕不是要被李世民打出內傷!
但對於林南的想法以及膽魄,他還是相當佩服的。
甚至已經在考慮,他宋國公府邸,要不要給予一定的支持。
畢竟……
那些民間的醫(yī)者,多數都是依附與士族豪右,才能活下去。
若這醫(yī)院真的彙集了天下間最優(yōu)質的醫(yī)者。
那麼最受益的,恐怕就是他們!
官員尚且還好,生病了甚至能請御醫(yī)。
可他們的家屬生病了,有些時候往往很不好辦。
若這醫(yī)院建成,那將他所有人,一場新的機會。
只是……
無論蕭瑀還是李世民。
都看不出林南準備修建這醫(yī)院,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