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0回 誅皇室另立傀儡君,擁賊子自封大丞相

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初十夜,隋煬帝楊廣被叛軍縊死在江都宮成象殿,終年五十歲,諡號煬帝歷時三十八年的大隋王朝,至此而亡。

楊廣縊死,宇文化及傳令,處死隋煬帝直系子孫,並召集羣臣,另立新君。衆人分頭搜查宮闈,宇文化及與司馬德戡二人待了一對兵士,直奔後宮。

皇后蕭珺正在後宮廣陵殿,宿衛廣陵殿的正是皇后的親侄兒.蕭珣之子蕭鉅,蕭鉅這晚還未歇息,正在房中,逗自己六歲的兒子蕭嗣業。忽然聽到外面宮女、太監人聲嘈雜,便放下兒子,摘下掛在牆上的佩劍,出屋查看。等走出房門,才聽道叛軍鎧甲摩擦起聲,隊伍腳步聲聲逼近。

只見宮苑的大門被踹開,走到近前的正是宇文化及、司馬德戡率領的一隊叛軍,蕭鉅迎面攔住,臉色冷峻,手握佩劍,厲聲問道:“司馬德戡!這可是內宮禁地,安敢亂闖?”

“本將奉命查找皇室宗親。”

“你算什麼東西,口出狂言,竟敢查找宗親?”

“哼!”司馬德戡怒目相視,面露猙獰,不容多說,拔劍便砍,蕭鉅拔劍抵擋,衆人圍住蕭鉅,打鬥起來。兩下一動手,到時嚇壞了一旁窺看的蕭嗣業。

蕭嗣業慌忙跑到寢閣,哭喊:“皇姑奶奶救命,我父親遇到歹人了!”

蕭皇后、陳貴人,還有閻紅兒,頓時一懵,不知情況。這時便見宇文化及、司馬德戡率兵進了大殿,蕭嗣業一頭撲到蕭皇后懷中,嚇的不敢直視。

蕭皇后一看叛軍刀上有血跡滴下,暗知蕭鉅遇害。陳貴人問道:“大膽賊子,深夜闖入後宮,謀反不成?”

“哈哈哈哈!”司馬德戡大笑道:“暴君楊廣,已被誅殺。許國公已命人召集百官,商議另立明主,故而請皇后娘娘臨朝聽政!”

蕭皇后得知此事,毫不驚訝,鎮定自若,早已料到今日之禍,冷冷問道:“皇上都敢加害,何需婦人臨朝聽政?”

“暴君已死,當立新君,沒有娘娘懿旨,百官豈能信服。”宇文化及使了個眼色:“難道還需將士把娘娘擡到成象殿麼?”

“不勞將士。”蕭皇后這才緩緩站起身來,往殿外走去,走到宇文化及近前,言道:“哀家可以臨朝,但將軍不可動後宮。”

宇文化及色迷迷看了陳貴人一眼,對蕭皇后詭笑道:“新君未立,姑且不查後宮,但日後可由不得娘娘,走吧!”

後宮的宮娥、太監全被軟禁起來,蕭皇后跟隨叛軍來到成象殿正殿,此時隋煬帝屍首擺放大殿中央,文武官員夜半三更,個個嚇得不知所措,分列兩旁,四下全是政變的叛軍。

宇文化及跟著蕭皇后登上丹陛,蕭皇后硬著頭皮坐在龍椅之上,宇文化及見百官臉色驚悚,這才趾高氣昂,手扶腰中佩劍,站在龍椅一旁。

蕭皇后看著已被勒死的楊廣屍首,心中又氣又怕,畢竟從未經歷過宮廷政變,只是端坐龍椅,一言不發。宇文化及看了看百官,說道:“如今皇上無道,自取滅亡,我等需另立新君,以正皇綱。諸位大臣,以爲何人可爲新君?”

宇文智及道:“齊王楊暕、趙王楊杲、皇孫楊倓,皆被亂軍處死。唯有皇侄楊浩,尚在宮中。”

宇文化及扭頭問道:“不如就立皇侄楊浩,娘娘意下如何?”

一切禍端的降臨,似乎都在蕭皇后的預料之中,今日的殺戮早已是在所難免的事情,蕭皇后強壓怒火與悲憫,看著幾個叛軍主將,心中暗罵無恥之徒害我全家,還有臉來問,便漠漠答道:“任憑將軍做主。”

宇文化及便當堂傳令,尊蕭珺爲皇太后,以皇太后懿旨昭告天下,立皇侄楊浩爲皇帝,改年號爲“天壽”;宇文化及自封爲大丞相,總領政事。

這楊浩本是秦王楊俊之子,爲人軟弱無能,這個時候到擁立成了叛軍的傀儡皇帝。朝堂下面百官雖然暗罵宇文化及無恥之徒,但也無人敢言,只得乖乖順從,老臣蘇威迫不得已,帶著滿朝官員,參拜大丞相宇文化及。

成象殿裡擁立新君登基,而藏在殿外的麥孟才卻看得歷歷在目,心中暗想雖然驍果營已經叛變,但給使營還不知情,必須立刻告知真相,設計除掉宇文化及等反賊。

趁著成象殿叛軍忙著叩拜新皇上,麥孟才偷偷溜出了宮廷,皇城內竟是叛軍把守,很多人都是麥孟才的熟人,進出也未加猜疑。

來到御馬棚,把守的正是驍果營的熟人,麥孟才編了個瞎話,騙出一匹御馬,便翻身上馬出了皇城。麥孟才一路快馬加鞭,這匹御馬名叫鐵腿棗騮駒,日行千里,不在話下。一路飛奔,去往江都宮外的十里長亭。這纔是:

人心惑亂欲崩離,叛軍強虜變皇旗。

一夜殺戮尚未去,只等內槓重又激。

給使營統領沈光此時已在長亭等了三個時辰,本來是奉命給皇上打前站,等來等去,既不見隋煬帝,也不見大將軍陳棱班師。

副統領錢傑琢磨著事情不對,便對沈光說道:“迎接的隊伍不來,班師回朝的隊伍也不來,這事有點蹊蹺啊。”

沈光覺得也是,便問:“以錢將軍之見,在此等還是不等?”

錢傑反問道:“不會是元禮假傳聖旨吧?”

“何以見得?”

“現在禁軍之中,思鄉心切的人比比皆是,保不準元禮也會圖謀不軌?”

沈光遲疑的低下頭,沉思起來,二人正在猶豫躊躇之時,只見遠遠本來一匹快馬,馬鞭聲聲刺耳,等近千仔細一看,原來便是麥孟才。

麥孟才翻身下馬,雙手抱拳,滿心激動言道:“二位統領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何事驚慌,細細說來。”沈光道。

“二位統領中了調虎離山之計啦。”二人大驚,麥孟才進而說道:“傍晚時分,宇文化及、司馬德戡等人率領驍果營起兵政變,殺害來護兒、獨孤盛,縊死皇上,已擁立皇侄楊浩爲君。”

“啊?”沈光、錢傑二人聽罷此言,怒髮衝冠,驚愕萬分,這給使營乃是宮內的親兵,對隋煬帝忠心耿耿,如今皇上被害,衆人義憤填膺。

麥孟才說道:“現在宮城內外全是驍果營禁軍,不下萬人,給使營不過一百多人,不能強攻,不如詐降,等待時機,剷除奸賊。”

沈光、錢傑聽了此計,也十分讚許,點齊給使營的將士,返回江都行宮,詐降宇文化及。

一番折騰,已到天明,麥孟才先入城內,假惺惺來拜見大丞相宇文化及。麥孟才說道:“給使營聽說新君即位,大丞相擁戴有功,請命歸順。”宇文化及不知是計,大喜不已,傳旨沈光、錢傑二人仍任給使營統領,爲自己的親兵衛隊。

宇文化及當上大丞相,忙著對叛亂有功之人,論功行賞。已無人顧及皇太后蕭珺,陳貴人、閻紅兒、蕭嗣業和幾個宮女、太監已經焦急等待一夜,見蕭珺平安無事回到廣陵殿,這才放了心,陳貴人走上前問道:“那些個叛軍昨晚可曾難爲娘娘?”

“皇子皇孫慘遭不幸,我一個半老女人,又有何用處。”蕭珺失落的說道。

跟在蕭珺身後的幾個太監擡過來楊廣屍首,蕭皇后言道:“有勞幾位公公,把龍榻的牀板拆下,爲先帝做副棺材吧。”

太監、宮女無不落淚,衆人一邊哽咽拭淚,一邊拆卸牀紅漆木板。一番敲打,一口簡易棺材製成,陳貴人和閻紅兒拿了兩牀龍背把隋煬帝裹蓋起來,放入棺中。蕭珺領著侄孫蕭嗣業,走在前,陳貴人、閻紅兒陪同左右,幾個太監擡著棺材,來到西院流珠堂內。

蕭珺說道:“就葬在流珠堂吧。”幾個太監挖開地面,衆人將隋煬帝棺槨草草下葬,衆人祭奠一番,這才離去。

下葬了隋煬帝,衆人也是累了一天,眼看天色將晚,陳貴人、閻紅兒、蕭嗣業正要陪蕭珺吃飯,忽然一隊官軍衝進廣陵殿,又是驍果營的兵士,爲首的正是宇文智及。

衆人畏懼,唯有蕭珺心神鎮靜,問道:“江都的宮苑皆爲驍果營所有,到哀家這裡,不會是來討酒喝吧?”

“太后真會說笑話。”宇文智及道:“大丞相有令,怕宮裡美人今晚吃不好,請陳貴人到成象殿一起吃酒,共度良宵。”

衆人一驚,陳貴人把碗筷往桌子上一撂,怒問道:“我乃先帝賜封的貴人,你等身爲臣子,怎可心生無禮之念。”

“呵呵。”宇文智及冷笑一聲,說道:“大丞相聽說陳婤十三歲封爲貴人,在宮裡整整十二年都未被臨幸過,身爲女兒身,豈不枉活一世?”

言罷,智及一揮手,兩個兵士,左右架住陳貴人就往外拽,蕭珺一拍桌案問道:“先帝屍骨未寒,爾等怎能做這禽獸之舉?”

聽了蕭皇后怒斥,宇文智及哈哈大笑,毫不理睬,任憑陳貴人又哭又喊,依舊被押到成象殿。

宇文智久把陳貴人推搡道成象殿東閣,桌上擺了酒菜,陳貴人火冒三丈,厲聲斥道:“陳婤受先皇厚待,雖不曾沐浴隆恩,也絕不做失節之事!”

“哼!”智及狠狠說道:“今夜良宵,要麼與大丞相同牀共枕,要麼死路一條,美人兒自己掂量吧。”言罷,宇文智及甩袖離去,任憑陳貴人怒罵,兩邊兵士緊閉門窗,已是無路可逃。

再說大丞相宇文化及,如今人前顯貴,傲禮多尊,雙手倒背,威風十足,自從那晚造反就一眼看中貴人陳婤,大搖大擺來到成象殿東閣。

宇文化及打開房門,走進閣中,滿屋狼藉,定是被陳貴人砸的稀爛,暗想如此最好,正想摘這朵帶刺的玫瑰,走到寢室藉著燭光,定睛一看,竟是毛髮倒立,冷汗直流。這纔是:

女人生猛男人愛,征服烈女也開懷。

紫藤有毒休勿碰,玫瑰帶刺不好摘。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97回 橫渡南海討伐林邑,盤鬥蛇寨兩戰隋師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137回 衛文升誘敵三連敗第143回 破卑沙挑殺尹靖直,求議和遣返斛斯政第16回 獻棉襖楊廣話親情,枕御足蕭珺憶苦命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說版圖,駙馬府公主尋短見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101回 寧陵縣生擒陶榔兒,豫東營正法金德明第164回 託忠良搭救遺腹子,戰童山兩家折兵將第42回 暢春園賞菊提聯姻,神羽亭比試選駙馬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75回 雲定興讒言害元氏,太子妃遺言傳姬威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第181回 連環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7回 崔弘度過江說聯姻,韋超盛占卜測生辰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180回 宋金剛作亂刺太妃,康蘇密平叛保後隋第151回 賈閏甫探親定反計,張須陀追擊喪敵陣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54回 送金求生任忠叛降,二士爭功收復建康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25回 送寶甲楊堅斥太子,呈奏摺皇后贊晉王第133回 諸葛穎遺計救敗軍,魚俱瓚虐俘犯皇后第118回 燒妖將烈焰燒湟水,擒禿鷲隋軍破丁零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29回 屈突蓋陣前刺先鋒,盧昌期獻計棄黃龍第92回 宣文殿請旨斬楊諒,斟茗樓品茶邀尚書第113回 河間王義釋張鎮周,隋煬帝開挖永濟渠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96回 衛文升易服返寧陵,隋煬帝賞梅遊東園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164回 託忠良搭救遺腹子,戰童山兩家折兵將第109回 宇文愷進獻觀風殿,突厥部拓路開草原第51回 韓擒虎俘敵收南豫,來護兒斬將震丹陽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70回 來護兒奇襲錢塘江,晉王妃祭掃同泰寺第36回 傳旨山齋楊素贈詩,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107回 奉國書觸怒隋煬帝,跨東海詔安琉求國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174回 會番使再遇慕容遐,入突厥重聚宗室親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25回 送寶甲楊堅斥太子,呈奏摺皇后贊晉王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13回 晉王爺求賢邀諸葛,蕭王妃無才惹獨孤第110回 出塞北揚威會部盟,巡長城密議修馳道第108回 演百戲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133回 諸葛穎遺計救敗軍,魚俱瓚虐俘犯皇后第24回 隋文帝探察晉王府,太子爺失言宣文殿第165回 金蟬脫殼老臣脫身,化賊爲兵獻計招安第28回 假書信青州催兵糧,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104回 會君臣隋主點進士,入東都倭國送使函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165回 金蟬脫殼老臣脫身,化賊爲兵獻計招安第171回 萬春宮使臣說密事,武強縣文武鬧分歧第62回 梅嘴山梟首吳世華,橫浦關計收麥鐵杖第43回 御書房皇子爭帥印,茗竹閣儲君逢佳人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歸長安御駕迎蕭珺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65回 返建康蕭妃招侍女,巡江東僧侶遇劫難第119回 隋煬帝湟水結金蘭,吐谷渾突騎夜襲營第131回 諸葛穎再諫怒龍顏,來護兒中計折水軍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歸長安御駕迎蕭珺第20回 調三軍燕榮兩拒宴,攔王駕父女跪喊冤第117回 鬥猛牛隗不羣揚威,遣御馬諸葛穎獻計第42回 暢春園賞菊提聯姻,神羽亭比試選駙馬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說版圖,駙馬府公主尋短見第90回 戰高壁趙子開喪師,據幷州皇甫誕舉義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計,讒言惑主蜀王幽禁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第184回 長安城僞裝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馬盟第145回 金光門叛將遭極刑,汾陽宮忠臣進死諫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歸長安御駕迎蕭珺第76回 訪城南段達誘故交,別京師楊廣哭皇后第38回 話統一孝明帝歸天,動刀兵樑後主登基第25回 送寶甲楊堅斥太子,呈奏摺皇后贊晉王第162回 刺行營三將中伏兵,離間計女主擒元兇第104回 會君臣隋主點進士,入東都倭國送使函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
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97回 橫渡南海討伐林邑,盤鬥蛇寨兩戰隋師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137回 衛文升誘敵三連敗第143回 破卑沙挑殺尹靖直,求議和遣返斛斯政第16回 獻棉襖楊廣話親情,枕御足蕭珺憶苦命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說版圖,駙馬府公主尋短見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101回 寧陵縣生擒陶榔兒,豫東營正法金德明第164回 託忠良搭救遺腹子,戰童山兩家折兵將第42回 暢春園賞菊提聯姻,神羽亭比試選駙馬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75回 雲定興讒言害元氏,太子妃遺言傳姬威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第181回 連環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7回 崔弘度過江說聯姻,韋超盛占卜測生辰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180回 宋金剛作亂刺太妃,康蘇密平叛保後隋第151回 賈閏甫探親定反計,張須陀追擊喪敵陣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54回 送金求生任忠叛降,二士爭功收復建康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25回 送寶甲楊堅斥太子,呈奏摺皇后贊晉王第133回 諸葛穎遺計救敗軍,魚俱瓚虐俘犯皇后第118回 燒妖將烈焰燒湟水,擒禿鷲隋軍破丁零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29回 屈突蓋陣前刺先鋒,盧昌期獻計棄黃龍第92回 宣文殿請旨斬楊諒,斟茗樓品茶邀尚書第113回 河間王義釋張鎮周,隋煬帝開挖永濟渠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96回 衛文升易服返寧陵,隋煬帝賞梅遊東園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164回 託忠良搭救遺腹子,戰童山兩家折兵將第109回 宇文愷進獻觀風殿,突厥部拓路開草原第51回 韓擒虎俘敵收南豫,來護兒斬將震丹陽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70回 來護兒奇襲錢塘江,晉王妃祭掃同泰寺第36回 傳旨山齋楊素贈詩,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107回 奉國書觸怒隋煬帝,跨東海詔安琉求國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174回 會番使再遇慕容遐,入突厥重聚宗室親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25回 送寶甲楊堅斥太子,呈奏摺皇后贊晉王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13回 晉王爺求賢邀諸葛,蕭王妃無才惹獨孤第110回 出塞北揚威會部盟,巡長城密議修馳道第108回 演百戲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133回 諸葛穎遺計救敗軍,魚俱瓚虐俘犯皇后第24回 隋文帝探察晉王府,太子爺失言宣文殿第165回 金蟬脫殼老臣脫身,化賊爲兵獻計招安第28回 假書信青州催兵糧,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104回 會君臣隋主點進士,入東都倭國送使函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165回 金蟬脫殼老臣脫身,化賊爲兵獻計招安第171回 萬春宮使臣說密事,武強縣文武鬧分歧第62回 梅嘴山梟首吳世華,橫浦關計收麥鐵杖第43回 御書房皇子爭帥印,茗竹閣儲君逢佳人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歸長安御駕迎蕭珺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65回 返建康蕭妃招侍女,巡江東僧侶遇劫難第119回 隋煬帝湟水結金蘭,吐谷渾突騎夜襲營第131回 諸葛穎再諫怒龍顏,來護兒中計折水軍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歸長安御駕迎蕭珺第20回 調三軍燕榮兩拒宴,攔王駕父女跪喊冤第117回 鬥猛牛隗不羣揚威,遣御馬諸葛穎獻計第42回 暢春園賞菊提聯姻,神羽亭比試選駙馬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說版圖,駙馬府公主尋短見第90回 戰高壁趙子開喪師,據幷州皇甫誕舉義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計,讒言惑主蜀王幽禁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第184回 長安城僞裝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馬盟第145回 金光門叛將遭極刑,汾陽宮忠臣進死諫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歸長安御駕迎蕭珺第76回 訪城南段達誘故交,別京師楊廣哭皇后第38回 話統一孝明帝歸天,動刀兵樑後主登基第25回 送寶甲楊堅斥太子,呈奏摺皇后贊晉王第162回 刺行營三將中伏兵,離間計女主擒元兇第104回 會君臣隋主點進士,入東都倭國送使函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铜鼓县| 井研县| 邯郸市| 满城县| 新平| 浦北县| 杭锦后旗| 故城县| 县级市| 神池县| 健康| 泗洪县| 马尔康县| 平陆县| 商水县| 通州区| 西宁市| 准格尔旗| 钟祥市| 滕州市| 鄂州市| 霞浦县| 滨州市| 绍兴县| 修武县| 遂平县| 宁海县| 临漳县| 吴川市| 砀山县| 商城县| 杨浦区| 大同县| 夏河县| 清新县| 霞浦县| 宜川县| 高要市| 澳门| 四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