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2章 變法青苗法

“爲解決朝廷銀錢結算之弊端,大宋皇家銀行準備發行銀幣,一圓銀幣價值百文錢。”

隨著邸報上刊登,關於發行銀幣的消息,立即傳遍了整個開封城。

“銀幣!一圓銀幣兌換百文銅錢。”

開封商戶看到這個邸報,不由眉頭一皺,這該不是朝廷又一次發行官交子吧!

有了朝廷濫發官交子的前車之鑑,開封百姓可是心有餘悸,要知道當時的官交子大幅度貶值,可是有不少人血本無歸。

“一圓銀幣九銀一銅,隨時可以前往皇家銀行兌換百文銅錢。”

隨著越來越多的消息傳來,不少百姓微微心動,這一次朝廷發現的可不是紙幣,而是貨真價實的銀幣,銀幣中的九成銀子也足以保證銀幣的價值。

“醫家宣稱,日後各大醫院看病,只收銀幣和銅錢,不再收碎銀子!”

隨即醫家主動宣佈收取銀幣,立即爲銀幣多了幾分信譽,至少銀幣可以用來看病。

有了醫家的帶頭,和皇家銀行的信譽,很多行業也紛紛宣佈接收銀幣。

“九銀一銅,那豈不是每枚銀幣朝廷都賺我等一成銀子。”也有商人錙銖必較,大爲不滿道。

旁人勸說道:“邸報上已經公開解釋了,純銀太軟,才需要加入銅,以增強硬度來減少磨損,再者銅也是錢,朝廷鑄造銀幣也需要花錢,只要壹圓銀幣可以在皇家銀行換來百文銅錢,那其和純銀並無任何區別。”

對於銀幣九銀一銅的成分,範正並沒有隱瞞,直接公開解釋,銀子的確很軟,而且很容易磨損,乃是公認的事實,朝廷還需要日後承擔損耗問題,他相信大宋百姓定然能夠接受。

果然,隨著第一批銀幣投入開封城,稍微開始流通,銀幣的便利性開始顯現,很快受到了開封百姓的追捧。

“掌櫃!結賬!”

一座酒樓中,範正陪同趙煦親自出宮視察民間百姓對銀幣的反應,酒足飯飽之後,範正高喊道。

當下,酒樓掌櫃就來到了二人面前,一邊打著算盤,口中道:“幾位貴客,承蒙照顧生意,一共三百八十文!”

“三百八十文!”

範正微微一嘆,開封城居大不易,一頓飯就花了三百八十文。

“店家可收銀元!”趙煦饒有興趣的問道,手一伸,拿出四個銀元出來放在桌面上。

“收!當然收!朝廷發行新銀元,成色新,而且每一枚都可以兌換百文錢!可比碎銀子好用多了。”酒樓掌櫃連連點頭道。

開封城商業繁盛,交易頻繁,然而很多商戶苦於銀兩銅錢只見繁瑣的兌換!而碎銀子的成色和重量頗有爭議,一兩重的銀子找錢極爲困難,壹圓銀幣的出現可以說解了商家的燃眉之急。

當下,商家接過銀元,輕輕一吹,便將其放在耳中,頓時傳來悅耳的聲音。

“這是爲何?”趙煦見狀大爲不解道。

範正解釋道:“趙兄有所不知,此乃辯解銀幣真假之法,銀子具有延展性,輕輕一吹,悅耳的聲音良久方息,而假銀子卻沒有此聲音。”

“果真如此!”

趙煦見狀拿起一枚銀幣用力一吹,放在耳邊,果然傳來悅耳的震動聲良久才慢慢消失。

“這位公子好見識!這就是銀元大受歡迎的原因,非但做工精美,還極易辨別真假,更是足斤足兩不用估價,可比之前方便多了!”酒樓掌櫃稱讚道。

他經營酒樓生意,因爲碎銀子的成色和估價,沒少和客人爭論,更多的時候只能自己吃虧,如今有了確定價值的銀幣,大大減少因爲碎銀子的爭議,結算找零更是極爲便捷。

趙煦從掌櫃手中接過找回的二十文銅錢,頓時大感稀奇,他久居深宮,沒有使用過錢財,如今使用銀幣,還是頭一回。

接下來,範正和趙煦拿著銀幣在開封城大肆購買,果然所到之處,銀元大受歡迎。

“恭喜陛下,銀幣發行已經大獲成功!”範正鄭重道。

銀元其本身價值不菲,再加上其成色價值固定,極易辨別真假,一經推出大獲成功。

趙煦大喜道:“傳令下去,鑄錢監全力鑄造銀幣,從現在起,軍隊餉銀,百官俸祿皆發放銀幣。”

銀幣剛剛發行,趙煦爲了避免朝中不穩,僅僅在民間試行,如今民間反響大好,趙煦順勢將其在朝廷推廣,定然一舉將銀幣推廣整個大宋。

“官家英明!”

範正恭維道。

…………………………

隨著銀幣在軍隊和朝堂推行,所需的銀幣數量將會急劇增加,同時也被天下百姓廣爲接受,很快就耗盡了官府儲存的銀兩。

“啓稟範大人,鑄錢監已經沒有銀子了。”很快,鑄錢監令前來稟報道。

鑄錢監所說的沒有銀子,自然不是沒有錢花了,而是沒有銀兩鑄成銀元了。

範正凝重點頭道:“飛錢的業務也是時候發揮作用了。

“飛錢費用封頂百文錢!”

隨著又一個消息傳來的,大宋皇家銀行再一次萬衆矚目。

“百文錢!”

不少商戶怦然心動,開封城乃是世界中心,每天進出的錢的絡繹不絕,這個時代的錢財都是金屬貨幣,重量極爲沉重,運輸極爲不便,很多商旅不得已,只得使用朝廷的飛錢業務,朝廷收取百分之二的手續費用。

如果是少了還好說,交點錢也能方便不少,如果是大額交易,五十貫就是就要收取一貫錢的費用,五百貫就要收取十貫錢的費用,這讓一衆精於算計的商賈心疼不已。

如今範正剛剛執掌皇家銀行,直接讓飛錢業務封頂百文錢,頓時讓天下商賈、遊子欣喜若狂。

“我等要匯飛錢!”

當下皇家銀行內,商賈紛涌而至,飛錢業務瞬間暴增,開封商人但凡需要錢財,無不選擇既安全又快捷的飛錢業務運輸錢財。

“範大人英明!飛錢業務封頂百文,皇家銀行賺取的費用不減反增。”飛錢監的官吏一臉敬佩道,雖然飛錢費用封頂百文,但是架不住使用人數多,飛錢的收入反而比之前多了一大截。範正頓時傲然一笑。

飛錢費用大幅度降低,非但皇家銀行收取的費用增加,更是直接促進民間商貿的發展,畢竟越多的使用飛錢,那就代表商貿越頻繁,其所能帶動的經濟刺激遠非這點飛錢費用所比。

隨著飛錢業務的爆火,大量的白銀被送入大宋皇家銀行,隨即被鑄錢監鑄成銀幣放入市場上流通。

“不夠,依舊不夠!”

銀幣由於其換算便捷、高價值,再加上容易分辨真假,一經現世立即引起了民間的熱捧,鑄錢監所鑄造出來的銀幣根本供不應求。

“啓稟官家,銀幣一經推出,供不應求,微臣認爲應該繼續加鑄銀幣!”戶部侍郎範純粹迫不及待道。

“臣等附議!”

一衆戶部官員連連應聲道。

無他!鑄造銀幣實在是暴利,足足有一成利潤,這一段時間,皇家銀行鑄造銀幣,戶部可是受益匪淺,既然民間有需求,朝廷又能獲利,急需錢財的戶部自然力主加大鑄造。

“範愛卿認爲如何?”

趙煦微微點頭,向範正詢問道。

範正苦笑道:“並非鑄錢監不想加鑄銀幣,而是皇家銀行所有的銀子已經全部鑄成了銀幣,已經沒有銀子了。”

“什麼?又沒有銀子了?”百官根本不信道,如此多的商賈使用飛錢業務,每天都會經手大量的現銀,怎麼會沒有銀子。

範正攤攤手道:“別說是散銀子,就連各地藩庫的銀元寶也全部都被熔鍊成銀幣。”

“不可能!我大宋泱泱大國,不可能只有這麼一點銀子。”章惇不敢相信道。

經過鑄錢監鑄成的銀幣重量相等,統計其數量,就能估算銀子的數量,按照朝臣的估計,目前所鑄成的銀幣最多隻佔總銀兩數目的一成。

也就是說,至少還有九成的銀子流落在民間。

“不錯,天下至少還有九成的銀兩被百姓收藏,或許在寶庫裡,或許被埋在了地裡,然而其不將其送到皇家銀行,範某又能如何?”範正無奈道。

滿朝百官不由陷入了沉默,更有人眼神閃躲,很顯然藏起來銀兩的自然也有他們家族。

“不如官家下令禁止用銀元寶交易,一律採用銀元計算。”蔡京心中一動,提議道。

蔡京不愧是後世的奸臣,輕易的就找到了普通百姓的破綻,如今銀元盛行,假銀盛行,交易不變的銀元寶已經沒落,趁機禁止用銀元寶交易,定然可以讓一部分銀元寶流落到朝廷手中。

範正搖了搖頭道:“此法雖然有效,但是收效甚微,畢竟雖然禁止銀元寶交易,但是銀子本身就可以當錢花,但凡將銀兩藏起來的大多都是不缺錢花的之人,恐怕也不會輕易的將銀元寶換成銀幣。”

百官不由頷首,別說是那些地主老財,就是他們也不會將已經藏好的銀子輕易拿出來換成銀元。

就在百官愁眉不展的時候,範正卻話語一轉道:“不過,想要讓那些嗜錢如命的地主老財將錢財挖出來,換成銀元也並非沒有方法?”

“當真?”趙煦不由驚喜道。

滿朝百官也都不信的看著範正,要知道對於那些地主老財來說,銀子可是他們的命根子,又豈能甘願交到別人的手中。

範正自信道:“此方乃是以利相誘!”

“以利相誘?”滿朝大臣頓時大爲不解道。

範正解釋道:“那些地主老財將銀子藏起來,一來是爲了安全,二來是爲了積攢家財,如果朝廷能夠滿足以上兩點,還能讓這些地主老財有利可圖,就能讓這些地主老財主動將銀子送到皇家銀行。”

百官眉頭一皺,範正說的輕鬆,然而以那些地主老財的吝嗇的性格,恐怕根本行不通。

範正朗聲道:“民間什麼地方藏錢更安全,無非是家中夾牆裡、牀頭下,大樹下、茅坑邊,豬圈旁。”

範正說著,朝堂百官的臉色不由一變再變,很顯然範正此言正中他們心中最隱蔽的藏錢地點。

“如今皇家銀行準備變法青苗錢,除了發放青苗錢之外,還將會向民間收取青苗錢,活期年息三毫,死期年息兩釐。”範正鄭重道。

“何謂活期,何爲死期!”趙煦大爲不解道。

“活期就是百姓將錢財存入皇家銀行,可以隨用隨取,而且皇家銀行也會支付一定的利息,雖然年息三毫不多,但是總比放在手中安全,也能獲得一定的收益。”範正回答道。

“那死期呢?”範純粹大感興趣道。

範正回答道:“死期就是將日子定死,也稱之爲定期,比如說,三月、半年、一年,或者三年五年。當然時間越短利息越低,時間越長,利息越高,一年期的死期利息是年息二釐,五年期的死期利息最多也不過超過三釐。”

“既然如此,我還不直接購買國債算了,國債的利息更高。”蔡京頓時嗤之以鼻道。

範正解釋道:“死期相對於國債也有一定的優勢,雖然死期的日期固定,但是並非固定不變,如果百姓急需錢,同意放棄死期利息,也可以按照活期的利息隨時取出,而國債則不然,不到期限不會兌付。”

衆人略微思索,活期靈活安全,定期利息高,又有反悔的機會,相比於國債,的確有不少優勢。

“而且日後國債也不是隨時都能買的,如今大宋的一千貫國債僅僅一個月就已經售空,其餘日子根本沒有過在售賣,再則日後皇家銀行將會大量持有國債,一來是爲朝廷快速提供錢財,二來,皇家銀行也需要盈利,以支付活期和定期的利息,這樣留給民間和百姓購買國債的機會就少的多。”範正坦然道。

百官嘴角一抽,朝廷發放的國債利息是三到五釐,而範正給民間青苗錢活期的利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死期的利息只有兩到三釐,其中的差價可想而知,更別說還有青苗錢一分的利率。

“如果天下的錢財全部都集中在皇家銀行,恐怕單憑這些收入,根本不足以支付龐大的利息。”蔡京質問道。

百官頓時眼神凝重,大宋民間的錢財何止百萬萬貫,如此龐大的數目,如果集中在皇家銀行,那將會是何等的巨財!單單利息就會壓垮大宋。

範正大手一揮道:“這有何難,如果存入的青苗錢過多,皇家銀行則將趁機降低利率,如此一來支出就會減少,如果存入的青苗錢過少,皇家銀行則會調高利率,吸引天下百姓存款,總之,皇家銀行可以少賺,但是絕對不會虧。”

“可以少賺,但是絕對不會虧!”

百官仔細品味範正此言,不由感慨萬分,以範正點石成金的手段,朝廷越覺得讓範正主掌皇家銀行乃是正確之舉。

如此一來,皇家銀行還真的是大宋的搖錢樹,大宋冗費的頑疾或許有望緩解。

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52章 生物進化論第60章 起死回生第328章 邪方:水軍攻遼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157章 持久戰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192章 冷鍛甲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174章 遼國調停 (二合一)487.第487章 靈州城破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第74章 奉旨行醫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86章 逆反心疾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224章 《我儂詞》第213章 範李再次相見第39章 高太后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44章 開創獸醫一脈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255章 唐詩宋詞李曲第22章 太學慘案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185章 青苗法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201章 醫國誓言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第134章 清算趙挺之第157章 持久戰第416章 鄯闡府破第88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497.第497章 帝都殺手,開封城破!第341章 雙全法第309章 完顏阿骨打的謀劃第215章 戰勝痘瘡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445章 猛虎宴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第33章 邪方抽獎第14章 蘇遁心疾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37章 變法小成第37章 變法小成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第247章 無處不在的邪方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176章 範正歸來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348章 醫方體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116章 御膳房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2章 親上加親其生不蕃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385章 邪方土第335章 完顏阿骨打崛起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55章 少年帝王趙煦第59章 邪方:情詩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23章 攜美出遊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20章 《臨江仙》第433章 範正歸家
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52章 生物進化論第60章 起死回生第328章 邪方:水軍攻遼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157章 持久戰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192章 冷鍛甲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174章 遼國調停 (二合一)487.第487章 靈州城破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第74章 奉旨行醫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86章 逆反心疾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224章 《我儂詞》第213章 範李再次相見第39章 高太后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44章 開創獸醫一脈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255章 唐詩宋詞李曲第22章 太學慘案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185章 青苗法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201章 醫國誓言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第134章 清算趙挺之第157章 持久戰第416章 鄯闡府破第88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497.第497章 帝都殺手,開封城破!第341章 雙全法第309章 完顏阿骨打的謀劃第215章 戰勝痘瘡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445章 猛虎宴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第33章 邪方抽獎第14章 蘇遁心疾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37章 變法小成第37章 變法小成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第247章 無處不在的邪方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176章 範正歸來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163章 範正:監軍平夏城第348章 醫方體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116章 御膳房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2章 親上加親其生不蕃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385章 邪方土第335章 完顏阿骨打崛起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55章 少年帝王趙煦第59章 邪方:情詩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23章 攜美出遊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20章 《臨江仙》第433章 範正歸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 太康县| 张北县| 化德县| 通城县| 古蔺县| 理塘县| 蓬安县| 巫山县| 吉水县| 永兴县| 甘泉县| 恩平市| 清丰县| 福州市| 怀柔区| 军事| 酒泉市| 昌都县| 昭平县| 江源县| 蛟河市| 三亚市| 五河县| 高青县| 建德市| 西青区| 瓮安县| 永嘉县| 宁陵县| 平果县| 苏尼特左旗| 南和县| 惠来县| 阿巴嘎旗| 聂拉木县| 墨竹工卡县| 屯留县| 上虞市| 镇原县|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