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

宣和三年,歲末。

整個大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卻絲毫沒有改變汴梁此時的熱鬧,依舊是煙花漫天,花燈如晝。

今年的金池御宴,前來賀喜的番邦和以往大不一樣,只剩下高麗依然和東瀛還有南洋幾個小國。

大宋疆域擴大了幾近三倍,自然而然少了許多的藩屬,文武百官幾乎都到了金池,除了楊霖。

他依舊是告病在家,可以避免和官家的接觸,昭德坊內也是十分熱鬧。

大堂內擺開家宴,幾十個小桌呈回子型排開,今年楊通乾脆沒回來,只是託人捎回一些海外特產,所以就由楊霖坐在上首。

楊霖也已經派人瞭解到,楊通所在的島國,多半是琉球。

如今琉球島上十分熱鬧,幾個勢力來回征伐,楊通和東瀛幾個大的貴族關係匪淺,在其中攪風攪雨,十分快活。

楊霖一邊有些思念,也有些慶幸,還有這些地方供他們兄弟鬧騰。

這羣人要是在大宋,就得乖乖當個富家翁,那可真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正想著呢,楊天仁帶著幾個小兄弟上來敬酒,除了楊天逸是被奶媽抱著的,其他幾個都恭恭敬敬站在下面。

楊天仁代表他們,上前道:“兒子們祝父親大人新年康健,鴻氣東來。”

楊天樂和楊天寧關係最好,緊緊貼在他跟前,楊霖笑吟吟地接過酒杯,連喝了三口。

輪到楊天樂上前,他笑著道:“樂兒祝爹爹萬事昌隆,吉慶有餘。”

楊霖摸了摸他的腦袋,道:“樂兒這些年在外,成長了不少,這纔像我們楊家的種。明年我把你送到你祖父身邊,回來時就是個男子漢了。”

楊天樂點了點頭,又回頭看了一眼楊天寧,後者報以鼓勵的眼光。

楊霖說完揮了揮手,在他身後的蕓娘和錦兒,笑著將一個個福袋拿了上來。

楊霖一人一個,遞到他們兄弟五個手裡,然後拿了一個掛到楊天逸的襁褓上。

鄭雲瑤也笑著招了招手,她的四個通房丫鬟,帶著幾個福袋,分給了幾個孩子。

楊天仁帶著人拜了拜,齊聲道:“謝母親大人。”

眼看拜年的差不多了,便開始上菜,都是楊府常備的菜色,一家人其樂融融,內院的丫鬟婆子們也都在一旁的室內吃酒。

這一年奔波在外的時間,佔了大半,反倒是在汴梁待了不到半年,楊霖也十分享受這種感覺。

酒宴正酣,幾個侍妾輪流上前,給楊霖敬酒。

楊霖也是各有禮物,調笑幾句,碰到蘇妙憐這種不規矩膽子大的,也免不了瞪她一眼。

衆人散去之後,楊霖在自己房間睡下,醒來時已經是日上三竿。

摸了摸牀邊,空蕩蕩的,昨夜喝多了,也不知道是誰睡在一旁,這新年的關口,肯定已經起牀去打扮了。

蕓娘帶著幾個小丫鬟,伺候他洗面漱口之後,輕聲道:“大郎,那延慶觀的九陵道長來了。”

“哦?師兄來了?”

楊霖趕緊穿好衣服,邁步來到昭德坊的家觀內,洪九陵正在跟此地的梅道人聊天。

楊霖笑著過來,道:“師兄,一早來此,也不提前派人知會一聲,我好迎接師兄。”

“師弟不必客氣,這次來是要問一下,往年的祁天大典,都是師弟前去,今年是否依舊?”

楊霖在一個蒲團上坐下,笑道:“我這裡俗務纏身,今年怕是抽不出身子,便由師兄派人前往便是。”

洪九陵微微一愣,隨機擺了擺拂塵,道:“那就讓志元去吧。”

這種朝堂的事,他不想涉入太深,如今的延慶觀已經達到了頂峰。

再要過多插手政事,必是取禍之道,老道士活了這麼久,看得十分通透。

在中原,從沒有宗教涉政能有好下場的,這和西邊的許多蠻族不同。

那些人講究君權神授,但是在中原王朝,君就是神。

赤陽師弟是如何一步步走到如今這個地位的,老道士心知肚明,延慶觀背後也出了不少的力。

從當年這個揚州解元進京,在長樂樓宴請自己三人開始,他的每一年都是平步青雲,踏的每一步都是登天梯。

只要他得勢,道教昌盛已經是必然的,延慶觀的榮耀也不會熄滅。

楊霖點了點頭,這種大典,自己不適合再去了。當初不過是爭權奪勢的一種手段,如今權勢盡在手中,他懶得去出這個風頭。

有這個功夫,還不如在家中陪一陪家人。

至於趙偲,則要忙碌許多,他得選幾個武將,一起到南苑射獵,玩上一天,然後賜宴。

今年的春節又趕上立春了,還要有打春儀式。開封府就要趕一頭牛進皇宮,這叫春牛。趙偲拿鞭子抽抽牛,叫做打春,那意思就是新年得好好幹活纔有個好收成。

即使是在重視商業的大宋,社會的根基還是農業,農業是如今中原王朝的立國之本。

不管哪一個朝代,都十分重視農耕,吃飽了飯什麼都好說。

楊霖留著延慶觀幾個道士多留了一會,他們便起身告辭,楊霖親自送到了府外。

他伸手一招,陸謙上前道:“少宰?”

“馬上叫白時中、蔡京、高柄、張叔夜、王朝立、徐知常來見我。”

新年新氣象,中書門下還沒開工,幾位大員就被叫到了昭德坊內。

白時中帶著自己的宰相班底,剛進到昭德坊的花廳,見到裡面早就到來的蔡京。

一時間,所有人都覺得事情並不簡單,楊少宰只怕有大事要宣佈。

等到衆人離開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候,大宋最高層的這些官員,整整一天都在昭德坊內沒有出來。

不久之後,一道詔令頒發,石破天驚。

宣和四年,大宋在汴梁之外,再設四京。

東京汴梁改爲中都汴梁,其餘四京分別是西京長安,東京江寧,北京燕州,南京廣州。

汴梁,在大宋立國之後,就是獨一份的地位和資源,終於開始被分化。

楊霖邁出了遷都的第一步,邸報下發之後,四京所在地,無不歡欣雀躍,開始摩拳擦掌,準備擴建。

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八十章 東京第一惡人迴歸,神鬼辟易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六百零三章 連環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一百零一章 衆星捧月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九十三章 搶了一對雙生兒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七百一十八章 建設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謎底揭開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楊欽差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斬節奏狗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五十二章 出了一個明白人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七百二十二章 虔誠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五百四十二章 擔當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十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殘忍兇殺案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七百七十章 大結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風清怨長夜第六百四十四章 佈防景州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楊卿今欲弒君耶?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
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八十章 東京第一惡人迴歸,神鬼辟易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六百零三章 連環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一百零一章 衆星捧月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九十三章 搶了一對雙生兒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七百一十八章 建設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謎底揭開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楊欽差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斬節奏狗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五十二章 出了一個明白人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七百二十二章 虔誠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五百四十二章 擔當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十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殘忍兇殺案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七百七十章 大結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四百一十四章 月白風清怨長夜第六百四十四章 佈防景州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楊卿今欲弒君耶?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阁县| 吉首市| 江川县| 安平县| 镇雄县| 崇义县| 商南县| 开平市| 鄂尔多斯市| 徐闻县| 遂溪县| 静安区| 从化市| 当阳市| 桐梓县| 吴旗县| 山丹县| 通城县| 拉萨市| 霍州市| 渭南市| 锦屏县| 宁蒗| 民乐县| 尼玛县| 海城市| 平乡县| 台北市| 阳西县| 珲春市| 富平县| 莆田市| 页游| 曲周县| 大关县| 宜城市| 平昌县| 离岛区| 军事| 花莲市|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