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

一旦踏上大海,就很難收到消息,這也是楊霖對前線十分放心,不然的話,就是慢一點也要走陸路。

漫漫海風,催促著風帆前行,遠眺海面,楊霖心中暗暗算計,海航這一塊大宋正在爲中華文明迎頭趕上。

不同於大多數人所想,漢人在海航上,一直不算出色。

漢人的英傑,更想要在中原大展拳腳,而不是自我流放到茫茫大海。

東漢末年風帆才被漢人掌握,而我們的春秋時代風帆已經橫行中東,所謂吳國海外探險也是前人老路,除了菲律賓和臺灣,印度人提前幾百年從埃及航行到廣東。

中東西亞的大食人,在唐時海航一道依舊領先不少,唐朝漢人的航海依舊落後,大食可以萬里漂洋攻打廣州,大唐連去趟日本都是千難萬險。

就是戰爭來講,大食三次渡海遠征君堡,兵力最多的時候二十萬,大唐渡海半島才幾萬人。

安史之亂以後,盛世不再,繁華盛世就此被毀去,一羣被大唐帝國允許居住在廣州的胡商,劫掠了廣州。

“大食、波斯兵圍州城,刺史韋利見棄城而逃,兩國兵遂入城大掠倉庫,焚燒房舍,然後乘船浮海而去。”也就是說,廣州曾被阿拉伯人短暫佔領,然後血洗,死傷者不計其數。

而黃巢作亂時候,把他們屠殺一空,光在廣州一城,就殺了十萬中東的***和更遠處的基督徒。

我們自古以來,就認爲中原是天地正中,正統的漢人精英,沒有什麼遠航情懷。

如今澄海水師,甚至要去渤海學習別人的先進技術,說起來金人的水師船隻,不一定比大宋差多少。

楊霖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這一點,想要徹底扭轉觀念,估計還是要從袖樓商會入手。

利字當前,政策優先,或許可以讓這一塊短板被補齊。

遠處隱隱出現一隊隊船隻,楊霖拿出千里鏡,看到是澄海水師的旌旗,便放心下來。

等到船隻靠近,有人扔下一個繩梯,幾個軍漢攀爬上來。

“少宰呢?”來人一上船,就要見楊霖,衆人知道必是有緊要軍情,當下不敢怠慢,帶著他來到甲板。

來人從懷裡掏出一封密信,道:“少宰,韓帥有軍情稟報。”

陸謙接過來,拆開竹筒,拿出密信,遞到楊霖手中。

楊霖粗略看了一遍,站起身來,低著頭在甲板上來回踱步。

長城這麼快就被鑽出了口子,而韓世忠竟然這麼大膽,還要他們往裡放。

等到自己到了天津港,這潑韓五,肯定已經開打了。

他孃的這時候不惜指派澄海水師,來給老子送個密信,他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

打贏了還好,打輸了這是等著自己去給他擦屁股...

楊霖心中有些焦躁,叫住來人,細細詢問幽燕戰局。

即使最快的船隻,也要三十多天,才能抵達天津港。

如今才過了十天,接下來的大半個月,幽燕勢必會是一場腥風血雨。

“朝中諸公,有什麼安排?”

來人顯然是知道軍情的,抱拳道:“回少宰,宋太尉派出三萬京營新軍,進駐河北大名府。河東、秦隴、山東,三省總督也調集了全部兵力,在緊要道路處佈防。”

楊霖點了點頭,這幾道防線下來,即使幽燕有失,還有翻盤的機會。

既然潑韓五已經定計,就讓他打吧,希望自己到了天津港,收到的是一份大禮,而不是揮淚斬韓五。

---

這是一場大戰,不光是人數兵力上,牽動的是整個邊境。

極東的幽燕,甚至鴨綠江河畔,有高麗和女真的戰鬥,算是此戰的極東點。

而在極西,大漠上,蒙古人規模最大,最嚴重的一次內戰也要來了。

朔州,楊可世回頭,看著漫山遍野的西北軍,旌旗蔽空,刀劍如林,威武雄壯。

尤其是清一色的騎兵,更加顯得人如龍,馬如虎,不由得壯志在胸。

西北軍中,漢人佔不到一半,大多是回鶻、黨項和吐蕃人。

這是宋江在西北拉起來的班底,曾經橫掃西域,殺得喀喇汗帝國十室九空,絲綢之路上,累累白骨暴於荒野。又幫助楊霖拿下了汴梁,勇猛好戰,戰力不俗。

爲首的楊可世,更是西軍中第一猛將,一桿大槍壓制西軍諸多好漢,武藝上沒有一個不服的。

本來朔州不是主戰場,但是如今合不勒受封爲蒙古國王,聚集蒙古諸部的兵馬,南下助戰。

與之接壤的克烈部,肯定不會捨棄和宋人的同盟,早早就派人求救。

朔州楊可世,親率大軍,準備支援克烈部。

西北軍中,本來就有幾萬克烈青壯,此次回去打仗更是同仇敵愾,恨不得馬上和所謂的蒙古國王手下的兵馬廝殺一番。

讓他們知道,克烈人從來不怕韃靼人,以前不怕,現在不怕,將來也不會怕。

邊境上,無數的婦孺老人,已經趕著羊羣,往大宋境內去避難。

草原上的征戰,極少有這種情況,男人們戰死了,女人和牲畜,就歸了勝利者,這纔是草原的叢林法則。

克烈首領的胞弟忽兒札,遠遠地迎了出來,見到楊可世捶了一下胸口,在馬上道:“我的兄弟,你們的到來,就像是春雨滋潤這片草原,你們的恩德,克烈人永遠也忘不了。”

楊可世與他十分熟稔,朔州和克烈部的交往,就像是走同村親戚一樣頻繁。他寒暄幾句,就跟著忽兒札一道,率兵趕赴前線。

克烈首領,時不時就帶著全家來大宋,去朔州或者銀州遊玩。甚至曾經心血來潮,要到長安縣一趟,被忽兒札死命勸住。

那時候合不勒嶄露頭角,繼承了海都的強大實力後,他幾乎一統漠西韃靼。

克烈部,是他的一個心結,這個善戰的部落,和大宋通商以來,逐漸變得富裕,這讓他們更難對付。

合不勒做夢都想把克烈部征服,這樣草原上,再也沒有人敢不聽從他的號令,一盤散沙的草原諸部,也將實現第一次一統。

宋金之戰作爲引燃這場草原霸主之爭的導火索,兩強相爭的背後是宋金的影子。

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七百零六章 徵西軍合縱連橫,復遼城四面出擊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二百零五章 鹽王之威第九十章 飛揚跋扈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夏王宮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婁室拜大將,念天倫楊霖躬自省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望第二百九十六章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五百六十章 萬歲營大文豪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達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五十章 小劉貴妃失寵記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八十六章 盛世繁華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致書友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太尉痛失手足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四百零一章 王爵於我如浮雲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五百六十章 萬歲營大文豪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一百八十八章 偷男楊霖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戰則喜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六百八十九章 屬意江南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二百七十二章 焉能妄議萬年憂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剪除羽翼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望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四百二十章 讓他們死於民憤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邊風吹起來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十六章 樂趣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絲花傍大楊樹
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七百零六章 徵西軍合縱連橫,復遼城四面出擊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二百零五章 鹽王之威第九十章 飛揚跋扈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七百五十六章 四海佈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夏王宮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婁室拜大將,念天倫楊霖躬自省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望第二百九十六章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五百六十章 萬歲營大文豪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達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五十章 小劉貴妃失寵記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八十六章 盛世繁華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致書友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太尉痛失手足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四百零一章 王爵於我如浮雲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五百六十章 萬歲營大文豪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一百八十八章 偷男楊霖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四百六十九章 繼承者們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戰則喜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六百八十九章 屬意江南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二百七十二章 焉能妄議萬年憂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剪除羽翼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望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四百二十章 讓他們死於民憤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一百六十二章 枕邊風吹起來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十六章 樂趣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絲花傍大楊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吉市| 嘉禾县| 镇远县| 宜春市| 南宁市| 九寨沟县| 伊春市| 万州区| 洪洞县| 冀州市| 古交市| 玛曲县| 高邮市| 迭部县| 阿荣旗| 郴州市| 东乡县| 博白县| 平江县| 泗水县| 任丘市| 策勒县| 筠连县| 拉孜县| 青州市| 舟山市| 江城| 周口市| 新闻| 三门县| 周至县| 张家港市| 宁国市| 大理市| 桦川县| 武汉市| 龙里县| 奈曼旗| 柘荣县| 万荣县|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