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八章 破除

汴河周圍,曾經的士大夫公卿輩踏青遊玩的莊園,已經全部改作耕地。

當初楊霖主政此事,做的十分徹底,一舉解決了汴梁時常發生的糧食危機。

如今即使汴河不通,城中也不至於馬上斷糧。

正值暮春,兩岸都是揮汗如雨的莊稼漢,在田地旁邊是來送飯的婦人和小兒。

東風輕輕吹過,泛著白鱗鱗的浪花兒的河面上,時不時地傳來一陣陣豪放的歌聲,漁夫歡笑道將網兒撒進水裡,船家使勁搖動船槳的同時,也會跟著附和幾句。

百萬人以上的大城,便是市井間也有無數的傳奇,和值得稱頌的故事。

從長安到汴梁的河道,重新整修後不久,楊霖並沒有選擇從水路走。

幾匹快馬當先,引著身後萬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直奔京兆府。

沿途過郡縣不入,天色一黑便就地紮營,埋鍋造飯,與行軍無異,直奔鄭州府滎陽。

兩天之後,日落時分,滎陽官員在城門外迎接楊霖的儀仗。

大軍駐守在外,八百親衛護送著楊霖,去到府門前。

滎陽地處京畿省,緊鄰開封靠近汴梁,這裡的官員都是熟悉楊霖的。

饒是如此,地方上依舊十分重視,鄭州知州劉新亭站在最前面,在他身後就是滎陽知府、通判,還有當地的道觀的道長若干。

衙門的巡檢河北捕頭,神色緊張地領著百十個衙門維持著秩序。

赤紅色的旗幟剛剛映入眼簾,迎接的人羣就騷動起來,諸位官僚提起袍子緩緩往前走了幾步。當地士紳們組織的鑼鼓隊聲樂喧天,鞭炮響聲密密匝匝連成一片,一時硝煙四起。

親衛們分列兩旁,楊霖穿著一身紫金色的官服,頭戴兩根扇翅的官帽,晃晃悠悠走了過來。

“歡迎越王殿下。”“楊少宰原來辛苦!”“無量天尊,弟子恭迎赤陽祖師法駕光臨!”

亂七八糟的歡迎語之後,最前面的劉新亭笑道:“越王殿下一路風塵,遠道辛苦,下官鄭州知州率鄭州府官員士紳,恭迎王駕。”

楊霖看了他一眼,這鄭州知州十分年輕,皮膚有些黝黑,不似尋常的讀書人。

“劉知州年紀輕輕,就能管理鄭州這般緊要的地方,算得上年少有爲。”楊霖不冷不熱地問道,這麼年輕就身居高位,極有可能是關係戶。

劉新亭一聽心想,要論年輕爬得快,如何能和你相比,笑著回道:“下官不過是錯蒙朝廷看重,與殿下相比,不值一提。殿下比之年前,又多了份威儀。”

“哦?你見過我?”

這時候身後的一箇中年官員,湊上前笑著道:“殿下,劉知州在雲內建城,立下四項大功,才被吏部著重提拔。”

原來是自己人,楊霖疑心頓去,笑呵呵地隨他們進城。

“我等已在城中酒樓,設下酒宴爲殿下接風洗塵,請殿下換乘馬車,到了地方再把酒言歡、開懷暢飲。”

楊霖一聽,這是自己的巡視第一站,若是打下了基調,那就是在整個大宋,吃喝玩樂一遍。

先不說如此一來巡視的意義就失去了,便是時間也不容許,那樣巡視完整個天下,怕不是要等到三四年後了。

“酒宴就免了,本王一路勞乏,目下就想去行轅歇息一番。你們把通政司傳下的,需要準備的公文拿來便是。”

衆人一聽,面面相覷,只好稱是。

這裡是汴梁附近,官員們都十分疑惑,不是說楊少宰貪財好色,風流成性,這怎麼勤政廉潔起來了。

楊霖帶著陸謙等侍衛,也不換乘馬車,騎著馬在滎陽公人的帶路下,來到欽差行轅。

行轅佔地近頃,是當地一個士紳的莊園,分前院和東西跨院兒,如今西跨院全拾掇出來,暫做了欽差行轅。

不一會,鄭州府的公文就被搬了過來,楊霖手裡攥著一根青綠色的小瓜,翻閱著公文。

裡面十分規整地記錄了新政施行之後,遇到的難題,以及解決辦法。

原本大宋的役法,是百姓按戶等輪流到州縣當差役,新法改爲由州、縣官府出錢僱人應役。募役費用由當地稅收中抽取,需要寫清楚明細上報朝廷,原本免役的官戶,僧戶等,也繳納同樣的錢。

如此一來,解決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農忙時候分到徭役的青壯去衙門當差,家中的耕地往往沒人打理,需要租賃出去,這一年便很難過活。

而他們去當差,一分錢沒有,乾的是什麼活?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所有的活都要幹,也是宋朝的官老爺最爲清閒的最大依靠。

老百姓每年義務地去做里正、戶長、鄉書手等“頭銜”來幫助下鄉到戶收稅;有耆長、弓手、壯丁等“職務”去負責抓賊;有承符、人力、手力、散從等名目給正牌子的官員們服務。

有一些還比較著名,比如縣級衙門裡的縣曹司、押錄;州級衙門裡的州曹司、孔目,連同各級配備的雜職,虞候、揀掏等,數也數不過來,都要由普通百姓承擔,關鍵是還不給錢。

反倒是士紳家,不用徭役,如今士紳想要繼續免役,就只有交錢。

交錢之後,當地官府拿這筆錢,僱傭百姓來當差。官府的差役,從臨時工,變成了正式工,而且不再是義務的,而是拿工資幹活,往日裡叫苦連天的差役,成了香餑餑。

這樣一來,原來輪流充役的農村居民回鄉務農,原來享有免役特權的人戶不得不交納役錢,很多農民免除勞役,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也給了社會上那些閒散人員一口飯吃。

不過士紳們,就要多負擔一部分的役錢,這羣人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自然不願意吃這個虧。

這一條實際上,和王安石當初的募役法十分相似,不過更加徹底,取消了最爲害民的差役法。

王安石當初是不敢徹底取消的,因爲當初的財政狀況不允許,朝廷拿不出錢來自己供養差役。而且你把這個取消了,官衙內這麼多活,豈不是要清貴的官老爺自己去幹。

王安石不敢徹底得罪所有的官員,所以他的新法,雖然已經十分超前,但是處處都有妥協的地方。

楊霖則不一樣,首先他掌權靠的是武力,還把舊官員得罪了個遍。你不同意?可以,要麼辭職滾蛋,要麼人頭落地。江南之所以屢屢有士紳作亂,就是動了他們的這塊大蛋糕,百十年來的天堂一般的士大夫家族的特權,被楊霖踏的粉碎。

其次就是如今商稅之高,幾倍於前,楊霖纔有這個底氣。

楊霖和他的心腹,常說的翻天覆地的新法,變化就在於這條。

如今的百姓們通過交一定數額的錢,可以得到從前想象不到的空餘時間,用這些時間可以去幹自己的活,生財養家;朝廷官府得錢,去招募人員當差,可以擴大就業人數,減少社會上的閒散人員,不僅使國家機器正常運轉,還能把各種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

當初王安石之所以失敗,就是觸動了士大夫的利益,他被貶相之後,第一個被改回的就是募役法。

這就是後世的公務員事業編制度的雛形,楊霖想象不到還有更好的辦法了,自從秦朝開始,漢人百姓生下來就有沉重徭役的枷鎖,直到如今才被劈開。

這不失爲救時惠民的第一好政策,但是阻力也大,可以想象楊霖若是此時遭遇不測,這條新法就會成爲曇花一現的歷史塵埃。再現於世,或許就是千年之後了。

楊霖翻到後面,找到官府所遇阻力的記載,果然是寫的滿滿當當。

各種奸猾的手段,被使出來對抗官府,尤其是士紳和寺廟。

民間的佛法爲何如此普及,就是因爲寺院的田產是不用繳稅的,很多的官紳就把自己名下的田產,和寺院掛鉤,甚至乾脆就是他們自己的家寺。

劉新亭手段十分果決,公文山記載著,他抓捕抄沒了許多士紳之家,不過對和尚們的問題,十分頭疼。

楊霖哂笑一聲,使勁咬了一口,將瓜把一扔,道:“讓劉新亭來見我。”

不一會,劉新亭進到院內,見楊霖點著燈再看公文,而桌子上還有沒有收拾的杯盤,心中不禁暗暗欽佩。

果然是謠言中傷,少宰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貪財好色之徒,這簡直就是當代好官楷模啊。

“殿下。”

楊霖招了招手,道:“你看,這上面記載的,滎陽石泉寺,名下竟然有良田三千頃。整個滎陽纔多少耕地,這麼多地方不交租,每年朝廷損失多少錢?”

劉新亭面帶難色,低聲道:“殿下,這石泉寺...乃是漢代興建的名剎,禪宗二祖慧可曾在此地駐錫修行,歷史久遠,宗風彌長。可謂禪韻深厚,歷史悠遠,薪火相傳,綿延不衰。”

楊霖不耐煩地一拍桌子,道:“本王聽你介紹寺院來了,你不想當知州,想改行做導遊不成?”

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蒼山第三百六十三章 嘆末代帝王,尤醉生夢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兇蠻初露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殘忍兇殺案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舊換新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致書友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二百五十三章 此乃良配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獸圍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二百一十二章 隻身求救赴敵營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二百七十四章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六百八十二章 擇地築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五百四十九章 鴻門宴第六百九十三章 行路之難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二百二十章 捷報如雲傳汴梁(爲鳳盟加更1/156)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禮拜君子楊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十七章 捷徑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面祥和被打碎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濺龍塌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皇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四十章 一日看盡汴梁花第六百一十三章 赤陽祖師,駕臨洛陽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七百二十二章 虔誠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屬意江南第四百六十二章 謎底揭開第二十七章 破廟野哭一尊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蒼山第三百六十三章 嘆末代帝王,尤醉生夢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兇蠻初露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殘忍兇殺案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六百六十一章 改舊換新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致書友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二百五十三章 此乃良配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獸圍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二百一十二章 隻身求救赴敵營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二百七十四章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六百八十二章 擇地築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五百四十九章 鴻門宴第六百九十三章 行路之難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二百二十章 捷報如雲傳汴梁(爲鳳盟加更1/156)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禮拜君子楊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十七章 捷徑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面祥和被打碎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濺龍塌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皇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四十章 一日看盡汴梁花第六百一十三章 赤陽祖師,駕臨洛陽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烽煙各自稠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七百二十二章 虔誠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屬意江南第四百六十二章 謎底揭開第二十七章 破廟野哭一尊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余市| 成武县| 濮阳县| 砀山县| 桓仁| 禹城市| 石泉县| 抚顺市| 上虞市| 万源市| 连州市| 威宁| 平陆县| 金湖县| 阜阳市| 南城县| 成都市| 建瓯市| 应用必备| 罗平县| 鲁甸县| 南城县| 元江| 清流县| 屯昌县| 永寿县| 佛山市| 定结县| 正定县| 太谷县| 津南区| 广元市| 静乐县| 思南县| 宣汉县| 黄冈市| 利津县| 新源县| 忻州市| 泊头市| 新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