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

幽雲對於契丹,同樣重要。

楊霖的話音剛落,就被契丹的大臣們打斷,看那架勢,要不是念著還有求與他,早就把他趕出去了。

高柄這時候義正辭嚴地站了出來,環視一週,突然嘆氣道:“你們都是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而置陛下於不顧。

如今堂堂的契丹大國,到處都是宗室謀逆,外有強敵而內亂不止。

值此之際,若非有百萬宋兵入境,如何能挽天傾。

陛下他洞察秋毫,知道非此不可,你們卻橫加阻攔。不過是想著將來女真韃子滅了,你們跟著其他的宗室逆賊也能安享榮華富貴。可是陛下呢?

契丹國土二十倍於幽雲十六州,大遼正統都沒了,還要這區區十個州有何用!”

他說的一臉正氣,殿上的契丹重臣蕭保先,已經忍不了了。

“高賊,蠱惑皇帝,離間我們君臣關係,禍害大遼,我跟你拼了!”

蕭保先怒不可遏,楊霖趕緊起身阻攔,伸手拉住他,嚷嚷道:“別打架,文明點,給我三分薄面,都別打了。我靠,哪個孫子踢我?”

耶律延禧大怒,他看著傻呼呼的,心裡卻十分雞賊。

高柄的話明顯就是存了私心,耶律延禧聽得出來,但是他仔細一想,高柄說的就沒有道理麼?

請了宋軍還好,不然的話,耶律氏的幾個反王哪一個是善茬。自己把好好的大遼國敗成現在這步田地,滿朝的文武大臣,能沒有異心?

這夥大臣,肯定巴不得把朕這個皇帝換了,那時候還不如割讓十個州靠譜呢。

站在遼國皇帝的角度上,天祚帝耶律延禧的想法無疑是愚蠢的,但是站在這個自私的人個人得失利益來看,他就跟當年割讓十六州的石敬瑭一樣,只有請來宋軍,纔有機會當穩皇帝。

堂上一片混亂,高柄捂著腦袋捱揍,楊霖躲到親兵身後,握著折浣香的小手,後者正一臉興奮地看熱鬧。

蕭保先帶著幾個老臣追著高柄打,少壯派的上京十三鷹,紛紛出來保護好友。他們和高柄的友誼十分深厚,不知道是多少個夜晚流連在上京城的風月場所,培養出來的哥們情誼,都是同“道”中人。

而且高柄還幫他們幹了一件大事,就是把女真韃子的使者殺了,直接導致現在的局面...

蕭奉先等人,默默地算計著和宋人結盟,自己能撈到什麼好處。原本大宋的這位楊少宰,給自己送了幾十車的禮物,彼此間的關係一下子倒轉過來,憑藉著當初的那點情分,若是這大遼真的亡了,自己逃到大宋尋求庇護,少不了還得聯絡下感情。

想到這裡,蕭奉先便悄悄靠近楊霖,低聲道歉起來。楊霖十分客氣,和他寒暄幾句,這個契丹權相很大程度上,就是契丹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

楊霖已經打定主意,真到了關鍵時候,少不了把這廝宰了,來安撫遼人的情緒。

兩個人各懷鬼胎,但是言語都無比客氣,好像多年的老友一般。

這時候,耶律延禧一掀桌子,罵道:“反了!給我拉出去,打十鞭子?!?

如狼似虎的契丹侍衛捉刀進來,卻不知道陛下讓打誰,怔在原地。

看到高柄一臉狼狽,便想著必是此人惹了陛下,上來就要捉他。

耶律延禧跺腳指著蕭保先等老臣,罵道:“蠢才,捉他們,給朕使勁打。”

這一幕看得楊霖鼻子一酸,亡國之君,原來是這個氣象。

人高馬大的契丹侍衛,押著偌大的契丹僅存的幾個忠臣,拖出去施以鞭邢。蕭保先等人哀莫大於心死,哭嚎起來,不是畏懼鞭笞,而是爲契丹的昏聵朝堂放聲大哭,不由得讓在場的人動容。

楊霖於心不忍,出來勸道:“陛下息怒,這些都是大遼重臣,若是因爲宋遼結盟而被鞭笞,外臣唯恐遼人心生誤會,對宋遼邦交不利啊?!?

高柄雖然捱了幾下,頭髮有些凌亂,此時也恢復了一臉的正氣,振衣道:“陛下,楊少宰所言不差,若是一定要打,高柄願意替他們幾個挨著鞭子?!?

楊霖看了他一眼,心中暗暗腹誹,這賊廝鳥到了契丹幾個月,演技怎麼精進了這麼多。

耶律延禧心中知道,高柄這些人,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他就是要親近這些人,因爲這是他最後的希望,耶律延禧和趙佶一樣,當皇帝是夠昏庸的,喜歡玩樂不喜歡治國,敗光了祖宗傳下的江山。

但是同樣的,他也和趙佶一樣,都不是傻子。

仔細分析過自己的處境,若是和大宋結盟,拋出很重的條件,比如說割讓幽雲十六州的十個,對於契丹來說是一筆虧本的買賣,但是對於耶律延禧自己,這是最好的辦法。

他這個名義上的契丹皇帝,已經快要衆叛親離了,女真韃子點名要活捉自己,其他的宗室都存了僥倖,希望女真人捉了自己之後,就能平息怒火,讓他們做契丹的皇帝。

既然是宋使聯名求情,耶律延禧下令把蕭保先等人逐出大殿,和楊霖坐下之後,商議起結盟的事宜來。

幽雲十六州,燕京等地還在耶律淳手裡,根本就不是耶律延禧能夠控制的。他巴不得宋人前去,滅了反賊耶律淳,便大大方方地把南京道的幽州、順州、儒州、檀州、薊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十個軍州割讓給大宋。

這些地方,幾乎涵蓋了後世的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可以說耶律延禧是大出血了,但是實際上,這些軍州一個都不在他的控制之下。

幽雲十六州,耶律延禧能掌控的,只有雲州大同府、應州這樣的後世山西的地盤。

楊霖一樣就看出了他的小心思,卻並不著惱,契丹皇帝開了口把這些地方給自己,那麼我去打的時候,幽燕之地的契丹人,就將失去契丹本國的支持,不知道拿什麼抵擋自己的大軍。

更何況耶律淳和耶律大石的軍隊,還要在北邊集結大量兵馬,阻擋女真韃子南下。

相信以他們的見識和謀略,應該知道北邊纔是重點,不會把主力放在南面。

楊霖大大方方的答應下來,給了耶律延禧一個定心丸,然後又豪爽地說道:“我們大宋出兵,不需要契丹半文錢的物資,只要寫一封國書,永久費除掉歲幣即可?!?

耶律延禧自然答允下來,這個時候還要歲幣,也不現實了。

自從真宗時候澶淵之盟,大宋繳了百年的歲幣,終於在這個時候畫下結點。

在場的幾個宋人,竟然都有些哽咽,百年之恥,或可雪也。雖然在之前這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他們不同意大宋也不會再給了,但是契丹皇帝親自說出來,還是不一樣的感覺。

耶律延禧草略地定下盟約之後,馬上心情就好了起來,拍手讓契丹在大同府的舞姬上殿獻舞。一個個異族女子雪白的小腿和纖足赤裸著,隨著歌聲的節奏輕柔而歡快地跳動起落,腳踝上的銀鈴發出清脆悅耳的鈴聲,別有一番美豔的風情。

一時間本來莊嚴肅穆的大殿,多了幾絲脂粉氣,美人款款細腰,如楊柳弄枝柔,給包括楊霖在內的剛纔還心懷激盪的宋國使臣們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楊霖臉上和天祚帝笑吟吟地舉杯相慶,心底卻翻了個白眼,罵道:你不亡國誰亡國,心可太大了,真他娘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君...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三百三十一章 醫道邁出一大步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三百三十二章 鸞鳳棲是梧桐枝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親信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五章 我和姦臣共飲宴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九十三章 搶了一對雙生兒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水殤殤,葬於北邙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六百零八章 破除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二百零五章 鹽王之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三百三十八章 將門摺子疑雲深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五十一章 酒桌上的辦事哲學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致書友第四百八十四章 血染長街抽釜薪第五百九十三章 宮闈醜事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三百三十一章 醫道邁出一大步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三百三十二章 鸞鳳棲是梧桐枝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一百三十九章 培植親信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五章 我和姦臣共飲宴第九十二章 此人子乎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九十三章 搶了一對雙生兒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水殤殤,葬於北邙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六百零八章 破除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二百零五章 鹽王之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三百三十八章 將門摺子疑雲深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五十一章 酒桌上的辦事哲學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致書友第四百八十四章 血染長街抽釜薪第五百九十三章 宮闈醜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安市| 侯马市| 黄大仙区| 徐水县| 扎兰屯市| 米脂县| 永济市| 鄂托克前旗| 万盛区| 临朐县| 清河县| 武功县| 桂东县| 闻喜县| 左贡县| 昭觉县| 铜川市| 时尚| 乌拉特中旗| 建宁县| 房产| 建平县| 成武县| 左权县| 昆山市| 微博| 嘉黎县| 手游| 衡南县| 正安县| 那曲县| 婺源县| 方正县| 平舆县| 桂平市| 南川市| 怀化市| 三门峡市| 五莲县| 佛山市|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