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間繁華

大宋皇城,徽宗趙佶帶著后妃、皇子、皇女慶賀新年,和民間並無二致。

殿內濟濟一堂,本來皇妃就多,現在更是多了許多的皇子皇女。

當初楊霖信誓旦旦,堪輿風水之後認定疊石爲山可以讓皇帝多子多女。

自從艮嶽壽山修建以來,大劉貴妃產下一個皇子一個公主,榮膺生產狀元,分別是益王趙棫還有據傳美貌冠絕大宋的趙福金;顯肅皇后生了淑慶公主趙金蘿;懿肅貴妃生下莘王趙植;韋賢妃生下康王趙構;還有婉容、美人等低階妃嬪,生下濟王趙栩、汾王趙材和祁王趙模...

這麼多的勞動成果,讓趙佶喜不自勝,過年了看著皇妃們身後的宮娥,懷抱著一個個的兒女,趙佶又想起赤陽子楊霖的好處來,下旨加號少宰楊霖爲“通真達靈元妙先生”親筆賜“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複檢校司空之位,並且督促他早日開工,繼續修建艮嶽壽山。

楊霖捧著聖旨,內心又是羨慕又是嫉妒,這皇帝趙佶的身體素質真不是一般的強...

年紀也不是很大,就已經十幾個兒女了,再看看自己,每日辛勤耕耘,連個影子都沒...人比人,氣死人吶。

想那趙佶,每日裡騎馬蹴鞠、遊山玩水、吹拉彈唱,他是哪來的這麼多精力,還能一波一波地生孩子,這個人不會累麼?

一屁股坐到榻子上,看著面前的園林,楊霖心裡暗暗腹誹,酸的不行。

園內雖無春夏的綠葉叢叢,但覆著些許積雪的曲徑和怪石假山卻也能看出園子的精緻。

楊霖想象著蘇州同樂園的精巧和別緻,該如何在艮嶽壽山上下些功夫,把趙佶應付過去纔好。

這廝可是個行家,欣賞水平和眼界之高,在大宋都找不出幾個,不是輕易就能糊弄過去的。

“大郎,想什麼呢,這麼入神。”一陣香風撲鼻而來,打斷了楊霖的沉思,雙肩上一雙柔夷輕輕揉捏,李蕓娘身穿月綾白襖,上面繡著綠葉黃鶯,笑著問道。

楊霖冷哼了一聲,道:“還不是你們幾個不爭氣的東西,老子我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地撒種,你們肚子一個比一個瘦,真真是沒用的廢物,每天就知道變著法浪費老子的精華。”

蕓娘又好氣又好笑,錘了他肩膀一下,道:“許是大郎年紀還小,過些日子就有了。”

兩個人正在閒聊的時候,楊三在外面高聲喊道:“大郎,外面有人來找。”

楊霖站起身來,拍了拍屁股道:“許是拜年的來了,這一番多少人送了什麼禮,都是什麼官職,你全給我記清楚。今年不同尋常,我剛扳倒了韓忠彥,看誰先來投奔本官。”

李蕓娘應了一聲,趕緊整了整衣衫,亦步亦趨地跟在楊霖身後,生怕誤了事。

出了院子,楊霖問道:“三兒,來的是哪路客人?”

“徐老頭帶著徐侍郎前來拜謁。”

楊霖略微有些失望,還是來到花廳,徐家叔侄趕緊站起身來。

“啊,老徐來了,快,快坐下。”

徐知常是禮部侍郎,低聲道:“少宰,官家剛剛下旨給禮部,此番元旦要大賀。”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宋人謂之“元旦”,後世爲了和陽曆的新年區分,把這個名字讓出去了。

楊霖點了點頭,坐下之後道:“一會早朝,官家要爲蒼生祈百穀於上穹,這事我已知曉。”

徐知常點了點頭,暗道少宰乃是官家近臣,此事必然已經和他商議過,才傳旨禮部,對楊霖不禁更高看三分。

他卻不知道,楊霖此時心裡正在暗罵,不是老子給了他兩百萬貫零花錢,他拿什麼大賀...朝廷早就揭不開鍋了好嘛。

戶部的銀子,除了官員俸祿分文不拖欠,其他的概不出錢,戶部尚書陳顯有個花名,叫做哭窮尚書,就是這麼來的。

“少宰,還有一件事,不知少宰可曾聽說。”

“啥事?”

徐知常眼珠一動,道:“蔡太師回朝了...”

“哦?我還真不曾聽聞。”楊霖臉上神色如常,轉頭吩咐道:“準備一份厚禮,我上朝回來之後,去蔡府拜年。”

李蕓娘點頭稱是,楊霖對徐知常道:“以我的名義,寫一封拜帖,好好寫,太師可是個講究人,嘿嘿。”

“是下官知道了。”

蔡京回朝,對於當下的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小事。

宰執天下、百官之首,難怪沒人來拜年,滿朝的官員,除了幾個有派系的,估計都去蔡府了。

自己雖然脫離出來,跟韓忠彥爭了一爭,但是和蔡京並未撕破臉皮,沒來由互相敵對。

低著頭喝了回茶,楊霖與徐知常一道,前往皇城上朝。

汴梁繁華冠絕歷代,但是大宋皇城卻有些侷促,因爲此地當日不過是從一個軍州衙署發展起來。

雖然在真宗和當今官家兩朝都竭力擴充營建,但是天然受到限制,沒有其他朝代宮殿的氣派。

而且大宋皇城當中,四分之三的面積都給了中央各個衙署佔據,作爲辦公場所。

真正的禁中只是在皇城西北角佔了一塊,範圍小得得只開了會通門和宣佑門兩個門而已,會通門宣佑門南面一系列宮室,如集英殿,皇儀殿,垂拱殿,文德殿,都是十年九不用,除了大朝就連個人影都見不著。

大宋的皇室也是最親民的,不同於後世和百姓遠遠隔開,皇城之外,緊貼著的就是熱鬧集市。大宋的皇帝、皇子,只要在禁中爬到牆頭就能看見汴梁城中市井百姓。

這也是爲什麼,趙佶對於楊霖這麼寵信,因爲楊少宰到處給他蓋房子、修園林。

對於趙佶這種人來說,困在小小的禁中,簡直是坐牢一般。

他喜歡玩、喜歡熱鬧、喜歡豪奢、喜歡大場面。

今日朝會之後,慶賀大典就定在剛剛修建完的堆玉樓,上次在那裡如神仙降世俯瞰衆生的快感,趙佶到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

文武百官、勳戚權貴、宮娥太監簇擁著天子鑾輿,身後是后妃皇子皇女,一起往堆玉樓而去。

作爲一個皇帝,趙佶有千般不好、萬般昏庸,但是有一點他比歷史上的皇帝都強,就是此人待人寬厚。

不同於其他皇家無親情,趙佶的孩子都隨他住在一塊,宮室相隔不遠,差不多也是可以隨意進出遊玩此間。

閒來無事便教子女書法繪畫,辨析音律。一副慈祥父親的模樣,天倫之樂融融。

對待身邊的人也是如此,罕見他對身邊伺候宮女太監發火,便是呵斥都很少見的。至於楊霖、王黼、蔡攸這等近臣,更是百無禁忌,跟朋友一般。

今日大典,幾乎所有的皇親都來了,趙佶身披黃袍,登臺上香,爲蒼生祈百穀於上穹。

本來還應該給皇天后拜年的,但是趙佶的生母陳太后、還有正統的向太后都已經不在了。

接下來是三個已經可以走路的皇子,太子趙桓、鄆王趙凱、肅王趙樞上前,一起拜倒:“元正啓祚,萬物惟新。伏惟陛下,膺時納佑,與天同休。”

趙佶呵呵一笑,十分開心,道:“履新之祐,與皇兒同之。”

等到皇子們撤下之後,蔡京帶著羣臣,拜道:“元正令節,不勝大慶,謹上千萬歲壽。”

趙佶輕笑道:“履新之吉,與公等同之。”

大宋和大遼,是表面兄弟,建立有平等的邦交關係,每年元旦,兩國都要互派“賀正旦使”,入朝相賀。

契丹使者也上前賀新,趙佶照樣是笑著答對。

再往後就是高麗、交趾、回紇、于闐、真臘、大理、三佛齊等屬國,這些小國不是平等邦交,而是大宋的藩屬,使臣來到東京,祝賀大宋元旦,就要排在契丹之後。

大典進行完畢之後,趙佶一聲令下,新年慶祝活動正式開始。

東京開封,從馬行、潘樓街、州東宋門外、州西樑門外、州北封丘門外,以及州南一帶,到處都是綵棚,銷售“冠梳、珠翠、頭面、衣著、花朵、領抹、靴鞋”與各種好玩的小商品,“間列舞場歌館,車馬交馳”。

官家照例下旨,蠲免公租屋的三日房租,又放開關撲三天,即正月初一、初二、初三這三天,市民儘可縱情賭博。

貴家仕女也結伴出來逛街,進入賭場看人們關賭,到夜店飲宴,“慣習成風,不相笑訝”。

即使是窮困的百姓,過年了,也要穿上新潔衣服,把酒相酬。

此地繁華,不似人間。

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一百六十八章 東瀛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五百四十一章 猛將第五十二章 出了一個明白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根除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滾財源入帳來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獸圍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三百三十三章 悄無人語重簾卷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三百三十二章 鸞鳳棲是梧桐枝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將歸來起狼煙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楊欽差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二百章 征服一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漢風第七百零二章 再臨艮嶽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七百四十二章 鐵血鎮壓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三百九十三章 醫心不救禽與獸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三百二十八章 常有帝王求長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段西風相倚恨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母十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五百三十四章 來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陽子在神仙中也算是厲害的角色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二百三十二章 佛前貪戀人世歡
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一百六十八章 東瀛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五百四十一章 猛將第五十二章 出了一個明白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根除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滾財源入帳來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一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獸圍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欲進一步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三百三十三章 悄無人語重簾卷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三百三十二章 鸞鳳棲是梧桐枝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將歸來起狼煙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降煞星楊欽差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二百章 征服一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漢風第七百零二章 再臨艮嶽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七百四十二章 鐵血鎮壓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三百九十三章 醫心不救禽與獸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三百二十八章 常有帝王求長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段西風相倚恨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母十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五百三十四章 來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陽子在神仙中也算是厲害的角色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二百三十二章 佛前貪戀人世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嘉县| 句容市| 伊通| 老河口市| 天镇县| 寻甸| 明光市| 延川县| 金门县| 中方县| 余干县| 桃源县| 弥勒县| 屯留县| 永新县| 阳信县| 宜良县| 八宿县| 南皮县| 曲沃县| 宜春市| 穆棱市| 巴林左旗| 东海县| 友谊县| 翁牛特旗| 绥江县| 巫溪县| 辉县市| 溧水县| 确山县| 建平县| 临洮县| 桑植县| 出国| 阳东县| 通辽市| 博爱县| 金堂县| 哈巴河县|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