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

韓世忠收到命令,興高采烈地下令,將俘虜的金兵削去耳鼻,送到長城之下。

看著一羣人悽悽惶惶,帶著宗翰的腦袋,去到山下的女真營中。

宋軍的陣線上,爆發出一陣鬨笑,還有些粗俗難聽的鄉間俚語。

所有的宋軍都知道,這些人活不了了,宗翰死了他們本來就觸犯了金國的軍紀。

如此屈辱地回去,只怕似的還要挺難看,韓世忠掐著腰,問道:“少宰增兵多少?”

“雲內增兵五萬,是易州兵,吳玠指揮親自帶兵,前去支援。”傳令的信使回道。

韓世忠轉過頭來,罵道:“賊廝鳥,雲內增兵管老子鳥事,俺問的是長城增兵多少?”

“未聽說有長城增兵。”

韓世忠怔了一下,小聲道:“他說出豪言壯語,讓阿骨打來長城決戰,卻不給俺增兵...這不是坑人麼?不行,得去燕州一趟,說什麼也得要來幾萬個援兵。”

韓世忠跨上戰馬,吩咐了一下前線的副將曲端,然後便直奔燕州。

燕州和檀州相隔不遠,快馬不用一日可到,他離開之後,女真營中阿骨打已經到了長城腳下。

看著宗翰的腦袋,阿骨打的臉色有些沉鬱,一旁的宗望冷笑一聲,大聲道:“宗翰這就叫輕敵冒進,死不足惜,可惜的是俺們三萬女真兒郎,都隨他成了屍體。”

大帳內,曾經是宗翰一系的人,都沉默不言。

宗翰在後世的歷史上,一度割據陝甘河東,金國朝廷也奈何不了他。在他的手下,當然有一幫心腹,只不過大多死在了幽燕。

阿骨打站起身,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他走到跪在地上的女真俘虜面前,拿起宗翰的人頭。

“宗翰爲國戰死,把他的首級運回會寧府,交給朕的撒改皇叔。你們也都起來吧,漢人常說,勝負乃是兵家常事,宋人還說什麼了?”

跪地的女真兵,沒有想到皇帝如此大量,起身之後,猶豫了一會,還是如實說道:“宋人還說,宗翰宗望小兒輩非敵也,讓陛下勿忘吳乞買之仇,去往長城與楊霖決戰。”

此言一出,不光是宗望,就連阿骨打也有些怒火攻心。宗望直接上前,按住這個沒了鼻子耳朵的女真甲士,一頓老拳,眼看是口吐鮮血,活不成了。

吳乞買的死,是他心頭永遠地傷痛,弟兄兩個人自小一塊長大,感情很深,甚至超過了對兒子的感情。

而且吳乞買本領出衆,遠非自己的這些兒子能比的,當年反遼時候,吳乞買功勳卓著,部落中人人信服,威望僅次於阿骨打。

他走出大帳,看著遠處連綿不斷的長城,握著馬鞭道:“朕一定要翻過長城,用宋人的鮮血,染紅所有兒郎的盔甲。”

---

燕州城,衙署大堂內。

楊霖翹著腿,看著房內一臉點頭哈腰的韓世忠,撇著嘴問道:“前方戰事如此緊急,你來做甚?說不出個正當理由來,本官治你個怯敵畏戰之罪。”

韓世忠笑著從丫鬟手裡接過茶盤,端到楊霖跟前,笑著道:“少宰放心,前線的事俺都安排好了,保證萬無一失。您讓俺把宗翰的腦袋送回去,還出言激怒阿骨打,這長城肯定是金賊的主攻方向。俺手下的兵馬有限,這麼長的戰場,如何迎敵?”

楊霖輕蔑地笑了一聲,罵道:“韓五,你他孃的怎麼睜眼說瞎話,你手裡多了不說,十八萬兵馬有吧?我看是隻多不少,再說了咱們祖宗修得長城,何等雄壯,我看能抵二十萬大軍,這就是三十八萬,足夠你擋住阿骨打了。”

韓世忠叫苦連天,垮著臉道:“少宰,雲內也有長城,咱們幽燕那一座城池,能比得上大同堅固雄壯。姚平仲十三萬西軍,那可是百戰老兵,猛將如雲,還有西北的朔州兵馬,您還派吳玠的易州兵去增援,這也忒偏心了。”

楊霖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韓五,咱們是什麼關係,我能坑你麼?你給我守住長城幾天,我就要大舉反攻了。”

“反攻?”韓世忠眼睛一亮,道:“少宰要從雲內反攻,只怕不是個好主意,完顏婁室鎮守中京府,那可不是根好啃得骨頭。照俺說,不如從長城翻出去,或者繞道平盧,咱們直搗黃龍府啊。把韃子的老巢端了,再慢慢西征。”

楊霖冷哼一聲,罵道:“鼠目寸光,你的眼裡也就幽燕雲內這點地方了。我準備集結西北所有兵馬,繞天山,出大漠,進軍草原!蒙古諸部現在合不勒的帶領下,在雲內和婁室狼狽爲奸,草原從未如此空虛,我去劫了他們的後路。克烈人已經對我俯首帖耳,扶持一統草原,設立漠北都護府,我們從西、南兩面,圍攻金國。”

“我給雲內增兵,也不是爲了守雲內,而是要咬死咬緊合不勒的蒙古大軍。”

韓世忠挑著大拇哥,道:“不愧是少宰,好大的手筆,可是這不就是把俺賣了,讓阿骨打將主攻放在東邊的幽燕長城麼?”

“對!”

楊霖點了點頭,臉不紅氣不喘,十分乾脆地承認了。

還沒等這個潑皮發問,楊霖趕緊道:“這段時間是有點難熬,不過你放心,我能虧待你麼?等打完了仗,我保舉你進樞密院,當個樞密使!”

“此言當真?少宰,少次您可也是這麼說的。”韓世忠眼珠一轉,都愛:“這次您立個字據。”

楊霖一拍桌子,罵道:“潑韓五,你太放肆了,本官是什麼身份,還給你立字據,你愛信信,不信滾蛋,反正都得給我守住。”

韓世忠一看,知道這次是躲不過去了,自己的長城兵團,就是拴住阿骨打主力的誘餌。

他嘆了口氣,道:“那好吧,爲了少宰,俺們拼了。”

楊霖吸了口氣,道:“你倒是提醒了我,來人吶,拿紙筆來。”

“少宰,真立字據啊,這怎麼好意思,嘿嘿。”

楊霖笑道:“你給我寫個軍令狀,丟了幽燕,你得拿腦袋賠。”

...

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偷男楊霖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豈容人起舞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京面聖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二百四十一章 赤陽真人展神威第五百七十章 美人妙計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六百七十九章 顧不過來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言定宰相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段西風相倚恨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二百八十九章 昏君佞臣舉世無第五百五十章 權勢的味道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一百八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人青眼識國將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八十四章 養匪自重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母十二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四十五章 培植班底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七百一十九章 墾荒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三十九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三章 父子齊心
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偷男楊霖第六百八十四章 契丹使團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豈容人起舞第一百五十二章 赤陽子迴歸,汴梁久違的大場面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六百七十六章 言出法隨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京面聖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二百四十一章 赤陽真人展神威第五百七十章 美人妙計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六百七十九章 顧不過來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言定宰相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段西風相倚恨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二百八十九章 昏君佞臣舉世無第五百五十章 權勢的味道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一百八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人青眼識國將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八十四章 養匪自重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母十二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四十五章 培植班底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七百一十九章 墾荒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四百三十九章 紛紛亂戰貫南北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三十九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三章 父子齊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揭东县| 旬邑县| 湘阴县| 定兴县| 滨州市| 尉氏县| 开远市| 勃利县| 龙川县| 永吉县| 临邑县| 莫力| 呼和浩特市| 庄河市| 山东省| 会同县| 丽江市| 泗阳县| 多伦县| 伽师县| 中江县| 肇州县| 通许县| 云霄县| 贵港市| 饶阳县| 渝中区| 财经| 景宁| 海南省| 阳山县| 湾仔区| 通辽市| 延川县| 无极县| 鹿泉市| 繁峙县| 平阳县| 陕西省| 保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