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7章 大人再審審

賈六不禁沉思。

他這次到地方就職封疆,肯定是要放火的。

不放顯不出他的能耐來。

一般放火無非三件事,一整頓吏治;二清理積案;三,大興水利。

整頓吏治與清理積案本質上是同一件事,一般大的冤假錯案涉及就是吏治這一塊,因爲沒有貪官污吏就不會有冤假錯案,或者說相對較少。

孫樂和這樁案子之所以被直隸各級官府弄成冤案,便是趙秉恩拿錢打通各個環節的原因。

所以,他準備借孫樂和冤案狠狠搞一下。

先把涉案的官員拿下,再從這些官員身上深挖,以點帶面,拔出蘿蔔帶出泥,怎麼也能挖出上百名貪官來。

要是再狠一些,繼續擴大,恐怕能把直隸官場給掀翻。

原因是大清朝的官,真沒幾個屁股乾淨的。

赫赫有名的劉墉、紀昀都是貪污犯,何況其他人。

如此一來,他就坐實青天大名,從而成爲大清唯一的元嬰老怪。

新政一成,新軍一出,放眼天下,最多幾個金丹,何愁帝業不成。

可老楊說的也有道理,且是客觀事實。

直隸大小官員上千人,涉及軍、政、刑幾個系統,賈六這個新任總督要是狠抓特抓,肯定官不聊生,如此就是兩個結果。

一是直隸官員集體抵制新任總督大人;

二是直隸官場就此癱瘓。

不管哪一個結果,對賈六都是不利的。

沒有官替他辦事,他這個總督大人屁都不是。

官員聯合抵制朝廷派下來的督撫不是沒有先例的,晚清時期的“東南互保”更是官員集體抵制朝廷,搞得慈禧也無可奈何。

賈六來直隸是做事的,要是把精力都花在跟下面的官員鬥智鬥勇,甚至鬥狠,無疑是本末顛倒。

故而楊景素的提醒合情合理。

心知老楊既點出來,當有想法,便問其有什麼看法。

“此案涉案官員大人可以重處,下官也絕不包庇,不過僅限此案涉及人員,不宜擴大。”

楊景素給出他深思熟慮的建議。

額駙畢竟年輕,又是頭一回主持地方大局,萬不能由著性子來,那樣很容易把局面弄砸。

所以孫樂和的案子可以深究,但不能深挖,不然搞得當官的人人自危,這爛攤子可就沒法收場了。

賈六這邊聽了老楊的建議,眉頭頓皺:“那怎麼行,一個安肅縣的普通兇殺案都能牽出十餘名官員,省府縣皆有之,還不知其它地方有無此等窩案,不嚴查嚴辦,還百姓公道,我這個總督大人還不如回家賣紅薯。”

老楊忙道:“大人,下官的意思是全省積案都可清理,吏治也當整頓,只是從前有問題的官員可以給予戴罪立功機會,令其自效,要是還不知收斂,仍就循私舞弊,貪贓枉法,包庇真兇,那便絕不姑息,狠狠治之。”

“嗯?”

賈六覺得老楊的提議怎麼有點熟悉的,怪哈人的,手中的包子下意識的往前湊了湊。

“大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老楊從大局著手,懇請額駙莫要急於出政績,要緩緩圖之。

否則,定會鬧出大事來,不利穩定。

“罷了,十年寒窗也是艱難,朝廷培養一個官員也不容易,這樣吧,你以布政使司名義給下面發個公文,一是要突出本督整頓吏治之決心,二是讓下面有問題的官員主動認交議罪銀。”

賈六採納了老楊這個地頭蛇的合理建議,併爲此建議加了一個議罪銀的道具。

並非是借打擊貪污整頓吏治爲名行斂財之實,而是要爲即將進行的直隸新政籌措啓動資金。

“孫樂和一案涉及到的官員就不必交議罪銀了,你讓他們自個摘掉頂戴往總督衙門聽侯處置,自個不肯摘的,那就不怪本督請出王命旗牌了。”

孫案是賈六打響青天的第一槍,涉案官員必須嚴懲,這一點不容商量。

對此,老楊沒有意見,哪怕保定知府宋某是他在任總督時親手提拔的,按察使司的那個副使逢年過節也沒少往他那裡送過禮。

沒辦法,誰讓他們撞到額駙槍口上了。

再說孫樂和這樁案子也的確是過於粗糙。

砍幾顆人頭再所難免。

賈六又問老楊現在直隸藩庫有多少存銀。

老楊說大概有一百多萬兩,今年夏稅大概能收上二百萬兩左右,扣去常例捐輸結餘至少能有一百五十萬兩。

“今年本省夏稅就不用交戶部了,你回去後將本省官員俸祿發放情況製成個名細表,我上任之後要將本省官員俸祿制度化。”

老楊是布政使,官員俸祿發放這塊是布政使司衙門主管,賈六要理順直隸財政,自是得依靠老楊。

他本人直隸總督的工資則是由戶部於每年十月發放,同直隸財政沒有關係,中央財政的事。

旗員這一塊也是如此,每年也是由戶部將錢撥付各個都統衙門,再由都統衙門支付給旗員本人,或其家屬。

老楊有些疑惑,不知道額駙所說的俸祿制度化是什麼意思。

賈六大致解釋了一下,就是他上任後直隸本省凡享受養廉銀(一般爲七品以上)的官員工資要公開透明。

比如楊景素這個布政使的正式工資只有155兩,養廉銀則在一萬兩到一萬六千兩之間。

新制下,工資養廉銀合併,取15000兩這個定製。

按一兩銀子購買力折算,老楊一年養廉銀也有大幾千萬的。

具體就是養廉銀究竟給多少,要有個標準參考。

老楊不愧是幹過總督的,一聽就明瞭,立時指出可按官員年終考績制訂對應的工資。

如考覈上優,則頂額撥給。

如考評一般,則中額撥給。

考評特差的,按最低撥給。

過往地方官員養廉銀實際都是上面一級衙門撥付,如此存在大量弊端,很容易產生權錢交易。

比如,上面是全額頂配給下面發養廉銀3000兩,問題是下面未必能拿到全部,可能只拿到2000兩。

還有一千兩哪去了?

問題便出在這裡。

不透明。

今後工資發放統一收歸布政使司,由布政使司衙門根據地方官員一年表現評績,再對照標準報總督衙門覈準發放。

“對,就是這個意思。”

老官僚就是好,一點就透。

按他的新規定執行,每年就能省下不少財政工資開支,另外則是將全省官員的“經濟”命門捏在他這個總督大人手中。

往後,直隸全省官員吃的就不是朝廷飯,而是賈大人的飯了。

要是賈六搞出銀元來,那便是直隸百姓連同當官的花賈大頭,吃賈大頭,用賈大頭。

經濟一下就活躍了。

不過楊景素很快就意識到一個新問題,那就是如果將工資發放全部收歸省藩庫,那就會造成工資撥付不及時的問題。

對於品級較高官員,工資發放不及時不會太影響,但對於品級較低,尤其是在清水衙門,實際一線工作的官員而言,那可就比較慘了。

賈大人是什麼人?

別人想到的,他早就想到了。

很自然的拿出直隸銀行這一方案。

也就是以總督衙門名義於各縣設立“銀行”,所有官員工資發放都經過銀行代辦,並且地方上繳賦稅也一律通過銀行上交,地方水利河道之類的工程款也由銀行發放。

暫時沒有提出“吸儲”這一概念,乃是要等“銀行”這一新生事物爲官員熟悉,並具備權威之後再行推廣。

這一點同四川銀行又有不同。

直隸有一百多個縣,那就是要建一百多個銀行,再有府行、省行,少說要建兩百個。

連帶著銀行人員,護衛人員,和各級官府的對接等等。

無疑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涉及到的不僅是民政,更有軍隊這一塊。

“下個月先在保定試點,人員編制這一塊從藩庫先調一批,一邊建一邊培訓.”

賈六在那滔滔不絕同老楊說了半個時辰。

中途老楊藉口方便一下,再回來時已經是取了紙筆,認真記錄了,時不時的給出自己的專業見解,惹得賈六很是高興。

索性把自己整理直隸財政的終極目標也給講了。

便是要將地方三班六房人員的開支統一納入省財政。

老楊不解問道:“大人的意思是?”

“就是以後三班六房這一塊的開支不再由地方自收自支,也歸藩庫通過銀行撥付。”

賈六前幾天就在研究財政問題。

研究來研究去,發現困擾財政最大的問題就是地方開支問題。

而地方開支說白了就是三班六房運轉問題。

清承明制,對於地方“吃公家飯”人員也不開工資,而是讓縣裡自收自支。

說白了,就是允許地方在正稅以外收取各式雜稅,如果不收這些雜稅,縣太爺別說給縣衙的三班六房開工資了,他就是連自己帶來的師爺工資也開不了。

沒工資,誰給伱縣太爺幹?

三班六房人員相比官員人數多了十倍甚至數十倍不止。

以安肅縣爲例,名義上的官只有三人,但圍繞這三名官的工作人員卻有三百餘人不止。

前世時賈六看過一些研究,說什麼平代百姓供養官員比例很大,如唐代約三千名百姓供養一個官員,明代是兩千多百姓供一個官,清代似乎千人不到供一個官。

而到了近現代,演化爲幾十個百姓供一個官。

看起來似乎有些嚇人,實際上這些研究得出的數據根本不準確,因爲研究者只研究了官與吏,並沒有將吃公家飯的大量幫閒計算進去。

只算官的話,安肅縣十幾萬百姓就供三個,可實際上三班六房包括鄉捕雜兵都是要百姓供養的。

三班六房人員規模龐大,他們的存在一方面維持了朝廷對地方治理,沒有縣官也能把一個縣管好。

然而三班六房的存在,使得皇權下不了鄉,這幫人大多是地方士紳的代言人,有些甚至能讓縣令變成擺設。

供養這些人的苛捐雜稅比入國庫的正稅還多,所以賈六就得對此現象進行治理,一方面是更加有效的把控地方,另一方面則是落一個“爲民減負”的美名。

百姓免了供養三班六房的雜稅,手頭自然要寬鬆一些,如此一來也會帶動各行各業的發展。

更深一點,則是讓直隸全省所有吃官家飯的都姓賈。

賈大人不高興了,全都餓肚子。

“此事幹系重大,歷來未有之,若按大人的意思辦,藩庫根本無法承受。”

老楊也是實話實說,額駙大人您想的是挺好,問題不現實啊。

一個縣幾百個,全省一百多個縣就是幾十萬人,你就算一人發十兩,這就得幾百萬兩。

給百姓減負是好,錢從哪來?

“不急,這只是本督的初步設想,真要落實也得等明年或後年,今年你們佈政衙門主要工作就是落實本督剛纔所言的工資整頓問題。”

賈六當然也不可能現在就推行所有新政,歷朝歷代給百姓免稅減負的前提是國庫有錢。

錢從何處來?

當然是大海了。

廣東那邊海貿年營收五千萬兩還多,北洋這邊通商縱是隻有一半,也足夠賈六力推新政了。

“天快黑了,我看你明日同我一起回保定吧。”

賈六熱情挽留老楊留下吃飯,吃的很樸實幾個家常菜而矣,席間問起前任周元理的事。

老楊說周元理對朝廷要他致仕沒有牴觸,接到通知後就做好了交接手續,並已收拾好準備回浙江老家。

賈六點了點頭,飯後在縣衙轉了轉消了消食便去歇息。

住的就是安肅知縣秦良的屋子,除了換牀被褥,其它都沒有變化。

栓柱帶人搜查過,一共繳出贓銀一萬七千餘兩,這還是秦良僅任知縣兩年,任滿的話恐怕得三萬兩了。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誠不欺我啊這個秦良真是枉負朝廷對他的栽培,也枉負聖人教誨,狗官,當真是該殺!”

望著堆在角落的銀箱,賈六氣得牙癢癢,順手將放在桌上的一疊銀票仔細疊好揣進內衣兜中。

對栓柱幾人擺了擺手:“行了,這裡沒你們什麼事,都去歇了吧。”

“嗻!”

栓柱他們趕緊從屋中退出。

賈六忽的想到自己還沒洗腳呢,想叫栓柱給自己打桶水來,一想算了吧,反正也沒人聞他的腳丫子。

打了個酒嗝哼著阿慶嫂的小調來到大牀,見牀上竟掛了帳簾,不由奇怪大冬天的掛什麼帳子。

隨手掀起帳簾,映入眼簾的一幕讓他不由色變,也是勃然大怒“豁”的一下甩下帳子,轉身怒氣衝衝就要推門而出,質問是誰把劉氏從牢中提到他牀上的。

隻手剛摸到門邊,卻突然停在了那裡。

腦海中各種片段不斷閃現,剛纔見到的一幕更是讓他口乾舌燥。

半響,摸了摸光禿禿的前額,嘀咕一句:“這案子可能還有什麼隱情,我還是再審審的好,嗯,就審幾句。”

屏氣輕手輕腳來到牀邊,悄悄伸手掀起帳簾,對那如受驚小鳥般兩手捏著被子,眼神既迷茫又無助,更似帶有討好的劉氏正色道:“本督問你,你可知錯?”

第450章 我與貴人有緣第873章 朕是甲方爸爸第359章 我們漢人也能拿刀!第175章 鬼子六披甲執鐵鍋第664章 處變不驚好老富第923章 勿傷我阿瑪一根毛第444章 漢軍八旗最光榮第410章 龜兒子,造反不喊你爹!第240章 賈大人代表大清第529章 六子,你又造謠了第113章 連會長也做掉吧第729章 誰能比我狠!第369章 四川綠營三巨頭第626章 你完了第625章 勞駕,寫幾個字第299章 能取保候審麼?第437章 世凱,勤王啊!第533章 大清第二吏部第1010章 陛下,是演習!第854章 陛下真乃小太宗第908章 老富出馬,一個頂三第937章 太上皇不是好東西第707章 大哥,你看我能當皇上嗎?第810章 希望雙方保持克制第552章 額駙賽太宗第771章 本王不高興第235章 額駙速來,有好事!第391章 氣氛來了第196章 阿瑪,這是你弟妹第596章 大人要三思第64章 賈大人不是韃子第653章 武運在天,鋼甲在前第839章 自己人,好商量第601章 重點突出賈大人第563章 少爺,我站二奶奶!第237章 你報什麼警啊!第1015章 我也可以選第109章 畫風不對第425章 老富,過份了第741章 打仗靠的是勇氣!第348章 你們姓賈不成第88章 組織決定你走前頭第763章 無辮爲難民,有辮爲良民第144章 皇上,給個女人吧第950章 都來,有好事第852章 軍前賈皇帝第308章 賈大人辦虧空第406章 腰間寶刀血猶腥第993章 各位,想不到吧!第211章 生進軍機處,死入紫光閣第872章 一個大清原則第499章 這是朕的皇爸爸?第104章 金川最靚的崽第475章 鬼子六生兒子第838章 鬼子六,你籤不籤!第733章 朕要讓你們後悔第526章 苦一苦大全第947章 皇上,該燒紙了!第580章 第五百八十九文章 中國第三個聖人賈第32章 旗人奸賊鬼子六第414章 八旗大亂鬥第948章 太妃們安在第188章 叫阿瑪第266章 額駙的財政危機第657章 大孝子 好大哥第349章 名將何須廢物襯托第143章 宜婚嫁納娶第523章 六子,你跟爹來真的!第944章 維新朝的第一槍第220章 國賊全在滿八旗第737章 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第471章 六子,別這樣第30章 說你幾等就幾等第174章 跟賈大人幹真帶勁第720章 誰敢將朕的江山讓人!第635章 老鄉,過來聊聊啊第838章 鬼子六,你籤不籤!第493章 大人,你被捕了!第649章 額駙,下官記錯了!第214章 碰鬼子六的瓷第979章 爲了八旗第111章 是條好清狗第988章 血戰大淩河第6章 愛新覺羅大老表第887章 順治以來的歷史問題第131章 打不過,可以談第300章 乾隆你不能污我清白!第744章 什麼都可以談第296章 狗官怎麼知道我好這口!第224章 真狼族,真英雄!第197章 阿瑪也想進步第385章 皇上要血洗宗室第781章 王爺真是千古一帝第236章 八旗不打八旗第139章 我有沒有那種氣質?第622章 督撫的官方會談第772章 王爺,千古人傑也第914章 鬼子六炮打老太爺第456章 賈部堂第752章 還是老滿好啊
第450章 我與貴人有緣第873章 朕是甲方爸爸第359章 我們漢人也能拿刀!第175章 鬼子六披甲執鐵鍋第664章 處變不驚好老富第923章 勿傷我阿瑪一根毛第444章 漢軍八旗最光榮第410章 龜兒子,造反不喊你爹!第240章 賈大人代表大清第529章 六子,你又造謠了第113章 連會長也做掉吧第729章 誰能比我狠!第369章 四川綠營三巨頭第626章 你完了第625章 勞駕,寫幾個字第299章 能取保候審麼?第437章 世凱,勤王啊!第533章 大清第二吏部第1010章 陛下,是演習!第854章 陛下真乃小太宗第908章 老富出馬,一個頂三第937章 太上皇不是好東西第707章 大哥,你看我能當皇上嗎?第810章 希望雙方保持克制第552章 額駙賽太宗第771章 本王不高興第235章 額駙速來,有好事!第391章 氣氛來了第196章 阿瑪,這是你弟妹第596章 大人要三思第64章 賈大人不是韃子第653章 武運在天,鋼甲在前第839章 自己人,好商量第601章 重點突出賈大人第563章 少爺,我站二奶奶!第237章 你報什麼警啊!第1015章 我也可以選第109章 畫風不對第425章 老富,過份了第741章 打仗靠的是勇氣!第348章 你們姓賈不成第88章 組織決定你走前頭第763章 無辮爲難民,有辮爲良民第144章 皇上,給個女人吧第950章 都來,有好事第852章 軍前賈皇帝第308章 賈大人辦虧空第406章 腰間寶刀血猶腥第993章 各位,想不到吧!第211章 生進軍機處,死入紫光閣第872章 一個大清原則第499章 這是朕的皇爸爸?第104章 金川最靚的崽第475章 鬼子六生兒子第838章 鬼子六,你籤不籤!第733章 朕要讓你們後悔第526章 苦一苦大全第947章 皇上,該燒紙了!第580章 第五百八十九文章 中國第三個聖人賈第32章 旗人奸賊鬼子六第414章 八旗大亂鬥第948章 太妃們安在第188章 叫阿瑪第266章 額駙的財政危機第657章 大孝子 好大哥第349章 名將何須廢物襯托第143章 宜婚嫁納娶第523章 六子,你跟爹來真的!第944章 維新朝的第一槍第220章 國賊全在滿八旗第737章 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第471章 六子,別這樣第30章 說你幾等就幾等第174章 跟賈大人幹真帶勁第720章 誰敢將朕的江山讓人!第635章 老鄉,過來聊聊啊第838章 鬼子六,你籤不籤!第493章 大人,你被捕了!第649章 額駙,下官記錯了!第214章 碰鬼子六的瓷第979章 爲了八旗第111章 是條好清狗第988章 血戰大淩河第6章 愛新覺羅大老表第887章 順治以來的歷史問題第131章 打不過,可以談第300章 乾隆你不能污我清白!第744章 什麼都可以談第296章 狗官怎麼知道我好這口!第224章 真狼族,真英雄!第197章 阿瑪也想進步第385章 皇上要血洗宗室第781章 王爺真是千古一帝第236章 八旗不打八旗第139章 我有沒有那種氣質?第622章 督撫的官方會談第772章 王爺,千古人傑也第914章 鬼子六炮打老太爺第456章 賈部堂第752章 還是老滿好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边县| 文水县| 清远市| 南康市| 施秉县| 镇赉县| 双牌县| 千阳县| 杨浦区| 从江县| 永川市| 白玉县| 怀远县| 大足县| 酉阳| 内丘县| 盐城市| 临泉县| 株洲县| 蒙山县| 阳新县| 墨脱县| 菏泽市| 启东市| 哈密市| 昭觉县| 龙井市| 姚安县| 海安县| 凌海市| 恩平市| 密山市| 玉环县| 九龙坡区| 遂平县| 宜君县| 肇源县| 玉环县| 巴彦县| 海林市| 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