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迴想到自己當年發生過的事情還歷歷在目,忍不住就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和高遠說道,徒兒你可知道何爲龍脈?高遠差異的說道龍脈就應該是有龍的山脈吧,周峰嘴角微微上揚,今天爲師就爲你好好講講關於龍脈的故事,高遠更是喜歡聽這些稀奇的故事就在一邊耐心的聽周峰慢慢的講著。
在古時候很多古代人都認爲有龍脈的存在,而這龍脈也是關係著當朝的命運,更是相信著龍脈斷,那個國家的氣數也就快斷了,因此在古代很多國家的敵人就會尋找對方國的龍脈然後想法設法將其斬斷,然後對方國家的龍脈被斬氣數已絕就無法與之抗衡,所以周峰現在正在給高遠講關於龍脈的風水故事。
王家有兩個兒子進京趕考一個考上了狀元一個考上了秀才,窮山溝裡飛出了兩隻金鳳凰。村子裡過去只聽說過狀元秀才但也沒有想到村中王家兩個兒子居然都可以金榜題名。今兒窮山溝中竟然出了一個狀元一個秀才,據說這王家二子在還沒有金榜題名之前也是貧寒之人。這一亙古未有的事在這個窮鄉僻壤的的小山村不啻一聲驚天炸雷,山村的人們開始細細琢磨起其中的究竟來。
不琢磨不知道,一琢磨可就嚇了一跳。山村的一位風水先生搶在衆人之先說出了他的驚人發現,王家居住的瓦房正好建在一個地名叫玉龍冢(當地人都這麼稱呼)的上面、好象是騎在龍的脖子上面,難怪出了狀元和秀才,原夾是沾了龍脈,於是乎“王家”沾了龍脈的消息像一陣風吹過似的不脛而走,迅速傳遍了小山村的犄角旮旯。
山村的人們眼睛睜大了,與王家同組的人們眼睛瞪得更大。
“王家還有一個三兒子;正在苦讀四書五經準備來年進京考取功名、不能讓他們一家把龍脈佔盡了”與王家同組的人開始行動起來,他們請來風水先生大灑大肉地款待,以求指點迷津,賜福於己。
風水先生裝模作樣地謀劃一番後,人們賣豬賣羊、拉錢負債,一座座老屋推倒了,一排排新房建起了,而旦都建在王家房屋的後面,與王家房屋呈平行線狀一疊一疊地排列著。單門獨戶的王家所在約那一匹山樑,不到半年時間給這個小山村進行了大換血,變成了一座“新的山村”。
眼前發生的一些變化很微妙,王家卻不以爲然,顯得十分的平靜,仍打定主意籌錢扶持三兒子繼續寒窗苦讀,來年進京參加朝廷一年舉辦一次的科舉考試。
搬進新居的人們還在繼續琢磨這怎樣更好地沾龍脈,使自己的兒女也能夠有出人頭地的機會。有一家率先將自己的兒子改名爲“虎娃子“,起因還是一個風水先生的一句話:“不怕青龍高飛萬丈,只怕白虎擡頭瞧望。“虎氣能夠壓住龍脈”。於是,大虎、二虎、三虎......,帶“虎“的名字在小山村裡到處都蔓延開來。
又過了半年時間,與王家三兒子同歲的夥伴因自家相信風水,重修房屋負債過多便沒錢繼續讀私塾了,大多數到外地打工掙錢去了。山村裡的大虎因常常生病便自認命薄,又依了農村的風俗:男子起女兒的名字好養活、比較吉利,將名字改成了“秀娃子“。於是,山村裡又出現了大秀、二秀、三秀......,王家的三兒子進京趕考放榜中了榜眼的消息收到之後,山村的人們以爲要大辦酒席的,可是直到王家三兒子到現在已經成爲了榜眼依然還是沒有一點動靜。
山村的人們似乎對發生的一切事情有所覺醒,陸陸續續的也開始有人砸鍋賣鐵供送子女去私塾學習了。
從上古人類開始,人類對自己的生存環境有一定的選擇,按中國的地理狀況來看,西高東低,背北朝南比較向陽,避風,而且要近水,儘量選擇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從上古人類的遺址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對自己的生存環境進行了多方的考察,逐漸遷移來改善生存狀態。到了商周時期隨著城市的形成,充分體現了古代人對征服自然環境有了信心,城的選取址上很有講究,首先在臨河的地方,但是不能在低窪的地方,便於下雨洪水的分流,而且採光要好,冬夏陽光充足,有利於人類健康的生活。東漢魏晉以來,神仙學說越來越多了,把人類選擇環境納入風水學說,而且愈演愈烈,認爲人死後會進入另外一個世界,爲此尋找一個好的陰穴來歸宿,從帝王將相到平民百姓都夢想自己會死後昇天。當年秦始皇東遊尋求不死神藥無功而返後,他的陵寢成爲中國最具神秘色彩的墓葬,至今無人解開這個謎。
在東漢魏晉之時所謂的神仙學說,日漸增多,把傳說中的“河圖”和“洛書”和陰陽五行納入其中,代表天地萬物遵循的理論,所爲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用周易來解釋人類的日常生活,古天文學家又設“二十八星宿”來完善各種推測,其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爲四象,至今在鄉下的農村很多風水先生拿一個羅盤來爲陰穴定位。所謂陰宅和陽宅有區別,封新縣所在有盤龍臥虎的氣勢,前面有朱雀,近的叫案,遠的叫朝山,是死者腳踏之地,可以趨吉避兇,極目遠眺,地勢開闊,有水緩緩而來,沒有障礙;據說袁世凱的母親所葬之地,據說前面有一小龜形態,後來袁世凱成爲了一代梟雄。左青龍右白虎,“只許青龍高萬仗,不許白虎擡頭望”,“一案擋百兇”,是看陰宅的一些口頭要領。在許多發生過的事情中可以斷斷續續的看出風水先生破別人陰穴的情景。唐朝幹陵昭陵,以及明朝十三陵中的長陵獻陵,清代的東陵西陵都是極好的風水寶地,還有南京的中山陵是中國陵寢的典範,是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凝結而成的。
明朝年間有天文學家,夜觀天象,發現在中國的北方有帝王星象,王氣太重,明朝皇帝非常驚慌,有人提出到北方破壞龍脈,於是從南方搜攏大批風水先生北巡,在黃河以北的地區到處尋找龍脈。在這以前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和弟弟趙光利三攻晉陽不下,在趙光胤最後打下晉陽城以後,痛恨晉陽人民的頑強抵抗,下令火燒晉陽城,燒了三天,又用水灌,使晉陽古城成爲一片廢墟,後令潘美在唐明鎮附近修建了現階在太原幷州城,又因晉陽此地王氣大盛,出了有李淵父子,李存勖、劉鈞、劉致遠、石敬塘、高歡一大批的皇帝,趙光胤又命人在忻州的系舟山(傳說大禹治水在此處系舟而得名)剷平龍角,使龍頭失去主導地位。明朝皇帝對此也十分重視,滿清的努爾哈赤已經蠢蠢欲動,南方人研究風水者甚多,尤其是湖南人,他們對《易經》八卦分析的可是相當的透徹。他們來到東北,當時這裡還是明朝的屬地,在所有帶龍字的山和有關龍脈的山,在風水先生認爲是龍脖子的山腰,挖開好幾十米的隔離帶,撒上白灰馬糞之類的東西,來破壞龍脈,在東北的許多山上有這樣的地方,切斷龍脈的地方寸草不生。在他們尋找的時候有一座山被他忽略了,這座山在現在撫順附近,人們叫它孢子山,上面有許多的孢子,它們和鹿有點相似,它們比較怕人,鹿卻不怎麼怕人,這其實就是是滿清的龍脈,天地會衆人爲尋找此處龍脈可是大費苦心啊,可見此處龍脈是多麼的重要,和明朝破壞龍脈的行動同出一轍。後來從順治康熙一直到光緒年間,在這座山上有重兵把守,在山的周圍用籬笆隔離起來,不允許漢人等進入,而且查的很嚴格,至今還可以看到那些遺蹟,到了光緒以後有人在這裡開採煤礦,龍脈隨之也被破壞了,令許多人稱奇的是幾百年前女真首領從這裡發跡,開始了統治天下的地位,幾百年後的他們的子孫末代皇帝溥儀,被關押在東北撫順看守所,這難到是歷史的巧合嗎?不管是真是假,一個朝代就這樣滅亡了。這些都是大的龍脈之說。
在我們的家鄉也有這種傳說,不過不是什麼大的龍脈,是一些會出人才的風水而已,有老人們說南方人破壞我們的風水的故事,我們村的河流的下游有一個風景,人們叫“斷河崖”,因爲這裡水勢奔騰而下,形成了一個十幾米的小瀑布,很是壯觀,傳說裡面有一匹水牛,常在夜裡出來吃草,有兩個南方人路過聽說以後,決心捕捉這匹水牛,南方人水性很好,能長時期的潛入水中憋氣,上來時一人的手被咬成箕形,後來還是被他們弄走了,後來人們說這是一個出人才的好地方,至此我們那再沒有出現什麼大人物,這只是傳說而已,有沒有誰也沒有見過。在離我們村五十多裡有個村子,有一顆柳樹快要彎到河裡,有南方人指點說在樹下面夾一個石碾,這顆樹就彎不下來了,後來人們說這是龍的化身,要喝水,就昇天了要出大人物的,果然這裡後來沒有什麼大官,不過在閻錫山統治山西的時期,這裡出了曹步章,解放以後家道也敗落了,前幾年他們家祖傳的一個檀木桌子,據說值好多的錢,被人給偷走了,費了好大的周折才破了案。在忻州地區的很多地方都流傳著這些傳說,還有南方人盜忻州金牛的說法,爲什麼北方人對南方人有這麼大的成見呢?我想是不是與明朝破壞北方龍脈有關,就不得而知了。不管如何風水有一定的理論,是不是天註定的,還是靠自己來奮鬥的,要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和勤勞雙手去創造。
對於唐朝人來說,那時註定是多事之秋:安史之亂還沒平定,回鶻又殺出來個骨力裴羅,先平西域,再破突厥,然後獨霸草原和大漠,虎視眈眈瞧著中原這塊肥肉。彼時唐肅宗在位,光收拾爛攤子就夠手忙腳亂了,根本無力應付來自邊疆的威脅,嘬了幾天牙花子,決定把閨女送出去給骨力裴羅做老婆。這也符合漢唐兩代的一般規律:男人不行就換女人,打不過人家就和親,通過做老丈人或者大舅哥的方式換和平。
在公主送出去之前,唐肅宗派了一批人到回鶻出差,實際上是做考察,摸摸骨力裴羅的底細。考察團裡有位奇人,一路上東張西望,見個小山包就爬上去,用土圭測日影,用羅盤定方向,還在紙上畫些莫名其妙的符號。領隊的表揚他.說軍事勘測很重要。那人說得了吧,什麼軍事勘測,我在找龍脈呢。原來他是位風水先生.
該風水先生回到長安,向唐肅宗彙報說,經過他精心勘測,終於發現了龍脈所在,就在大漠之南,一座名叫福山的小山丘,只要毀了這坐小山丘,回鶻的王氣就散了,骨力裴羅就完了。唐肅宗大喜,吩咐送親的人一定要找到福山,把它搬回來。後來送親隊伍果然找到了福山,用火燒,用醋灌,把它分解成一塊塊,裝車運了回來。後來骨力裴羅果然死了,回鶻走向低潮,邊疆威脅終於給解除了。
不管這個故事是不是屬實,都是可以寫進風水書籍裡的.作爲一個案例來講。因爲它能證明風水很神,很有用,很有歷史淵源。
還有兩個案例,跟唐肅宗挖人龍脈這個非常相似。11世紀後期,遼國皇帝擔心女真人威脅國家安全,讓風水先生去女真部落找龍脈,找到一座小山,火燒醋灌,挖了回來,堆在北京西安門內大街,現在叫免兒山。13世紀初期,金國皇帝擔心蒙古人威脅國家安全,讓風水先生去蒙古大漠找龍脈,也找到一座小山,火燒醋灌,挖了回來,堆在北京景山公園,現在叫萬歲山。可惜都不大靈:遼國皇帝挖了女真人的龍脈,女真人還是滅了大遼;金國皇帝挖了蒙古人的龍脈,蒙古人還是滅了大金。把這兩件事寫進書裡,證明的就不是風水學很神,很有用,而是很爛,很礙事。但癡迷風水的朋友會說:他們挖龍脈沒挖對嘛,當時要是派我去,肯定能找到真正的龍脈,所以不能說明風水學不管用,只能說明他們學藝不精。
此類挖龍脈之故事,在金蓮寺廟也上演過一次,故事發生在哪個年代已無可考,傳說:金蓮寺黑龍山一直在生長,如果長到太白湖金蓮寺廟此地可就要出天子。恰好皇帝在金鑾殿上頭暈目眩,命欽天監觀天象,欽天監觀天象之後,報告說:湖北境內有一塊寶地,成形後將要出天子,故陛下上殿頭暈。至於準確位置,確實無法看清,於是皇帝派人在湖北到處尋找,當找到金蓮寺附近時,發現此地確實有帝王之氣,於是飛報朝庭,迅急派兵前來挖斷山脈,此山就是現在龍王山,經過堪測後,一致決定挖斷龍王山來破壞此地能出帝王的風水。當兵卒白天挖斷龍王山的時候,晚上挖斷處又自動合攏,如此往復多次,神鬼也累了,於是就在高空叫道“你白天有千人挖,我晚上有萬人填,只怕桐樁釘四沿”,於是軍士頭目,就砍來桐梓樹削成樁,在挖的時候,於邊沿釘上桐梓樹樁,晚上神鬼見了樹樁也斷然不敢接近,就這樣將龍王山的龍脈給挖斷了,破壞了此地能出天子的風水,直至今日,挖斷處仍然存在,當地人一直流傳著這個故事,高遠聽師傅周峰講的這個故事聽的入迷,想不到一個龍脈竟然能有這麼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