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家村是方圓百里之內(nèi),最大的村落,所以這裡基本上每家每戶都住著兩三層的小樓。一般每家每戶裡,都有自己的客房。
他只需要花點小錢,就可以借住在村民家裡,他也決定了,自己這回只是探索,絕對不做有可能影響他人命運的事情。
不過有些情況下,旁觀者可不是那麼容易做的。
他刻意在村尾找了一家外姓人家裡住下,準備打聽打聽這風家村的一些事情。雖然他身爲風家人,但其實對家族裡的情況,瞭解的不是特別多。
後來父親在母親故去之後,日日酗酒,難得有清醒的時候,而那些親戚,也早就斷了和他的來往。所以他纔會不瞭解家裡情況,這個時間段,他的爺爺奶奶還健在,沒準可以從兩位老人那裡打聽到一些情況。
在老鄉(xiāng)家裡換了一身道士行頭,這身服裝是風唯在京城時候買的,那會兒覺得有意思,後來就一直帶在身邊,這回還真就派上用場了。
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所以相對來說比較信奉神明,他準備以一個遊方道士的身份,去打聽打聽風家村有沒有什麼秘辛。
來到熟悉的樓房之前,風唯宣了一聲無量壽佛,隨後就直接踏進了爺爺奶奶家裡。
“兩位老人家,貧道可否來貴府上討碗水喝?”
爺爺奶奶此時正坐在電視機前,看著裡面播放的抗戰(zhàn)神劇,他的出現(xiàn),吸引了兩個老人家的注意力。見他是個道士,兩位老人家更有了興趣。
“這位先生看著面生,不知道從何而來,我們風家村附近好像沒有道觀吧?”
奶奶算是一個專業(yè)的神明信徒,不過信仰和他現(xiàn)在扮演的角色不一樣罷了。
“貧道從青城觀而來,據(jù)此八百里,前些日子師父夜觀天象,發(fā)現(xiàn)你們這附近有霞光現(xiàn)世,特差遣我前來探尋一番,聽聞貴村的故事,特想要了解一番,討碗水後,貧道便繼續(xù)尋訪。”
風唯並沒直接開口詢問自己奶奶,畢竟兩位老人家雖然上了年紀,但在風唯印象中,兩位都是睿智之人,尤其是自己奶奶,據(jù)說早年間也是一位富家之女。
“小先生不用麻煩了,老身是風家村最年長的人,有什麼問題,你直接詢問我和老頭子吧。我們都不知道的,你問別人也沒用。”
他沒想到奶奶竟然這麼容易就願意配合他,頓時有些激動,不過他的臉上,並沒有表露出來這一點。
“老人家,我想問問,這風家村是何時成立的?這風家,難不成是個傳承已久的家族?”
這個問題風唯是真想知道,所以也沒有一絲一毫的做作表情。
“小先生說笑了,風家村在八十年前纔有的,至於風家,或許是個傳承已久的家族吧?不過我們祠堂裡,有記載的也就只能追溯二百年前,也算得上是百年老家族。”
奶奶的回答並不是很讓風唯滿意,若真是伏羲後人,風家傳承怎麼也得數(shù)千年之久,這二百年,的確有些不太可能是伏羲後人。
“多謝兩位,這有兩張鎮(zhèn)宅符,既然與兩位有緣,便贈與你們,將此符籙貼於門第之上,可保家宅平安。”
風唯從口袋裡掏出兩張符籙,這是目前能夠畫出最好的符籙,希望爺爺奶奶能夠無病無災地過完餘生吧。
正準備離開的時候,卻聽見身後傳來奶奶的聲音:“小先生,你等會兒。”
風唯好奇地頓住腳步,轉(zhuǎn)身看向爺爺奶奶,就見奶奶邁著步履蹣跚的步伐,走回自己的房間,從箱子裡取出一個已經(jīng)有些褪色的小紅布包。
“來,你過來。”
奶奶衝著他招了招手,示意他過去,等風唯走到奶奶身前,她將手放在風唯肩膀上,往下壓了壓,示意他蹲下來。
有些不解地照做之後,就見奶奶將有些枯槁的手,輕柔地放在他頭上。
“幺娃兒,這些年過得還好嗎?這是平安鎖,老風家的傳家寶,本想著等你成年給你,既然你來了,就拿著吧。”
這句話讓風唯腦中像是被王胖子自制的土炸藥轟了一遍一樣,幺娃兒,這稱呼是奶奶對他的專屬稱呼,除了爺爺奶奶,世上沒有一個人會這麼叫他。
“老人家,您認錯人了吧,我不是……”
風唯還想解釋,就看見了奶奶滿是皺紋的臉上,那慈祥的笑容。
“傻娃子,人越老啊,眼裡看到的都是世間本質(zhì),你以後就會明白的。拿著平安鎖就離開風家村吧,這裡沒有你要探尋的東西。”
奶奶這是認出他家來了?風唯感覺到無比的震驚,此時也是嘴巴微張,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樣,一旁的爺爺此時哈哈一笑。
“幺娃兒,你奶奶往前推五十年,可是華夏唯一的天術師,趕快走吧,去做你該做的事。風家村就是一個普通的村子,爺爺奶奶還會騙你不成?哦對,既然來了,下一盤棋,吃口飯再走也不遲。”
天術師,這三個字讓風唯眼中充滿了驚駭,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奶奶還有這種來頭,他一直以爲,奶奶不過是一個尋常的老人家罷了。
“行,你陪老頭子下棋,奶奶去給你做飯。”
下午四點,風唯坐上回城的班車,他看見爺爺奶奶家門口,兩位老人依靠著對方,衝著他微微笑著,這恐怕是他最後一次見兩位老人。
這一天他過得又迷茫,又幸福,在大學之後,他就再也沒有感受過親情的溫情,是兩位老人,重新給了他這種感覺。
“爸,媽?你們在門口做啥,家裡來客人了嗎?”
一個剛從地裡回來的漢子看見兩位老人站在門口,便有些好奇地詢問。
“沒,就是出來透透氣,有啥子客人。”
漢子不以爲意地離開,並沒察覺父母有什麼異樣。
“幺娃兒回來了,咱們看來也該走咯,老頭子啊,咱們這算是成功了嗎?”
“他拿走了平安鎖,我們就算成功了,老婆子,你說咱倆找個鳳凰冢如何?福庇後人也不錯。”
“鳳凰冢?得了吧,國家提倡火葬,一起住公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