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節 喜得貴子

就這樣,他們一家四口幸福的生活著。兒子一天天長大了,而家中的銀兩卻在一日日的減少;謝弦漸漸感受到生活的壓力。

爲緩解壓力,他決定在自家土地上開個農場,種植些瓜果蔬菜。

說幹就幹,謝弦和其他的普通佃戶一起,拿起鋤頭,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勞作。

在這個與世無爭的地方過起了幸福的田園生活。

此時的謝弦由於開辦了羅馬學堂,在雁門關早已經名聲大噪。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由於羅馬學堂幾乎是免費用的,這令許多貧窮的佃戶家庭十分感激。

當他們看到謝弦整日忙於耕種,累的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時,他們覺得是個機會,於是集體商定,在把地主家的農活幹完之後,就一起到謝弦莊園,無償的幫謝老師幹活去。

開始,謝弦以爲他們只是偶爾清閒的時候過來幫自己,就沒在意。可之後的幾天,他發現佃戶們幾乎天天如此,而且時間人數都很統一。

謝弦覺出不對勁,這天傍晚,在佃戶們如約而至的時候,謝弦見狀忙起身阻攔道:“大叔大哥,你們也幹了一天活了,肯定也累了!家裡人都等著你們回家吃飯呢!趕緊回家吧。我這邊自己忙的過來。”

衆人見狀齊聲回道:“官人替我們家孩兒辦學堂,讓他們有書讀。這已經給了我們天大的恩惠了。我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知道什麼是冷,什麼是暖!俺們家窮,沒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東西,你就讓我們幫您乾點活吧。這樣我們也心安些。”

見衆人久不離去,謝弦不好意思的謝道:“那謝謝諸位了,以後晚飯你們叫上家人到我家吃吧。咱們一起暢飲,一起閒聊。”

衆人笑著應道:“那謝謝官人啦!”說完,就在謝家莊園裡幹起了農活。

謝弦見衆人分工明確,自己鮮有插手的機會。便起身回家。

早早的命傭人爲衆人準備晚飯。不知過了多久,謝弦見天色已晚,就招呼衆人到家裡吃飯。衆人推辭,表示天還沒大黑,還可以再幹一些時間。

最後還是被謝弦硬請了下來。同時叫傭人把佃戶的家人也一起請過來。

席筵上,謝弦、麗娜以及謝母一齊向這些無私幫助自己的佃戶及他們的家人敬酒,表示感謝。

很多的佃戶私下裡幫謝家幹活的事,還沒來得及跟自己的家人說。

他們的家人得知後,大都支持自己的丈夫。她們覺的,這是個向謝家人展示自己對他們感激之情的好機會。

自此之後,幾乎每天下午都有佃戶去謝家莊園幫謝弦幹活。謝弦也總是留他們一起吃晚飯。

很快,謝弦跟這些素不相識的佃戶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他們也都願意跟謝家人結交,喜歡聽謝弦給他們將羅馬故事!

就這樣,謝弦在這個田園般的莊園裡安寧祥和的生活了二十年,看著兒子一天天的長大!

謝君具有羅馬人的體貌特徵,五歲時已經能一隻手拎起父親的鋤頭幹活。他具備了漢人的睿智及羅馬人的果敢。

一次,謝君跟小夥伴玩捉迷藏,一個小夥伴不小心掉進了枯井裡。枯井中的小夥伴一著急大哭了起來。

由於枯井很深,硬爬是爬不出來的。況且這裡是山林,待的時間久了可能會誘來豺狼。

聞到哭聲,謝君也趕了過來。見小夥伴們都在犯難,謝君當即從附近藤樹上掰下一節枯藤,把它伸到井裡。等到井裡的小夥伴抓住了枯藤,謝君一聲令下,小夥伴們一齊發力,硬是把枯井裡的小夥伴拽了上來。

自那以後,小夥伴們都很崇拜謝君。謝君喜歡兵法,<孫子兵法>跟<三十六計>他一共研讀了七遍。

他一直的夢想就是能像孫武一樣爲國征戰。由於父親在祖父墳前立下誓言:“謝家人不得爲官!”謝君也只好作罷。

除了研讀兵法,謝君還喜好武術。爲了滿足兒子的願望,謝弦還專門從長安請來武術師傅手把手的教兒子。

謝君學的很快,沒幾年就學會了師傅教授的全部武術套路。

除武術跟兵法之外,謝君對儒學也略有研習。但不及對武術和兵法的熱衷。爲了讓兒子能學習更多的東西,謝弦決定把兒子送往長安。

臨行前,麗娜就像當年親吻謝弦一樣,在兒子額頭上深情的一吻。語重心長的對兒子說道:“君兒,出門不比在家,你要多長幾個心眼。還有,要多學多問,不要老想著鬆懈安逸。你瞧你父親,二十幾歲便以漢使節的身份出訪羅馬。並得到羅馬君王的器重。你要以你夫親爲榜樣,向著超越他而努力!”

年輕的謝君理解的點點頭。

這時謝弦又走上來對兒子說:“到了長安,你先四處看看。你覺得什麼有用就學習什麼。但是記住要虛心,不要太自負!”

謝君爽朗地說道:“好的,父親!兒子記下了。”

謝弦夫婦二人目送兒子消失在東邊茫茫的天際間。

突然,謝弦感嘆道:“兒子長大了,我老了!”

麗娜斜靠在謝弦的肩膀上楠楠地說:“可不是嘛!”

送走了兒子,夫妻二人在外面待了一會兒就回家了。

第34節 以退爲進第10節 使團返程第5節 兒承父業第19節 喜得貴子第33節 意外失機第31節 羅馬新約第35節 英魂隕落第8節 羅馬假日第9節 新婚夫妻第18節 安家置業第18節 安家置業第16節 謝俊病故第36節 老王託孤第26節 逃離虎口第23節 謝弦之死第19節 喜得貴子第12節 拜見父母第31節 羅馬新約第13節 怒發衝君第16節 謝俊病故第29節 完璧歸趙第28節 安身立命第16節 謝俊病故第35節 英魂隕落第9節 新婚夫妻第27節 再聚羅馬第11節 長安糗事第31節 羅馬新約第16節 謝俊病故第28節 安身立命第36節 老王託孤第13節 怒發衝君第18節 安家置業第8節 羅馬假日第31節 羅馬新約第11節 長安糗事第28節 安身立命第7節 兒行千里第11節 長安糗事第34節 以退爲進第19節 喜得貴子第30節 首戰大捷第12節 拜見父母第31節 羅馬新約第12節 拜見父母第24節 謝氏爲奴第22節 抗匈英雄第28節 安身立命第27節 再聚羅馬第28節 安身立命第5節 兒承父業第22節 抗匈英雄第24節 謝氏爲奴第19節 喜得貴子第5節 兒承父業第31節 羅馬新約第15節 西平救“夫”第12節 拜見父母第30節 首戰大捷第24節 謝氏爲奴第35節 英魂隕落第9節 新婚夫妻第20節 小小英雄第17節 風水寶地第24節 謝氏爲奴第8節 羅馬假日第35節 英魂隕落第33節 意外失機第11節 長安糗事第9節 新婚夫妻第17節 風水寶地第16節 謝俊病故第8節 羅馬假日第22節 抗匈英雄第20節 小小英雄第28節 安身立命第34節 以退爲進第4節 回國受挫第12節 拜見父母第16節 謝俊病故第14節 捨身救子第5節 兒承父業第33節 意外失機第13節 怒發衝君第10節 使團返程第11節 長安糗事第29節 完璧歸趙第15節 西平救“夫”第36節 老王託孤第13節 怒發衝君第15節 西平救“夫”第20節 小小英雄第14節 捨身救子第28節 安身立命第18節 安家置業第9節 新婚夫妻
第34節 以退爲進第10節 使團返程第5節 兒承父業第19節 喜得貴子第33節 意外失機第31節 羅馬新約第35節 英魂隕落第8節 羅馬假日第9節 新婚夫妻第18節 安家置業第18節 安家置業第16節 謝俊病故第36節 老王託孤第26節 逃離虎口第23節 謝弦之死第19節 喜得貴子第12節 拜見父母第31節 羅馬新約第13節 怒發衝君第16節 謝俊病故第29節 完璧歸趙第28節 安身立命第16節 謝俊病故第35節 英魂隕落第9節 新婚夫妻第27節 再聚羅馬第11節 長安糗事第31節 羅馬新約第16節 謝俊病故第28節 安身立命第36節 老王託孤第13節 怒發衝君第18節 安家置業第8節 羅馬假日第31節 羅馬新約第11節 長安糗事第28節 安身立命第7節 兒行千里第11節 長安糗事第34節 以退爲進第19節 喜得貴子第30節 首戰大捷第12節 拜見父母第31節 羅馬新約第12節 拜見父母第24節 謝氏爲奴第22節 抗匈英雄第28節 安身立命第27節 再聚羅馬第28節 安身立命第5節 兒承父業第22節 抗匈英雄第24節 謝氏爲奴第19節 喜得貴子第5節 兒承父業第31節 羅馬新約第15節 西平救“夫”第12節 拜見父母第30節 首戰大捷第24節 謝氏爲奴第35節 英魂隕落第9節 新婚夫妻第20節 小小英雄第17節 風水寶地第24節 謝氏爲奴第8節 羅馬假日第35節 英魂隕落第33節 意外失機第11節 長安糗事第9節 新婚夫妻第17節 風水寶地第16節 謝俊病故第8節 羅馬假日第22節 抗匈英雄第20節 小小英雄第28節 安身立命第34節 以退爲進第4節 回國受挫第12節 拜見父母第16節 謝俊病故第14節 捨身救子第5節 兒承父業第33節 意外失機第13節 怒發衝君第10節 使團返程第11節 長安糗事第29節 完璧歸趙第15節 西平救“夫”第36節 老王託孤第13節 怒發衝君第15節 西平救“夫”第20節 小小英雄第14節 捨身救子第28節 安身立命第18節 安家置業第9節 新婚夫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渡县| 襄垣县| 新干县| 乐清市| 共和县| 海淀区| 杨浦区| 新密市| 进贤县| 鹤山市| 南城县| 赣榆县| 拜泉县| 平谷区| 洛川县| 类乌齐县| 额敏县| 双桥区| 泰安市| 元阳县| 湄潭县| 枣庄市| 达拉特旗| 盐源县| 多伦县| 福安市| 沛县| 武安市| 蓝山县| 故城县| 遂平县| 印江| 临邑县| 美姑县| 巨野县| 井研县| 台湾省| 边坝县| 交口县| 华安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