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39章 驛遞之撤

實在對於在場的所有人來說,他們根本想不通爲什麼柳鵬會等到朝廷下手整治驛遞的時候纔會出手,他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其中的利害關係,倒是後世的史學家給出了正確的答案。

“信王初立,其時衆臣未附魏客凌虐,建奴入寇官民疲憊,時人皆謂當弔民伐罪之,柳海北謂朱明三百春秋德業猶存,建奴以蠻夷而略中國,故不可伐……”

“未幾,陝甘大旱兵民皆變至十數萬,官軍敗績城多失陷,齊魯羣賢皆謂此伐國之時,柳海北謂吾不作寒門惡客,義不伐喪,此不應伐……”

“後朱明又有五年復遼之議,故諸地豪紳欺凌海北生民,其時破家者有之滅門者有之,山東商民不堪凌辱上書請以攻伐,柳海北仍謂大江南北皆炎黃子孫,自當一視同仁,雖有紛爭死傷宜修德業加以教化,不可以小故而興大兵,故不當伐。”

“未幾,朱氏又有裁撤驛遞之議,柳海北大喜言明氏既不修德則天下共爭之,驛遞雖小事,一葉落而天下秋,驛遞停而京師省城府縣皆在萬里異域,故可興兵也!”

只是大家沒有史學家的這種認識,而那邊楊廣文倒是如夢言醒地脫口而出:“督撫大人說的是最近毛羽健要求裁撤驛遞以節支每歲百萬之金的事情?”

別人或許不知道朝中有這一場政爭,但是楊廣文畢竟卻是做過一任驛丞的人,對於驛站系統的事情最清楚不過了,所以才知道朝中有這麼一場激烈的紛爭。

柳鵬也沒想到大明朝爲了開源節流這麼快就把主意打到驛遞上面,不過對於海北鎮來說這是一件好事:“等朝廷把裁撤驛遞的事情給辦妥了,就是咱們戮力同心的時候。”

雖然大家都到時候還沒有明白爲什麼要等到朝廷對驛遞系統下手柳鵬才肯發動,那邊楊廣文已經脫口而出:“是這麼一回事。”

他既然做過一任驛丞,自然最清楚的驛站系統對於一個大帝國日常運轉的非凡意義。

雖然楊廣文已經不幹驛丞好多年,而且他掌控的青州府更是幾乎完全脫離了朝廷的控制,但是山東甚至兩直隸驛遞系統的老人卻依舊把楊廣文看成自己的最大靠山,只要朝廷有什麼相關的風吹草動,楊廣文就能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雖然驛遞系統看起來不起眼,驛丞甚至是一個雜職中的雜職,過路大人物們誰可以欺負驛丞一番,可以說是最不受重視的官員之一。

而且這些朝廷由於財政原因對驛遞系統越來越不用心,驛遞鋪已經成了朝廷甩給地方的重要包袱,很多驛遞鋪原定歸屬於中央財政支付的驛遞鋪是裁而不撤而由地方政府被迫接手下來,在海北崛起之前的東三府這樣的例子皆是。

在這種情況下,中央越是裁撤驛遞,地方運轉驛遞系統的壓力就越大,甚至到了地方都無法支撐驛遞系統完全崩潰朝廷指揮不靈的情況。

雖然伴屬著幾百年的運轉,驛遞系統已經形成了一個既得利益集團,只是這個既得利益集團的力量不象漕運集團那樣有力,所以這次朝廷這次對驛遞系統的裁撤很有可能獲得成功。

但是對於驛遞系統的裁撤越成功,帝國的崩潰就會來得越快,因此楊廣文覺得柳鵬的判斷一點都沒錯,他又補充了一句:“朝廷如果真對驛遞下手的話,那恐怕是真要完了!”

而聽到楊廣文這麼說,大家都是鬆了一口氣,那邊沈濱已經多問了一句:“這麼快發動,是不是太急了一些?”

而那邊馬立年也是異口同聲地說道:“是啊,這件事是不是太著急了一點?我覺得下面的心思還沒徹底轉變過來。”

如果在確定發動之前,這些海北軍的最高層是迫不及待,恨不得明天立即發動,而現在聽說行將發動,這些海北軍最高層反而變得猶豫起來不決起來,覺得準備的時間還遠不夠。

倒是鍾羽正這位萬曆朝的進士頗有宰相氣度:“都按督撫大人的安排去辦便是,再說了,雖然有這麼一個上奏,但也不是立即就能發動,以咱們朝廷的效率,這件事沒幾個月沒辦法定下來,就算是定下來,也得幾個月時間才能把落實下來。”

鍾羽正畢竟是做過吏科都給事中的人,對於大明朝的行政流程瞭解得很清楚,裁撤驛遞這件事由於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是一個頗難落實的事情,所以從決策到落實非得數月甚至十數月的時間不可,事實上如果不是面臨財政崩潰的邊緣,裁撤驛遞的事情就是幾十年都辦不下來。

大家聽了鍾羽正這麼一說,都放下心來。

之前大家之所以看起來迫不急待,是柳鵬始終沒敲定一個具體時間,他們心底根本沒底,而這件事的風險似乎又得大得驚人,隨時可能錯過了天賜良機,所以千方百計地催著柳鵬下決心。

可是柳鵬一旦下了決心,他們反而覺得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好準備,還有許多事情沒有頭緒,即使抓緊時間也來不及總是希望最終的時間能再緩一緩,只是柳鵬現在並不會理會大家的這種情緒,一旦發作那就是歷史的車輪碾壓過來,容不得大家猶豫決定。

“反正大家在這件事都不許打馬虎眼,誰若是在這件事犯了錯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的結局,都給我抓緊了!”

那邊卻有人開口說道:“是得抓緊了,我現在發現有一件大事還沒有去做!”

說這話的是坐鎮萊州的姚玉蘭,那邊谷夢雨當即說道:“不知道姚姐姐還有什麼事情還沒有著手去做?”

姚玉蘭一臉微笑地說道:“自然是大開殺戒……有些事情實在拖得太久了,但是現在已經不是宅心仁厚的時候了!”

這一刻姚玉蘭話裡已經是殺意沖天,但是她的神情卻是跟去菜場買了一個小菜差不多。

在海北鎮起事之前,有些事情她得抓緊辦了。

五年復遼對於大明來說即使是飲鴆止渴,或者“聊慰聖意”拿來糊弄崇禎皇帝,但是在短時間內取得了相當的刺激效果,至少是大明朝的一次迴光返照,既然整個大明朝的資源都儘可能拿來供拿關寧軍,現在關寧軍突然變成有活力起來。

而袁崇煥也是成了真正的朝中紅人,不管是皇帝還是司禮監或是內閣、六部都把全部的希望寄託在袁崇煥身上,大家覺得即便完不成五年復遼的大任,但是袁崇煥只要把戰線穩定下來,那就是奇功一件,大明終於拖過建奴的一天。

只是對於袁崇煥來說,建奴雖然是關寧大敵,但是海北鎮是一個更爲麻煩的對手,所以他對於現在前來傳遞消息的周杜達不勝歡迎:“柳小賊居然無法無天到這等地步,自然是早已存了無父無君之念,不知道衡王府與魯王府有什麼對付海北賊的辦法?”

衡王府與魯王府這些王府可以說是海北崛起的最大受害者,因此袁崇煥對於這件事特別重視,甚至親自接見了這位衡王府的內使周杜達。

只是周杜達也是搖了搖頭說道:“現在衡王與魯府已經處於海北賊刀槍之下,根本動彈不得,如果說能有作爲,也那隻能寄希望於德府了!”

不管是衡王府還是魯王府都是處於海北鎮的轄區之內,因此這些年海北鎮對於這兩處王府也可以步步緊逼,用盡一切辦法限制這兩處王府的擴張與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更是多了幾分血腥意味,德衡兩府各有若干名子弟與核心人物莫名奇妙地死於非命。

袁崇煥雖然對於這兩處王府寄以厚望,但是也知道光是依靠這兩家王府本身根本無濟於事,因此他問道:“那東魯有何人可以力挽狂瀾!”

本來德王府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袁崇煥知道祖宗家法也知道朝廷對王府猜忌之深,如果說藩王花天酒地可以被稱爲賢王,那麼整軍備武就是意圖不軌,即使如今已是亂世中的亂世,但是這條法則仍然沒有任何改變。

所以在德王寄越多的希望,那最終結果只能是失望越多,而且他也知道衡王府不會平白無故派周杜達這麼一位內臣過來聯繫,他們除了訴苦與哭窮之外,應當還有解決辦法的方針。

而周杜達果然沒讓袁崇煥失望,他當即說道:“這次之所以不遠千里前來拜見督師,是因爲柳賊行將自取滅亡,希望督師給以名義方便義兵行動!”

現在袁崇煥是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薊遼督師,如果說薊遼理論是袁崇煥的基本轄區,那麼海北鎮的登萊就屬於袁崇煥的兼管範圍。

雖然袁崇煥既管不到登州也管不到萊州,但是他這個名義仍然十分有用,而袁崇煥當即問了一個關鍵問題:“現在柳賊與海北仍然沒有用崇禎年號嗎?”

這是代表正統與非正統的關鍵問題。

第568章 生辰引發的風波第1115章 勝利的信心第230章一萬兩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617章:京邊錢糧第900章 一網打盡第483章:拿下了第1012章 察哈爾斡耳朵第666章獻俘第845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163章總有辦法第122章煽風點火第762章 答應他第393章萊陽第836章 大怒第1123章 難堪第895章 最好的機會第171章禁海大潮第820章 登萊與關寧第219章假太監第1001章 跑一趟第582章不得不鬧第1115章 勝利的信心第272章簡在帝心第424章新驛長第302章無本萬利第1083章 寬厚相濟第392章牧場第837章 虛名實利第157章柳少到第379章先走一步第1024章 狂熱第1058章 船要沉了第738章 兩都互陷第1036章 可以接受的人選第793章 不入京的藉口第145章打死我負責第884章 海北軍有辦法第392章牧場第220章楊廣文第505章決一死戰第288章推出去第365章馬停之爭第989章 原州第205章江清月回來了第625章:善始善終第1122章 雷霆第236章大事化小第7章成交第568章 生辰引發的風波第1161章 都不滿意第482章三處錢莊第947章 生祠第441章衡府用度第270章要退錢第9章一臉正氣錢書辦第61章沒名沒份第491章:棋高一著第238章常典史栽了第337章請老爺主持公道第288章推出去第66章北山谷氏第229章對馬絲路第1114章 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第403章東征大軍第29章要錢不要命第561章放火第821章 勝敗皆有把握第992章 自相殘殺第443章:萬萬不行第1150章 貞義軍第885章 又一個風波亭第447章東良第736章 水泊梁山第355章對調第1052章 接管第616章集體罷工第560章模範隊第164章掛牌第830章 總有個交代第419章飛蝗剋星第7章成交第421章玉蟬兒第8章馬經承第52章預備倉第368章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865章 武之望第919章 真正的幕後黑手第611章孫昌齡第1043章 鋼鐵與煤第861章 聘禮第430章鍾羽正第16章常典史第809章 軟肋第109章柳大頭風頭太勁第385章回歸合理價位第523章天命在誰第693章 激戰漸起第55章狂瀾第612章官不聊生
第568章 生辰引發的風波第1115章 勝利的信心第230章一萬兩第240章預備倉到手第617章:京邊錢糧第900章 一網打盡第483章:拿下了第1012章 察哈爾斡耳朵第666章獻俘第845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163章總有辦法第122章煽風點火第762章 答應他第393章萊陽第836章 大怒第1123章 難堪第895章 最好的機會第171章禁海大潮第820章 登萊與關寧第219章假太監第1001章 跑一趟第582章不得不鬧第1115章 勝利的信心第272章簡在帝心第424章新驛長第302章無本萬利第1083章 寬厚相濟第392章牧場第837章 虛名實利第157章柳少到第379章先走一步第1024章 狂熱第1058章 船要沉了第738章 兩都互陷第1036章 可以接受的人選第793章 不入京的藉口第145章打死我負責第884章 海北軍有辦法第392章牧場第220章楊廣文第505章決一死戰第288章推出去第365章馬停之爭第989章 原州第205章江清月回來了第625章:善始善終第1122章 雷霆第236章大事化小第7章成交第568章 生辰引發的風波第1161章 都不滿意第482章三處錢莊第947章 生祠第441章衡府用度第270章要退錢第9章一臉正氣錢書辦第61章沒名沒份第491章:棋高一著第238章常典史栽了第337章請老爺主持公道第288章推出去第66章北山谷氏第229章對馬絲路第1114章 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第403章東征大軍第29章要錢不要命第561章放火第821章 勝敗皆有把握第992章 自相殘殺第443章:萬萬不行第1150章 貞義軍第885章 又一個風波亭第447章東良第736章 水泊梁山第355章對調第1052章 接管第616章集體罷工第560章模範隊第164章掛牌第830章 總有個交代第419章飛蝗剋星第7章成交第421章玉蟬兒第8章馬經承第52章預備倉第368章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865章 武之望第919章 真正的幕後黑手第611章孫昌齡第1043章 鋼鐵與煤第861章 聘禮第430章鍾羽正第16章常典史第809章 軟肋第109章柳大頭風頭太勁第385章回歸合理價位第523章天命在誰第693章 激戰漸起第55章狂瀾第612章官不聊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边| 新龙县| 垣曲县| 化德县| 临海市| 固始县| 澄城县| 桦川县| 永新县| 江门市| 叙永县| 银川市| 天长市| 广宗县| 拜城县| 十堰市| 凤翔县| 吉林省| 五大连池市| 兴安县| 洪江市| 西峡县| 桃源县| 湛江市| 瑞昌市| 尼木县| 安图县| 清涧县| 司法| 丰宁| 和平区| 恩平市| 张家港市| 逊克县| 湛江市| 饶平县| 紫云| 南靖县| 高邮市| 镇原县| 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