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2章 二十天平柬,連鎖反應

“那就讓呂宋供應一批糧食,等交趾徹底安定下來,再對付呂宋。”

朱祁鈺嘆息:“若能一勞永逸,把人全都移去南洋該多好啊。”

“陛下,移民之事有傷天和,做一次就傷筋動骨了,不能多做呀!”

胡濙苦笑:“今明兩年敢移民,多是播種玉米之功,熱河、寧夏這等不產糧的地,也出了些糧食,緩解了漕運壓力。”

“這兩年天公作美,雖不說大豐收,起碼災害少了不少。”

“您又犁清了山東、兩湖,讓這兩地成爲產糧大省。”

“今年甘肅也能自給自足了。”

想開拓,得先自己吃飽肚子。

不然打著打著,大明沒了。

“是啊,北方充盈,纔敢放棄一年的收成,去移民。”

“幸而暹羅進獻的糧食,讓景泰十一年安然度過來。”

“居安思危,得爲明年做準備。”

“明年開春之前,江南必須完全恢復,不能像今年這般亂了。”

朱祁鈺道:“天時地利,皆在朕這邊。”

“只是徵柬之戰過於匆匆了,怕是損傷巨大啊。”

“陛下,這是沒辦法的事。”胡濙道。

“戰歿者多賜財貨。”

朱祁鈺話鋒一轉:“對了,陳嘉猷從印度帶回來的醫書,老太傅看了嗎?”

醫書在南京謄抄三份,一份在談允賢宮中,一份賜給了胡濙,一份給隨從的太醫們觀看。

“陛下,印度醫書,和華夏似乎是一套體系。”

胡濙認真道:“老臣讀完,深感印度曾經之璀璨,奈何其民已經忘記了傳承。”

朱祁鈺點點頭,印度的燦爛是斷斷續續的,華夏的燦爛是不斷延續的,兩國沒有可比性。

“印度和交趾一樣炎熱,上面可有治療此等水土不服的方子?”朱祁鈺問。

“倒是有的,老臣正在整理,等整理完畢,便呈給聖上。”

移民去交趾的人,因不適應氣候死了很多人,這還是醫者、藥材充足的情況下,不然移過去一百多萬人,估計剩不了多少了。

朱英、夏壎、郝暄都生了一場重病,而剛剛嶄露頭角的郝暄,竟病死了,著實可惜。

“不用呈給朕,您編纂好了,就送去太醫院,由您牽頭,筵請天下名醫,編纂一本醫書,朕掏錢刊印,務必讓交趾人手一份,讓交趾讀書人都學醫,自治自救。”

朱祁鈺下血本了。

“老臣遵旨。”

又說了幾句閒話,胡濙才告退。

朱祁鈺則在思索。

駐蹕杭州府的胡豅,收到聖旨,他便放下軍務,將軍務全部交給張固。

在浙江百姓中,挑三十萬充實寶州。

還要挑三萬人,充實澎湖縣。

澎湖巡檢司已經變成了澎湖縣,隸屬於寶州府。

還要挑些不怕死的,充實一些未開發的小島之上。

主要挑佃戶,養尊處優的不要。

開墾寶州,沒個十年二十年之功,是開墾不出來的,所以需要能幹的人上去。

再從交趾弄些奴隸上去。

俞綱執掌福建水師後,會向南開拓小島,再把人往小島上移,但那是後話了。

樑珤已經登上了寶州府。

大明龍旗,插上了寶州府。

他對招降倭寇十分不滿,以大明的實力,三年就能蕩清全部倭寇,一個不留。

戰功沒了。

樑珤心情不好,對安置之事也不上心,反正功勞不是他的,等中樞派人來吧。

他則負責打前站,並開闢從寶州府到福建的航道。

高明已經帶著中樞挑選的屬官啓程了,不日就會到達寶州府。

項忠則收到聖旨,帶著上百船禮物,率船隊赴倭,先到琉球。

琉球乃大明屬國。

倭寇禍亂東南,琉球也深受其害,如今倭寇蕩清,大明水師揚帆而來。

皇帝想收回琉球,項忠先去試探試探國王的口風。

琉球是萬國津樑,是海上要道,而且拿下琉球,倭國就被大明兩下夾攻,早晚都是大明屬地了。

十月十七,從南京始發的運輸船隊抵達交趾,在驩州下船。

而船隊並未返航,而是沿著海岸線往西而去,船上的豪華裝飾則被陸續拆除,放在幾艘船上,這些船返航回上海。

從金甌灣往西,一路到曼谷。

曼谷是大明的租借地,如今囤積著大量奴隸,船隊抵達口岸後,奴隸登船。

七百艘運輸船裝滿人後,從海路回國,在香港卸貨。

來的時候,一船裝130位士兵。

回來的時候,一船裝2000以上的奴隸,最多的一艘船裝了2200人。

奴隸在香港卸貨。

船支沖洗乾淨後,裝上從北方運過來的軍備,再次啓航,運去驩州。

卸貨後,又從驩州啓航去曼谷,從曼谷裝著奴隸返航,在香港卸貨。

反覆幾趟,把打仗需要的軍備運送完畢。

最後一趟就在香港裝足了木材,返回江南。

這條貿易線,開闢不到一年,卻往大明運了上百萬奴隸。

奴隸很稀缺,交趾也缺奴隸,運到大明的也不多。

戶部的運輸船,返航的時候,運回來都是木材,交趾大開發砍伐的熱帶木材,運到大明搞建設。

奴隸在香港下船,由內河船支,運送到各地。

主要是送治水司去。

明軍大規模調動,已經驚動了老柬暹三國,紛紛遣使來問,是否有不恭順的地方?

朱英沒有任何迴應。

他也收到了內閣的聖旨,還有一封皇帝的親筆密信,知道這一仗必須要打。

交趾動員起來,爲大軍提供後勤。

郭登、李震、歐信三人,已經分好了進攻路線。

郭登從南柯府往南打;李震從越巂府往西打;歐信從牂牁府的海上仰攻。

三路伐柬。

交趾的紫電軍做後備軍,王偉的交趾水師,則在海上援助,準備隨時入柬。

暫時只有九萬人,來不及徵召太多人了。

各分三萬,等到軍備後,於十月二十七,三軍同時伐柬。

明軍不打招呼,忽然攻打屬國。

柬王龐哈滿腔氣憤:“大明要什麼,真臘給什麼!量真臘之物力,結大明之歡心!”

“我真臘已經仁至義盡了!”

“可這上國是如何對待我下國的?”

“爲什麼!”

龐哈暴怒,十一月初四,消息傳到真臘王朝,已經丟了幾個省了。

三路伐柬。

約定時間同時動手,郭登沿著瀾滄江往南打,李震則往西打,兩支大軍在王都金邊會師。

歐信則讓過金邊,兵分兩路,他和段思娥各領一支大軍,往西面打。

柬埔寨被打個措手不及,幾個省直接陷落。

最讓龐哈氣憤的是,大明缺人種地,真臘出人種地,缺奴隸,他們就把自己國民送去給大明當奴隸。

還想讓屬國怎麼樣?

大明竟不分由說,直接開戰,轉眼就打到王都去了。

沒這麼欺負人的。

“派使者去大明,問大明爲何欺凌屬國?”都打到家門口了,龐哈竟然還希望大明能高擡貴手。

十一月初九。

李震率先抵達金邊,率軍圍城,威服龐哈獻降表。

同一天,歐信攻克古都吳哥,關閉柬軍西逃的門路。

柬埔寨的弱,衆所周知。

暹羅王劉珪收到的消息,竟是邊界插上了大明龍旗,派人打聽才知道,大明攻克了柬埔寨兩都。

“不可能,不可能啊!”

劉珪嚇到了:“明軍調動纔多久啊?是十月十七吧?今天是幾號?”

“陛下,十一月十六。”

嘶!

暹羅上下皆覺得牙疼。

那是一國啊,大明就用了一個月,就給滅了?

“陛下,好像明軍是十月二十七伐柬的。”

嘶!

上下更牙疼了。

二十天,滅了一國!

這是大明的底蘊嗎?

滅了柬埔寨,下一個是不是就是暹羅了?

“爲什麼啊?”

劉珪想不通啊。

老柬暹三國裡,最大明最恭順的,就是柬埔寨啊。

暹羅是高價賣奴隸給大明。

柬埔寨那就等於是送啊。

交趾修路,柬王自掏腰包,送給交趾一萬兩銀子,作爲屬國,已經仁至義盡了吧。

可大明是怎麼對柬埔寨的?

二十天,滅了人家。

爲什麼啊?

“大明已經有如此龐大的疆土了,爲什麼還要垂涎我們這等小國呢?”劉珪問羣臣。

我們要是知道,就不在這站著了。

關鍵漢人立國數千年,沒這樣做過呀,只是朝貢而已,沒有攻打過屬國啊。

文宗皇帝倒是佔領過交趾,但交趾曾經是漢地啊,柬埔寨不是啊!

“請祁大使過來問問?”有大臣建議。

“諾元,瓦理,你倆怎麼看?”

諾拉弟和瓦棲拉兀,改了漢名,還是祁順幫他們改的。

“啓稟陛下,那大明甚是霸道,猶如當年之蒙元,想來是不長久的。”

諾元緩緩道:“而今大明不顧廉恥,鯨吞柬埔寨,怕是那高大使所言,也是屬實的。”

“大明國內動亂,內部缺糧,所以急於開拓交趾,想從交趾出糧,供養大明內地。”

“所以才忽然發動戰爭,佔領真臘。”

“陛下,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啊。”

劉珪微微愣神:“何來好事?”

“真臘被吞,吾等小國自然震恐,脣亡齒寒,自然該勠力同心,團結一致。”

“這是其一。”

“其二,大明缺糧,他們以爲佔了真臘,就能立刻變出糧食嗎?”

“看看大明開發交趾,有我們六國送給大明百萬奴隸,再加上原安南丁口,還用了一年半才讓交趾由亂到平。”

“交趾自給自足都做不到,而明皇卻霸道的吞併真臘,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只要我們斷了糧食,明軍不攻自破。”

“其三,大明此舉,盡失人心,大明屬國如何還會爲明皇效力?”

諾元分析的十分在理。

暹羅剛剛漢化,本來就是被迫的。

卻因爲柬埔寨之事,暹羅肯定會背棄大明的,不會漢化。

攻柬容易,佔柬可就難了。

“諾元所言甚是。”

瓦理不說漢話了,開始用暹羅語:“還有一點,明軍如此快速攻佔真臘,肯定是傳檄而定,只要稍微策反,各城就會叛亂。”

“而且,大明佔據真臘,必然要指望我大城糧食供應。”

“但明皇野心昭然若揭,我們爲什麼要資助敵人呢?”

有大臣說:“若明皇動怒,攻打我大城呢?”

“那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瓦理冷笑道。

若大明沒打柬埔寨,他們是害怕的。

現在佔了柬埔寨,反而不怕了。

因爲明軍是有數的,只要柬埔寨動亂,他們就會陷入泥潭,最後不得不退軍,根本無暇管暹羅。

對暹羅而言,利大於弊。

坐在御座上的劉珪,滿臉憤恨:“明皇不講道理,侵吞屬國,我們該自立爲帝,不再依附大明!”

暹羅朝堂上一片沸騰。

諾元和瓦理對視一眼,也許這是暹羅吞併柬埔寨的好機會。

而驛館裡。

大明派來七十二個有識之士,幫助暹羅漢化。

也收到了大明攻佔柬埔寨的消息。

“中樞爲何忽然用兵啊?”

有人憤懣:“漢化暹羅,本就難之有難,我們剛有了頭緒,暹羅上下願意漢化,爲什麼忽然打仗呢?”

“是啊,天下人皆是人,陛下爲何偏偏要行霸道,而不行仁道呢?”

驛館裡,也沸騰起來。

祁順卻擺擺手:“還記得,吾等出京時,姚閣老如何交代我們的嗎?”

他頭腦冷靜,認真分析:“姚閣老親口告訴咱們,五年內,不會打仗。”

“可忽然打仗,你們就沒想過,國內是出現了不得的事了嗎?逼著中樞開戰嗎?”

“未必,陛下好戰,若陛下一意孤行,朝中無人勸諫陛下,豈不就打了?”

有個官員不滿道:“若我進都察院,必勸諫皇上不戰。”

“計昌,動動你的腦子。”

祁順不滿道:“此等戰爭,若非迫不得已之事,朝中豈會無人勸諫?陛下哪次沒聽勸諫?”

“必是國內出現了不得的大事,才迫不得已發動戰爭的。”

計昌是景泰九年進士出身。

“都別吵了。”

楊士倧道:“中樞決定開戰,肯定有中樞的深意在裡面,吾等在暹羅推行漢化,是我們的本職工作,我們不在都察院,也不在地方爲官,只是使臣罷了,無權干涉中樞決斷。”

計昌不爽,他認爲都察院的人不能勸諫君王,要他們有什麼用?

正說著呢。

就有太監來宣祁順等人入宮覲見。

“大家照常工作便是,本使入宮向暹羅王陳述利害。”

祁順、楊士倧、計昌等幾人入宮見暹羅王。

大殿內討論得十分熱鬧。

祁順入殿行禮。

“貴使,孤未聞聽真臘王哪裡開罪過上國,爲何上國發天兵而伐下國呢?”劉珪直言不諱。

祁順行禮:“回稟王上,外臣也是剛知道此事。”

“吾等雖不在天朝,但亦知陛下非無道昏君,閣部重臣也不是奸邪佞臣,伐柬之事,怕是另有原因。”

“請王上稍安勿躁,待外臣上疏陛下,自然得知原因。”

劉珪很清楚,祁順這個人一點都不好打交道。

他和邊永不一樣,邊永是個純使臣,而祁順則是政客,還是個心思很壞的政客。

他看向計昌:“計先生,您說呢?”

計昌說話公道,言辭之中多有怨懟明皇,所以他特意詔來,看看計昌怎麼說。

祁順看了眼計昌。

計昌則道:“回稟王上,大皇帝陛下做事由心,身爲人臣不敢揣測天心。”

“但伐柬之事,理不在大明。”

“外臣會上疏給陛下,請陛下給下國一個完美的解釋。”

祁順頓時怒視計昌,這話能隨便說嗎?

劉珪臉上則露出了笑容,看看,連伱們明臣都覺得大皇帝做錯了。

“王上!”

楊士倧出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柬王乃陛下分封而已,他之土,實則大明之土,陛下之私產。”

“外臣說一句僭越的話,此時殿中所有人,皆是陛下私產。”

“陛下想殺便殺,此乃由心,也是天理。”

劉珪跟吃了死蒼蠅似的。

明皇霸道,明臣也霸道,還是計昌看著舒服。

“計先生,您覺得呢?”劉珪看向計昌。

“楊先生這番說辭,話糙理不糙,天下皆是陛下私產,這是真的。”計昌認真道。

劉珪臉色難看。

諾元輕咳一聲,別被他們帶節奏啊。

大明攻打柬埔寨,對咱們來說是好事。

“那柬王之事,難道就任由大明侵吞了真臘?”劉珪不滿。

“王上,請糾正一點。”

楊士倧道:“真臘乃陛下私產,不是侵吞,不過收回去了而已。”

你大明是無賴吧!

你們什麼時候佔領過真臘?

說交趾是你們的,可以,占城你們硬訛走了,反正占城王找不到了,也算你們的!

可柬埔寨不行啊,柬王還活著呢!

怎麼也是你們大明的了呢?

“依楊先生之意,我大城也是陛下私產了?”瓦理問。

楊士倧認真道:“自然。”

“法理何在?”瓦理皺眉。

楊士倧道:“明承元制,我大明理所應當繼承蒙元疆域,曾經被蒙元統治過的疆域,法理皆在大明,這一點貴國尚有異議?”

“你暹羅是否曾是大元疆土之內的一份子?”

“再退一步說。”

“你暹羅乃我大明屬國,何爲屬國?”

“屬國,便是我大明是一等公民,你屬國人乃二等公民,僅此而已。”

楊士倧認真道:“所以陛下賜恩,讓暹羅人漢化,變成一等公民。”

暹羅朝堂上都快氣炸了。

大明這就擺明了耍流氓啊。

反正我大明就佔了,佔了就佔了,我們還有理,氣人不?

出宮的時候。

祁順和計昌低語:“你怕是開罪了暹羅王。”

“切,我畢竟是明臣,我上面只有一個皇帝,哪來的一個什麼王上?唱雙簧而已,他真信了?”

計昌性子是直,但他不傻。

誰願意腦袋上放一個老爺子啊。“柬埔寨被佔,咱們怕是也要回國了。”祁順嘆息。

若真給他們五年時間,還真能漢化暹羅。

“大明一定是出事了。”

楊士倧苦笑:“我猜應該是鬧饑荒了,中樞不得不侵吞柬埔寨,咱們自己來種地。”

祁順嘆息:“陛下雖是急性子,卻虛懷若谷,姚閣老給咱們五年時間,顯然當初的計劃就是五年。”

“忽然攻柬,必然計劃有變。”

“咱們也收拾收拾,等著聖旨到了,就離開吧。”

和暹羅一樣,老撾也被嚇到了。

大明兵鋒之兇,亙古罕見。

老撾可被柬埔寨打得夠慘的,結果大明只用二十天就攻克了柬埔寨,他比暹羅知道的還多,大明只用了九萬大軍啊。

九萬人,二十天打平一國。

老撾能頂住幾天呢?

柬埔寨是弱國,老撾就是個弱中弱,若非地理優勢,又特別窮,沒人願意要,否則早就被人打爆了。

而在金邊。

郭登和李震商議,柬民太多了,這次沒行屠殺之策,主要是兵力不夠。

很多地方傳檄而定,還來不及派人去收降呢。

看似大局已定,其實危機四伏。

柬王已經死了,被他幾個兒子殺死,然後搶掠一番,獻上降表,只求大明不要收走他們的家產。

郭登懶得管他們。

攻下柬埔寨很容易,難的是如何安置原住民,如何將柬埔寨變成漢地。

“請聖上派船來,全都運回大明。”

郭登沉吟道:“送去交趾不行,這些人會逃的,逃進森林裡,可就不好找出來了。”

“想個辦法,把他們騙上船,然後運走,若大明不需要,統統丟海里去。”

李震倒吸口冷氣,讀過書的人是真狠。

“先別廢了他們的王,扶持一個當柬王,然後派他們的軍隊下去,把人往船上裝,運回大明。”

郭登傳信給朱英。

朱英也十分繁忙,中樞下旨,嚴令交趾耕地面積翻倍,只能派人進去砍伐森林。

江南移來的老爺們不幹,原廣西軍的軍爺們也不幹,就得苦一苦奴隸了。

又擔心奴隸跑,只能安撫奴隸,多給奴隸一些錢財,並允諾給他們分房分地。

但進境還是太慢。

朱英直接攤牌,給每戶每家攤牌任務,完不成的就嚴懲,必須在明年雨季之前,把森林清理出來,變成生地。

收到郭登的信,朱英想要一百萬人,砍伐森林。

也讓郭登多留一些人,開拓森林用。

剩下的則往大明運。

江南釋放出這麼多佃戶,需要奴隸填充,既然是奴隸,死了就死了,造反不了的。

十一月二十。

朱祁鈺收到了捷報,大明徹底佔領柬埔寨。

戰損極爲驚人,戰死了一萬兩千人。

以明軍的戰鬥力,打柬埔寨這樣的弱國,死了這麼多人,是巨大的戰損了。

若不是臨時起意,估計沒什麼損失的。

戰爭已經打完了,貴州軍纔到,朝鮮軍還在路上呢。

“老太傅,葉卿,該不該屠?”

朱祁鈺看向胡濙和葉盛。

“還屠?”葉盛正看著捷報,後面是朱英的分析。

朱英認爲可以驅使土著去砍伐森林,或者移回大明充作奴隸。

“郭登估計,柬埔寨估計有三百到五百萬人,這麼多人啊,若鑽進森林裡怎麼辦?”

“咱們的人移過去,若日日受襲擾,如何安定生活?”

“人太多了,明軍太少了,怎麼抓奴隸啊?”

“那是人,人家會站著讓你抓嗎?”

“想得倒美!”

朱祁鈺覺得朱英異想天開。

就算抓,能抓多少,運來運去的不花錢啊!

再說了,治柬還得用錢,不把這些人屠掉,哪來的錢治理柬埔寨?像朝鮮那樣?朕搭進去多少錢?到現在還不能自給自足呢!朕都後悔了,乾脆屠了多舒服!

“陛下,您想過老撾、暹羅怎麼想嗎?”

胡濙緩緩開口:“老撾被這一戰震懾,老臣估計,有投降之心。”

“而陛下這一屠,怕是老撾是死了心和大明抵死相抗了,老撾地形如雲貴,需要耗費多少人命才能蕩平老撾呀?”

“大明佔據柬埔寨,本就不佔法理,無故出兵,在下國已經盡失人心了。”

“如果再搞屠殺,各國聞明而恐懼,日後如何統治諸國?”

“陛下,人言可畏啊。”

“老臣看朱英的辦法就不錯,換個名字,別說是奴隸。”

“再給柬人發錢,驅使他們去開墾森林。”

朱祁鈺揮手打斷,語氣不善:“老太傅,您說得容易,錢從何來呀?”

“就說這攻柬之戰,朕花了多少錢?”

“才九萬人,還沒有後勤的九萬人,朕花了700萬啊!”

“老太傅,按照您的說法治柬,怕是要三千萬!”

“朕哪來的三千萬給柬埔寨?”

“是朕瘋了?還是您瘋了?”

“那麼多錢,夠朕把東察合臺汗國打下來了!都花不了!夠朕養一百萬騎兵了!”

打仗,其實是本經濟賬。

爲什麼這次伐柬之戰,無人反對,朝野一心?

就是因爲江南是火藥桶啊,必須轉移火藥桶,皇帝不在南京,誰管火藥桶會不會炸呢,關鍵皇帝在南京呢。

所以打柬埔寨,上下同心,很快就攻克了柬埔寨。

可是,錢是朱祁鈺自己掏的,誰掏誰痛苦。

“您只看朝鮮穩定。”

“卻不知朕花了多少銀子啊!”

“再說了,柬埔寨之地能供養多少人?大明要移進去多少人呢!”

“他們不死,明人就得死!”

朱祁鈺滿臉厲色:“那就讓他們去死好了!朕的百姓金貴,受不得苦,就讓他們受一受苦吧。”

胡濙攤攤手,反正您有錢,花了就花了唄。

“老太傅,移這麼多人,就得花六億啊!朕還有多少錢抗這麼霍霍啊?朕的錢也是錢啊!”

“天下都跟朕伸手要錢呢,朕的內帑能支撐幾年啊?”

朱祁鈺生氣道:“把柬埔寨屠了,最多再投一百萬。”

“可把柬人留著當奴隸,最少得兩千萬!”

“不議了!”

“屠!”

朱祁鈺拍板。

葉盛發聲:“陛下息怒。”

“我軍能快速攻克柬埔寨,靠的是真臘王朝民心盡失。”

“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若我軍忽然改頭換面,開始搞屠殺,恐怕柬埔寨會成爲我軍泥潭。”

“葉卿也想讓朕掏兩千萬?”朱祁鈺睨著他。

“陛下稍安勿躁,聽臣說完。”

葉盛笑道:“而屠了柬埔寨,獲利頗豐,這筆錢足夠重建柬埔寨。”

“但不能現在屠。”

“要先用平柬之勢,逼降老撾。”

“多派大軍駐入老撾,然後一起屠!”

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有什麼樣的臣子。

葉盛比皇帝還狠,兩國一起屠。

“人不夠呀。”

胡濙道:“若屠的話,起碼需要三十萬到五十萬大軍,甚至更多,畢竟兩國土人很多,藏在山裡呢。”

“想賺錢的人還少嗎?”

朱祁鈺嗤笑:“從江南佃戶裡,徵五十萬人出來,放任他們去發財,難道還有人不樂意嗎?”

“五十萬少,就爭一百萬人!二百萬人!”

“訓練一個月,就去屠殺。”

“所得中樞分文不取,歸他們自己,移民費照發。”

“調歐信回來,讓歐信訓練大軍,然後派入老柬各城去,約定個統一時間,就開始屠!”

朱祁鈺這是提拔歐信。

“讓楊信練兵。”

“對了,誰可爲使?去勸降老撾?”

郝暄死了,不然郝暄就是出使的最好人選。

“交給朱英吧,讓朱英挑人出使即可。”

葉盛道:“陛下可賜老撾王一個侯爵,入京榮養即可。”

“各級官員都賜錢,孤冢枯骨而已,錢沒到手呢,人就去閻王爺那報道了。”

“賜吧,過兩年找個由頭,收回來便是。”朱祁鈺是真小心眼啊。

一個侯爵都捨不得賜。

但這樣護短的皇帝,真不錯的。

“郭登、李震、歐信三將皆有大功,可直接晉爵又不太夠,兩位卿家覺得該如何賞賜?”

“陛下,賜世券吧。”

朱祁鈺覺得,幾張世券,無法彰顯其功。

“先晉武勳吧,再每人賜銀符一枚,三人同享一枚金符。”

“軍中軍吏按照功勞晉升便是。”

“賞賜多多發,朕不是吝嗇之君,爲朕效力之人,朕皆不負之。”

說著,讓人展開地圖。

朱祁鈺指著新劃分的地圖,把交趾、老撾、柬埔寨劃分爲交趾、劍南二省。

唐朝時,益州是劍南道,所以用劍南,簡稱益。(地圖看彩蛋章)

“陛下,這樣劃分,雲南是不是太大了?”胡濙皺眉。

“雲南還要拆分的。”

朱祁鈺指著羣山峻嶺:“這些地方,不劃入內地,朕不安心啊。”

“以後雲南再拆分出來一省便是。”

胡濙點點頭:“北面歸雲南是可以的,起碼有俯衝的優勢,一旦叛亂,可從雲南發兵平叛。”

“不過,在羣山峻嶺之中,必須開闢出一條道來……”

“不是一條道,而是開闢出很多條道來。”

朱祁鈺道:“等大明找到石油,就把所有羣山峻嶺,修出一條條瀝青路,羣山峻嶺,也擋不住朕的皇權。”

葉盛輕輕點頭:“陛下,老柬之地,也無法容納1200萬人口啊。”

“什麼老柬之地,這叫交益之地,這是華夏古地!”朱祁鈺呵斥他。

葉盛立刻改口。

“等大明屠完,估計所有屬國都會離心離德了。”

朱祁鈺苦笑:“一飲一啄,有得有失。”

“所以在此之前,必須讓各國進獻足夠的稻米,全部運到交趾去。”

“讓大明所有商賈,皆去各國購買糧食,有多少要多少,朕全收。”

“而且,新加坡必須加緊建造。”

朱祁鈺擔心滿刺加反悔,畢竟這一屠,估計都會跟大明反目成仇。

“陛下,新加坡反倒不急。”

胡濙卻道:“滿刺加弱國而已,不敢收回新加坡,若他們收回新加坡,難道不是好事嗎?”

朱祁鈺頓時笑了起來:“還是老太傅夠陰暗。”

胡濙翻白眼。

朱祁鈺哈哈大笑:“是啊,暹羅敢收回曼谷,朕就打他!”

“哪個屬國敢收回租借地,撕毀合約,朕就打到他們服!”

胡濙卻道:“收下交益之地後,暫時不能再動了,最少需要五六年,才能徹底消化交益之地。”

“不打?一千多萬人怎麼安置?”

“老撾、柬埔寨,安置六七百萬人已經差不多了。”

“剩餘的五百萬人怎麼辦?”

朱祁鈺問馮孝:“項忠可傳回消息?”

他覺得倭軍,更適合屠城。

倭軍兇悍,屠城是一把好手。

關鍵屠城之後,把他們幹掉,所有財貨就是皇帝的。

皇帝也不能淨賠錢啊,總得賺點吧?

再說了,那些屬國是傻子嗎?大明把事情做絕了,他們再不攻打大明,纔有鬼呢!

打就打唄,韃靼都打崩了,還怕一羣弱雞?

“回皇爺,項大人正在徵兵。”馮孝回稟。

“傳旨項忠,倭軍統統送到柬埔寨西防線上去,朕有的是銀子,能徵多少就徵多少!”

“陛下,您想用倭軍攻打暹羅?”

胡濙覺得皇帝瘋了,沒消耗掉老柬呢,就又去和暹羅打。

“那老太傅能安置那五百萬人?難道讓他們餓死嗎?”朱祁鈺看向他。

胡濙想說,那就留在江南。

後年再移唄。

交趾已經在擴大耕地了,很快就能看到成效。

葉盛卻道:“該駐兵。”

“等大明屠了老柬二國,必然和暹羅交惡,到時候我們想裝綿羊,也裝不下去了。”

“不如趁早陳兵邊境,一邊開屠,一邊攻打暹羅。”

說到這裡,他嗤地笑了一聲:“反正用倭軍去和暹羅狗咬狗,咱們最多花點銀子罷了,還能得到地盤,何樂不爲?”

“再說了,這些屬國也不會消停的,肯定會把柬埔寨當成大明的泥潭,讓咱們陷進去。”

“所以必須要做好完全準備。”

聽到葉盛這麼說,胡濙也猛然驚醒,覺得有道理。

朱祁鈺咬著牙:“葉卿,花的不是你銀子,你當然不心疼了!”

“哈哈哈!”

葉盛大笑:“陛下心慈,捨不得自己國民捱餓,那就慷慨解囊,爲後人傳頌。”

朱祁鈺的內帑真的快要見底了。

天下運轉,花的都是內帑啊。

以前內帑有銀子來源,現在沒有了呀,江南都蕩清了,剩下的都是窮地方,都得往裡面砸錢。

得想辦法賺錢了。

胡濙、葉盛都很輕鬆,屬國叛亂,他們也不在乎。

“陛下不是說倭國有銀礦嗎?”葉盛覺得可先打倭國。

朱祁鈺翻白眼:“葉卿,大明招降了百萬倭寇,你看見那些矮小的倭國人,多麼能打了吧?”

“倭國像這樣的武士有幾百萬,大明去徵倭,需要死多少人,你想過嗎?”

“先用暹羅,消耗倭國實力。”

“再訓練出一支倭軍來,讓他們忠心於大明,等以後戰爭時,讓他們爲先鋒,攻佔倭國。”

現在的倭國,是最亂的戰國時期。

這個時候,絕對是倭國戰鬥力最強的時候,去打他們,就是捅馬蜂窩。

胡濙幽幽一嘆:“有錢就是好呀,能僱傭外軍打仗。”

朱祁鈺無奈。

皇帝有錢,腰桿才硬。

葉盛道:“臣覺得暹羅不好打,暹羅正是全盛時期,也在對外開拓,微臣覺得以大明之強,也需要三年平暹。”

說回正事。

胡濙贊同的點頭。

“三年就三年,先從暹羅撕下一塊肉來,起碼有五百萬國民生存的地盤。”

朱祁鈺道:“然後再且戰且消化。”

“既然做了,咱們就把事情做絕!”

“朕的名聲也不要了!大明的名聲也不要了!”

“屠個乾淨,把藏在山裡的人,也屠了!”

“那些屬國敢聯合起來對付大明,那就打,打到他們崩潰!”

黑天之前,楊信從宮中出來,心中沉甸甸的。

他需要從移民的佃戶中,招募百萬人,數字還可以往上調,讓這些人駐入柬老各城,進行屠城。

楊信倒不覺得殘忍,畢竟國內戰爭,屠城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關鍵是讓一羣農民,訓練一個月就去做這件事,怕是做不好,派正規軍去多好。

楊信心動啊,多好的賺錢機會啊。

同時,一封密旨,送到內閣。

“百姓如何屠城?他們不得被反殺了呀?”姚夔瞧不上那些佃戶。

耿九疇點點頭:“不如派北軍去做,如今北方天寒地凍的,也打不了仗,去賺一波錢,軍中肯定是願意的。”

“是啊,這一屠之後,那些屬國必然離心離德,後面還有大仗要打的,讓百姓去打,他們打得了嗎?”王復也是這樣認爲的。

沒人討論,屠城對不對。

屠自己人有傷天和,屠土著傷個屁啊。

再說了,皇帝不想聽那些廢話。

閣部重臣稍微商量後,就把於康和曹義請了過來。

於康掌九門提督府的兵權。

留京的部分京營則由曹義掌控。

“讓些百姓去做什麼?他們會用槍嗎?”

曹義冷哼:“幾萬人養著也是養著,不如放出去賺錢,自己腰包也富了,陛下也不用花太多錢補貼軍中了,何樂不爲?”

於康也覺得可以。

皇帝在南京,京師沒必要留十幾萬大軍拱衛,留點人在京師就夠用了。

內閣把建議送到南京。

朱祁鈺頓覺頭疼,軍中不想放棄這個賺錢的機會啊。

問題是,兵卒發了家,還願意在軍中拼命嗎?

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89章 午門前,殺個昏天暗地!壞蛋集中營,第26章 襄王!閉嘴!你連朱高煦都不如!(三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405章 太子欺朕年老無力?請陛下改立太子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106章 陛下待朝臣,如慈父般溫暖!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383章 漫畫熱,偵探熱,童話熱,第二次明第377章 醫藥 釋奴 科舉,扶持藩國國策不容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261章 溺殺女嬰,滅絕人倫,臉上刺字,全第153章 三年犁清地方,方能重拳出擊!(均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146章 小產真相,錢王妃發瘋,卻把最溫柔第225章 真假銀案,引蛇出洞!皇帝薅羊毛!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98章 京中百官,家中有女者,皆入宮伺候!第466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發出時代的吶喊(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392章 魏國篇,用水挾制諸侯國的霸主國第298章 種子之爭,暹羅大城,屠殺西夷!第151章 大明皇帝,很難活過四十歲!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237章 人不能對好,狗不能餵飽!喋血除夕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269章 邊鏞,大明見聞錄第47章 朕要重建緹騎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136章 你什麼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種田,別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421章 治貪 肅清和改革,續命盛世三十年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149章 殺瘋了,趙王和朱祁鎮越看越像!第429章 首輔換命:誰能保證朕順利下手術檯第388章 老皇帝的家底兒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360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138章 皇太后,朕踩著你,也踩著整個大明第442章 朱祁鈺的反向求生,爲成仙獻祭朝廷第228章 雙帝會,仁道霸道之爭,請漠北王執第215章 遇伏,誰敢殺我歐信?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263章 合縱連橫,出使安南!第223章 改變歷史,重建鄴城和晉陽,熱河簡第294章 絕密,平黔之策!煤油燈,大明燧人第329章第5章 皇帝,該吃藥了第120章 把京營踢出京城!胡漢之分,打劫西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350章 皇帝和太子,天然矛盾體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147章 蓋棺論定,細數朱祁鎮七宗罪!鞭打第132章 你們不要聖人的臉,朕還要呢!賜爵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280章 詭異的倭寇犯邊!外族死多少,朕不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43章 於少傅,天下可無朕,不可無君!(求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軍糧調包案!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264章 安南版奪門之變,登基第一劍,血洗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449章 大限將至:大明版圖第75章 京營出征,朝堂爭鋒!朕此生,定要橫第142章 錢王妃流產,朱祁鎮的手段!第208章 強吞禿巴思部,那個令世界聞風喪膽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85章 當朕的狗不丟人!強收軍權入軍機處!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81章 陛下,陳循的心是黑的啊!這纔是皇權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97章 拿回皇權的第一把火!朕發財了!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154章 驛遞系統暴雷,朕直接抽死你,實在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424章 馬六甲吞武萬象篇:膚色自由 身高節
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89章 午門前,殺個昏天暗地!壞蛋集中營,第26章 襄王!閉嘴!你連朱高煦都不如!(三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405章 太子欺朕年老無力?請陛下改立太子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444章 命運啊,朕想給世界上上強度第106章 陛下待朝臣,如慈父般溫暖!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383章 漫畫熱,偵探熱,童話熱,第二次明第377章 醫藥 釋奴 科舉,扶持藩國國策不容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261章 溺殺女嬰,滅絕人倫,臉上刺字,全第153章 三年犁清地方,方能重拳出擊!(均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146章 小產真相,錢王妃發瘋,卻把最溫柔第225章 真假銀案,引蛇出洞!皇帝薅羊毛!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278章 王竑第二劍,劍斬士紳!(135萬大章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98章 京中百官,家中有女者,皆入宮伺候!第466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發出時代的吶喊(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392章 魏國篇,用水挾制諸侯國的霸主國第298章 種子之爭,暹羅大城,屠殺西夷!第151章 大明皇帝,很難活過四十歲!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237章 人不能對好,狗不能餵飽!喋血除夕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269章 邊鏞,大明見聞錄第47章 朕要重建緹騎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136章 你什麼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種田,別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421章 治貪 肅清和改革,續命盛世三十年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149章 殺瘋了,趙王和朱祁鎮越看越像!第429章 首輔換命:誰能保證朕順利下手術檯第388章 老皇帝的家底兒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360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138章 皇太后,朕踩著你,也踩著整個大明第442章 朱祁鈺的反向求生,爲成仙獻祭朝廷第228章 雙帝會,仁道霸道之爭,請漠北王執第215章 遇伏,誰敢殺我歐信?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263章 合縱連橫,出使安南!第223章 改變歷史,重建鄴城和晉陽,熱河簡第294章 絕密,平黔之策!煤油燈,大明燧人第329章第5章 皇帝,該吃藥了第120章 把京營踢出京城!胡漢之分,打劫西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350章 皇帝和太子,天然矛盾體第309章 明中六大奇案,妖書案(15萬)第147章 蓋棺論定,細數朱祁鎮七宗罪!鞭打第132章 你們不要聖人的臉,朕還要呢!賜爵第436章 縱向對比千古帝君,朕還是第一!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280章 詭異的倭寇犯邊!外族死多少,朕不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43章 於少傅,天下可無朕,不可無君!(求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軍糧調包案!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264章 安南版奪門之變,登基第一劍,血洗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449章 大限將至:大明版圖第75章 京營出征,朝堂爭鋒!朕此生,定要橫第142章 錢王妃流產,朱祁鎮的手段!第208章 強吞禿巴思部,那個令世界聞風喪膽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85章 當朕的狗不丟人!強收軍權入軍機處!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81章 陛下,陳循的心是黑的啊!這纔是皇權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97章 拿回皇權的第一把火!朕發財了!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154章 驛遞系統暴雷,朕直接抽死你,實在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462章 大戰起:鬨堂大笑和大將軍正德(四第424章 馬六甲吞武萬象篇:膚色自由 身高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方正县| 临邑县| 上虞市| 巩义市| 陇川县| 耿马| 社旗县| 昭平县| 东兰县| 商水县| 洛阳市| 金湖县| 方城县| 太和县| 东阿县| 白城市| 利川市| 广元市| 文山县| 崇左市| 蓝山县| 鹤岗市| 辛集市| 邻水| 万年县| 塔河县| 靖州| 普格县| 东阿县| 晋州市| 德昌县| 鹤峰县| 汉中市| 进贤县| 册亨县| 丰镇市| 武鸣县| 扬州市| 远安县|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