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6章 老朱主考

第276章 老朱主考

伴隨著太監高亢的“皇上駕到”的聲音,早已在中央大道等候多時的官員和百姓們盡皆伏跪,大聲稱頌著“皇帝陛下萬歲!”

提早許久就到來的禁軍先頭輕騎肅立於大道兩旁,而中心的官員和士紳百姓們,都以最虔誠恭敬的姿態迎接這位年邁的帝王。

他們是激動的,也是興奮的,官員們都感覺到前程的曙光,而士紳百姓也爲皇帝降臨這片土地而熱淚盈眶,已經太久沒有漢家天子降臨這座千年古都了,而從今以後他們又能重拾京都子民的驕傲。

御輦緩緩的停穩,旁邊的太監們迅速放置好落腳的木階梯,然後就看到御輦的錦簾被拉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在另一箇中年男子的攙扶之下走了出來。

這是一對父子,天下間最爲尊貴的一對父子。

似乎是長時間處於車廂之內的緣故,剛剛走出來的一瞬,朱元璋感覺陽光似乎有些刺目,下意識用手略微遮擋這才慢慢適應。

然後他就看到陽光之下,一幅磅礴壯麗的景象出現在自己的眼前,饒是他作爲見多識廣的帝王,此時也有些愣住了。

寬闊到極點的大道,一眼望到頭,遙遠的地方能看到模糊宮城的影子,也許有五里路,又或者是十里路,還是二十里路?

朱元璋目測不出來,但他能感覺到這距離一定非常之遠。

他的腳輕微踩了幾下,路面堅硬的像是石頭一樣,而且縱向有石子鋪設出來的許多條標識線一樣延伸到遙遠看不到的地方。

用下車的一瞬簡單掃了一眼,沒有坑窪,沒有泥濘,平整的像是靜止的湖面一樣。

還能看到幾個或方形或圓形的石板蓋子,朱元璋雖然第一次見這玩意,但看過嚴震直和錦衣衛的奏疏信報,他對西安的建設情況知道的很詳細,只是缺乏直觀的認識。

他知道這是水泥井蓋,下邊就是西安城的下水道系統,按照嚴震直所說,新城的排水系統人直立可行,暢通無阻,堪稱地下之城。

排水系統是不是真的像他所說的那麼厲害朱元璋不知道,他也不可能鑽下去瞧瞧,但是嚴震直其他的描述,那是一點沒打折扣啊,眼前所見都如其所說。

至少來之前,朱元璋沒想到這樣的路能一直修到那麼遠的新紫禁城那裡,這得花多少人力物力啊,一個路至於修的這麼寬嗎?

當然更讓朱元璋吃驚的,是眼前所見城市,一排排的樓房順著街道兩旁延伸到遠處,他們規劃的整齊又規範,就像是精心修剪的園林一般。

而且城市裡面還真的就有精心種植的植被,他看到隨著道路遠去,兩旁每隔個四五丈距離就會種上一棵樹,他們就像是隊列整齊的兩排士兵,拱衛著這座嶄新的城市。

而在道路的中間,還有人行道的一些地方,也會有磚石圍攏的長條形草埔,每個草埔都修剪的整整齊齊,讓人看著就十分舒坦。

這些綠色的植被,讓混凝土城市多了許多的自然氣息,恰到好處的讓人覺得和諧。

僅僅第一眼,雖然看到的事物有限,但是朱元璋依然敏銳感覺到這座城市截然不同的氣質。

此時朱標的感受也和他一般無二,但現在也不是感嘆的時候,這麼多官民都在等著呢,晾太久的話不是回事。

攙扶著朱元璋,身後跟著一大票的官員和太監,最後慢悠悠來到了迎接人羣的面前,他們無論官民,此時都伏跪在地上,等待朱元璋的示下。

“行了,都起來吧。”

朱元璋蒼老的聲音傳來,人羣由前到後響起“謝皇帝陛下”的聲音,然後他們才前後各種站了起來。

這樣的場合,士紳百姓們大氣都不敢喘,一個個都往朱元璋那邊瞧去,但動作又不敢做的太大,是以看起來十分別扭,但無論如何也都看到了當今天子的尊容。

老是老了點,但確實是威武霸氣,哪怕是年邁的雄獅,一樣也能讓人看了發怵。

“臣周應成,臣嚴震直攜西安及工部諸臣,恭迎皇帝陛下!”周,嚴兩人作爲本地兩個系統當中的最高官員,自然是先向朱元璋行禮。

這時候其他的大小官員,也都跟著一起高呼恭迎皇帝陛下。 朱元璋隨意的擺擺手,看了一下四周之後便呵呵笑起來:“這排場倒是弄的大,不過朕今日不是來講排場的,而是要論成績,這京城修建了多年,究竟合不合格朕可是會認真審閱!”

他的話半是玩笑半是敲打,這也確實讓周應成和嚴震直心裡一突。

雖然他們自認新京的建設是絕對合格的,但是主考官畢竟是別人,朱元璋究竟如何看待那可說不好。

兩人相視一眼,一齊行禮:“恭請陛下視察!”

朱元璋點了點頭:“走吧,帶朕看看這新京城,看完了朕再入宮去。”

隨著一句話,禁軍動作迅速的把持住整個中央大道的兩側,所有的士紳百姓也都盡數被隔離開來,倒也沒人有什麼意見,即便是守衛撤開,皇權的威嚴也足以讓他們不敢靠近。

跟在朱元璋後面的有一大票人,基本上都是朝廷的中高級官員,他們也如朱家父子一樣,對新的京都十分好奇。

剛剛抵達這裡,他們就已經感受到與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氣質,這裡的一切都顯得大氣開闊,但是細節之處又顯現了極爲規範和細緻的處理。

從宏觀去看的話,按照逐漸在西安形成標準的統一長度單位來算,這中央幹道寬度都有四五十米了,站在這上面的所有人,都有種難以置信的感覺,在道路上追求這樣的寬度,有什麼意義嗎?

就算是支道也是一樣超乎了他們想象的高標準,眼前所見的房屋,路牌,商鋪等等無不在追求大和寬的空間感。

而從微觀去看,街旁的草埔修建的一般大小形狀,人行道的怪異地磚鋪形制完全相同,鋪設緊密標準,道路的各個長線標識筆直的讓人驚歎,就連沿途所見的標準樓房,都看起來長得一模一樣。

“陛下,我們現在所走的這條路,乃是新京城的主幹道,也是整個城區的中軸線,暫時被稱爲中央大道,全長二十里,寬四十五木,從這裡一直走到頭,就可以抵達皇城?!眹勒鹬毙⌒囊硪淼母谥煸皞柔岱?,一邊走著一邊介紹起眼前所見的情況。

朱元璋走的很慢,一來是年齡大了,二來是在認真觀察,聽到這話他滿意的點了點頭:“走起來很不錯,很寬,很平,很硬,但怎麼連車轍都看不到,平時沒有行車嗎?”

其實路面是有車印的,只不過這種車印只是淺痕,而非朱元璋所說的車轍,或者說是車軌。

所謂書同文車同軌,這軌道就是泥土路在行車之後留下的路面深痕,最後變成類似軌道一樣的東西,很多時候車子反而要在這些車軌裡才能通行。

所以始皇帝的車同軌同的不是軌道,而是車子的輪距,這樣一來全國的車輛都能在同樣的車軌裡面行走了,而不至於導致各地車子輪距不一破壞路面,而且車子本身通行也困難。

即便是到了明朝,路面的品質也不會比秦朝高到哪裡去,甚至更差都有可能,畢竟始皇帝是真修路啊。

所以現在朱元璋看到路面雖然乾硬,但是卻沒有明顯的轍印,這是很奇怪的事情。

正常來說,泥土路的路面在雨天時候,一旦行人和車輛通過就會泥濘,再到晴天路面幹印之後,路面就會形成轍印了,這幾乎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但現在朱元璋走了好一陣子,卻沒有發現路面有明顯的車軌和坑窪,他是從底層一路走上來的皇帝,曾經也親自帶兵打仗,所以很清楚這看似只是小事,但其實很難做到。

而嚴震直一聽到朱元璋這麼一問,直接就卡了殼,他很想說一句我不到???

今天來迎接朱元璋,他也是做了功課的,把新城的建設情況都記了個遍,所以剛纔才能把中央大道的規格說的那麼詳細。

但他萬萬沒料到朱元璋突然問起這些細節和技術性的東西,這他哪兒知道!

他嚴震直堂堂工部侍郎,把控好項目進度也就行了,這種具體事務那是自己操心的事兒嗎?

這情況就很尷尬了,朱元璋問起他也不能把皇帝晾著,可答不上來就把他急得冷汗一下子下來了,不過這時候從他身後突然蹦出來一道年輕的聲音,一下子把他從困境之中解了圍。

“啓稟陛下,新城之道路雖然也是夯土,但材質卻是從三合土改進而來的,並且加入了水泥進行配比攪拌,總體來說用料成本要比古時的三合土更低很多,而且土質硬度甚至要強於舊有的三合土。

當然僅僅這樣依然不夠,所以臣在衙門制定了一套市政管理方案,除了城區綠化,排污清理等等事情,定期對路面進行維護這也是其工作之一。

臣敢請陛下明知,是先有技術上的改進突破,後有相應的專業管理,如此才能實現眼下的路面效果!”

一大票官員循著聲音看了過去,就看到年輕的許良站了出來,認認真真回答了朱元璋的疑問。

(本章完)

445.第443章 南洋霸主?第207章 徭役第13章 感情你是要帶貨??!449.第447章 校長好第233章 珍妮機473.第471章 投降第290章 科舉改革第219章 有才無德第300章 安穩!第33章 逮到大魚了第141章 好氣象第389章 新朝新氣象479.第477章 兩廣512.第510章 守業艱難第150章 交代後事659.第657章 來日方長第279章 蒸汽機牀,金屬加工455.第453章 試探480.第478章 不談公事第50章 喜歡找罵?第287章 討價還價第42章 耍嘴皮子第127章 《細菌病理說》581.第579章 漢人太可惡了!第52章 說出吾名587.第585章 當狗無門598.第596章 遺詔670.第668章 衝鋒!546.第544章 棋子的覺悟第120章 顯微鏡第169章 能救!608.第606章 先進與落後第25章 大明什麼最貴?人才??!第435章 鄭和下西洋第337章 你先別急第163章 進京趕考第436章 大明的空氣有點甜510.第508章 最後的事第234章 機器生產683.第681章 北伐!第363章 我還得看他臉色?第222章 高麗,李朝第240章 老朱:這工業化有點東西第321章 文化武器第19章 黃口小兒也敢妄想成聖!第351章 屈才了第322章 星辰大海602.第600章 西方第58章 尋人啓事第133章 老朱自罰第421章 朱高熾第256章 朱標的餌720.第718章 危機638.第636章 人潮所向580.第578章 抉擇725.第723章 夢688.第686章 必勝第160章 還得是許良第183章 神藥啊!第131章 思潮第346章 朱棣:什麼新聞?692.第690章 要命了第198章 百官公敵?第273章 如何討得老朱歡心?668.第666章 打靶694.第692章 陛下,準備守家了581.第579章 漢人太可惡了!請假一天,明天補上598.第596章 遺詔第276章 老朱主考712.第710章 兩條路456.第454章 保鄭和第262章 新城區的不同尋常!658.第656章 先發制人第318章 又標準化?第216章 工業之始第388章 歷史該翻篇了第347章 銳評第339章 論戰爭561.第559章 公平很重要第290章 科舉改革714.第712章 世界是你們的602.第600章 西方第33章 逮到大魚了第292章 朱元璋:我滴,我滴,都是我滴589.第587章 學到了第242章 工業生產第379章 交換留學生第119章 青黴素543.第541章 本官做主!第177章 眉目625.第623章 告聖狀458.第456章 大明永遠是你們的後盾第322章 星辰大海第220章 工票第33章 逮到大魚了689.第687章 繞道第84章 再復諸子!648.第646章 開始了第318章 又標準化?
445.第443章 南洋霸主?第207章 徭役第13章 感情你是要帶貨啊!449.第447章 校長好第233章 珍妮機473.第471章 投降第290章 科舉改革第219章 有才無德第300章 安穩!第33章 逮到大魚了第141章 好氣象第389章 新朝新氣象479.第477章 兩廣512.第510章 守業艱難第150章 交代後事659.第657章 來日方長第279章 蒸汽機牀,金屬加工455.第453章 試探480.第478章 不談公事第50章 喜歡找罵?第287章 討價還價第42章 耍嘴皮子第127章 《細菌病理說》581.第579章 漢人太可惡了!第52章 說出吾名587.第585章 當狗無門598.第596章 遺詔670.第668章 衝鋒!546.第544章 棋子的覺悟第120章 顯微鏡第169章 能救!608.第606章 先進與落後第25章 大明什麼最貴?人才??!第435章 鄭和下西洋第337章 你先別急第163章 進京趕考第436章 大明的空氣有點甜510.第508章 最後的事第234章 機器生產683.第681章 北伐!第363章 我還得看他臉色?第222章 高麗,李朝第240章 老朱:這工業化有點東西第321章 文化武器第19章 黃口小兒也敢妄想成聖!第351章 屈才了第322章 星辰大海602.第600章 西方第58章 尋人啓事第133章 老朱自罰第421章 朱高熾第256章 朱標的餌720.第718章 危機638.第636章 人潮所向580.第578章 抉擇725.第723章 夢688.第686章 必勝第160章 還得是許良第183章 神藥??!第131章 思潮第346章 朱棣:什麼新聞?692.第690章 要命了第198章 百官公敵?第273章 如何討得老朱歡心?668.第666章 打靶694.第692章 陛下,準備守家了581.第579章 漢人太可惡了!請假一天,明天補上598.第596章 遺詔第276章 老朱主考712.第710章 兩條路456.第454章 保鄭和第262章 新城區的不同尋常!658.第656章 先發制人第318章 又標準化?第216章 工業之始第388章 歷史該翻篇了第347章 銳評第339章 論戰爭561.第559章 公平很重要第290章 科舉改革714.第712章 世界是你們的602.第600章 西方第33章 逮到大魚了第292章 朱元璋:我滴,我滴,都是我滴589.第587章 學到了第242章 工業生產第379章 交換留學生第119章 青黴素543.第541章 本官做主!第177章 眉目625.第623章 告聖狀458.第456章 大明永遠是你們的後盾第322章 星辰大海第220章 工票第33章 逮到大魚了689.第687章 繞道第84章 再復諸子!648.第646章 開始了第318章 又標準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广东省| 皋兰县| 乌拉特前旗| 阿拉善右旗| 石林| 赫章县| 阳山县| 察哈| 东台市| 九寨沟县| 西丰县| 南昌市| 澄江县| 吴川市| 台南县| 仙居县| 宁晋县| 宜良县| 吴江市| 长沙县| 府谷县| 望都县| 开鲁县| 普陀区| 卫辉市| 宜城市| 巧家县| 镇赉县| 怀远县| 宁国市| 连城县| 绍兴县| 滨海县| 桐乡市| 东光县| 肃宁县| 师宗县| 信阳市| 佳木斯市|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