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7章 前往鉅鹿

驃騎將軍董重死去的消息,驚動了在宮內久疏朝政的大漢天子劉宏,於是乎,在次日清晨的雒陽皇宮朝會上,文物羣臣們久違地面見了這位荒淫堪比商王紂的大漢天子。

啊,只是在荒淫程度上堪比商王紂,除此之外,這位大漢天子彷彿就再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要知道,就算是商紂王,年輕時亦是英明之君:於內重視農桑、發展國力,於外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將疆域擴展至江淮一帶。(據說紂王敗亡也是因爲討伐東夷?紂王討伐東夷雖勝,但自身損失太大,俘虜也太多,結果西周趁機攻商,俘虜倒戈,商朝滅亡?)

然而這位大漢天子劉宏,彷彿他只是因爲身具漢室皇家血統的關係纔會被當時的皇后竇妙以及其父、當時的大將軍竇武選中,從一個家境窘迫的落魄皇族,一下子就成爲了大漢天子。而董氏母憑子貴,也成爲了太后之尊。

朕的天子之位是白撿來的……

是黃門常侍曹節給朕送來了這個喜訊……

何以黃門常侍曹節能夠得以善終,甚至於在死後劉宏仍然惦記他,這恐怕於曹節當初作爲朝廷的使者向劉宏傳達他即將榮登天子寶座的好消息這不無關係。

在劉宏與董氏母子生活艱難的時候,曹節敲開了劉宏的家門,笑瞇瞇地對他言道:“您要當天子了……”

想必無論是誰,都會對這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一幕記憶猶新的。如此也難怪劉宏偏信宦官,誰叫當初是曹節這位黃門常侍首先向他傳達了這個能驚煞人的天大喜訊呢?

“陛下,臣要彈劾羽林軍軍司馬、廣武令、郡守北部都尉、西域戌已校尉董卓、董仲穎,於昨夜,在光祿勳劉寬大人奉命圍剿城內太平道賊人世,率人圍困驃騎將軍府,逼死驃騎將軍董重。而後又協助一名叫做張煌的賊子逃跑,欺君罔上,罪在不赦!”

在劉宏於天子寶座上坐定不久,他的舅舅、即董氏的兄長執金吾董寵便從朝班中出列,手指未央殿中那被四名羽林軍架著的董卓與李儒二人,向天子陳列董卓的罪狀。

殿內官員一言不發,因爲董卓那‘羽林軍軍司馬’的職銜,已經足以表明一切。那是大將軍的屬官,是大將軍麾下五部羽林軍的正副職。(設有校尉的,校尉是正職。不設校尉的,軍司馬是正職。)

朝臣們心知肚明,誰都曉得董卓不過是大將軍何進推出來的替罪羊而已。董卓殺董重?一樣姓董,搞不好數百年前還是一家,董卓殺董重有什麼好處?但是偏偏不能說,天曉得大將軍何進會不會反過來上奏你誣陷朝臣?

“董卓?”劉宏翻看著玉案上早已準備好的有關於董卓的功績,看著看著,他不免有些驚訝,畢竟在記錄中。董卓堪稱是有豐功偉績的,隴西一塊被他打理地井井有條,當西羌叛亂的時候,隴西是唯一一塊未有遭受搶掠的。

劉宏雖然昏庸貪圖享樂但並不愚昧。在翻看過董卓的陳陳功勳後,心中倒是對這個粗礦莽撞的隴西豪傑有了幾分好感,在招呼董卓起身後,他問道。“董卓,對此你有何話說?”

董卓撓了撓頭,大大咧咧地笑道。“那日臣見有幾個賊子闖入了驃騎將軍府,欲威迫驃騎將軍董重助其逃離,董驃騎不爲賊子所迫,伺機自刎,叫臣得以殺盡賊人。望陛下明鑑。”

劉宏聞言皺了皺眉,就連他也猜得出董卓這是在說謊,更何況是滿朝的文武。但是,像楊賜、馬日蟬等朝中的清流們,卻是閉口不言,彷彿根本就沒有聽到董卓那漏洞百出的說辭。

唯一站出來呵斥的,恐怕也只有執金吾董寵了,他手指董卓斥道,“董卓欺君!”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非但朝中的清流黨人們保持沉默,就連張讓、趙忠等黃門常侍亦袖手旁觀,這讓董寵不由得有些不安。

這時,何進終於站了出來,毫不理睬董寵對董卓的呵斥以及對他何進的隱晦控訴,抱拳對天子劉宏說道,“陛下,臣以爲,太平道賊人才是眼下當務之急,據臣所知,太平道賊首張角爲謀圖我大漢社稷,廣收弟子門徒,又設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數千人,若放任之,恐有覆國之禍。……臣懇請陛下旨,緝拿太平道!”

話音剛落,中郎將皇甫嵩亦出列說道,“陛下,大將軍所言極是,黨錮之事耽擱已久,如今太平道來勢洶洶,不若解除黨錮,叫黨人助大將軍誅滅太平道,保我大漢河山安泰。”

何進微微一笑,又奏道,“臣,附議。”

[……]

劉宏略有些吃驚地望了一眼閉口不言的楊賜、馬日蟬等人,心中隱隱有些明白了什麼,遂將目光望向張讓等黃門侍郎。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張讓、趙忠竟保持沉默,而呂強則出面支持皇甫嵩,讓劉宏不由的有些吃驚。要知道,單是這幾個人,就分別代表著好幾個勢力,很難想象這些人的意見能達成一致。

[如此,何進的聲勢……]

劉宏心中不免有些擔憂,而就在這時,張讓湊身在這位天子耳邊說了一句,頓時,劉宏一臉驚喜地挑了挑眉,點頭說道,“衆卿所言甚合朕意,即日起緝拿太平道賊人!”

“陛下聖明!”

外戚、清流黨人、宦官,彷彿在這一刻達成了一致,口呼聖明,唯獨執金吾董寵不能理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呆呆地望著眼前的這一幕。

最終,就像第五宮元所說的,在何進的袒護下,董卓最後被勒令戴罪立功,與李儒有驚無險地走出了未央殿。

“韓遂、馬騰聯合西羌反叛了麼?我怎麼不曉得?”

走離皇宮的時候,董卓撓撓頭納悶問道。

身邊的李儒聞言淡淡說道,“大將軍說有,那肯定是有了。……韓遂、馬騰時叛時降,天曉得是怎麼回事。”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從李儒冷笑的面色中可以看出。似乎並非是像他說的那樣。

瞥了一眼還在嘀咕的董卓,李儒壓低聲音說道,“比起這個,難道阿卓你就不好奇那張讓究竟在陛下耳邊說了什麼麼?”

“就像你說的,天曉得!”董卓咧嘴笑了笑,旋即好似想到了什麼,摸了摸下巴說道,“話說,何進許諾我幷州刺史、河東太守一職……”

“是大將軍!”李儒故作咳嗽地提醒道。

“是是。”董卓掏著耳朵漫不經心地說道,“可惜還得走一個過場……”

李儒當然清楚董卓口中所謂的走個過場。指的便是助張溫出兵西涼,叫西涼那些不安分的傢伙安分一些。

“大將軍那不是好意讓你避避風頭麼?”

“老子用避風頭?”董卓不屑地撇撇嘴。

這時,董卓與李儒走過皇城城門,他們瞧見了站在宮牆城門外抱刀佇立的孫堅,後者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望著董卓與李儒毫髮無傷地從宮內走出來。

“嘿嘿嘿。”董卓怪笑了兩聲,在孫堅不可思議的目光下與李儒走遠了。

“那孫文臺,似乎不像是跟咱一路人……”李儒淡淡地說道。

“我曉得。”董卓輕笑了一聲,咧嘴笑道,“那傢伙就算再兇猛。也不過是舊時代的犬而已,相比較之下,還是那小子更加符合老子的脾氣……”

“那個叫張煌的小子?”李儒不由地想起了昨夜在城牆上的那個墨跡的小鬼,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

“你猜那小子在幹啥?”

“天曉得。”

董卓聞言擡頭望了一眼天空。喃喃說道,“我有預感,咱們會再見到那個小子的……”

就在這時,迎面走來一隊身系寶劍的儒士。攔住了董卓與李儒二人。

[這些人……劍儒?]

李儒驚疑不定地瞅著對方,警惕問道,“諸位爲何攔住我等去路。不知有何貴幹?”

只見爲首的劍儒從懷中摸出一則卷軸,右手豎拿將其垂直攤開,沉聲說道,“董卓,有人著在下等人前來收賬:昨日你擊落擊毀渾天儀三十七隻,這是損壞的清單,望你十日之內,到儒家書院墨儒一支的書館交付賠償。”

“……”董卓與李儒面面相覷,瞅了一眼卷軸上的支付清單,驚得腦門不禁冒汗。

“這……這麼多?”董卓嚥了嚥唾沫,愕然說道,“開玩笑吧?一隻鐵疙瘩百萬錢?”

爲首的劍儒沉默了一下,忽然問道,“你等進城時,可曾瞧見城門口有兩尊巨大的銅像?”

“據說是先秦之遺、巨兵戰俑的那個?”李儒問了一聲。

“不錯。”

“瞧見了。”李儒點點頭如實說道。

“那就好。”那位儒士笑了笑,將手中的賬單交給李儒,笑容滿面地說道,“如果你們不希望那十二隻巨兵戰俑追著你二人討債的話,就在十日之內交清賠償。”

“……這算是威脅?”董卓面色一沉,冷冷問道。

豈料那位劍儒根本無視董卓頓變的面色,在遲疑了一下後,說道,“那位大人的原話是,‘叫那兩個狗東西給老孃賠,十倍賠!否則,老孃帶十二個銅人親自去收帳!王八羔子,那樣對待老孃的心血!’”

[老孃……]

董卓與李儒面面相覷。

拍了拍董卓的肩膀,那位劍儒壓低聲音說道,“莫要去招惹墨儒,更不要去招惹那位大人。……哪怕你據說擁有著不死之身的武魂,墨儒也總會研究出殺你的辦法。”

董卓聞言心中一凜,低聲問道,“敢問那位大人是?”

“墨儒當代木聖!……言止於此,兩位好自爲之!”

“……”望著那一干劍儒轉身離去,董卓與李儒哭笑不得地望著手中那彷彿天價般的賠償清單。

“三十七……百萬錢?我有打落那麼多麼?”

“天曉得。……如此看來,的確有必要得去避避風頭,阿卓。”

“唔……”

——與此同時——

就在董卓與李儒想到張煌的時候,張煌也在想董卓與李儒二人,他並不曉得他讓董卓多背了一百萬錢的鉅額賠償,依然對李儒那時將他踹下城牆而耿耿於懷。

畢竟因爲李儒的關係,張煌最終還是未能喊完‘我張煌會回來的’這句話。因爲還未說完,他整個人就已經結結實實地摔在地上了,儘管有剛體護身,這一下也夠張煌受的,臟腑被震傷暫且不說,就連骨頭也摔裂了幾根。

不過一想到自己是從高達幾十丈的城牆上掉下來的,這一點相對的輕傷張煌倒也能夠接受,唯一的遺憾,恐怕就只有沒有喊完那句賺最後一絲顏面的話了吧。

“唉,怎麼就沒喊完呢?”

在距離雒陽城東大概六七裡的地方。張煌坐在一堆篝火旁,怨天尤人般地長吁短嘆著。同時,對李儒的惡劣行徑咬牙切齒。

自昨晚逃離了雒陽後,張煌便一直呆在這裡,等待著李通等黑羽鴉的同伴與他匯合,直到後半夜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與李通等人只約定在雒陽城外匯合,卻未定下確切的地點。

“這下可不妙了……”

嘀咕了一句,張煌望了一眼自己的右手。腦海中不由地又浮現起佘稚、馬元義二人先後被唐周所殺的一幕。

[唐周大哥爲何要背叛太平道,背叛自己的兄弟?]

不得不說,對於唐周的這種行爲,張煌是相當氣憤的。就像黑羽鴉一樣。在張煌看來,太平道應該是團結一致的,哪有兄弟背叛兄弟的事?

等了一天一宿還是沒有等來李通等人跟自己匯合,張煌終究還是決定履行馬元義臨死前的囑託。前往冀州鉅鹿,向太平道的首領大賢良師張角揭發唐周的所作所爲,並提醒張角大漢朝廷已得悉他將領導太平道反抗朝廷的事。

畢竟在他看來。李通等人當時跟他分開去找陳到,應該不會被牽連其中,他們應該能照顧好自己。當務之急,還是向張角告知唐周的事比較緊迫。

可是雒陽司隸之地,距離冀州鉅鹿何止千里,靠一雙腳走到鉅鹿去,恐怕到了那黃花菜也涼了。

想了想,張煌用泥土熄滅了篝火,走向最近的縣城,打算在最近的縣城想辦法弄一輛馬車再說,最不濟也要弄一匹馬。畢竟總不至於讓他靠雙腳跑到冀州去。

當然了,張煌不是沒想過用天遁之術趕路,可問題是他對天遁並不是太精純,用來逃命倒是沒問題,嗖得一下就在十里、百里甚至是千里之外了,可問題是,他暫時還沒能掌握施展天遁時的方向問題,萬一天遁嗖地一下將他傳到距離鉅鹿千萬裡的地方,那張煌恐怕哭的心思都有了。

相比較而言,雒陽與鉅鹿也不過幾個郡的距離而已,要是有一匹快馬的話,張煌打賭他十日左右便能夠抵達。

然而當張煌來到了附近一座縣城的時候,他這才發現,朝廷對太平道的緝拿懸賞令已經發布了,曾經被懸賞五千金的大賢良師張角,眼下已被提高至五萬金,這絕對是任何人都會眼紅的鉅額懸賞了。

而非常不妙的是,張煌亦在布告欄上,在張角的懸賞令的右側,找到了朝廷對他的懸賞。

【……太平道賊人、頭領馬元義的餘孽甲,五百銀,死活不論。】

“餘孽甲……五百銀……”

從當初的臧霸幫從甲,到如今的馬元義餘孽甲;從當初的五十兩,到如今的五百兩,還別說這是一個顯著的提高。

張煌並不曉得這份通緝令有包含著董卓的偏袒、程普的懇求與孫堅的默許,還以爲是他最後沒能喊完那句話,因而還是有些糾結。不過待他轉念一想,在如今太平道即將人人喊打的當下,被懸賞爲太平道弟子對他義軍黑羽鴉的名氣並沒有什麼正面的提升,張煌也就不在意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份懸賞令的出現,就意味著張煌不能再進入這座縣城了,別說是這座縣城,任何有他懸賞令出現的城池,他都不能再踏足,除非他希望瞧見一大幫縣兵提著兵器過來追殺他。

不可否認,以張煌如今的實力,只要不碰上南軍、北軍那種個個都掌握有剛體、斬鐵的大漢精銳之師,對付一些地方上的縣兵那還是不成問題的,尤其是在火咒威力已經莫名其妙得大大增強的情況下,只不過,張煌不希望節外生枝罷了。畢竟,在戰場上殺敵,與殺死一些值守崗位的縣兵,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於是乎,張煌在周圍還未有人注意到他的情況下,悄悄地離開了。

“怎麼辦呢?上哪弄一匹馬來呢?”

慢慢地走在官道上,朝著遙遠的冀州鉅鹿方向走著,張煌一邊嘀咕一邊思忖著。

走著走著,他忽然聽到身背後傳來一陣馬鈴鐺晃動的脆響,轉頭一瞧,這才瞧見有一輛馬車晃晃悠悠地向他駛來。

[不得已而爲之了!]

心中打定主意,張煌站在了官道中央。

那輛馬車的駕車馬伕似乎是注意到了張煌,勒馬停了下來。

見此,張煌深吸一口氣,大聲喊道:“此山是我……”

話音未落,就見那名馬伕笑呵呵地問道,“小兄弟要去哪啊?”

頓時張煌氣勢一泄,結結巴巴說道,“去……鉅鹿。”

“鉅鹿啊,那挺遠的……上來,大叔載你一乘。”

“呃,好……不是,謝謝大叔……”

張煌面紅耳赤地爬上了馬伕身旁的座位,暗暗羞愧於第一回攔路搶劫的失敗。

第136章 尋人無果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100章 墨儒科技第106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129章 復甦第53章 曲步第167章 撤離第143章 百里水澤第112章 風雲漸起第207章 聯墨(二)第65章 孫堅的驚疑第187章 不攻第113章 唐周之叛第32章 遭遇地頭蛇第90章 “射”場第176章 轉折點第83章 探母之行第197章 初期失利第126章 複雜的心情第34章 拜訪臧旻第148章 解散!黑羽鴉!第199章 皇甫嵩:機具想象力的名將(二)第101章 糜爛的王都第52章 八元卒第62章 搶人頭?第201章 驚聞第180章 強行攻城!第151章 困局思破第17章 忠奸難辨(二)第157章 向著心中的野望,邁步!(三)第1章 義軍!黑羽鴉!第103章 荀攸、荀公達第17章 忠奸難辨(二)第153章 設計第99章 粉飾的太平(二)第201章 虎頭蛇尾的反擊第172章 北軍反制第167章 撤離第42章 初回交鋒:斥候戰打響第151章 困局思破第92章 再生變故第199章 皇甫嵩:機具想象力的名將(二)第190章 張樑未死、黃巾不滅第41章 斥候,軍隊的耳目第122章 逃脫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201章 驚聞第8章 初識唐周第11章 第五鴉:臧霸第173章 突圍第112章 風雲漸起第175章 複合之議第53章 曲步第188章 無時無刻的騷擾第99章 粉飾的太平(二)第202章 世事難料第26章 呆賊失手第139章 援助第201章 驚聞第88章 荊襄龍鳳第55章 赤幘軍(二)第148章 解散!黑羽鴉!第209章 逆天之人第182章 北軍之殤第36章 殺雞儆猴第104章 王氏劍館第113章 唐周之叛第68章 輕車熟路賣舅舅第84章 謙謙君子荀文若序章第119章 較勁第142章 失控第23章 尋找友軍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團聚第55章 赤幘軍(二)第115章 混亂之夜(二)第29章 通緝令第150章 張燕策勸第104章 王氏劍館第52章 八元卒第99章 粉飾的太平(二)第145章 辛秘浮水第141章 攪局第141章 攪局第15章 泰山賊首徐巽第175章 複合之議第99章 粉飾的太平(二)第126章 複雜的心情第202章 世事難料第92章 再生變故第121章 搶奪第176章 轉折點第201章 虎頭蛇尾的反擊第24章 合作第42章 初回交鋒:斥候戰打響第25章 準備推大怪第61章 手抖容易壞事第200章 爭功第7章 神術?第140章 第三股勢力?
第136章 尋人無果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100章 墨儒科技第106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129章 復甦第53章 曲步第167章 撤離第143章 百里水澤第112章 風雲漸起第207章 聯墨(二)第65章 孫堅的驚疑第187章 不攻第113章 唐周之叛第32章 遭遇地頭蛇第90章 “射”場第176章 轉折點第83章 探母之行第197章 初期失利第126章 複雜的心情第34章 拜訪臧旻第148章 解散!黑羽鴉!第199章 皇甫嵩:機具想象力的名將(二)第101章 糜爛的王都第52章 八元卒第62章 搶人頭?第201章 驚聞第180章 強行攻城!第151章 困局思破第17章 忠奸難辨(二)第157章 向著心中的野望,邁步!(三)第1章 義軍!黑羽鴉!第103章 荀攸、荀公達第17章 忠奸難辨(二)第153章 設計第99章 粉飾的太平(二)第201章 虎頭蛇尾的反擊第172章 北軍反制第167章 撤離第42章 初回交鋒:斥候戰打響第151章 困局思破第92章 再生變故第199章 皇甫嵩:機具想象力的名將(二)第190章 張樑未死、黃巾不滅第41章 斥候,軍隊的耳目第122章 逃脫第117章 前往鉅鹿第201章 驚聞第8章 初識唐周第11章 第五鴉:臧霸第173章 突圍第112章 風雲漸起第175章 複合之議第53章 曲步第188章 無時無刻的騷擾第99章 粉飾的太平(二)第202章 世事難料第26章 呆賊失手第139章 援助第201章 驚聞第88章 荊襄龍鳳第55章 赤幘軍(二)第148章 解散!黑羽鴉!第209章 逆天之人第182章 北軍之殤第36章 殺雞儆猴第104章 王氏劍館第113章 唐周之叛第68章 輕車熟路賣舅舅第84章 謙謙君子荀文若序章第119章 較勁第142章 失控第23章 尋找友軍一百三十五章 兄弟團聚第55章 赤幘軍(二)第115章 混亂之夜(二)第29章 通緝令第150章 張燕策勸第104章 王氏劍館第52章 八元卒第99章 粉飾的太平(二)第145章 辛秘浮水第141章 攪局第141章 攪局第15章 泰山賊首徐巽第175章 複合之議第99章 粉飾的太平(二)第126章 複雜的心情第202章 世事難料第92章 再生變故第121章 搶奪第176章 轉折點第201章 虎頭蛇尾的反擊第24章 合作第42章 初回交鋒:斥候戰打響第25章 準備推大怪第61章 手抖容易壞事第200章 爭功第7章 神術?第140章 第三股勢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丘县| 靖州| 文昌市| 抚远县| 宁明县| 隆昌县| 慈利县| 涟源市| 株洲市| 宜良县| 磐石市| 汉川市| 平舆县| 祁门县| 林口县| 泸水县| 罗源县| 唐海县| 青神县| 桐乡市| 收藏| 隆回县| 永善县| 怀远县| 黄平县| 大余县| 黎川县| 江津市| 太原市| 巴中市| 同心县| 朝阳市| 射洪县| 商都县| 资溪县| 滨州市| 湖南省| 萨嘎县| 南靖县| 菏泽市| 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