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七十八章 把中國人拉下水

聽到馮嘯辰這樣說,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那張照片,也是到了這個時候,他們纔開始注意到這張照片上的玄機。只見在照片的左邊,穿著中國核電公司工作服的,清一色都是年輕人,歲數最大的就是鄧景明和馮林濤,也僅僅是40歲出頭而已。而照片右邊,也就是三立制鋼所的那一干人,除了一名女翻譯比較年輕之外,餘下的都是老頭,一半的人已經嚴重謝頂,另一半雖然還有頭髮,卻都是白髮蒼蒼。

馮嘯辰的話可謂是誅心了,以三立制鋼所這樣一幫平均年齡奔六的老頭,有幾個還能撐到20年後的?就算日本是長壽之國,這些老頭能夠活到80歲、90歲,你能指望他們抱著氧氣瓶不遠萬里到英國來維護核電站嗎?

反之,中國的團隊是如此年輕,年齡最小的那幾位,看起來也就是二十六七,馮嘯辰說他們能夠再幹50年,或許有些浮誇,但至少再幹40年是完全可能的。

一張照片上的人當然是有限的,但從這張照片能夠反映出兩家公司乃至兩個國家各自的特點。中國是一個後起國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剛剛開始全面地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各行各業的技術骨幹除了少數中老年工程師之外,絕大多數都是九十年代之後培養起來的年輕人。而日本的情況恰恰相反,它的高速增長時期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後由於經濟總體脫實向虛,年輕人都轉向了金融行業,學技術的偏少,導致企業中挑大樑的依然是“昭和男兒”,年輕人只能得到一個“平成廢宅”的稱號。

一個公司或一個國家裡工程師的年齡結構,能夠反映出這家公司或者這個國家的後勁。中國的工程師年齡輕,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也有上進的願望。把工程交給中國企業,這些年輕人會以認真的態度對待工程,在未來也能夠提供持久的服務。

反之,如果把工程交給日本企業,這幫平均60歲的老工程師還會有動力和激情去把工程做好嗎?也許不等工程結束,他們就已經退休了,有什麼必要在工程上花費心思呢?至於日後的維護,就更是天曉得的事情了,沒準等這幫老頭離開工作崗位,整個日本都找不出人來負責維護,屆時英國人就等著哭吧。

“拉爾曼先生,我認爲馮先生指出的,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魯伊斯首先回過味來了,他認真地向拉爾曼說道。

“我想,這只是湊巧罷了。”拉爾曼面有尷尬之色,卻還是強撐著辯解道。他就算沒有專門研究過中日兩國的人口結構,從一些日常經驗上也能知道馮嘯辰所言不虛。他在過去參加學術活動的時候,與中國和日本的學者都有過接觸,他的確能夠感覺到,中國學者的平均年齡更低,而日本卻是一個很典型的老齡社會。

拉爾曼話歸這樣說,當他與三立制鋼所的團隊見面的時候,看著對面那一羣老頭,他還是微微地皺起了眉頭。有些事情,如果沒人提醒,大家或許根本不會注意,但一經人提醒,再看到這個場面,就由不得人們不浮想聯翩了。

“內田先生,貴公司難道沒有一些更年輕的工程師嗎?”

在三立的工程師介紹完自己的方案之後,拉爾曼沒有就技術問題提出疑問,卻向內田悠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更年輕的工程師?”內田悠一愣,他扭頭看了看自己帶來的人,臉色頓時也變得難看了。

如果不是拉爾曼提出來,內田悠也是不會注意到自己團隊的平均年齡的。在挑選工程師組隊前往英國的時候,三立方面的考慮就是要選出各方面最有經驗的工程師,以便儘可能在技術折服英方。公司裡最有經驗的工程師,全都是這種老頭,大家也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事實上,在日本的很多工程項目現場,或者一些技術研討會上,經常可見的也都是一羣老傢伙,工程技術人員的年齡斷層現象已經讓人見怪不怪了。

可這樣的問題經拉爾曼說出來,內田悠便意識到不妙了。聯想到此前與中國團隊見面的情況,對方是何等朝氣蓬勃,他完全能夠想象得到拉爾曼的內心所想。

“我們公司擁有大批的年輕工程師。”內田悠硬著頭皮說道,“如果我們能夠獲得這個項目,你將會在建設工地上見到我們的年輕工程師。至於他們各位……”

他用手指了指自己那些老頭,解釋道:“我們只是覺得他們有更多的經驗,或許你們對他們的經驗會更感興趣的。”

“原來如此。”拉爾曼知道內田悠的話虛多實少,但他沒有去揭穿,而是換了個話題,問道:“那麼,內田先生,你能不能告訴我,你們和中國企業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當然是質量。”內田悠毫不猶豫地說,“我們日本民族一向崇尚工匠精神,對質量精益求精,所以由我們建設的工程,質量是完全可以信賴的。而至於中國製造,雖然我不便於對同行的情況進行指責,但我想拉爾曼先生應當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據我瞭解,中國企業近年來也非常注重產品質量,他們過去的確製造過一些劣質的產品,但這種情況已經得到了根本的改變。”魯伊斯回答道。

內田悠溫和地笑著,說:“是的,中國企業從日本引進了全面技術管理技術,目前中國產品的質量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不過,這也僅僅是改善而已。核電站的安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任何一點質量上的缺陷都可能會釀成巨大的災難,所以,我認爲英國政府應當對質量問題給予更多的關注。”

“我明白了。”拉爾曼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

再往後,雙方又扯了一些沒營養的廢話,這才結束了會談。拉爾曼在最後的總結致詞中沒有給出任何具有傾向性的意見,這與內田悠事先了解到的拉爾曼的態度略有一些不同。在此前,據說拉爾曼是比較傾向於選擇三立的。

“形勢不妙啊。”

回到賓館,內田悠找到自己的副手植田三夫,神色凝重地對他說道。

“我也有這個感覺。”植田三夫說,“看來拉爾曼對我們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魯伊斯是明顯傾向於中國人的,如果拉爾曼沒有站在咱們一邊,辛克角核電站就有可能要落到中國人手裡去了。”

“拉爾曼今天提出來的問題是關鍵。”內田悠說,“我們失策了。我們光考慮到挑選最有經驗的工程師參加談判,卻沒有注意到這些工程師的年齡太大了。尤其是中國派來的工程師都非常年輕,這就與我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你是說,拉爾曼發現了這個差異?”植田三夫問。

內田悠幽幽地說:“拉爾曼沒有這樣的敏感,是有人提醒了他。而這個人,我也猜出來了,那就是馮嘯辰。”

“馮嘯辰?這是一個什麼人?”植田三夫奇怪地問。

“一個狡猾的中國人。”內田悠說。他忽然產生了一個很不舒服的想法,自己的年齡與馮嘯辰相比,也是差出了近20歲。在馮嘯辰的面前,他就是一個老頭。以這樣的年齡,還要四處奔波,實在是一種悲哀。

植田三夫沒有得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不過也懶得去追問,而是問道:“那麼,內田君,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辦呢?難道我們要讓國內馬上派幾個年輕工程師過來嗎?”

內田悠反問道:“植田君,你覺得咱們公司能夠找出又年輕同時技術也過硬的工程師嗎?”

植田三夫認真地想了想,然後搖了搖頭,說:“的確,咱們的年輕工程師實在是太稀缺了,僅有的幾個在技術上也乏善可陳。我想,這或許是日本社會的問題吧,我們太講究論資排輩了,很多老人佔據了重要位置,年輕人沒有出頭之日,就紛紛離開了,所以才造成現在這種人才斷層的現象。”

內田悠說:“現在反省這個問題也沒意義了。拉爾曼已經關注到了年齡的問題,我們就算找來幾個年輕工程師,也無法打消他的疑慮。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中國人也拉下水,讓拉爾曼發現中國人也有問題,這樣我們和他們就又回到平等的起跑線上了。”

“你打算怎麼做呢?”植田三夫饒有興趣地問道。

內田悠搖搖頭,說:“這個問題,我現在沒法回答你。我在歐洲還有一些熟人,他們和我的關係不錯,我打算去拜訪一下他們。不過,這件事還請植田君替我保密,不要在團隊裡泄漏。咱們的一些工程師過於幼稚,如果什麼事情讓他們知道了,他們是守不住秘密的。”

“我明白了。”植田三夫點頭應道。

“我需要動用一些經費。”內田悠繼續說道,“這件事,請你和我一起向總部打報告吧,你放心吧,我申請下來的經費,全部都會用在正確的地方。”

第一百二十二章 知道自己命苦第五百三十章 招聘一名電工很容易第二百二十一章 馮處長的背景很神秘第六十二章 提前進入四化第二百一十八章 談判重啓第一百零五章 經委有沒有廢石堆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總的秘密武器第二百五十九章 老資格第五百零一章 咱們自己做第八百七十七章 最大的區別第七百四十八章 有什麼其他途徑第七百五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六百九十六章 這是我們高校的職責第六百零八章 小姨子跟人家打起來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點不值錢的禮物第一百八十八章 重裝辦變成居委會第八百一十五章 胖子重操舊業第七百三十五章 規模經濟第六十三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九十三章 兩難的境地第四百七十四章 囚徒悖論第五百七十章 一個鍋倆人背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個層次第三百二十二章 那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好地方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能力的人在哪第五百八十四章 最省事的辦法第八百三十八章 寬大處理第六百五十四章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第八百三十一章 良心學者高教授第五百八十章 難度大了第四十章 不是省油的燈第四百五十六章 這不就是國際大協作嗎第二百零九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一十七章 勞動致富不犯法第八百三十八章 寬大處理第六十六章 令人驚豔的德國嬸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難度不小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八百五十九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七百四十一章 又讓他說中了第二百章 扯一塊虎皮第八百二十章 把它鑄成鋼錠我都認得出來第七百九十六章 我們會採取更爲謹慎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六十四章 隱形冠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看看誰來了(今日四更虐狗)第五百二十五章 馮林濤的職業選擇第九百一十二章 產業集羣第四百零二章 雪崩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機器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賺錢真的很容易第三百八十四章 付點小費第六章 一棵好苗子第四十四章 省廳要來檢查第七百七十一章 人盡其才第四百九十四章 炮彈來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棒和胡蘿蔔都不能少第七百章 壓縮外匯指標第二百九十四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屋建瓴第一百八十八章 重裝辦變成居委會第五百一十章 最大限度地榨出油水第十一章 合夥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價格高了一點第一百五十三章 世界歸根結底是你們的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總是個優秀企業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臨時停車第五百四十八章 軸向推力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拉了一個單子第一百零六章 德國人來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流會開幕第六百零三章 變成了搖錢樹第一百四十九章 百年修來同船渡第一百七十四章 跟我立個軍令狀第四百九十七章 打一炮換一個地方第七百七十六章 新的合作模式第九百零七章 債務陷阱第二百零三章 你還回得去嗎第九百零七章 債務陷阱第十五章 這就是個領導項目第一章 壓縮四千萬第五百九十一章 秦重的意見第八百九十七章 協會就是放嘴炮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該放手就得放手第六十三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七百一十一章 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第二百六十六章 捋一捋老虎鬍鬚第三百二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零五章 經委有沒有廢石堆第八百九十二章 擰成一股繩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班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內田悠的童年陰影第四百九十九章 其實是售後服務第二百八十三章 現在流行下海第四百八十章 那就測試一下水平吧第六百五十二章 萬朵桃花開第八十七章 拍個工作證來嚇死你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國人的技術更成熟第五十章 老徐不是菜鳥第四百七十六章 走後門的行爲
第一百二十二章 知道自己命苦第五百三十章 招聘一名電工很容易第二百二十一章 馮處長的背景很神秘第六十二章 提前進入四化第二百一十八章 談判重啓第一百零五章 經委有沒有廢石堆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總的秘密武器第二百五十九章 老資格第五百零一章 咱們自己做第八百七十七章 最大的區別第七百四十八章 有什麼其他途徑第七百五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六百九十六章 這是我們高校的職責第六百零八章 小姨子跟人家打起來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點不值錢的禮物第一百八十八章 重裝辦變成居委會第八百一十五章 胖子重操舊業第七百三十五章 規模經濟第六十三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九十三章 兩難的境地第四百七十四章 囚徒悖論第五百七十章 一個鍋倆人背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個層次第三百二十二章 那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好地方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能力的人在哪第五百八十四章 最省事的辦法第八百三十八章 寬大處理第六百五十四章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第八百三十一章 良心學者高教授第五百八十章 難度大了第四十章 不是省油的燈第四百五十六章 這不就是國際大協作嗎第二百零九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一十七章 勞動致富不犯法第八百三十八章 寬大處理第六十六章 令人驚豔的德國嬸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難度不小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八百五十九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七百四十一章 又讓他說中了第二百章 扯一塊虎皮第八百二十章 把它鑄成鋼錠我都認得出來第七百九十六章 我們會採取更爲謹慎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六十四章 隱形冠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看看誰來了(今日四更虐狗)第五百二十五章 馮林濤的職業選擇第九百一十二章 產業集羣第四百零二章 雪崩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機器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賺錢真的很容易第三百八十四章 付點小費第六章 一棵好苗子第四十四章 省廳要來檢查第七百七十一章 人盡其才第四百九十四章 炮彈來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棒和胡蘿蔔都不能少第七百章 壓縮外匯指標第二百九十四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屋建瓴第一百八十八章 重裝辦變成居委會第五百一十章 最大限度地榨出油水第十一章 合夥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價格高了一點第一百五十三章 世界歸根結底是你們的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總是個優秀企業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臨時停車第五百四十八章 軸向推力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拉了一個單子第一百零六章 德國人來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流會開幕第六百零三章 變成了搖錢樹第一百四十九章 百年修來同船渡第一百七十四章 跟我立個軍令狀第四百九十七章 打一炮換一個地方第七百七十六章 新的合作模式第九百零七章 債務陷阱第二百零三章 你還回得去嗎第九百零七章 債務陷阱第十五章 這就是個領導項目第一章 壓縮四千萬第五百九十一章 秦重的意見第八百九十七章 協會就是放嘴炮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該放手就得放手第六十三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七百一十一章 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第二百六十六章 捋一捋老虎鬍鬚第三百二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零五章 經委有沒有廢石堆第八百九十二章 擰成一股繩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班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內田悠的童年陰影第四百九十九章 其實是售後服務第二百八十三章 現在流行下海第四百八十章 那就測試一下水平吧第六百五十二章 萬朵桃花開第八十七章 拍個工作證來嚇死你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國人的技術更成熟第五十章 老徐不是菜鳥第四百七十六章 走後門的行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远安县| 思茅市| 新龙县| 卢氏县| 凤山市| 循化| 浪卡子县| 黎城县| 凤阳县| 武夷山市| 浏阳市| 拜泉县| 大化| 红河县| 阿图什市| 巫山县| 周宁县| 鄂托克前旗| 丘北县| 泰和县| 阿尔山市| 汾西县| 华坪县| 沭阳县| 博客| 无棣县| 陆河县| 大庆市| 延长县| 长子县| 建德市| 浦县| 车险| 兴安盟| 新乡市| 北海市| 墨脱县| 高邑县| 绩溪县| 曲阜市| 曲麻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