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2章 如此給太子放權(quán),朱元璋就不怕今後

文華殿內(nèi),太子朱標高居首位,胡惟庸這個中書省丞相,帶著相應的官員向朱標彙報工作。

如同他們之前面對朱元璋時那樣。

朱元璋這要飯花子,對他兒子真好!

如此放權(quán),也不怕今後有一天朱標的翅膀硬了,不甘寂寞了,會也來個玄武門,把朱重八直接從皇位上給趕下去,或是囚禁起來,再或者直接殺了。

以往的歷史證明,過早交出權(quán)力的皇帝,過的大多都不怎麼好。

朱元璋如此作爲,今後肯定也很難落一個好。

真要發(fā)生這種事兒,那可就讓人捧腹大笑了,想想就開心。

胡惟庸在心中腹誹。

“太子殿下,工部尚書薛祥所上奏章該如何處理,還請殿下明示。”

胡惟庸望著朱標請示。

朱元璋把朱標安排在這個位置,讓朱標做這些事兒,明顯就是在給自己這個中書省的丞相進行爭權(quán)。

這讓一向?qū)?quán)力看得很重的胡惟庸,那是一點兒都忍不了。

自從朱標接下這麼個任務後,他一直憤憤不平,心中老大不痛快,也沒少給朱標使絆子,找麻煩。

其中最常規(guī)的手法,就是事無鉅細,全部都報告給朱標,讓朱標來處理。

所爲的就是使勁折騰朱標,讓朱標承受不住。

可誰能想到,這麼長時間了,朱標愣是堅持了下來。

不僅如此,在處理政務方面,也變得愈發(fā)熟練起來。

胡惟庸在感到有些挫敗的同時,也越發(fā)的不滿和急切,想要找到棘手的事兒讓朱標來處理,好好的難爲朱標。

只要朱標感到爲難,心裡面不痛快,他這邊就是開心的。

而這一次,工部尚書薛祥所送的這奏章,就很符合他的心意。

這件事看起來很簡單,也不復雜,好處理,可實際上並非如此。

因爲牽扯實在是太大了。

興修水利從來都是一件大好事,更別說是治理黃河了。

朱元璋在北元未滅的情況之下,就敢投入這麼多去修理黃河。

說他大心胸,大氣魄都是可以的。

可在胡惟庸看來,除了大氣魄大心胸之外,同樣也可以用大傻蛋來形容。

黃河氾濫,是多年以來的沉痾舊疾。

黃河可和別的河不一樣,這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大河。

一到夏秋季多雨之時,就會發(fā)狂,瘋了的巨龍一樣咆哮往東而去。

所過之處,房倒屋塌。

自黃河決口以來這麼多年,哪裡有什麼根治黃河的辦法?

之前的那些皇帝,是不想著治理黃河嗎?

不是,而是因爲治理黃河所需要的錢財,人力物力,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最爲關(guān)鍵的是,難度還特別大。

並不是說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後,就一定能將黃河給治理好。

種種原因夾雜在一起,所以這兩百多年來,黃河基本上都沒怎麼治理過。

結(jié)果到了朱元璋這裡時倒好,這麼快就開始治理黃河。

而且,還是準備從根本上治理黃河。

調(diào)子起得如此之高,投入如此之大。

結(jié)果現(xiàn)在卻遇到了這麼大的困難。

這下子,有朱元璋受的了。

想想看,投入那麼多,花費那麼大,調(diào)子起的那麼高。

結(jié)果卻在這個時候,因爲找不到特別好的辦法,而不得不暫時停工,或者是修繕好後沒用上多少年,花這麼大力氣治理的黃河就再次決口,一瀉千里,那這樂子可就更大了。

這玩意兒,與其花大力氣對其進行修繕,反倒不如選擇視而不見。

在這件事情上,可謂是做的越多錯的越多。

朱元璋雄心萬丈,現(xiàn)在就捱了當頭一棒,驚喜吧?

調(diào)子氣這麼高,投入又這麼大,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

可硬著頭皮做下去,也不會有什麼好結(jié)果,做的越多隻會賠的越多。

這就叫做進退維谷,左右爲難,騎虎難下,下不來臺!

這件事處理起來,猛的一看似乎很簡單。

選擇薛祥都給做好了,要麼同意薛祥所言,朝廷發(fā)召令,在全國範圍內(nèi),徵集在水利上面有知識有想法的人,彙集天下智慧,想出根治黃河的辦法。

或者是不同意薛祥提議,讓薛祥接著往下修。

可是,這看似簡單的選擇背後,卻有著太多太多的考量,關(guān)係著大明,也關(guān)係著朱元璋的臉面,還有實實在在的利益。

就目前而言,在胡惟庸看來,不論怎麼選擇,都不不行。

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薛祥子這個奏章上的好!

接下來,有朱標和朱元璋頭疼的了。

對於薛祥此時的遭遇,胡惟庸同樣是拍手稱快。

這傢伙身爲工部尚書,本該對自己這個丞相畢恭畢敬。

結(jié)果這傢伙,在經(jīng)歷中都城的事上,沒怎麼受到朱元璋的懲罰,反而在後面將其給提拔成爲了正式的工部尚書。

自此之後,這傢伙似乎一副以朱元璋心腹自居的樣子。

不怎麼把自己這個中書省的丞相,放在眼中。

這讓胡惟庸想想就覺得惱火。

這個時候,薛祥主持修黃河,鬧出了這樣的事來,他自然樂得看戲。

薛祥這傢伙,以爲他的智慧纔能有多麼的出衆(zhòng),覺得他能徹底根治黃河。

怎麼可能!

黃河的問題若是有那麼好解決,何至於決口兩百多年了,這麼長的時間裡,也都沒人能將其給治理好。

這傢伙還妄想著,通過徹底治理黃河,一舉成名流傳千古,拿下這麼個大功績。

現(xiàn)在好了,抓不到狐貍反惹一身騷。

看來經(jīng)歷了這次的事情後,薛祥還有什麼臉面愛繼續(xù)傲氣。

這封奏章,不僅是把天大的難題拋給了朱標,朱元璋,同時也將薛祥的無能,給公諸於衆(zhòng)。

讓天下人都知道,他這個工部尚書,能力也不怎麼行。

這樣的結(jié)果,對於一個想要通過修理治理黃河,來求得虛名的人而言,別提有多麼的酸爽。

其實,在胡庸看來,黃河根本就不用去治理。

兩百多年都這樣過來了,不都好好的?

朱元璋非要想不開去治理黃河,這不是吃飽了撐的,自己找給自己找麻煩嗎?

黃河治理好,是能帶來不少的好處,可是修不好的可能實在是太大了。

弄不好就是入不敷出。

當然,最爲關(guān)鍵的是,治理黃河這事皇帝盯得緊,又全權(quán)交給薛祥進行負責。

薛祥又不懂得做官的人情世故,這麼大的一個工程,又涉及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和錢財,看著就讓人眼饞。

結(jié)果,自己這個中書省的丞相,卻從裡面撈不到什麼好處,這就讓他很難受。

對治理黃河抱有的敵意更大。

能讓他從中撈取大量好處的,那就是好工程,撈不到好處那就是壞工程,就是這麼簡單。

皇帝說什麼黃河治理,澤被蒼生,惠及百姓,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善政,歷史將會銘記,子孫後代將會傳揚。

皇帝還說什麼要號召大家一起爲了大明,爲了百姓,爲了華夏能夠更加的昌盛,要一起努力等等……

在胡惟庸看來,這些都是在純粹的放屁,就是皇帝用這些話來騙人的。

這些都是假的,只有能拿到自己手裡的利益,纔是實實在在。

皇帝可以用這些話騙上一些人,卻還騙不住他胡惟庸。

黃河根本就不應該去修,就這樣下去挺好。

每年黃河會氾濫,沖毀房屋,淹沒農(nóng)田,淹死人……可那又如何呢?

兩百多年來,不是一直都這樣過了的?

那些百姓怎就如此愚蠢,明知道黃河會氾濫,很容易就會發(fā)生水患,造成這樣的災難,還偏偏要跑到黃河氾濫的區(qū)域去生活,不知道規(guī)避危險。

那遭了災,死了人不也純粹是活該嗎?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樣的一些蠢人,給朱元璋和朱標這個豬崽子,帶來了這麼大的麻煩,在他看來還挺不錯。

也算是這些愚蠢之人,所發(fā)揮出來的一點兒價值。

朱標聽了胡惟庸的話,略點了點頭,並沒有立刻開口。

目光還在薛祥所上的奏章上停留。

胡惟庸見到朱標的這副反應,禁不住心中得意。

就知道,面對這麼一封奏章,朱標會感到分外爲難。

現(xiàn)在看來,果然如此。

“這件事先放一放,事關(guān)重大,不能輕易做決定。

在我請示了父皇后再說。”

沉默了一陣兒後,朱標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

胡惟庸暗自一笑,他就知道會是這麼個結(jié)果。

但,就算是找了朱元璋又能如何?

治理黃河這種事情,是實實在在的事,不好糊弄,專業(yè)性太強了,太難做了。

就算是請了朱元璋也白搭。

在場的這些官員,有的如胡惟庸一樣幸災樂禍,看樂子。

也有的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掛起。

但也同樣有一些人,心中爲之沉重。

爲不能有效的治理黃河,而感到擔憂。

當今陛下乃是一代雄主,黃河已經(jīng)氾濫了兩百多年,都沒能將其給治住。

當今陛下也要治理黃河,那可以說是距離徹底治住黃河最爲成功的一次。

若是連當今陛下在位時都不能將黃河給治理好,那麼指望後面的人能把黃河給治理好,基本上是沒什麼可能。

黃河不治理,就會帶來源源不斷的水災。

會有大量的黃泛區(qū)存在,將很多的沃土變得不好耕種。

每年黃河氾濫都會帶來大量的災難,不斷的給大明放血!

與此同時,京杭大運河這個連接南北的珍貴水脈,也會因爲黃河氾濫的緣故,導致大量泥沙淤積,通航能力大大下降,不利於貫穿南北。

不說別的,單從這上面來看,杜充這個雜碎都是千古罪人!

掘了黃河,金人沒有淹死幾個,也對局勢於事無補。

可卻讓多少華夏子民百姓,因此而受到滅頂之災。

一直遺禍至今,甚至於還很有可能會繼續(xù)遺禍!

有人在幸災樂禍,有人在憂慮,還有人在絞盡腦想的想辦法,看看怎麼能解決這個事兒。

也有的人,不住地祈禱,希望大明能得天助,真的有好辦法把黃河的這個問題給解決。

……

“父皇,薛上書上了奏章,治理黃河遇到了大難題,父皇,你看看吧……”

武英殿裡,朱標單獨拿著薛祥的那份奏章見朱元璋,眉宇之間帶著一抹化不開的憂愁。

朱元璋接過奏章,仔細觀看。

看完後點了點頭,面帶讚許之色。

“薛祥確實不錯,咱沒有看錯人,讓薛祥來治理黃河是對的。”

朱元璋沒說問題,先誇起了薛祥。

他誇薛祥也是有依據(jù)的。

對一個喜歡治水的人而言,自己之前對他進行的許諾,加上治理黃河的大名聲,誘惑有多大可想而知。

這樣大的功勞,一般人都會將之給牢牢的握在自己手裡,而不會分潤出去分毫。

可結(jié)果現(xiàn)在,薛祥爲了能把黃河治理好,卻公然上了這麼一道奏書。

可見在功名利祿這上面,薛祥選擇了幹實事。

自己給他的那些許諾,還有千古留名的機會,薛祥自然想要。

可是相對於這些,他還是把黃河給徹底治理好,放在了第一位。

這樣的人值得信任,也值得人爲之而欣喜。

朱元璋很相信,依照薛祥在治河上面的能力,真的想要貪圖這些名聲和獎勵。

完全不用上這份奏書,可以採用不少的辦法將黃河給暫時治理好。

至少二三十年間,不出現(xiàn)什麼問題。

依照薛祥的年紀,到了那時黃河決口了,他早就已經(jīng)塵歸塵土歸土,功成名就了。

又有黃河早些年就經(jīng)常氾濫的情況在,薛祥治河二三十年後出現(xiàn)了這樣的問題,也沒有多少人會怪罪到他的頭上去。

可薛祥並沒有怎麼做,這種品質(zhì)很難得。

“薛祥確實很不錯。”

朱標對自己家父皇的這個評價給予肯定。

“只是……父皇,這事兒要如何做纔好?”

朱標自然也希望,黃河能夠被徹底的束縛。

可是黃河的泥沙,確實是個大問題,分外棘手。

“要不……就按照薛祥所言,先暫時放緩修治理黃河的速度,從全國範圍內(nèi),召集有才能之士,爲治理黃河建言獻策?”

朱元璋搖了搖頭:“這個倒不必了。”

朱標聽了自己父皇的話,多少有一些意外。

父皇花這麼大的力氣治理黃河,卻不想著根治,這可不像自己家父皇的風格啊!

“治理黃河泥沙的事,咱這邊已經(jīng)有了辦法。”

嗯?!

朱標眉頓時圍著一揚。

驚喜又意外。

父皇已經(jīng)有辦法了?這……父皇也太厲害了吧!

怎麼什麼都懂?

“想要治理黃河泥沙,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首先就要弄明白,爲什麼黃河多泥沙。

這是因爲黃河上游經(jīng)過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土質(zhì)疏鬆,大雨沖刷很容易就將大量的泥土給帶入到河裡去。

在更之前的時候,黃河的水也沒這麼黃,泥沙含量沒有這麼多。

是黃河上游,也就是關(guān)中,以及更上面的一些地方,過度開發(fā),植被破壞的嚴重,沒有辦法保持水土。

所以,想要減少黃河泥沙的一個最爲重要的根本措施,就是恢復黃河中上游地區(qū)的植被。

在那些靠近黃河,而且地勢比較陡,不適合耕耘的地方,實行退耕還林。

多種樹,種草,用樹根,用草根來鎖住泥土……”

朱標眼前一亮,這確實是個辦法。

只是這事兒耗費的時間太久了。

還有,如今這黃河的河牀上,就有著大量的泥沙,河道清理也很困難。

而且,就算是如同父皇所說那樣,在上游大量種植樹來減少水土流失。

可還會有數(shù)量不少的泥沙,進入黃河河道,並逐漸的在河牀上淤積。

時間一長,河牀還會擡高,還會引發(fā)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個事兒,同樣難以解決。

朱元璋道:“這是其一,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針對下游河道清理的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束水攻沙。”

提出並實踐束水攻沙的潘季馴,是一個極其有才之人,想到這樣的辦法來治理黃河。

效果很好,成績斐然,

他的思路,其實就是通過一些工程,來製造一把超級大的水槍,利用水的強大沖擊力,來把沉積的河牀上的泥沙給沖走。

爲什麼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河牀會有大量泥沙淤積,更上游的地方,這個問題並不嚴重?

就是因爲上游地區(qū),河道窄,且落差大,水流湍急。

水中的衆(zhòng)多泥沙,來不及沉澱,就會隨著水往東而去。

到了中下游之後,地勢平坦開闊,河道變寬,水流速度變慢。

河水裡面所攜帶的泥沙,便開始沉澱。

那麼,若將河道變窄了,並在將在一些特定的關(guān)鍵地方,修建出一些工程,行束水攻沙之策,讓水流重新快速流動。

泥沙的問題不就被解決了?

而這個辦法,也很符合薛祥所追求的一勞永逸之策。

雖然做不到如同都江堰那樣,一旦建成,便可以萬世沿用。

束水攻沙的工程做好,還需要進行一定的維修。

可是,只要維修得當,用上幾百年,甚至更長時間都不成問題!

朱元璋這邊親自寫信,將植樹造林,以及束水攻沙,還有其餘一些比較零碎的、他在後世所知道的治沙的辦法寫下,讓人加急送往薛祥那邊。

相信依照薛祥的能力,在看到束水攻沙之策,是能夠明白,也能夠?qū)⒅o做出來的……

……

胡惟庸期待滿滿的等了兩天,等來的消息並不是如同他所想的那樣,同意薛祥提議,將朝廷的臉面以及朱元璋的臉面都給丟了。

或者是讓薛祥按照現(xiàn)在的路數(shù)繼續(xù)修,對根治黃河的問題置之不理,採取掩耳盜鈴的辦法。

而是說皇帝這邊已經(jīng)有了辦法,給了薛祥指示。

意外之後,禁不住心中冷笑。

朱元璋他懂什麼治水?也敢在這等事情上瞎指揮?

且看今後,他在這事上丟多大的醜吧!

第21章 監(jiān)視天下第28章 自信的李善長第69章 洪武大帝繞柱走第179章 重拳出擊!第105章 永樂大帝的風采第99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37章 把車門焊死!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179章 重拳出擊!第20章 設立錦衣衛(wèi)第4章 吃席第170章 預判了你們這些蟲豸的預判第3章 父皇他不對勁第105章 永樂大帝的風采第186章 新官上任,來自朱元璋的三把烈火第93章 暴君!這就是十足的暴君!第117章 朱棣:我先莽了,你們隨意!第93章 暴君!這就是十足的暴君!月末了,求張月票大佬們第97章 天命?咱就是天命!第202章 馬皇后被開了大眼第101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漲俸祿了!第172章 哈哈,穩(wěn)了,優(yōu)勢在我!第126章 你看,你又急!第67章 老四,你要媳婦兒不?第144章 父皇,這永樂盛世是什麼時候?第127章 天下共主第123章 那就一起死吧!第103章 對不住了,皇帝給的實在太多了第66章 長纓在手,縛住蒼龍第40章 皇帝的兒子被抓來修中都了?還一次性第205章 得知真相,馬皇后眼淚掉下來第48章 告御狀第118章 朱元璋著手對付呂氏第206章 老四居然是永樂大帝?!第123章 那就一起死吧!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92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151章 殺頭!犁一遍江南!第189章 不是,皇帝居然連這些都知道?!第178章 發(fā)飆!第166章 呂氏受極刑而死,朱標親自監(jiān)斬第128章 簡化字必須推行!聖人做得,咱就也第78章 屠龍術(shù)?皇帝竟然會屠龍術(shù)?!第54章 皇帝不過日子了?第184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134章 完全成爲皇帝的形狀第22章 御醫(yī)也瘋狂第205章 得知真相,馬皇后眼淚掉下來第34章 大明皇子變形計第179章 重拳出擊!第44章 朱元璋想要幹啥?!第146章 來自朱元璋的超級大禮第187章 朱元璋圖窮匕見!第105章 永樂大帝的風采第171章 和皇帝親兒子密謀對付皇帝,絕了第65章 天,真的變了第96章 日蝕現(xiàn),天變生!誅十族選手第129章 朱元璋:老四,你說咱修的洪武大典第205章 得知真相,馬皇后眼淚掉下來第9章 來自朱元璋的壓迫感第162章 這些皇帝太子他們都知道了?!呂氏第177章 晉王朱棡:不裝了,我攤牌了!第80章 你們錯了,咱從來都不是個體面的人啊第160章 呂氏徹底暴露第4章 吃席第182章 太子怎麼變了?!他不是心向文人的第31章 釣魚第13章 狗東西,汗流浹背了吧?第95章 不是,皇帝這麼猛的嗎?官紳一體納糧第131章 該死的鬼第163章 呂氏:妾身要真這麼做了,就請將妾第163章 呂氏:妾身要真這麼做了,就請將妾第180章 朱元璋一點臉都不了?!第1章 重回洪武八年第27章 連哄帶騙第30章 罵名我來擔第189章 不是,皇帝居然連這些都知道?!第121章 呂氏作死:我兒有大帝之資第119章 我去!燕王朱棣這麼猛?!第98章 來自朱元璋的強勢反殺第195章 馬皇后徹底懵了第120章 見大孫子朱雄英第209章 啊 對對對,重八你說的都對!第204章 老四一定被景隆揍的很慘吧?第143章 砍到讀書人的命脈上第188章 朱元璋:咱說你是公忠體國,你就是第181章 朱元璋竟然把親兒子派來了?得知真第208章 重八,你不是說洪武大典是你的主意第72章 對了,就是這個味!這纔是父皇嘛!第24章 驚不驚喜?第53章 百姓萬歲!第52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57章 那就讓他們活在恐懼裡吧!第206章 老四居然是永樂大帝?!第147章 皇帝這是做生意?誰家做生意派這麼第207章 重八晚年喪子,居然還接連喪了三個第18章 投降派沒什麼好下場第96章 日蝕現(xiàn),天變生!誅十族選手
第21章 監(jiān)視天下第28章 自信的李善長第69章 洪武大帝繞柱走第179章 重拳出擊!第105章 永樂大帝的風采第99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37章 把車門焊死!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179章 重拳出擊!第20章 設立錦衣衛(wèi)第4章 吃席第170章 預判了你們這些蟲豸的預判第3章 父皇他不對勁第105章 永樂大帝的風采第186章 新官上任,來自朱元璋的三把烈火第93章 暴君!這就是十足的暴君!第117章 朱棣:我先莽了,你們隨意!第93章 暴君!這就是十足的暴君!月末了,求張月票大佬們第97章 天命?咱就是天命!第202章 馬皇后被開了大眼第101章 夭壽了,皇帝居然漲俸祿了!第172章 哈哈,穩(wěn)了,優(yōu)勢在我!第126章 你看,你又急!第67章 老四,你要媳婦兒不?第144章 父皇,這永樂盛世是什麼時候?第127章 天下共主第123章 那就一起死吧!第103章 對不住了,皇帝給的實在太多了第66章 長纓在手,縛住蒼龍第40章 皇帝的兒子被抓來修中都了?還一次性第205章 得知真相,馬皇后眼淚掉下來第48章 告御狀第118章 朱元璋著手對付呂氏第206章 老四居然是永樂大帝?!第123章 那就一起死吧!第61章 奸臣自己跳出來了第92章 得知真相,眼淚流下來第151章 殺頭!犁一遍江南!第189章 不是,皇帝居然連這些都知道?!第178章 發(fā)飆!第166章 呂氏受極刑而死,朱標親自監(jiān)斬第128章 簡化字必須推行!聖人做得,咱就也第78章 屠龍術(shù)?皇帝竟然會屠龍術(shù)?!第54章 皇帝不過日子了?第184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134章 完全成爲皇帝的形狀第22章 御醫(yī)也瘋狂第205章 得知真相,馬皇后眼淚掉下來第34章 大明皇子變形計第179章 重拳出擊!第44章 朱元璋想要幹啥?!第146章 來自朱元璋的超級大禮第187章 朱元璋圖窮匕見!第105章 永樂大帝的風采第171章 和皇帝親兒子密謀對付皇帝,絕了第65章 天,真的變了第96章 日蝕現(xiàn),天變生!誅十族選手第129章 朱元璋:老四,你說咱修的洪武大典第205章 得知真相,馬皇后眼淚掉下來第9章 來自朱元璋的壓迫感第162章 這些皇帝太子他們都知道了?!呂氏第177章 晉王朱棡:不裝了,我攤牌了!第80章 你們錯了,咱從來都不是個體面的人啊第160章 呂氏徹底暴露第4章 吃席第182章 太子怎麼變了?!他不是心向文人的第31章 釣魚第13章 狗東西,汗流浹背了吧?第95章 不是,皇帝這麼猛的嗎?官紳一體納糧第131章 該死的鬼第163章 呂氏:妾身要真這麼做了,就請將妾第163章 呂氏:妾身要真這麼做了,就請將妾第180章 朱元璋一點臉都不了?!第1章 重回洪武八年第27章 連哄帶騙第30章 罵名我來擔第189章 不是,皇帝居然連這些都知道?!第121章 呂氏作死:我兒有大帝之資第119章 我去!燕王朱棣這麼猛?!第98章 來自朱元璋的強勢反殺第195章 馬皇后徹底懵了第120章 見大孫子朱雄英第209章 啊 對對對,重八你說的都對!第204章 老四一定被景隆揍的很慘吧?第143章 砍到讀書人的命脈上第188章 朱元璋:咱說你是公忠體國,你就是第181章 朱元璋竟然把親兒子派來了?得知真第208章 重八,你不是說洪武大典是你的主意第72章 對了,就是這個味!這纔是父皇嘛!第24章 驚不驚喜?第53章 百姓萬歲!第52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57章 那就讓他們活在恐懼裡吧!第206章 老四居然是永樂大帝?!第147章 皇帝這是做生意?誰家做生意派這麼第207章 重八晚年喪子,居然還接連喪了三個第18章 投降派沒什麼好下場第96章 日蝕現(xiàn),天變生!誅十族選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渭源县| 宿州市| 天等县| 化德县| 济源市| 内黄县| 子长县| 视频| 达日县| 抚松县| 离岛区| 瓮安县| 红安县| 九龙坡区| 新巴尔虎右旗| 长丰县| 罗山县| 叶城县| 汨罗市| 宣城市| 东至县| 凤城市| 东山县| 临澧县| 台中县| 大庆市| 扶余县| 启东市| 教育| 三河市| 漯河市| 海口市| 定南县| 金溪县| 虞城县| 武安市| 嵩明县| 成安县| 县级市| 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