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

???張角三兄弟組織的黃巾大起義始於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事先張角以《太平道》爲綱領,秘密的傳教天下,以收徒、教學爲名在當時東漢十三州的八州里面建立了組織,號稱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千餘人。中平元年,蝗災旱災頻起,糧食歉收,餓殍千里。張角見有機可乘,向各州派出了八位宣教使,並率先在冀州發出了起義的信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東漢最富饒的青、徐、幽、冀、荊、揚、兗、豫中原八州全都捲入進去,起義人口達到百萬之衆,可惜張角三兄弟無福消受這潑天的富貴,先是張角病死,後是張寶被部下嚴政出賣,張樑敗於皇甫嵩之手,三兄弟就在中平元年相繼而亡,此後各黃巾部皆陷於各自爲戰的境地,被皇甫嵩、朱儁、盧植三人爲主的朝廷軍隊陸續各個擊破。

此後的中平五年,黃巾餘部又陸續起義,一直持續到漢獻帝的初平年間,之後逐漸的被各地諸侯整編、安撫,演化成諸侯之間的戰爭。

這便是黃巾起義的主要脈絡。孟良曾經探究過黃巾起義失敗的原因,除了組織上的、人才準備上的問題之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黃巾起義提出的推翻漢朝統治,建立太平社會的政治主張直接危及了各大豪族、門閥的利益,逼迫他們自發的組織起來參與到剿滅黃巾的戰爭中去。

徐州地帶黃巾一直動靜不大,後人也探究過原因。有一點大家是共同的:徐州之地富庶,遭受自然災害較輕,老百姓能夠生存下去,這是他們未大規模捲入起義的主要原因。還有種提法比較有創意,認爲徐州的安定與陶謙的屬下下邳相笮融在徐州地帶大力推行佛教有關,造成佛教與張角的太平道形成了抗衡。

這種觀點在史料上依據不足,史料上只是提到笮融在徐州某地動用公款公糧大發神經,動輒開禮佛大會,笮融此人也是作爲反面典型來描述的。以此推論到徐州全境佛教流行,明顯屬於臆斷的成分較多。

就在萬三兒回到風翔城沒多久,孟良先後接到韓暨及呂掌櫃的密報,兩條情報線都傳來同樣的消息:徐州黃巾頭領張闓派手下的大將於靜率兩萬多黃巾來攻彭城,目的是爲了取得糧食和鐵器,以壯大自己,第一個目標便是風翔城。

近年來風翔城的富庶已遠近聞名,尤其是市面傳聞,風翔城內的冶鐵工廠可以生產出最好的兵器,憑此一點,足以讓人垂涎三尺。

風翔城發出了二級戰鬥警報。城裡、隘口、落霞村的大鐘每個時辰響四次,這表示即將發生敵襲,所有的人都不許遠出,都得準備好上陣作戰的準備;隘口上戰備值班的人員由一小隊提高至一個百人隊;各統兵將領全部進入作戰室,等待下一步戰鬥指令;孟良槍隊,現在改名爲中軍護衛派出斥候偵緝百里之外的敵情;關隘的盤查更是比以前嚴格了數倍。

風翔城一下陷入了緊張的戰鬥情緒之中,特別是街面上四處巡查的全副武裝的巡邏隊,大街小巷此起彼伏的警報鑼聲,更是讓這種緊張情緒瀰漫到了每家每戶。臨街的鋪面很多人都開始關門歇業,連在工場做工的都人心不穩。

這樣一連鬧騰了幾天,黃巾蹤影皆無。對於風翔城是否發出二級警報本身就抱有異議的閻忠、萬虎、孟公威等人見此紛紛來找孟良、孔明抱怨,說是如此下去,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居民們的正常生活,能不能暫時解除警報。

孟良、孔明、徐庶三人的態度非常堅決,黃巾威脅一天不解除,警報一刻不可停止。風翔城的民壯只是一支訓練得法卻未經戰陣的部隊,一旦有事,臨時組織起來恐怕會亂了陣腳,而且黃巾來勢兇猛,不可不謹慎從事。

剛剛安撫完一幫政事主管,領軍將領們又找上門來。

糜威、魏延、趙二春、蔣欽等人一進門,魏延便在桌上鋪起行軍地圖,指點著地圖說:“如其坐在家裡整天擔驚受怕,等待黃巾打上門來,不如我們主動出擊。我們可以在萬家莊預設伏擊戰場,待黃巾前來,主動出擊,打他個措手不及。這樣的話,我們伏兵於道,風翔城的警報就可解除了,不用大家每天都擔驚受怕。兵法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此乾打雷不下雨,這士氣已經快衰竭了。”

孟良問道:“如此作戰方案,你有幾成勝利把握?”

魏延很認真的思考了一下:“黃巾十倍於我,我軍裝備、訓練則佔優,當有七成把握。”

孟良臉一黑:“僅有七成把握,你就敢把風翔城的子弟兵拉出去,萬一損傷過大,你該怎樣向風翔城的父老鄉親交代,真是胡鬧。別說七成,即使九成把握也不行。你敢說,這條奇計比依賴關隘抗敵更有把握嗎?”

魏延心中不服,但見孟良認真,說出來的話又無法辯駁,只得退到一邊以目光求助他人。

孔明在一邊說道:“文長此計倒有出奇制勝之道,但現在不可用之,這畢竟是風翔城面臨的第一場戰爭,萬萬不可挫傷了銳氣。”

徐庶跟著指點著行軍地圖:“萬家莊設伏,要考慮幾個因素。黃巾如果遲遲不來攻打風翔城,這數千人的後勤保障就成了問題。設伏的關鍵是得知敵軍必在某一時刻到來,纔可使用此計。現在敵情未明,僅靠外界的傳聞用此計過早。”

衆人均感奇怪,這三人爲何衆口一詞,意見高度一致?糜威等人見孟良等人態度堅決,再說也於事無補,只得拖住魏延默默退下。

一連過了五天,前面斥候的情報一個個的傳進來:黃巾五千餘人圍攻武原縣城,正激烈交戰中;武原縣城附近數十個村莊被毀,百姓四處逃亂;武原北山的冶鐵工廠、礦洞全部爲黃巾所佔,黃巾已經裹挾礦工、民壯數萬人,黃巾的兵力已經上升到四萬左右。

午後時候,武原縣令派出的第一個求救的郡國兵到達風翔城。

那郡國兵的右臂上已中了一箭,皮甲上血跡斑斑,所騎的那匹馬口吐白沫,停下來便躺倒在地。

只見這傳令兵掏出武原縣令的徵召令,命令上要求風翔城即可派出民壯馳援武原縣城,已解圍困之厄。傳令兵還說,這種徵召令已經發到武原各個亭長處,求救令也送到了彭城國。

孔明問道:“此次攻打武原縣城的有多少黃巾?又是如何圍困縣城?”

那傳令兵答道:“小的曾經當過兵,對人數的估計比較準。圍困縣城的黃巾約在五到六千人。黃巾只攻打東門、南門,北門、西門處倒允許人出入。”

“黃巾此番有四萬餘人,圍攻縣城的不到萬人,其餘人等在哪裡?”

“分兵四鄉劫掠,搶大戶,燒民房、裹挾人口。現在大戶們已經紛紛逃亡外地。我來的時候,武原縣令已經將家小送往彭城了,看來堅持不了多久。望風翔城早日發兵救援。我家大小十餘口人都在縣城裡啊。”那傳令兵苦苦哀求道。

孟良安撫道:“黃巾圍二缺二,目的並不在武原縣城,這數日必有消息。你且下去休息、包紮傷口。”回過頭來下令道:“值日將官,發一級戰鬥警報。”

果不其然,一級戰鬥警報剛剛發出不到一個時辰,馬上改爲特級戰鬥警報了。

黃巾二萬餘人已經攻到風翔城的關隘之下。

領兵者,是於靜的先鋒官武立,一個身高一米九幾,體重二百餘斤,手持一柄偃月刀,騎在一匹黃驃馬上的鐵塔般的人物。

風翔城的居民們都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宏大的戰爭場面。站在關隘和兩邊山上往下看去,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幾千人在關隘前簇擁成一團,熙熙攘攘,其餘人等均散佈在四周埋鍋造飯,炊煙四起,一切能燒的都燒了,不僅田野的茅草被砍伐一空,連四處的樹木都被一棵棵砍倒,一部分人在準備攻城器械,另外一些人則抱起削下來枝枝丫丫去當柴禾。原來的萬家莊更是一片斷垣殘壁。這讓原來萬家莊的村民們怒火萬丈,雖然都已搬遷,畢竟那是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孟良作爲軍隊統帥,第一次像模像樣的在關隘的敵樓上緊急升帳。

“衆將聽令。風翔城面臨著一場生死攸關的戰爭,後面便是我們辛苦數年打造出來的基業,後面是我們的妻子、親人、朋友,從這一刻起,他們的性命、財產便寄託在你們身上。這是一場勢在必勝的戰爭。贏了,從此我們可以走出去,爲了更大多數人的幸福去奮鬥;輸了,我們將一無所有。史渙聽令。”

史渙沒想到第一個得令的將官是自己,愣了一下,大聲答道:“末將在。”

孟良解下自己的佩劍,雙手平端著說:“你持我佩劍率中軍護衛第一隊爲監軍。不遵號令者,斬;臨陣畏縮者,斬;救援不力者;斬。”

“末將得令。”史渙大踏步走上前,單膝跪地,雙手接過佩劍,然後立於孟良之後。一臉的肅殺之氣。

孔明、徐庶等諸將見孟良首先下達監軍令便是一愣,旋即明白,這支部隊將領之間一直未按功績排定位次,相互間互不服氣,而孟良又是第一次統兵出征,孟良是擔心衆將各自爲戰,不聽指揮。

“魏延、趙二春、孟公威聽令。令魏延爲此戰前敵總指揮、趙二春、孟公威輔佐之。你們的任務就一條,絕對不許一個敵人爬上關隘。”

“魏延、趙二春、孟公威得令。”三人一起出列,躬身遵令。

那魏延見孟良賦予自己如此重任,很是高興,迴歸原位便開始小聲批評趙二春和孟公威:“我是主帥,上下尊卑有序,你二人領令時應該退後半步,保持距離。”

趙二春、孟公威同時對他伸出了中指。

“糜威、蔣欽、萬全聽令,你三人率騎兵作爲預備隊,隨時準備開關出擊。”

“閻忠、石濤聽令,你二人負責後勤物資供應,勿使前線物質缺乏。”

“萬虎聽令,你率民團第五百人隊,加強風翔城的巡邏、維護治安。”

衆將見孟良思慮周全、調配得當,紛紛領命而去。

徐庶見分配完畢,卻沒自己什麼事,忙問道:“我幹什麼?總不會把我閒置起來吧?”

孟良拍拍他的肩膀:“你與孔明二人隨我在敵樓看戲,研究一下黃巾攻城、作戰的特點,爲下一步出擊制定作戰方案。”

“看你剛纔如此嚴肅,衆人皆緊張。你現在如此打算,莫非有必勝之把握?”徐庶疑惑道。

“戰略上要重視敵人,戰術上要藐視敵人,對待每一場戰鬥,都要舉輕若重。”孟良順手盜來後世偉大軍事家的名言。

“戰略上重視敵人,戰術上藐視敵人。”孔明、徐庶喃喃自語,仔細品味著這話的深刻含義。

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176章 曹操的賭注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182章 出兵倭奴國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67章 軍制改革第111章 賈詡橫空出世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89章 屠倭碑第135章 淮陰縣城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作者聲明關於人物的年齡及其他第153章 花田情趣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51章 糜榕花園問答第37章 又見三兒第1章 我要活下去第109章 奇襲滎陽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4章 低調出場劉備哭泣的藝術第5章 光和元年第160章 高手對決 間不容髮第55章 彭城的四大家族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131章 秘密盟約第9章 開創基業第33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15章 魏延魏文長彌衡腐儒該死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69章 佈局彭城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86章 臧洪與陳容第9章 開創基業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51章 紀靈的氣節第149章 英勇的陷陣營第150章 絕不赦免第87章 呂線的整合第8章 來自糜家的訂單第151章 紀靈的氣節第191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23章 先手第169章 郭嘉的挑釁創作談之六jediorder兄12.15的評論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87章 呂線的整合第175章 殺手鐗第114章 危機四伏第83章 曹豹的人頭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卷三結束感言第122章 委曲求全第147章 上謀用亂徐晃三國英雄第一人第116章 臧霸其人第26章 一切從實戰出發第49章 笮融被刺案鍥子一今年流行混賬第142章 張飛戒酒第83章 曹豹的人頭第13章 非常之道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第100章 糧食戰爭第54章 王莽新政的得失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138章 貓戲老鼠的感覺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127章 蔡氏五弄第59章 發乎於情止於禮第139章 人的獸性第133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9章 開創基業第122章 委曲求全第165章 荊州之戰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36章 淮陰攻防之戰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34章 第一大將第159章 鏖戰長沙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188章 我是復仇者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160章 高手對決 間不容髮第168章 智鬥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第124章 青州戰役
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176章 曹操的賭注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182章 出兵倭奴國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67章 軍制改革第111章 賈詡橫空出世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89章 屠倭碑第135章 淮陰縣城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作者聲明關於人物的年齡及其他第153章 花田情趣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51章 糜榕花園問答第37章 又見三兒第1章 我要活下去第109章 奇襲滎陽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4章 低調出場劉備哭泣的藝術第5章 光和元年第160章 高手對決 間不容髮第55章 彭城的四大家族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131章 秘密盟約第9章 開創基業第33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15章 魏延魏文長彌衡腐儒該死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69章 佈局彭城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86章 臧洪與陳容第9章 開創基業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51章 紀靈的氣節第149章 英勇的陷陣營第150章 絕不赦免第87章 呂線的整合第8章 來自糜家的訂單第151章 紀靈的氣節第191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23章 先手第169章 郭嘉的挑釁創作談之六jediorder兄12.15的評論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87章 呂線的整合第175章 殺手鐗第114章 危機四伏第83章 曹豹的人頭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卷三結束感言第122章 委曲求全第147章 上謀用亂徐晃三國英雄第一人第116章 臧霸其人第26章 一切從實戰出發第49章 笮融被刺案鍥子一今年流行混賬第142章 張飛戒酒第83章 曹豹的人頭第13章 非常之道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第100章 糧食戰爭第54章 王莽新政的得失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138章 貓戲老鼠的感覺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127章 蔡氏五弄第59章 發乎於情止於禮第139章 人的獸性第133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9章 開創基業第122章 委曲求全第165章 荊州之戰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36章 淮陰攻防之戰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34章 第一大將第159章 鏖戰長沙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188章 我是復仇者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160章 高手對決 間不容髮第168章 智鬥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第124章 青州戰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县| 莱州市| 含山县| 大新县| 红安县| 益阳市| 临武县| 鲁山县| 西平县| 合山市| 桂林市| 壤塘县| 叙永县| 文登市| 沧源| 棋牌| 锡林郭勒盟| 洛阳市| 安多县| 五台县| 色达县| 改则县| 贡嘎县| 迭部县| 阿鲁科尔沁旗| 新乐市| 怀安县| 沁源县| 芮城县| 秀山| 襄垣县| 岳普湖县| 通河县| 肇州县| 高邮市| 鹿泉市| 永修县| 丰宁| 凤台县| 石嘴山市|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