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非和牛皋也有這種感覺,金人新國主到鴨子濼“巡幸”,至於搞這麼大的陣勢?
而且,這些金人的騎兵並不是一下子出動,而是陸陸續續的,最多的也就一百來騎。
如果說是鴨子濼有大的事情發生,也不至於一點一點地出動兵力。
這種兵力調動,除了方向明確,其他好像是沒有一點規律,就像是尿頻。
疑惑間,大家看到了遠處的會寧府城的城牆。
史載,“會寧府初無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國相寨、太子莊。後升皇帝寨曰會寧府,建爲上京。”
完顏阿骨打在此建都之後,一直設皇帝寨,晚年纔開始修築宮殿。
遠遠望去,會寧城內的宮殿已成規模,城牆只有一面是土石夯築而成,南門有仿汴梁的城樓、角樓。
而西面的城牆,則是石頭加木柵,看起來很是寒酸。
衆人本以爲會寧府作爲金人的發家之地,城牆會很高大,最起碼與北京大名府差不多。
現在看,和大名府差得太遠了,他們的城牆連外包磚都沒有。
這樣的城牆,根本擋不住人!
宗舒早就想到會寧府會是這個樣子。
“不要小看金人,他們修這樣的城牆,根本就不是用來防我們,他們是來防騎兵的。”
宗舒害怕大家由此而對金人產生輕視之心,對大家解釋這種城牆的利弊。
在這個地方修城牆,防備的人,當然還是遊牧民族,特別是遼人。
金人不在乎城牆是不是光滑,是不是高大,只要能擋住馬就成了。
如此粗糙的城牆,可供手攀腳踏的支點很多,很容易就能爬上去,但遊牧民族不善攀爬。
金人修此城牆時,根本不會想到大宋人會攻到這裡來。
除了衛青、霍去病等名將輩出的大漢,其他的朝代都龜縮在長城以內,何曾向外拓展?
除了派出使者前來求和、派出公主前來和親,他們的部隊何曾進入過草原一步?
沒有!
宗舒說到這裡,衆人不禁默然,漢代以來,面對外敵,一朝不如一朝啊。
隨即,大家又不由得挺了挺胸膛,心中升起些許自豪和驕傲來。
這麼多年來,沒有軍隊來過這裡,而我們,來了!
而且,我們是大搖大擺,拿著樸刀,闖入了金人的老巢。
不管能不能救出纓絡,能到達會寧城,就已經是一種榮耀了。
宗舒如此一分析,大家頓時高興起來,這樣的城牆,對於這三十三人來講,基本等同於平地。
李少言、曹宗申和牛皋等人不禁想起在大名府的時候。
那時大家都裝備有鐵爪,有了這個,大家才能夠逃出大名府。
完顏萍太過狡猾,發現了城牆上的三個鐵爪,連扔帶砍的,讓宗舒再也利用不成。
如果不是曹宗申跑得賊快,拉著跳下城牆的宗舒斜飛,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換成任何人,都會在那晚在大名府城下摔成肉餅。
而會寧府的城牆,根本用不到鐵爪。
對於經過訓練的“牛家軍”而言,簡直不要太輕鬆。
李少言和曹宗申也經常在密縣基地的軍營裡和牛皋等人一起訓練。
因爲他們知道,只要宗舒有行動,他們兩個必然要跟著一起。
所以,李少言這個與宗舒一樣的疲懶少爺,也勤奮起來,每天早晚都各來一個五公里越野。
爬這種簡陋的城牆,三十三人當中,恐怕只有吳非是個困難戶。
吳非加入宗舒的隊伍,時間並不長,宗舒用的,就是他的語言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吳非過去一直與書本爲伴,任務是爲太子講書,平時哪裡受過什麼鍛鍊?
大家進城去救纓絡,逃走的時候,吳非恐怕會拖大家的後腿。
宗舒稍作思考,隨即提出了一個方案:吳非帶著馬匹留在城外,找一個隱蔽處待命,隨時接應城內。
宗舒和牛皋帶著其他吳直等三十二人進入城內。
會寧府的南城門,只有一個看守人員,看起來也就只是一個擺設而已。
雪,又飄飄灑灑地下起來。
李少言豪氣干雲:“吉人自有天象,好人必有天助!天降瑞雪,好兆頭。今天,我們一定能救出纓絡。”
宗舒隱隱感到一絲不安,這個時候下什麼雪呢?
一下雪,想隱藏蹤跡都不太容易。自己這幫人也不會什麼傳說中的輕功。
隨即,宗舒又想到,完顏萍不在會寧城,完顏晟也應該到了鴨子濼。
特別是完顏萍這金國小妞不在,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
剛纔,真是多慮了。
李少言有些著急了,要求現在馬上進城。
宗舒說道:“既然已經到了這裡,也就不急於一時。我們趁夜裡寅時,悄悄潛入城內。”
寅時,也就是夜裡三點鐘左右,此時,正是人體最爲疲乏的時候。
大家悄悄地後退在附近看了看,找到了一個高地,上去一看,裡面居然是個環形的窪地,像極了月球上的隕石坑。
這個高地應該是一個死火山口。
這個地方很好,簡直是一個天然的工事,人馬在裡面可以避風寒,趴到外圈,可以看到會寧府的情況。
既居高臨下,又十分隱蔽。
進可攻,退可守,這樣的地方,似乎就是爲宗舒這次行動準備的。
正象李少言所講的,降瑞雪,有天助,好兆頭。
雪下得不大,但一直沒有停。
地上本來有一些冰棱碴子,看起來像癩頭,被雪又蓋了一層後,變得光潔如新。
入夜時分,天色昏暗,宗舒讓大家戴上裝備,仔細檢查。
不管是進城的還是留守的,都統統戴上了宗舒讓瓷器廠老馮特製的瓷器胸罩。
曹宗申又從馬車裡拿出了一套裝備,給大家做了示範。
這是一對眼鏡,戴上之後,大家馬上感到天色更暗。
戴上這個做什麼?
李少言都覺得不解,大晚上行動,不拿火把也就算了,何必戴上這個,連路看不清楚?
吳非感到李少言說得很有道理,但一看宗舒,感到,宗師決對不會有錯,讓大家戴上它,絕對大有深意。
吳非想了一下說道:“這個眼,眼鏡,戴上,可以防吹針!我們有瓷吹針,保不準金人也有,又或許是其他的小型弓弩。”
金人早就吃過瓷吹針的虧。金國王子完顏繩果就是被吹針給弄瞎的。
完顏萍的手下,有不下十人中了瓷吹針,她自己也曾中了好幾針。
如果不是宗舒憐香惜玉,完顏萍恐怕和他哥哥一個下場。
吃了這麼多虧,完顏萍估計也會研製類似吹針的近戰和夜戰武器。
吳非,真不愧是給太子講課的,想的就是全面。
對於吳非的理解,宗舒真的是大爲佩服,他居然能想到這一點,我怎麼沒想到呢。
做出瓷吹針,最大的訣竅就是密封性,這個解決好了,誰都能做出來。
這種武器是宗舒受了亞馬遜土著人的啓發。
亞馬遜土著人都能做出來,金人也應該能做出來。
這眼鏡,還真的能防住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