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涼亭來到西面的山壁下,這裡有一條上去的石梯。
石梯是依著山壁開鑿出來的,踏上石梯緩緩往上走,這裡往上走有個天然石洞。
原主的祖先開鑿出石梯整理過石洞後,把這裡作爲藏酒之地。
在原主的記憶中,這裡儲存了大量的原漿酒。
白酒自古以來都是越陳越香,酒釀造出來後,必須要沉澱一段時間纔可作爲基酒調勾兌。
基酒有短的一年的,也有五年十年的,當然還有三十年五十年的都有,基酒年份越久越好。
也不知陳家的基酒有沒有年份足的,要是陳家燒坊從釀酒時開始就開始儲備基酒,那麼都有可能有百年基酒了。
這裡的石梯比較狹窄,腳下也就能夠一個人通行,還好上方空間較大,這樣力氣大的能扛著酒罈走!
一路心裡胡亂想著到這最上方,看到平臺上有個人工算是升降機吧!
就跟水井取水似的,上邊有個滑輪還有粗繩,旁邊還有個已經風化了的大框,能夠看出這裡已經好久沒人來了!
不過說明陳家燒坊的主事人確實細心,這要是用人工一罈罈擡進擡出的,總會有失手的時候。
這要是剛好失手的是放置幾十年的基酒,那損失就大了也會心疼死的!
平臺不大也就兩個平方吧,正前方就是一扇木門,門中間用大鎖鏈緊鎖。
從袖袋裡拿出鑰匙上前把門推開,隨著門嘎吱聲響,陳釀終於看到了陳家放置基酒之地。
現在還有光線在石洞門口還是能隱約看到酒罈,牆壁上方掛有火把,用火摺子點燃火把後往前走。
映入陳釀眼簾的是一罈罈堆積在一起的酒罈,酒罈上方紛紛貼著紅紙。
紅紙上寫著大週一百二十三年七月十三日釀,現在是大週一百三十年,也就是說這是儲存了七年的基酒。
陳釀越往前走酒罈上的紅紙日期越久遠,慢慢陳釀雙眼盈滿淚花,時間彷彿也在往前推進。。。
彷彿看到陳家先人一代一代把釀造好的基酒放在這裡存放,她感受到的是陳家燒坊百年的沉澱。
石洞最裡端是個非常大的空曠之處,陳釀站在中間入眼四周全部都是堆積的酒罈,最久遠的日期是大週二十九年秋。。。
等打開一罈有八十年的基酒酒罈時,頓時酒香瀰漫開,光是聞著就快醉了!
陳釀眷戀的看了一眼又把酒罈蓋上,平復一會心情才舉著火把出去。
有了這些基酒何愁做不起陳家燒坊,等把石洞門關好後纔敢重重吐了口濁氣。
有些明白陳家的錢財爲何才一千多兩了,具體原因應該是陳家燒坊,把釀造出好的原漿酒都儲存起來了。。。
而把等次次些的酒賣了,用來維持陳家燒坊日常!
腦子裡得出這樣的結論陳釀有點懵,爲什麼呢?
陳家爲什麼這樣做呢?
往回走的時候腦中突然閃現陳父對原主說過的話,陳家人丁單薄東西太好守不住啊,還有可能招滅門之禍。。。
陳釀愣在原地耳邊還傳來陳父反覆叮囑的聲音。。。
是啊,這裡是古代是她在歷史裡沒有學到過的大周朝。
這裡是另一個時空的朝代,這裡不在是她原先在的法制社會了!
站了會回過神,這時天色已經快黑了,回房吃了中午的剩飯後收拾完,一頭紮在書房裡。
她有必要對這裡全新瞭解下,從陳家手札到大周朝風土人情,還有大周朝律法相關她都要一一看過。
大周朝風俗和發展類似於明朝,但是又不同於明朝,比如這裡對於女子會寬鬆些,沒有裹腳的風俗。
女子成爲女戶後也可出去經商,當然這樣的女人還是非常少的一部分。
一是能力有限不是迫於無奈,這裡的女人是不會選擇成爲女戶的。
二是成了女戶就找不到好夫家了,這裡畢竟還是男權社會!當然還有很多原因。。。
至於爲什麼會有這樣優待女人的政策,要追朔到開國皇后身上了。
札記上記載開國皇后是有大才之人,是她一路輔佐開國皇帝創立大周朝的!
陳釀合上書籍心道也不知是不是穿越前輩!
據札記上記載大周朝剛創立時女人地位很高,但是隨著開國皇后死去,慢慢的女人地位又低了!
她該想想今後她該怎麼辦了,要不要按照陳家的祖訓,繼續這麼低調的經營陳家燒坊呢,每當這時想到山洞裡的酒就有些不甘心!
那些可都是高度數的原漿酒啊,還沒有經過勾兌過的,這麼香醇的酒就放在那裡真的很浪費哎!
要不還是先把陳家燒坊開起來,以後在找機會發展!
手上的錢看著很多,但是涉及到以後人工費,還要購買糧食也不經花!
這回她決定直接買下人,這樣培養起來都是自己人,也好辦事也能放心。
畢竟大周朝律法對於僕役還是很嚴厲的。
這裡人還是分等級的,她現在算是商籍,大周朝律女戶等同商籍!
士農工商她屬於最尾端!
讓她欣慰的是呵呵商籍還是有人權的。
只不過在穿戴等有規格限制,還有將來孩子考科舉難些!
還有一種比她低的是賤籍,也可以叫奴籍。
這些都是被官府定罪的家眷,還有一些貧苦人家自願賣身入奴籍。
想著等明天去趟縣城找人牙子先買幾個人回來,這地方這麼大也不知道這三年原主怎麼一個人過來的!
她決定把現代的自己融入到這個大周朝,她會按照這裡的規矩辦事,儘量保住自己和陳家燒坊。。。
雖然面對明天要去買下人的事心裡還有些不得勁,也只能對自己說你自己都是個四等公民,把五等公民買回來也是給她們份工作,她儘量把這事變成雙向選擇。。。
哎想多了就是矯情了,這個社會體系就是這樣,也不是她能改變的,既然改變不了也只能減少傷害了!
陳家燒坊一直是收糧釀酒,自家竟然除了門外的荒地一畝良田都沒置辦!
而之所以置辦外面的荒地,也是先祖不想陳家燒坊附近在有其他人家!
最重要的是門外的百畝荒地不能耕種,只能建作坊蓋房等,所以她沒有田稅了!
在院子裡憑藉記憶練了一套拳法,這套拳法是配合內勁而發,練了一遍下來頓覺渾身氣爽。
原主的練武師父是個路過化緣的老尼姑,陳父見到後請求師父教授女兒一些防身功夫。
老尼見了原主也是投緣,就留下來教了原主三年方纔離去。
原主也是聽師父話每日練習,現在這套拳法已經煉成。
憑藉記憶反覆練習倒是有原主的八分火候了,剩下的還要時間慢慢磨合了!
轉身回房洗漱打算早些休息明日起早進城,畢竟這裡離縣城遠要走兩個時辰,家裡倒是有馬車就是沒有馬!
明天看看合適的話在買匹馬或者騾子,怎麼也要在這裡有個交通工具啊!
陳家住的是個兩進的宅子,前後都由四合院形式組成。
以前陳父住和接人待物都在前院,後院就原主自己住。
想到這裡也隱約明白,爲何陳家只是守著陳家燒坊了,這人丁也太凋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