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楓之所以選東華帝君座下,除了因爲這樣說,容易騙人外,還因爲東華帝君傳承清楚。
東王公死於太一之手,轉世化爲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師承老君弟子尹喜與西王母,傳承清楚明瞭。
這兒建於春秋,正好應該聽說過東華帝君。
至於其他的神仙,不管是成道的時間,還是成道後的地位,想蓋過他的,真心沒有。
更可怕的是,這還是一個時不時顯聖的神仙。
比如他成道後,授道鍾離權,鍾離權授道呂洞賓,呂洞賓授道劉海蟾,劉海蟾授道王重陽,一直到了宋朝,將東華帝君與全真列祖一同供奉的是七真之一王處一。王處一自稱7歲時,遇東華帝君在空中警喚,認作啓蒙神師,後來他再拜王重陽爲師。
至於八仙呂洞賓他們就不用說了。
什麼是威懾?這就是威懾。時不時地到下界轉個彎什麼的,這樣的神仙才有威懾力量。
就像那核彈頭爲什麼那麼威懾力十足,還不是被髮射過?如果沒人用過,鬼知道它是個什麼玩意兒?
說的再怎麼好聽,也不如親自下來轉一圈更有威懾力。
這些說來很多,但是對林楓卻是一瞬間便定下來的。
既不能說假話,至少不能讓修士一聽便是假話,還要兼顧威懾力量,林楓的選擇實在不多。
很快便有宮人引林楓進去。
“大人快進去吧!想必芷姬一定報與了大王。”金剪刀熱情催促,與林楓告別。
大王見的是林楓,可不是他金剪刀。沒有王命,哪邊金剪刀跟宮裡很熟,宮中的衣服多是他做的,那也不行。
林楓跟在宮人後面,一路暢通無阻,處處浩大的建築,已經遮不住萬丈光明。一團光明飄於宮上。
雲霞日華。
太上道經有云:日華流晶,月華流光。元黃列真,凝結雲霞。
當時林楓看了,還以爲是誇張。怎麼可能把太陽光凝鍊成晶體?還什麼化爲雲,重新放出光芒。
這可是玩太陽,一個小太陽了喂!輻射呢?熱度呢?
要知道如果沒有地球上大氣層的保護,地球上什麼生命都不會存在。還弄出一個小太陽。停在自己身邊。這到底是得有多作死的人,纔會創出這樣的法術。
在林楓看來,這至今應該得是聖人層次的法術。可是現在一看,人家不僅搞出來了,還一點兒事也沒有。
林楓甚至可以感受到裡面那強大無匹的力量。卻一點兒危害也沒有。
“這是怎麼做到的?”
“大人,請前行。莫讓王上等的心急。”
林楓正打算好好研究一下,宮人卻提醒他,應該走了。
林楓只能前進。
繼續前進,上了臺階,便是一處巨大的宮殿。
這一路上看到的宮殿,如果誰要再說古代生產力不行,非唾他一臉不可。
這樣巨大的宮殿都不行,你還想怎樣?
如果沒有了機器的幫助,單純以人力。以同樣的材料建房子,其結果,今人絕對會呵呵呵了。
看到這個宮殿,便有這樣的感覺。
宮殿前還有甲士站崗。
有頭戴軟帽,穿袍著甲,足登方口淺履,手持長鈹,似爲短兵相接的甲士;有頭戴長冠,穿戰袍,著長甲,手執無鉤的下級指揮官;有頭戴鶡冠,身著彩色魚鱗甲,雙手扶劍,氣度非凡,應該是位將軍了。
林楓到來,他們每一個都側目凝神,機警敏銳,似乎林楓只要做出什麼來,便立刻會受到他們的攻擊一樣。
林楓沒有在意,反而微微笑了一下。因爲他們就是中國古代的“仕”了。
仕在古代,特別是在戰國。便是指這些手持兵刃,保護君王的武士。
後來“仕”在中國歷史上消失,只有日本還留有一點兒“武士道”什麼的。
還沒有進入宮中,林楓便聽到了音樂。
如同珍珠滴落玉盤。急雨敲擊窗櫺,手指叩擊竹節,給平靜的現實生活帶來陣陣漣漪,讓聽者心裡不由咯噔一聲,彷彿看見了另一種生命的盛景,絢爛而美麗。那是彼岸世界的花開花落。是來自血液與靈魂最深處的悸動。
“代天佑人。”
林楓走了進去。
隨著林楓的進入,音樂依然是那份音樂,卻沒有了神奇的效果。
“這是怎麼回事?人被音樂吸引是常情,但我不明白,音樂爲何有這麼大的魅力!音樂響起,大磬沉沉敲下全篇的底色,凝重裡透著殘酷與悲涼,充滿厚重感的大鼓鋪墊出山巒之巍然,它無處不在,無所不能。”
沒了惑人心神的力量,讓章遠棋有了去品,去回味的機會。
至於怎麼回事?這也很簡單,李永的謊話被揭穿了,王上震怒,在發泄,在敲打罷了。以至於林楓的死而復生,他們都沒有多餘的心去猜想是怎麼一回事了。
雖然外面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但是這兒依然是春秋戰國的王。你還真以爲你對一個王胡說八道,還會像在外面一樣,大家哈哈一笑便完了?美不死你。沒有直接被護殿甲士殺死,估計還是人公孫王想知道外面的事,這才用了這麼個曲子,而不是直接殺人。
林楓看了一眼,便把衆人收入眼底。普通人還沉浸在音樂之美,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武公子、田士與布大師,可是硬撐下來的,一個個汗流浹背,有如水中撈出一樣。林楓來了,他們纔可以稍歇一下。否則再過一時三刻,他們的力量耗盡了,就連他們小時候幾時尿牀都會說出來。
黃泉路上悽悽涼,望鄉臺上淚斷腸。
陰間第三站,望鄉臺。走出了黃泉路便上了望鄉臺。老話說,一到望鄉臺,遠望家鄉回不來。高高一個石臺,發出陣陣陰光,坐臥路轉之勢,上可回頭瞻望,書寫三個赤紅大字望鄉臺。走到了望鄉臺,幾乎就沒有還魂的可能了,陽間的肉身這個時候也差不多都到了黃金入櫃裝殮的時候了。
據說,包拯最初是出任的是第一殿閻羅王,因爲地獄第一殿是距離陽間最近的地獄建築,又因進入第一殿時各路鬼魂尚沒有飲孟婆湯,鬼魂們對陽間的生活和親人們還存有眷戀之心,因而常常有鬼魂登上陰間的名山,企圖再回望一下陽間的情景,但他們卻無法望見。在這種思親欲見卻不得相見的煎熬中,不少的鬼魂都在深夜暗自啼哭,聲音悲慘,催人淚下。作爲第一殿閻羅天子的包拯心地善良,大慈大悲,聽聞此事,動了惻隱之心,命鬼差建築瞭望鄉臺,並將其遷至天子殿旁邊,允準陰曹亡魂遙望自己生時的家鄉與親人。因此,望鄉臺又稱“思鄉嶺”,成爲了陰間鬼魂遙望陽間的窗口和活人與死人聯絡感情的聖地。後來,因爲包拯過於慈悲,而且憐憫屈死,執掌第一殿之時,多次放鬼魂還陽伸雪,被降調至第五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地獄,望鄉臺也隨之遷移。
陰間的傳承,林楓不太清楚,但是這首曲子,林楓倒知道,因爲它是神農有感女兒精衛之死,爲洗去女兒冤死怨氣,從而創作的《望鄉》。
結果嗎?對精衛沒用。精衛依然發誓要填平大海。
對精衛沒用,卻不等於對其他人沒用。
不要看林楓對抗的很輕鬆,還可以照顧其他人似的,但是那只是因爲他知道這曲子,否則他也要跪,把什麼都說了。
比如什麼假求親啊!其實只不過是找到後宮通道,就要拜拜了你那。
這要說了出來……呵呵呵。
林楓立即行禮拜見說道:“東華帝君座下煉氣方士,拜見公孫王殿下。”
稱呼上,林楓也很注意。比如修真二字,在這時候就不能用。雖然“修真”一詞最早源於《老子》五十四章“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一句。
但是真正把它們放在一起的卻是司馬承禎的《修真秘旨》以及《修真秘旨事目歷》。
不說司馬承禎是唐代的道士,這地下城知不知道他。就是知道也不行啊。因爲司馬承禎是茅山的傳承。
真的說修真,那就會自相矛盾了。你一個東華帝君座下的煉氣方士,怎麼又成了茅山傳人?
如果你解釋,說是現代人都這麼說,那更是完蛋。
你,一個東華帝君座下的煉氣方士,能是一般人嗎?一般人亂說,那是他們沒有傳承。
你一個有傳承的也敢胡說八道,那你真的要呵呵呵了。
春秋時代,還沒有完全的禮崩樂壞。你這個小修士,連傳承都這麼不在意?這是什麼?這是欺師滅祖!
公孫王甚至有可能打殺他,去向東華帝君邀功也說不定。
你還別不服氣,說人家摳字眼,誰讓人家就這道德觀念呢?就像古人還有心甘情願陪葬的,同樣是道德觀念的事兒。
聽了林楓的介紹,公孫王不由正了正身子,以王禮道:“想不到竟是東華帝君門下。”
一個王向一個人行禮,這同樣是《周禮》,這應該歸於“臣以禮於王,王還禮於臣。”
而且這個禮是對等的。也就是說,林楓不必對其三拜九叩,只要拱手做禮便好,而公孫王還他的同樣是這樣的禮。
雖然公孫王直起身子,跪坐在案後行禮,但是他卻不是跪的林楓,而只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家就是跪坐。
如果這時候有人覺得公孫王跪了,他也撲通一下跪下,那他就演砸了,可實在是沒有逼格了。而沒有逼格是會死人的,因爲古人雖講禮,但卻是對國人、公卿講的,至於下跪的野人是沒有人權的。(。)